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董宋臣传

董宋臣,是理宗朝宦官。淳..中,他由睿思殿祗候特转为横行官。宝..三年(1255),兼任干办佑圣观。侍御史洪天锡弹劾他,皇上没做答复,洪天锡获罪,降为大理少卿。开庆初年,大元兵驻屯江上,京城恐慌。董宋臣赞成皇上迁到宁海军,签判文天祥上疏请求杀董宋臣,皇上又没答复。

景定四年(1263),董宋臣由保康军承宣使升为入内内侍省押班,不久又兼任主管太庙、往来国信所,同提点内军器库、翰林院、编修敕令所、都大提举诸司,提点显应观,主管景献太子府事。恰好文天祥以著作佐郎的身份兼景献府教授,讲求大义不与董宋臣共事,上书请求离开,文天祥就出京任瑞州知州。

言者论奏不该用董宋臣,皇上曲意替他解脱,庇护他。秘书少监汤汉上疏,也说“:董宋臣十余年来气焰嚣张,他的权势能去除台谏,排挤大臣,甚至勾结敌人招致大祸。中外人士惶恐且怨恨,而陛下还替他申辩,大臣还替他排解,这是不对的。希望陛下收回对他押班等的任命,这才是社稷的大幸事。”这封上疏献上,皇上也不去考察董宋臣的作为。六月,任命董宋臣主管御前马院及酒库。董宋臣去世后,皇上还下令特转他为节度使,足见皇上对他的宠爱。

猜你喜欢
  三藩纪事本末卷二·杨陆荣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九·佚名
  西汉年纪卷八·王益之
  七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佛船已到普陀摺·佚名
  卷五十五 蜀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陈寿
  慕容白曜传·魏收
  刘凝之传·李延寿
  萧栋传·李延寿
  武承嗣传·刘昫
  梁太祖本纪·欧阳修
  卷十二至卷十七【原有阙文】·佚名
  卷六十二、创设海军及改练陆军·黄鸿寿
  卷二十八·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一·彭定求

        卷861_1 【登杭州秦望山】马湘   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九天日月移朝暮,   万里山川换古今。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卷861_2 【题龙兴观壁】

  • 第二十七出 定优·李渔

    (外上)鬼神之事最难明,道是无形却有形。不信但看今日事,做成圈套显威灵。——我谭管家为何道这几句?只因老爷差我前来,预备三牲祭礼,等他来拜谢晏公。老爷、夫人的意思,还要做本戏文了愿。料想圣诞已过,寿戏一定做完

  • 卷十五·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五      宋 韩淲 撰五言絶句 明皇揽镜而言吾虽瘠天下肥矣 引镜吾虽瘠韩休谏疏多君心在天下欢乐竟如何高祖令李密迎见秦王李密不敢仰视 甲马幽州路英雄不自量凯歌迎劳处方识小秦王 霍

  • 拙政园诗馀·徐灿

    徐灿,字香蘋,号深明,茂苑人。陈之遴继室。善填词 ,工绘事。顺治十五年(1658),之遴谴谪辽海,家产籍没,全家移徙盛京。之遴殁后五年,湘蘋疏请归骨,获允。晚年皈依佛法,更号紫□(“竹”头下“言”,音yán),静

  • 卷六·陈衍

    ●元诗纪事卷六侯官陈衍辑叶林邓牧陈观国刘埙王义山傅定保张伯淳洪德章尹廷高赵棠连文凤冯澄杨本然全璧吕文老方德麟刘汝钧翁合老林子明刘蒙山周暕赵必范姚潼翔

  • ●卷七·陈康祺

    ◎李文恭力持折南漕之不可行道光末季,户部筹库储,王大臣议,遣使厘积欠、开矿税、折南漕,期在必行;有异议者,以莠言论。两江总督李文恭公力持不可,再上章开陈利害,于折漕尤剀至。宣宗转圜纳之。公久持疆节,遇事敢为,言必上旁,行必

  • 卷二十二释道二·何良俊

    白太傅云:夫开士悟入,诸佛知见,以了义度无边。以圆教垂无穷,莫尊于妙法莲华经。凡六万九千五百五言,证无生忍,造不二门,住不可思议,解脱莫极于维摩经。凡二万七千九十二言,摄四生九类,入无余涅槃。实无得度者,莫先于“金刚

  • 卷之四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提要·朱轼

    【臣】等谨案史传三编五十六卷国朝朱轼撰轼有周易传义合订已别着録是编凡名儒传八卷名臣传三十五卷又续编五卷循吏传八卷成于雍正戊申时明史尚未成书故所録至元而止明以来传名儒者大抵宗宋而祧汉唐而宋又断自濂洛以下

  • 学史卷十三·邵宝

    (明)邵寳 撰○闰【凡二十九章】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丧亲三年君与父孰重过对曰殆不如父重王忿然曰曷为士去亲而事君对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受之于君致之于亲凡事君以为亲也宣王悒然无以应之【韩诗外传田过】日格子

  • 问辨録卷四·高拱

    ○论语问观过知仁先正谓圣人于有过中求无过然否曰非也本有过也而求其无过此乃贤人以下务为忠厚者之为非理之正圣人不如是也然则何如曰过是差失仁是用心之厚若果用心厚则其事虽差失而其意则仁若果用心忍刻则其事虽无差

  • 管子轻重一·马非百

    巨(筴)乘马管子轻重一〔一〕──巨(筴)乘马〔二〕〔一〕元材案:轻重一词,最早见于《国语周语》。《周语》云:“周景王时,患钱轻,将更铸大钱。单穆公曰:不可。古者天降灾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救民。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

  • 佛说瞻婆比丘经·佚名

    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瞻婆恒伽上法赖池水上。彼时世尊十五日说戒。在比丘僧前坐。世尊坐已观诸比丘意之所念。观诸比丘意之所念已。夜初一分时坐默然住。于是有异比丘从坐起一向著衣叉手向世尊白

  •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或隋唐。《太平御览》卷六七六引此书,蒋叔舆《斋坛安镇经目》亦着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经文乃太极真人(徐来勒)说「太上灵宝飞行三界隐

  • 图民录·袁守定

    清袁守定著,4卷。本书据经史所载及著者阅历所得,论居官为政之道,用以自镜以期对斯民有所裨益。取古人“夫苟中心图民,智虽不及,必将至焉”之义而名此书。内有为民、视民如子、治民如家、祥刑、治狱至仁恕、非至明不敢

  • 须达经·佚名

    全一卷。南朝齐时求那毗地译于永明十年至建武二年(492~495)。又称须达长者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叙说佛陀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宣说布施之法,谓布施不在于施物轻重,而系以信乐施、随时施、自手施、往而施与、知有行果报而

  • 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大光、无量光二位菩萨奉众花国最胜灯王如来之命,来至娑婆世界,授安宅陀罗尼咒,谓此咒多所饶益。佛对阿难说应受持供养此经咒。又本经之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