首页 / 正文

韩延徽传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韩梦殷,历任蓟、儒、顺三州刺史。延徽在少时便才德出众,燕帅刘仁恭觉得他奇异不凡,征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与冯道同掌祗候院,又授幽州观察度支使。

后刘守光为军帅时,延徽被派来我国访问,太祖因他不肯屈服而恼怒,扣下了他,述律后劝谏说:“此人自持操守,不屈不挠,是个贤士,为什么要让他受窘迫和侮辱呢?”太祖召延徽并跟他交谈,深合太祖之意,当下命他参与军事。进攻党项、室韦,制服各部落,延徽之筹划居多。于是请太祖建立城郭,对城乡加以分割,让汉人之降服者居住下来。又为之择定配偶,教他们垦田种庄稼,养活自己。所以逃亡之人很少。

过了很久,思乡之心十分急切,做诗以寄托心意,于是逃回到唐,不久与另外一位将领王缄有了磨擦,害怕惹出祸事,便到幽州探望父母,躲在旧交王德明家中。德明问他准备到哪儿去。延徽说:“我想再跑到契丹去。”德明认为不妥。延徽笑着说:“他们失去了我,好比失去了左右手一般,见到我一定很高兴。”到了以后,太祖问他去而复来的缘故。延徽说“:忘弃父母称为不孝,背弃君王乃是不忠,臣尽管斗胆逃走,臣的心却是在陛下这里。所以臣又回来了。”皇上大喜,赐名为匣列。“匣列”,辽语复来之意。当下命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内外大事均让他参与决断。

天赞四年(925),随太祖征讨渤海,大....请降。不久又反叛,延徽同众将一起破其城,因功拜为左仆射。又与康默记一道攻长岭府,攻下之。回师,太祖崩,延徽悲哀之情感动了左右众人。太宗朝,封为鲁国公,仍为政事令。出使晋回来,改为南京三司使。世宗朝,迁南府宰相,建立政事省,对于机构设置颇具才识,荐举了一批能竭尽材力的官吏。天禄五年(951)六月,河东遣使请求行册礼,皇上诏令延徽确定其礼制,延徽奏请一概遵照太宗册封晋帝之礼,从之。应历年间,辞官归居。九年(955)卒,年七十八岁。皇上知道后震惊悲痛,赠为尚书令,葬于幽州之鲁郭,世代为崇文令公。

当初,延徽南奔,太祖梦见白鹤从帐中飞出;快回来时,又梦见白鹤飞入帐中。次晨,对侍臣说:“延徽来了。”不久果真如此。太祖建国之初,诸事均属草创,所有营造城邑,建筑宫殿,正君臣之位,定名分之别,法度井然,都是延徽之力。为佐命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卷五十九·志第十二·天文十二·脱脱
  卷六十二·表第四·脱脱
  名山藏卷之二十三·何乔远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二·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卷之九百五十六·佚名
  ◎教育厅·费行简
  卷十四·李天根
  张纂传·李百药
  吴均传·李延寿
  熊克传·脱脱
  一五〇、陈仲考·钱穆
  巻十七·乾隆
  三、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481_1 【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李绅   青莎满地无三径,白发缘头忝四人。官职谬齐商岭客,   姓名那重汉廷臣。圣朝寡罪容衰齿,愚叟多惭未退身。   惟有门人怜钝拙,劝教沈醉

  • 第五折 钦召御敌·冯梦龙

    【黄钟引西地锦】[生上]为国愁添霜,何时净扫妖氛。[老旦]良人心事难安顿,见他镇日含颦。[生]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老旦]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生]我起身行伍,屡立战功。目今新天子即位临安,改元建炎,以下官有

  • 卷340 ·佚名

    苏泂 感春 纷纷忙事几曾闲,快上高楼得解颜。 夜月一奁花似镜,春风千叠柳如山。 多情未放芳尘远,渐老难追少日还。 燕子飞来那有意,又催团扇入怀间。 苏泂 感旧 小箱留得旧裳衣,母氏亲缝衣此儿。

  • 卷三 茕斋歌诗三十一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三茕斋歌诗三十一首乐府一○ 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云凭凭兮欲

  • 马融列传第五十·范晔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

  • 列传第十四·李延寿

    宋隐(从子愔) 愔(孙弁 弁孙钦道 弁族弟翻 弟子世良) 世轨翻弟世景 许彦(五世孙惇) 刁雍(子遵 曾孙冲 柔) 辛绍先 韦阆 孙子粲 杜铨宋隐,字处默,西河介休人也。曾祖奭,祖活,父恭。世仕慕容氏,位并通显。慕容俊徙邺,恭始家于广平列人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三·汪楫

      崇禎四年閏十一月   ○崇禎四年閏十一月   四年辛未閏十一月庚子朔帝升殿   禮部右侍郎王應熊上言前月二十四日召對諸臣歷詢軍國重務最後諭六部以內臣之遣不過權宜葢因外廷無實心任事之臣若得文武恊力以

  • 第七十五回 溃河防捻徒分窜 毙敌首降将升官·蔡东藩

      却说钦差大臣曾国藩,因捻众四出为患,决议扼守沙河、贾鲁河,逼捻众入西南,为竭泽而渔之计。自河南周家口以下,至槐店止,这一带属沙河,自周家口以上至朱仙镇止,这一带属贾鲁河,两处统设重兵扼守。自朱仙镇以北四十里,至汴梁

  • 二百一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六月十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目下各处有雨,禾苗大好,秋成十分可望。米价照常,七钱八分至八线五、六分不等。丝价头等好细丝每两七分九厘有另,次等丝每两七分三厘有另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谕恭录圣祖谕防一道载入古今储贰金鉴钦此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庚戌谕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九卿等赵申乔陈奏皇太子为国本应行册立朕自幼读书凡事留意纎悉无遗况建储大事朕岂忘怀伹闗系重大有

  • 史记集解卷二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二十七天官书第五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句四星末大星正妃余三星后宫之属也环之匡衞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隂德或曰天一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

  • 黎景熙传·李延寿

    黎景熙字季明,河间莫阝人。少年时因孝顺而闻名于世。曾祖黎嶷,北魏太武帝时,因军功赠爵容城县男,后为燕君郡太守。祖父黎镇、父亲黎琼都世袭封爵。  黎季明小时候喜欢读书,生性记忆力强,有默默记忆的才能,而没有应酬对答之

  • 程文德传·张廷玉

    程文德,字舜敷,永康人。初受业于章懋,后追随王守仁。嘉靖八年(1529),与罗洪先同登进士。洪先第一,他第二,授翰林编修。因同年进士杨名弹劾汪钅宏,他被株连下狱,贬为信宜典史。钅宏罢官后,他被调任安福知县,后升兵部员外郎。父亲

  • 后跋·姜宝

    春秋事义全考后防春秋事义全考乃鳯阿姜太史公所着以行于世者也公少负奇抱博综羣籍魁南宫歴官大司冦即宦成犹志春秋不辍每公余辄按经搜传龉者驳阙者补积春累秋辑成而名之曰事义全考【弼】尝负笈侍逰吴门得闻其槩乃今李

  •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广百论本一卷 慧琳  广百论释十卷 玄应  十住毗婆沙论十四卷 玄应  菩提资粮论六卷 慧琳  大乘庄严论十三卷 慧琳  大庄严论十五卷 玄应  顺中论二卷 慧琳  摄大乘

  •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缘品第四十八·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国。尔时世尊。于林泽中。为天人四辈之类。演说妙法。时虚空中。有五百群雁。闻佛音声。深心爱乐。盘桓回翔。寻欲来下至世尊所。时有猎师。张施罗网。五百群雁。堕

  • 淮南子·刘安

    西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及其宾客所著的一部杂家著作。本名《淮南鸿烈》,自刘向校定后,称《淮南》,《隋书·经籍志》始题作《淮南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内21篇,外33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只流传内篇。该书内

  • 仪礼识误·张淳

    三卷。宋张淳撰。张淳生卒年不详,字忠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乾淳间大儒,与薛士龙、郑景望齐名,五试礼部而不中,被人荐之于朝,为人严谨深博,颇有才智。除《仪礼识误》外,还有《古礼》,已佚。乾道八年(1172),两浙转运判官直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