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935──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乙亥

  1﹐1(一一,二六)

  甲、汪兆銘講演謂本年繼續努力於清剿共匪,生產建設,修明政治工作。並於【東方雜誌】發表【救亡圖存之方針】。

  乙、蔣委員長在杭州講演,謂本年為新生活運/動年。

  丙、蔣委員長復自杭州回奉化。

  丁、公佈新刑法(7﹐1實施)。

  戊、黔軍王家烈部收復黃平,中央軍吳奇偉到重安江,紅軍第三軍團彭德懷自餘慶北趨。

  1﹐2(一一,二七)

  甲、紅軍由林彪劉伯承指揮猛撲箐口新渡、老渡口、袁家渡、岩門,搶渡烏江,為黔軍侯之擔部所阻。

  乙、鄂豫皖紅軍第二十五軍徐海東、吳煥先(政治委員)部進抵陝西藍田黑龍田(此枝紅軍於去年十月自皖西六安霍山出動,經河南商城、光山,湖北黃安,西進)。

  丙、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兼山東省黨部委員張葦村在濟南遇刺殞命。

  1﹐3(一一,二八)

  甲、參謀/團離漢口西上。  乙、李宗仁到香港(明日與鄒魯訪胡漢民)。

  1﹐4(一一,二九)  甲、紅軍林彪部第四軍團搶渡烏江,敗黔軍林秀生旅(侯之擔部),另支(第一軍團)佔餘慶,進向開陽、息烽、修文。

  乙、進剿軍第二兵團總指揮薛岳到貴州馬場坪,晤王家烈。

  丙、四川紳民電請中央派兵入川。  丁、日本關東軍幕僚及駐華武官會於大連,要求中國充分履行塘沽協定,調整華北中日關係,實行中日提攜。

  戊、何應欽到奉化,晤蔣委員長。

  1﹐5(一二,一)

  甲、紅軍佔貴州石阡,並續自餘慶箐口強渡烏江。

  乙、紅軍襲佔貴州遵義,全軍不足三萬人,黔軍師長侯之擔走桐梓,所部三團叛變。

  丙、蔣委員長再促蘇浙等十省嚴禁種植鴉片。  1﹐6(一二,二)  甲、紅軍佔貴州湄潭。

  乙、四川出兵援黔,前隊抵綦江。

  丙、留駐拉薩之蒙藏委員會委員劉樸忱卒。

  丁、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檢討秦邦憲(博古)、周恩來、李德之軍事路線之錯誤。  1﹐7(一二,三)第二兵團總指揮薛岳到貴陽,命吳奇偉、周渾元兩縱隊分防貴陽以東及西北(薛軍入貴陽,出桂軍意料,兩粵頗震驚)。

  1﹐8(一二,四)

  甲、行政院決議,以蔣中正兼陸軍大學校長,楊杰為教育長。

  乙、汪兆銘在國民政府紀念週演說,希望日本打開中日僵局。

  丙、孫科自北平南下,本日過泰山訪馮玉祥。

  丁、楊森到重慶與劉湘商剿匪軍事。

  戊、北平巿捐獻飛機五架,在南苑舉行命名典禮。

  己、外蒙軍佔領貝爾湖附近喀爾喀河口(喀爾喀廟事件)。

  庚、中共中央遵義會議完畢,毛澤東任政治局委員兼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朱德為副主席,張聞天代秦邦憲為總書記,毛澤東取得領導權(朱德電報云,遵義會議後一個月,毛始漸取得領導權)。

  1﹐9(一二,五)  甲、紅軍前隊佔領貴州婁山關(一作1﹐14?)。

  乙、追剿軍第八縱隊周渾元、萬耀煌到貴陽。

  丙、匯通轉遞局在山海關成立(辦理通郵事)。

  丁、胡適在香港講演,反對讀經,廣州當局拒其前來。

  1﹐10(一二,六)

  甲、紅軍佔貴州桐梓,黔軍侯之擔走仁懷。

  乙、蔣委員長分令四川劉湘,湖南何鍵,廣東陳濟棠,廣西白崇禧進兵貴州。

  丙、雲南派兵三旅,集中貴州畢節,由第十路軍參謀/長孫渡指揮。

  丁、與東北實行通郵。

  戊、上海各大學十教授何炳松、王新命、周佛海、章益、陳高傭、陶希聖、孫寒冰、樊仲雲、武育幹、薩孟武,發表【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

  1﹐11(一二,七)

  甲、汪兆銘、孫科、王寵惠、宋子文、孔祥熙會於上海,商京粵團結問題(胡漢民亦派劉蘆隱、李曉生北來)。

  乙、五中全會討論憲法草案。

  丙、紅軍自貴州遵義進佔鳳岡。

  丁、陳濟棠通電派第二軍副軍長張達率兵三師自廣州出發,追隨入黔協剿。  戊、何應欽自南京到太原(時閻錫山丁父憂,何來弔喪)。

  己、北平舊都文物整理委員會成立。

  1﹐12(一二,八)  甲、五中全會決議:一憲法草案交中央常務會議組織審查委員會,二劃分中央與地方權責綱要交中央政治會議規定辦法。  乙、行營駐川參謀/團由賀國光率領到重慶。

  丙、劉湘派潘文華為四川南岸剿匪總指揮。

  丁、桂軍廖磊(第七軍)進至貴州都勻八寨,追剿紅軍。

  1﹐13(一二,九)

  甲、紅軍自貴州遵義西佔鴨溪。

  乙、劉湘部模範師廖澤抵貴州松坎正安,阻紅軍北進(時重慶震動,紛紛匯款進上海)。  丙、冀東玉田民團與保安隊激戰。

  1﹐14(一二,一0)

  甲、國民黨五中全會決議明年十一月十二日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即閉幕。

  乙、王寵惠到南京。

  丙、紅軍第五軍團董振堂佔貴州綏陽。

  丁、中英庚款董事會決議續撥粵漢鐵路工款一百二十五萬元。

  戊、國際聯盟理事會通過中國六年禁毒計劃報告。

  1﹐15(一二,一一)

  甲、新疆邊防督辦盛世才、省府主席李溶通電否認通外賣國,新疆並無外兵,僅聘有外國顧問,新蘇(俄)關係限於商務,訂有借款合同,用於生產事業,由新省土產歸還。

  乙、中央軍陸續自湖北入四川,砲兵營到萬縣。

  丙、追剿軍第一兵團劉建緒湘軍分向貴州銅仁、松桃、思南、石阡推進,佈防烏江東岸,阻紅軍回竄。

  丁、紅軍第三軍團彭德懷、第九軍團羅炳輝佔貴州仁懷,黔軍侯之擔敗走。

  戊、紅軍第五軍團董振堂敗川軍廖澤,佔九龍山。

  己、蔣委員長自奉化到上海。

  庚、外交部消息駐比利時公使張乃燕辭職(張在公使任內屢有貽笑外人事)。

  1﹐16(一二,一二)

  甲、紅軍董振堂佔領川黔邊之松坎,敗川軍於酒店埡。

  乙、紅軍彭德懷佔貴州茅臺,進向赤水,赤水兵工廠工人應之。  丙、劉湘到瀘州佈防,即返重慶。

  丁、四川剿匪總司令部自成都移設重慶。  戊、國際記者團二十六人自南京赴江西視察。

  己、熱河日軍紛自多倫出動。

  庚、蔣委員長訪段祺瑞於上海。

  1﹐17(一二,一三)

  甲、熱河日軍宣稱以相當計劃對待察省宋哲元軍。

  乙、何應欽自太原到北平。

  丙、第一師丁德隆旅接防川北廣元昭化。

  丁、黔軍第二十五軍副軍長兼師長侯之擔以連失要地,在重慶被行營參謀/團扣留。  戊、蔣委員長嚴禁各軍向民間滋擾搜索。

  己、蔣委員長在上海接見銀行錢業界領袖張嘉璈等。

  庚、駐比公使張乃燕否認辭職(乃叔張靜江支持之)。

  1﹐18(一二,一四)

  甲、日本關東軍發表文告,將斷然掃蕩宋哲元軍。

  乙、察哈爾省主席宋哲元稱察東安謐,無何事故。

  丙、蔣委員長自上海到南京。

  丁、黔軍柏輝章、蔣在珍師收復湄潭。

  戊、紅軍董振堂自貴州松坎北攻川黔邊境之觀音橋,為川軍所阻。

  己、劉湘委潘文華為南岸剿匪總指揮,郭勳祺為總預備隊總指揮。

  庚、國民政府以孔子嫡系裔孫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以顏子、曾子、子思、孟子嫡系裔孫為復聖、宗聖、述聖、亞聖奉祀官,均以簡任官待遇。

  1﹐19(一二,一五)

  甲、日偽軍向察東沽源移動,強指該縣之長梁、烏泥河、五道溝、永安堡一帶屬熱河省,應為【滿洲國】領土。

  乙、日本經濟考察團到冀東。

  丙、北平政整會委員長黃郛到南京(昨日離北平)。

  丁、汪兆銘夫人陳璧君到山東泰安,訪馮玉祥。

  戊、追剿軍總司令何鍵到常德,督剿賀龍、蕭克、王震。  己、紅軍經休息整編後,退出遵義,全軍北上,黔軍柏輝章師收復遵義,蔣在珍師收復綏陽。  庚、紅軍進至川南永寧河,與川軍激戰。

  辛、川北紅軍徐向前進攻蒼溪、南部、閬中,川軍鄧錫侯、田頌堯部拒之。

  壬、中央軍胡宗南部四團接防川北廣元昭化。

  1﹐20(一二,一六)

  甲、國際記者團到江西南城視察。

  乙、四川省府主席劉湘發行公債一萬二千萬元。

  1﹐21(一二,一七)

  甲、察省代表秦德純、岳開先與日方代表松井商談察東事件。

  乙、蔣委員長與汪兆銘、黃郛會談。

  丙、川北紅軍徐向前自蒼溪強渡嘉陵江。  丁、川軍廖澤師收復黔北松坎(一作1﹐24)

  。

  戊、剿匪軍俞濟時趙觀濤擊潰紅軍方志敏部(即北上抗日先遣隊)於浙贛邊境之金剛峰。

  己、班禪自新召廟赴寧夏阿拉善旗。

  庚、上海通易銀行停業。

  1﹐22(一二,一八)

  甲、日外相廣田在議會演說,中國排日風潮未息,日本期望中國覺醒,共同負擔東亞和平之責,中日懸案,已漸解決,中國人民已漸了解日本誠/意,盼雙方共同促進此種傾向。  乙、黔北紅軍主力全部西去,抵溫水東皇殿,黔軍蔣在珍師收復桐梓。

  丙、湖南陳渠珍師收復湘西永順。

  丁、經濟委員會全國水利會在南京舉行首次會議。

  戊、行政院派陳公博、陳立夫、張嘉璈等七人為鹽政改革委員會委員。

  己、中東鐵路收售談判妥協,價一萬四千萬日元。

  1﹐23(一二,一九)  甲、察東日軍侵佔沽源長梁烏尼河,其砲隊空軍轟炸東柵子,步兵進犯獨石口東北長城線,軍民死傷四十餘人。

  乙、紅軍佔貴州鰼水。

  1﹐24(一二,二0)

  甲、日本飛機轟炸獨石口,毀民房五十餘間,軍民死傷二十八人。又在東溝子投彈,死傷三十餘人。

  乙、中央常會議決各報之善意言論均得自由刊布,但不得宣傳與三民主義不相容之主義。

  丙、蔣中正、汪兆銘電新疆督辦盛世才、主席李溶,謂聘用外籍顧問及借用外款,須依中央規定辦理,並令將顧問姓名、籍貫、職務、期限、薪俸詳細開列,連同借款合同全文,送達中央。

  丁、川北紅軍徐向前越嘉陵江,襲擊廣元,敗中央軍第一師丁德隆旅。

  戊、紅軍彭德懷佔貴州赤水土城,擬北渡長江。

  己、浙皖贛邊區剿匪軍指揮官俞濟時、師長趙觀濤擒共產黨贛東省主席兼東南軍事委員會主席方志敏、第十軍團長劉疇西、第十軍長王如痴於贛東懷玉山(7﹐6方在南昌被殺)。

  庚、偽【滿】與外蒙軍隊在貝爾湖附近發生衝突。

  辛、黃節卒。

  1﹐25(一二,二一)

  甲、廣田在國會宣稱,中日不至於發生戰爭。  乙、首任義大利大使羅亞谷諾呈遞國書。

  丙、王寵惠離京赴滬,京粵合作無結果。

  丁、川軍郭勳祺師破紅軍(第一、第五軍團)於貴州溫水東皇殿。

  1﹐26(一二,二二)  甲、胡漢民對記者談,否認北上。

  乙、察東日偽軍續增。

  丙、黔北紅軍退出婁山關。

  1﹐27(一二,二三)  甲、察東日軍佔領東柵子(明日後退)。

  乙、紅軍第八、第九軍團進至川南古藺。  丙、紅軍江西軍區司令員李賜凡在龍崗附近(小布)為清剿軍第九十四師李樹森擊斃。

  丁、湘西陳渠珍部遵令縮編。  戊、國際記者團自江西返抵南京。  1﹐28(一二,二四)  甲、川軍郭勳祺師破紅軍第三軍團彭德懷於赤水土城。

  乙、陝北紅軍劉志丹部(第二十六、二十七軍)

  東佔山西岢嵐(

  尋退去)。  丙、蘇俄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否認新疆蘇維埃化,奪取外國領土不合蘇聯政策,蘇聯無條件擁護中國各部之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  丁、財政部賦稅司報告廢除苛捐雜稅已達二千六百餘種。

  1﹐29(一二,二五)

  甲、日使有吉明謁汪兆銘談中日關係調整,要求徹底取締排日運/動。

  乙、蔣中正接見日本武官鈴木美通中將(時鈴木又與影佐禎昭中佐晤唐有壬、熊式輝)。  丙、北平日武官高橋謁何應欽,商談察東事件。

  丁、中央軍薛岳之第六路克貴州仁懷,敗紅軍第五軍團董振堂部。

  戊、紅軍徐向前部圍攻川北廣元。

  己、川北剿匪軍六路出擊。

  庚、任命徐源泉為鄂湘川邊區剿匪總司令。

  辛、太古公司通州輪在揚子江口遇劫。

  1﹐30(一二,二六)

  甲、蔣中正約見日使有吉明,黃郛、唐有壬在座,盼中日親善,並擬發表宣言,有吉指摘中國仍作排日運/動(當晚黃訪有吉,告以改由汪兆銘發表親善演說)

  。

  乙、日軍進攻蒙邊,佔領貝爾湖之喀爾喀廟(高開廟)。

  丙、川軍郭勳祺師收復貴州赤水土城,毛澤東、彭德懷走古藺敘永(是役彭部損失甚重,北渡長江不成)。

  1﹐31(一二,二七)

  甲、第一師胡孫宗部丁德隆旅大破紅軍徐向前之第三十及三十一軍於廣元烏龍堡,斃其政委張琴秋,徐部轉向北進(一作1﹐29);西合朱毛計劃失敗。

  乙、黃郛、楊永泰、熊式輝會商,以保全東北主權,中日平等和好為對日外交方針(次日熊晤影佐禎昭)。

  丙、南昌軍事委員長行營結束。  丁、前浙江省府主席、軍事參議院副院長魯滌平病卒,年四十八歲。

  戊、廣西第七軍軍長廖磊到貴陽,晤薛岳、周渾元、吳奇偉、萬耀煌(2﹐2離去,本月中旬,桂軍師長覃連芳曾來)。

  2﹐1(一二,二八)

  甲、蔣委員長發表談話,中日須以平等原則,開誠/相見,中國過去反日之情感,與日本對華優越之態度,應共同改正,方為敦友睦鄰之道(答1﹐22廣田演說)。

  乙、徐道鄰(樹錚子)發表【敵乎,友乎】一文,論中日關係(

  此文係陳布雷奉蔣委員長命所撰,由徐出名發表)。

  丙、紅軍前隊抵川滇邊境威信,為滇軍魯道源所擊退。  2﹐2(一二,二九)

  甲、察哈爾省主席宋哲元代表張樾亭(第三十七師參謀/長)與日方代表谷實夫(日第十三旅團長)會晤於沽源大灘,商察東問題,日軍允返回原防,我軍不進入東柵子、石頭城子、南石柱子之線及其以東地域,並交還熱河民團槍彈。

  乙、日外相廣田答某議員,對華政策仍根據天羽聲明之主旨。

  丙、蔣委員長自京赴廬山。

  丁、蔣委員長懸賞購緝共軍首領朱德、毛澤東、徐向前及彭德懷、林彪、董振堂、周恩來、張國燾。

  戊、蔣委員長改以何鍵為第一路軍總司令,龍雲為第二路軍總司令,薛岳為前敵總指揮(一路軍轄劉建緒、李雲杰、李韞珩、李覺四個縱隊,共八個師,圍剿賀龍、蕭克。二路軍轄吳奇偉、周渾元、孫渡、王家烈四個縱隊,共十二個師、四個旅,圍剿紅軍主力)。  己、川軍鄧錫侯部擊退慶元三磊壩之紅軍,東渡嘉陵江。

  庚、偽【滿洲國】要求外蒙軍退至哈爾河以南,停止敵對行動。

  2﹐3(一二,三0)  甲、川北紅軍徐向前、張國燾退出萬源。

  乙、紅軍朱德猛攻川南敘永。川軍敗之於三岔,紅軍渡江計畫不成。

  2﹐4(一,一)

  甲、紅軍徐向前部入陝西南鄭境。

  乙、紅軍朱德攻佔川南古宋、興文。

  丙、劉湘到瀘州(2﹐6回重慶)。  丁、蔣委員長到廬山(楊永泰、熊式輝來見,商對日外交)。

  戊、察東日軍撤退。

  2﹐5(一,二)  甲、行政院決議增加中央銀行資本六千萬元。

  乙、天津瀋陽間陸線電報恢復。  丙、紅軍朱德佔川南長寧。

  2﹐6(一,三)

  甲、雲南省府主席龍雲就剿匪軍第二路總司令職。  乙、紅軍佔川南珙縣,進攻高縣,為川軍陳鳴謙師所敗。

  丙、紅軍彭德懷部進入雲南威信。

  丁、紅軍徐向前部放棄川北儀隴退集南江,川軍鄧錫侯收復羊模壩,陳紹堂旅收復儀隴(時川北紅軍主要人物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工農紅軍西北軍區總指揮徐向前,副指揮王樹森,總政治委員陳昌浩,第四軍長王洪坤,第九軍長何畏,政治委員詹才芳,第三十軍長余天雲,政治委員李先念,第三十一軍長孫玉清,政治委員曾傳六,第三十三軍長王維周,政治委員陶先理。上月張徐等在旺蒼會議,決集中力量,準備突圍)。

  戊、日本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到北平,殷同、殷汝耕偕行。  2﹐7(一,四)  甲、察省我軍發還熱河民團槍械。

  乙、東京東洋經濟社舉行中日親善座談會。  丙、美國盛傳中日妥協。

  丁、滇軍孫渡部自貴州畢節西進,堵截入滇紅軍,中央軍薛岳部亦向大定出動。

  2﹐8(一,五)

  甲、川南紅軍佔慶符。

  乙、四川剿匪軍第五路彭成孚師克巴中,徐向前主力集南江、廣元。

  丙、班禪自寧夏電告,西陲宣化署在寧夏阿拉善旗成立。

  2﹐9(一,六)

  甲、四川剿匪第五路收復通江。

  乙、蔣中正電汪兆銘,商請王寵惠過東京一行,訪日當局,探明日方真意。

  丙、日本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在北平訪晤王克敏、袁良等事畢,本日到天津。  丁、交通、金城、上海等五銀行成立【農業貸款銀團】。

  2﹐10(一,七)

  甲、紅軍佔雲南威信。

  乙、四川新省政府成立,主席劉湘發表治川政見。  丙、蔣委員長召張學良、何應欽、顧祝同、蔣鼎文、陳誠/、熊式輝、劉鎮華、毛炳文、羅卓英等在廬山,商整軍方案。

  2﹐11(一,八)

  甲、滇軍孫渡部與紅軍激戰於威信鎮雄間。

  乙、紅軍徐向前自川北入陝南。

  丙、河北省府主席于學忠宴日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

  丁、國際聯盟第二任駐華技術聯絡員哈斯到南京。  2﹐12(一,九)  甲、行政院決議以俞家驥代何其鞏為北平政整會秘書長。  乙、海軍第三艦隊在劉公島祭丁汝昌(本日為丁殉國五十週年紀念)。

  丙、王寵惠與黃郛在上海商訪日事。

  2﹐13(一,一0)明令敦睦中日邦交(2﹐20通知日本,禁止反日及抵制日貨言論)。

  2﹐14(一,一一)

  甲、蔣委員長在廬山對日記者談,道義二字為中日提攜及為解決中日難局之根本原則,首先須改善兩國間之現狀,恢復正常關係,並謂中國不適於獨裁。

  乙、紅軍在雲南鎮雄為滇軍所阻,折回川境。

  丙、鐵道部顧問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勘察綏遠新疆公路畢,返抵南京。  2﹐15(一,一二)

  甲、行政院及軍事委員會通令保護健全輿論。

  乙、蔣委員長電令豫鄂皖贛浙閩各省確定建設與綏靖中心工作(

  另電限四月前肅清豫鄂皖三省邊區殘匪)。

  丙、中央第九軍上官雲相部到重慶。

  丁、紅軍主力與滇川軍續在雲南鹽津、威信及四川珙縣、興文接觸。

  戊、日本駐滬商務官橫竹與外相廣田商討中日經濟提攜問題。  己、駐榆日特務機關長儀我與河北省府主席于學忠在平商保安隊開入戰區(冀東)問題。

  庚、汪兆銘院長在上海晤黃郛、王寵惠。

  辛、東北抗日聯軍發表統一組織宣言。

  2﹐16(一,一三)

  甲、王寵惠離上海往日本(2﹐19抵東京)。

  乙、日參謀/部第二部長磯谷廉介到北平,訪于學忠王克敏。

  丙、紅軍再佔川南古藺。

  丁、蔣委員長自廬山到南昌,撤銷行營。

  戊、黃慕松自拉薩回抵南京。

  己、上海金融顧問委員會成立。

  2﹐17(一,一四)

  甲、川軍鄧錫侯部接防四川廣元(紅軍徐向前部已北入陝西,佔寧羌(尋敗陝軍孫蔚如師王勁哉旅,佔沔縣)。  乙、日本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自青島到上海。

  丙、冀東灤縣保安隊與民團衝突。  2﹐18(一,一五)

  甲、第二路軍周渾元縱隊抵貴州畢節,紅軍自四川古藺折回,東渡赤水,復入黔境,剿匪軍萬耀煌師自遵義進向仁懷。

  乙、黃郛與土肥原晤談:一、滿洲問題未解決前,日應表示,不再有侵害中國領土主權行為(土肥原希望進一步共同防俄),二、改善刺激中日感情之言論行動,三、以平等精神謀/懸案解決,以互惠精神謀/經濟提攜。

  丙、財政部公佈進口白銀於出口時免稅。

  丁、美使詹森在京談白銀問題美正研究解決辦法。

  戊、上海地方協會、巿商會、銀行公會、錢業公會共商防救巿面衰落辦法。

  2﹐19(一,一六)

  甲、日本對華債權整理會召開大會,進行整理中國借款(據云總額約七萬萬元)。

  乙、新生活運/動一週年紀念,蔣委員長在南昌講演,並發表告同胞書,倡導生活軍事化、生產化、藝術化三原則。

  丙、行政院決議任薛岳為貴州綏靖主任(中央勢力正式控制貴州)。

  丁、國民政府領給斯文赫定勛章。

  2﹐20(一,一七)

  甲、王寵惠與日外相廣田弘毅會談約三小時,希望中日協力親善,促進經濟提攜。廣田謂如中國嚴禁反日運/動,日願予中國以任何協助。

  乙、汪兆銘在中央政治會議講演,以誠/意及和平方法,解決中日糾紛。

  丙、日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到南京。  丁、日本東亞興業銀行理事內田來華,進行整理西原借款。

  戊、駐英公使郭泰祺與英外相西門討論遠東局勢。  己、蔣委員長自南昌赴漢口,並通告將行營移於武昌,張學良為主任。

  庚、蔣委員長嘉獎四川將領打破防區交還政權,令剋日移交。

  辛、川軍田頌堯部收復蒼溪。

  壬、紅軍又折回黔北土城。  2﹐21(一,一八)  甲、王寵惠招待日本軍政及實業界領袖,並先後與眾議院議長濱田、陸相林銑十郎等會談(林氏謂中日提攜,中國須停止排日的言動,王謂須雙方協力除去兩國間複雜事情之原因)。

  乙、美大使詹森訪汪兆銘。

  丙、汪兆銘宴土肥原。

  丁、駐蘇俄大使顏惠慶離上海返任,戲劇及電影演員梅蘭芳、胡蝶應蘇俄文化協會之邀同行。  戊、蔣委員長到漢口。

  己、第一路軍總司令何鍵以劉建緒為前敵總指揮,陶廣、李雲杰、李韞珩、李覺為縱隊司令。

  2﹐22(一,一九)  甲、王寵惠訪日本首相岡田,遞信省大臣床次,民政黨主席若槻,並應外相廣田宴。

  乙、土肥原自南京到上海。

  丙、上海工商界杜月笙、錢新之、陳光甫、張嘉璈等謁孔祥熙,請救濟巿面。  2﹐23(一,二0)

  甲、王寵惠訪日本前陸相荒木貞夫等。

  乙、追剿軍萬耀煌師及滇軍安恩溥、魯道源、龔順璧旅,黔軍何知重師進向黔北土城,謀/包圍紅軍。

  丙、上海地方協會、巿商會、銀行公會、錢業公會又舉行會議,商救濟工商業問題。

  丁、共產黨首要瞿秋白、何叔衡、鄧子恢離江西瑞金,擬赴汕頭,行抵福建武平水口,為保安團長鍾紹葵所捕,何被擊斃(瞿被解往長汀第三十八師宋希濂處)。

  2﹐24(一,二一)

  甲、王寵惠出席日本眾議院各派議員談話會。

  乙、蔣委員長委朱紹良、楊虎城為剿匪軍第三路正副總司令,本日楊在西安就職,代行總司令職權(時紅軍張國燾、徐向前已佔領沔縣、寧羌、褒城、略陽、陽平關,自2﹐21起與陝軍在褒河以西激戰。又紅軍徐海東部同時亦自河南進入陝南)。

  丙、第一路軍陶廣、郭汝棟等師敗紅軍賀龍、蕭克於大庸沅陵。

  2﹐25(一,二二)

  甲、毛澤東、朱德以自川南渡江被阻,突破黔軍防線,自土城東皇殿東走,再佔桐梓。

  乙、東北軍將領于學忠、王樹常、萬福麟謁蔣委員長商整編事(

  3﹐2離漢)。

  丙、王寵惠訪日本政友會總裁鈴木等。

  丁、日武官松井等紛至綏遠、山西遊歷。

  2﹐26(一,二三)

  甲、日本外務省聲明,謂孫中山之主義與廣田政策吻合,東亞和平端在中俄對日諒解。

  乙、王寵惠再訪日外相廣田。

  丙、黃郛又上莫干山,駐平政整會參議李擇一赴日本。  丁、上海申新紗廠第七廠因債務被匯豐銀行拍賣,日商豐田紗廠以二百二十萬元拍進(以各方力爭,由申新經理榮宗敬先付利息,拍賣作罷)。

  戊、行政院決議以陶履謙、許修直為內政部次長。

  己、紅軍毛澤東朱德佔貴州婁山關,黔軍杜肇華旅走遵義。

  2﹐27(一,二四)

  甲、中央政治會議通過保障人民生命財產案。

  乙、汪兆銘、蔣中正通令嚴禁反日運/動。  丙、日外務省再發表聲明,日本希望中國同負東亞和平及治安維持之責,增進友好關係,並無破壞現存條約之意。

  丁、王寵惠離東京。廣田在議會報告,中日親善頃已好轉,王氏談話要點為中日關係應以和平方法,使其密切,外交為和平對等外交,國民亦應互相融和。

  戊、陝軍孫蔚如師收復陝西沔縣,徐向前部退去。

  己、紅軍第二十五軍徐海東佔陝西祚水(三月,敗楊虎城部獨立第二旅,俘旅長張漢明,折而東去)。

  2﹐28(一,二五)

  甲、孔祥熙宋子文飛漢口,謁蔣委員長,商財政問題(謀/改組中國及交通銀行)。

  乙、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結束(改設武漢行營,張學良任主任)。

  丙、紅軍第一軍團林彪、第三軍團彭德懷再佔遵義,敗黔軍王家烈及第四軍吳奇偉部。甫抵遵義附近之中央軍韓漢英、唐雲山師南撤(此為紅軍西趨後之一大勝利)。

  丁、川黔軍收復桐梓。

  戊、班禪離阿拉善旗前往青海。

  己、中央常會決議以葉楚傖為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

  庚、行政院定明年為兒童年。

  3﹐1(一,二六)

  甲、武昌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成立,主任張學良,秘書長楊永泰,參謀/長錢大鈞,陸軍整理處長陳誠/。

  乙、日外相廣田在議會宣稱,將一反以前與中國地方當局交涉之政策而與中央談判以解決各懸案。

  丙、英大使林德賽與美副國務卿費列勃斯會談中日提攜問題。

  丁、上海巿商會電請政府迅籌救濟巿面大計(3﹐4一百六十餘工商團體再電蔣、汪請救濟)。

  戊、四川省府定,田賦每年一徵,附徵軍費三倍。  己、國府以在浙江之孔子嫡系南宗裔孫為南宗奉祀官。  3﹐2(一,二七)

  甲、蔣委員長自漢口飛抵重慶,整理川政,指揮剿匪。

  乙、蔣委員長電汪兆銘,贊同2﹐20其之對日見解。

  丙、日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自上海到香港與胡漢民談中日提攜(偵察西南對中日提攜意見)。

  丁、日大阪每日新聞載廣田之新對華方針為,如中國願與日本共存共榮,日本將予以一切可能之財政經濟援助。

  戊、第一路軍總指揮劉建緒自沅陵赴黔東烏江南岸布防,阻朱毛與蕭賀會合。

  3﹐3(一,二八)

  甲、蔣委員長電剿匪軍各將領,申明賞罰。  乙、河北省府主席于學忠到南京。

  丙、英政府正式邀請美、日、法三國,商以財政援助中國問題。

  3﹐4(一,二九)

  甲、蔣委員長在重慶講演,建設四川,三年之內,必可成為革命中心及復興國家之基礎。

  乙、土肥原到廣州,晤蕭佛成、鄒魯、陳濟棠(廣州當局禁止報紙登載土肥原消息)。  丙、湘西何鍵、徐源泉部分路向大庸、桑植之紅軍賀龍、蕭克進攻。

  3﹐5(二,一)

  甲、國民政府明令保護人民自由人權(指買賣日貨,以民國約法中有【人民財產非依法律不得查封或沒收】,及【人民得自由選擇職業及營業】)。

  乙、王寵惠離日本赴美,發表聲明,依平等基礎,中日提攜,並謀/遠東和平,其條件須列強同能接受。

  丙、英使賈德幹談對華借款,無礙中日諒解,關係各國均當參加。

  丁、土肥原自廣州飛抵南寧,晤李宗仁、白崇禧。

  戊、華北戰區新舊保安隊換防。

  己、第一路總司令何鍵到常德,督剿紅軍蕭克、賀龍。

  庚、前清太傅陳寶琛卒於北平,年八十八歲。

  辛、紅軍政治部主任王稼薔、副主任李富春通令各級政治員,準備消滅周渾元縱隊。

  3﹐6(二,二)

  甲、英使館否認向中國建議借款。

  乙、日外務省表示不贊成國際對華借款。  丙、平政整會參議李擇一晤日外次重光葵。

  丁、中政會決議成立【預算計劃委員會】,並通過劃分中央與地方權責綱領。

  戊、鄂湘川邊區剿匪總司令徐源泉在湖南澧縣就職。

  己、紅軍徐彥剛自湖北通城進迫湖南平江。  3﹐7(二,三)  甲、日使有吉明自上海到京,謁汪兆銘,談中日關係,汪告以將繼續取締排日,否認向英美借款。

  乙、財政部長孔祥熙稱,國際對華借款有相當接洽。

  丙、美國副國務卿費列勃斯通知英大使,贊同借款援助中國。

  丁、紅軍中央軍區政治委員曾山,在江西會昌附近,被清剿軍第八師毛秉文、第九十四師李樹森擊斃。

  3﹐8(二,四)

  甲、紅軍徐向前自陝西折回四川蒼溪,猛攻閬中,川軍田頌堯、李家鈺部失利。

  乙、土肥原自廣西再至廣州,續訪各要人(明日去香港,再晤胡漢民)。  丙、財長孔祥熙與上海金融界商討救濟巿面,並發表聲明,否認即將改革幣制。

  丁、電影明星阮玲玉在上海自殺。

  3﹐9(二,五)

  甲、外交部發言人談,國際對華借款尚無具體提案及組織。

  乙、外交部電令顏惠慶再向蘇俄抗議其非法出售中東鐵路。

  丙、何鍵到沅陵,李覺、陶廣、章亮基等師連日與紅軍第二軍團賀龍,第六軍團蕭克戰於大庸永順。

  丁、徐庭瑤、俞飛鵬率領之軍事交通考察團自歐洲回抵上海(俞先於3﹐1到)。

  3﹐10(二,六)

  甲、連日盛傳政府於幣制將有變動,放棄銀本位。

  乙、國聯對華技術合作委員會秘書長哈斯到北平。

  丙、第十九師李覺、第二十六師郭汝棟克復大庸,紅軍賀龍走桑植。  丁、天津各地日軍舉行大演習。  3﹐11(二,七)

  甲、蘇俄與偽【滿】及日本在東京訂立中東鐵路讓售草約(售價一萬四千萬日元,蘇籍鐵路人員退職金三千萬元)。

  乙、外交部聲明蘇俄出售中東鐵路為不合法,中國對該路一切權利仍予保留。  丙、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學忠自南京赴莫干山訪黃郛。

  3﹐12(二,八)

  甲、蔣委員長處分川北剿匪不力之將領田頌堯、羅澤洲等。

  乙、紅軍自遵義西趨鴨溪,進攻周渾元縱隊。吳奇偉縱隊及川軍郭勳祺師收復貴州遵義,紅軍西去。  丙、日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自香港到福州(明日訪陳儀)。

  丁、武昌行營陸軍整理處成立,陳誠/任處長。

  3﹐13(二,九)

  甲、中央政治會議決議以黃慕松代石青陽為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乙、全國合作事業討論會開幕。

  丙、日軍派員點驗我戰區新保安隊。

  丁、第十八軍羅卓英部會同粵軍第一軍余漢謀/連日擊破贛南留屯之紅軍於雩都會昌,俘中央軍區及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賀昌、劉伯堅。

  戊、駐俄大使顏惠慶及梅蘭芳劇團到莫斯科。

  3﹐14(二,一0)  甲、英使賈德幹訪兼任外交部長汪兆銘,商經濟援助問題。

  乙、山海關、古北口日軍禁止華人出關。

  丙、紅軍徐向前再佔四川蒼溪。

  丁、日外相廣田弘毅訓令有吉明,中國借款須尊重日本地位,並自力更生。

  3﹐15(二,一一)

  甲、蔣委員長嚴禁四川將領干政。  乙、紅軍主力第一第五(三?)軍團進攻仁懷南之魯班場,為第二縱隊周渾元(萬耀煌、謝溥福、蕭致平師)所敗。第一縱隊吳奇偉(梁華盛師)破第三軍團於楓香壩。

  丙、日少將土肥原自福州赴上海。

  3﹐16(二,一二)

  甲、外交部向九國公約國致送節略聲明對中東路非法買賣不予承認,並保留一切權益。

  乙、紅軍走仁懷、茅臺,西渡赤水河(第三次)

  。

  丙、李烈鈞到泰山訪馮玉祥。

  丁、赴東北旅客在榆關被阻者達千餘人。  戊、德國宣佈重整軍備。

  3﹐17(二,一三)

  甲、蔣委員長嚴禁川軍將領苛歛勒征,壓迫民眾。

  乙、陝軍孫蔚如師總攻寧羌之紅軍。

  丙、全國合作事業討論會閉幕。  3﹐18(二,一四)  甲、蔣委員長在重慶訓話,禁絕鴉片,取消防區,實行徵工,推行新運/以建設新四川。  乙、外交部正式發表聲明書,否認中東鐵路非法買賣。  丙、川軍潘文華部收復貴州仁懷,紅軍西走古藺。  丁、何成濬奉命自重慶飛抵貴陽,與薛岳商剿匪軍事。

  戊、行營陸軍整理處長陳誠/到北平商洽整軍。  己、教育部定中英、中美、中法、中比庚款補助邊省教育辦法。  3﹐19(二,一五)

  甲、北平軍分會駐陝北(榆林)參謀/團出發,主持陝北剿共軍事,毛侃為主任。

  乙、紅軍第四方面軍開始西渡嘉陵江。

  丙、黔北紅軍主力復自茅臺西渡赤水(第四次)

  。  丁、行政院決議任王固磐為廈門巿長。  戊、蘇俄發出撤回中東鐵路俄籍職員之訓令。

  己、日外相廣田弘毅訓令有吉明,設法阻止中國借款。

  3﹐20(二,一六)

  甲、中央政治會議決議發行公債一萬萬元,救濟工商業,充實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資力(中國交通二行增官股)。  乙、紅軍三佔川南古藺。  3﹐21(二,一七)

  甲、汪兆銘、孔祥熙發表談話,增加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資本,在於便利工商業通融資金。

  乙、駐俄大使顏惠慶向俄外交委員會質問新疆交涉情形。

  丙、東北偽組織頒佈禁止各國勞工入口辦法(阻止華工出關)。

  丁、日本朝日新聞社飛機到南京訪問。

  3﹐22(二,一八)

  甲、紅軍在川南被阻,再自古藺東渡赤水(3﹐19)進攻土城。  乙、湘西剿匪軍第五十八師陳耀漢克桑植,紅軍第二軍團賀龍、第六軍團蕭克分走永順、龍山。

  丙、上海銀行界組織之【中華農業合作貸款團】

  到天津。

  3﹐23(二,一九)

  甲、蘇俄與偽滿之中東鐵路非法買賣協定正式在東京簽字。  乙、紅軍三佔貴州仁懷。  丙、河北玉田民團抗拒改編。

  3﹐24(二,二0)

  甲、蔣委員長自重慶飛抵貴陽。

  3﹐25(二,二一)

  甲、陝甘剿匪軍馬鴻逵師圍攻紅軍劉志丹、高崗於慶陽、合水、正寧、寧縣。

  乙、前第四軍軍長張發奎自歐洲返國抵南京。

  丙、河北玉田民團團總王繼宗被捕,變亂解決。

  丁、日本關東軍舉行幕僚會議,土肥原報告來華經過。

  戊、前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石青陽卒於上海。

  3﹐26(二,二二)

  甲、行政院決議以馬超俊代石瑛為南京巿長。

  乙、英使賈德幹晤孔祥熙商洽借款。

  3﹐27(二,二三)

  甲、中央政治會議決議任蔣中正為特級上將,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為一級上將,陳調元、韓復矩、宋哲元、劉湘、劉峙、徐永昌、于學忠、商震、傅作義、龍雲、何成濬、朱紹良、白崇禧、顧祝同、萬福麟、何鍵、楊虎城、劉鎮華、蔣鼎文、徐源泉為二級上將。  乙、立法院通過一萬萬元之金融公債條例。

  丙、日使有吉明到南京。

  3﹐28(二,二四)

  甲、紅軍徐向前大破川軍田頌堯於蒼溪閬中間杜李壩、百里壩,突過嘉陵江。

  乙、第一師胡宗南部收復陝西寧羌,紅軍張國燾退回川北。

  丙、國府派孔祥熙為中央銀行總裁,張嘉璈(原任中國銀行總裁)、陳行為副總裁。

  3﹐29(二,二五)

  甲、秦皇島走私日人鎗傷海關稅警。

  乙、史達林接見英專使艾登。

  丙、紅軍毛澤東、朱德,經遵義西南之鴨溪南趨。

  3﹐30(二,二六)

  甲、中國銀行接受政府改組該行辦法,再增官股一千五百萬元(  官股共二千萬元,商股二千萬元。張嘉璈脫離中國銀行,此為蔣委員長及孔祥熙、宋子文主張,乃改革幣制之初步)。

  乙、吳敬恆、張人傑、李煜瀛自上海到重慶。  丙、駐日公使蔣作賓離東京赴臺灣(以偽滿洲國溥儀將到日)。  3﹐31(二,二七)

  甲、紅軍毛澤東、朱德南渡貴州烏江進至息烽。

  乙、紅軍徐向前部佔領川北閬中劍門關,敗鄧錫侯部。

  丙、李宗仁、陳濟棠在廣州商貴州問題。  丁、公佈刑法施行法、刑事訴訟施行法。

  戊、中國酒精廠在上海成立。  己、截至本月底,江西清剿軍先後在雩都、會昌俘紅軍六千餘人、步槍手槍二千餘枝、機關槍五十餘挺。另在瑞金俘紅軍三千餘人,掘出埋藏步槍八千枝,機關槍二百餘挺,砲身十餘門,迫擊砲三十餘門,圖書三十餘箱,銅錫二百餘擔。

  4﹐1(二,二八)  甲、蔣委員長在貴陽發表【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

  乙、紅軍徐向前佔四川南部縣。

  丙、紅軍第二十五軍徐海東佔陝西龍駒寨(五月攻破荊紫關)。

  丁、宋子文代張嘉璈為中國銀行董事長,宋漢章為總經理。

  4﹐2(二,二九)

  甲、紅軍朱德、毛澤東逼近修文、貴陽,蔣委員長親督李韞珩軍破之於息烽、黑神廟、潮水場(紅軍約五萬餘)。

  乙、紅軍徐向前攻佔四川劍閣。

  丙、蔣委員長命將四川剿匪軍第二路總指揮兼第二十九軍長田頌堯撤職查辦。  丁、行政院派鄭天錫為倫敦藝術國際展覽會特派員。

  戊、偽【滿洲國】康德帝溥儀自長春赴日本答謝。

  4﹐3(三,一)

  甲、滇軍孫渡(第二路第三縱隊)趕抵貴陽,紅軍朱德、毛澤東等自息烽修文東走。

  乙、中央政治會議以丁超五、苗培成、陳肇英、高一涵、方覺慧、周利生、戴愧生為江蘇、皖贛、閩浙、湘鄂、豫魯、河北、甘寧青監察使。

  丙、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學忠自南京回抵天津。

  丁、中國生理學會在北平舉行年會。

  4﹐4(三,二)

  甲、川軍王纘緒師收復南部。

  乙、全國慶祝兒童節。

  4﹐5(三,三)

  甲、紅軍自貴州修文東走開陽、甕安。

  乙、前新疆省府主席金樹仁在京被法院判處三年半徒刑。

  丙、駐美公使施肇基演說,指摘美國購銀政策。

  4﹐6(三,四)

  甲、傀儡溥儀到東京,訪日皇。  乙、蔣委員長在貴陽召見孫渡、周渾元、萬耀煌,指示剿匪方針。

  丙、第一師胡宗南部接防四川廣元昭化。

  丁、南昌舉行追悼剿匪陣亡將士會。

  戊、中國天文學會及氣象學會分別在京舉行年會。

  4﹐7(三,五)  甲、紅軍朱德、毛澤東自甕安、黃平南趨。

  乙、川軍唐式遵部收復南江,紅軍趨昭化、廣元。  丙、貴州省府主席王家烈辭職。

  丁、蔣委員長令各省調查荒山荒地,限兩月內彙報。

  戊、河北省政府嚴查私運/現銀出口。

  己、中央代表張繼謁黃帝陵,舉行民族掃墓禮。

  4﹐8(三,六)

  甲、紅軍第一軍林彪折向貴陽,趨貴定、龍里。

  乙、紅軍徐海東退出陝西龍駒寨。

  丙、駐華日本總領事在上海會議,決消滅中國之反日運/動。  丁、參加倫敦藝術展覽會在上海舉行預展。

  4﹐9(三,七)  甲、紅軍朱德、毛澤東復西逼貴陽(佯攻),滇軍孫渡部魯道源、龔璧旅破之於貴陽龍里間之黃泥哨觀音山。  乙、湘軍章亮基、陶廣師收復永順,李覺師克復紅軍根據地塔窩。  丙、湘南紅軍師長李宗保投誠/,到長沙。

  丁、察省主席宋哲元赴察北視察。

  戊、中英換文,重劃滇緬南段界務。

  己、財政部定於二十四年度開徵所得稅。  庚、棉制代表團長陳光甫(輝德)、財政部次長郭秉文與美國財政部商談中國幣制問題。  4﹐10(三,八)

  甲、蔣委員長派李仲公為貴州臨時行政特派員。

  乙、紅軍自貴陽附近南佔青巖、定番(意在脫離國軍之追擊)。

  丙、新任駐土耳其公使賀耀組赴任(返國述職之駐比公使張乃燕同行)。

  丁、美國提高新產銀價格。  4﹐11(三,九)

  甲、長垣貫臺黃河口門合龍。

  乙、蔣委員長在貴陽召見各將領,指示剿匪機宜,防紅軍趨畢節大定。

  丙、紅軍自貴州青巖佔廣順,滇軍孫渡收復定番。

  丁、察省主席宋哲元到滂江,晤德王。

  4﹐12(三,一0)

  甲、立法院通過學位授予法。

  乙、宋哲元自滂江返張垣。

  丙、王家烈、猶國才就任第二路追剿軍總、副指揮職。

  丁、蔣委員長取締銀行放款,掠取農利。

  4﹐13(三,一一)

  甲、紅軍徐向前佔梓潼,猛攻江油,第二十八軍楊晒軒旅固守。

  乙、紅軍佔貴州紫雲,滇軍孫渡收復貴州廣順。

  丙、蔣委員長令豁免貴州田賦一年。  4﹐14(三,一二)

  甲、行營主任張學良飛抵貴陽謁蔣委員長。

  乙、蔣委員長嘉獎剿匪軍第二路第三縱隊指揮孫渡。  丙、中國哲學會在北平成立。  丁、黔軍王家烈敗紅軍羅炳輝部於紫雲貓場,紅軍傷亡四百餘人。  4﹐15(三,一三)  甲、日使有吉明晤汪兆銘辭行,對中國停止排日運/動表示滿意。

  乙、上海外商連日運/大批白銀出口。

  丙、美國向日本抗議其獨佔滿洲石油。

  4﹐16(三,一四)

  甲、孔祥熙談話將提高平衡稅以應付美國之繼續提高銀價。宋子文談話,希望各界鎮靜,金融不致恐慌。

  乙、上海國際銀行公會(外商銀行合組)決自即日起,自動停止運/銀出口。  丙、行政院決議:(一)以吳忠信繼王家烈為貴州省政府主席(

  中央軍入貴陽,兩粵頗為不安,吳與李宗仁有私交,因以吳主黔,調薛岳出征剿匪,以緩和兩粵情緒)。(二)以熊斌繼黃慕松任參謀/本部次長。

  丁、紅軍西渡北盤江,佔貴州貞豐。  4﹐17(三,一五)

  甲、川軍鄧錫侯部總攻,與紅軍徐向前戰於梓潼、江油。

  乙、日本飛機擅自對華北飛航。

  丙、張學良自貴陽經重慶回漢口。  丁、財政部訂救濟工商業放款原則,令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遵照。

  戊、冀南會匪猖獗,煽惑農民滋事。

  己、烏拉特西公旗石王為反對派所圍困。

  4﹐18(三,一六)

  甲、紅軍第一軍團及中央人員自貴州貞豐西走興義,第三、第五軍團西北走興仁,趨滇邊,第九軍團羅炳輝由水城進盤縣西北,渡盤江入雲南。

  乙、剿匪軍第二路總指揮薛岳自貴陽進駐關嶺。  丙、川軍收復閬中。

  丁、陳濟棠自兼廣東海軍司令(姜西園免職)。  戊、西南政務委員陳孚木晤日本陸相林銑十郎。

  己、交通銀行正式改組,增加官股。

  4﹐19(三,一七)

  甲、蔣委員長規定普及體育辦法,令各省遵行。

  乙、紅軍第三軍團彭德懷(約萬餘人)佔貴州興仁。  丙、孫震升任第二十九軍長(代田頌堯)。  丁、黃郛電汪兆銘詢中央對日本飛機自由飛航華北對策。

  4﹐20(三,一八)

  甲、追剿軍吳奇偉縱隊歐震、梁華盛師敗紅軍於興仁觀音洞。

  乙、汪兆銘到杭州,晤黃郛,商對日外交。  丙、臺灣新竹、臺中及澎湖大地震(死傷一萬三千餘人)。

  4﹐21(三,一九)

  甲、財部咨各省巿防止白銀外漏。

  乙、蔣委員長令四川省政府整理財政。

  丙、追剿軍梁華盛師收復貴州興仁,紅軍西趨。

  丁、京蕪鐵路通車。

  戊、何應欽連電促黃郛北返。

  4﹐22(三,二0)

  甲、川軍及中央軍增防成都。彭誠/孚收復蒼溪。

  乙、紅軍徐向前渡過松潘河。  丙、追剿軍第十三師萬耀煌經貴州普定鎮寧郎岱,本日抵盤縣。

  丁、蘇俄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返任,抵上海。

  戊、美國遠東經濟考察團到上海。

  己、黃郛電復何應欽,謂對日問題,樞紐全在中央,地方交涉已十完八九,無意北返。

  4﹐23(三,二一)

  甲、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在百靈廟舉行第二次大會(5﹐21大會閉會)。

  乙、班禪自寧夏到蘭州(一作4﹐20)。

  丙、紅軍自貴州興仁進抵盤縣燕塘,前隊自興義入雲南。

  丁、日使有吉明回抵東京。

  戊、新任日使館武官磯谷廉介訪汪兆銘。

  己、行政院決議以張惠長任駐古巴公使。

  4﹐24(三,二二)

  甲、美國遠東經濟考察團到南京(4﹐25返上海)。

  乙、美國再度提高銀價。

  丙、上海銀號連日倒閉三家。  丁、行營主任張學良到西安。

  4﹐25(三,二三)

  甲、駐美公使施肇基訪國務卿赫爾,談白銀問題。  乙、孔祥熙談話,盼人民重視國幣。  丙、追剿軍李韞珩、萬耀煌師抵雲南平彝,紅軍第一軍團林彪、第五軍團董振堂西走白水。

  丁、北寧路局長殷同赴瀋陽。

  戊、教育部規定本年度各大學招收新生辦法(文法科學生較去年增加)。

  4﹐26(三,二四)

  甲、紅軍第三軍團彭德懷部抵雲南白水,遭飛機轟炸,死傷三百餘人,前隊林彪董振堂圍攻霑益。

  乙、黃郛電重慶行營秘書長楊永泰,謂張學良、于學忠積極拉攏日方,日謀/利用張、于造成華北獨立政權。于與宋哲元亦相結,宋已聘日顧問。日急進派主驅逐黃郛政權,暗殺殷同。  丙、國府令豁免貴州本年田賦。

  丁、立法院通過簡易人壽保險法。

  戊、李濟琛到香港晤蔡廷鍇(蔡於4﹐19自美抵港)。

  4﹐27(三,二五)

  甲、紅軍第九軍團羅炳輝佔雲南宣威。

  乙、第一師胡宗南部敗紅軍第四方面軍徐向前於川北平武,徐部退向青川。

  丙、張學良自西安飛回武昌。

  4﹐28(三,二六)

  甲、第一師胡宗南擊破川北摩天嶺之紅軍,進克青川(胡部即進據松潘)。

  乙、紅軍第一軍團、第五軍團佔雲南馬龍,進向易隆逼昆明。第九軍團自宣威進向會澤。

  丙、追剿軍李韞珩師抵雲南曲靖,萬耀煌師抵霑益,歐震師抵白水。

  丁、陳誠/、吳敬恆自重慶到貴陽。

  戊、北平軍分會委員長何應欽赴濟南。

  己、武昌金永閘落成。

  庚、上海民生紗廠停業。

  4﹐29(三,二七)

  甲、紅軍第一、第五軍團佔雲南嵩明,第三軍團佔尋甸,毛澤東命迅速渡金沙江。

  乙、蔣委員長令劉文輝佈防金沙江,阻紅軍北渡。

  丙、俄大使鮑格莫洛夫訪汪兆銘,聲明對新疆毫無領土野心。

  丁、殷同經瀋陽抵日本。

  戊、財政部取締上海錢莊停業。

  己、美國經濟考察團自上海到廈門。

  4﹐30(三,二八)

  甲、美國經濟考察團到廣州(5﹐2北返)。

  乙、第二十八軍鄧錫侯部收復四川昭化。

  丙、湘軍陶廣、王東原、陳光中等師敗紅軍賀龍、蕭克於湘西大庸附近。

  5﹐1(三,二九)

  甲、紅軍第一、第五軍團自雲南嵩明趨富民,第三軍團自尋甸西越普渡佔祿勸、武定(周渾元、萬耀煌部到尋甸)。

  乙、川軍鄧錫侯收復梓潼(紅軍徐向前集涪江沿岸)。

  丙、張學良自漢口二次飛抵貴陽,謁蔣委員長。

  丁、何應欽自濟南到青島。

  戊、殷同在東京訪日本外務省。

  己、任命徐庭瑤為訓練總監部交通兵監。

  庚、西安蘭州公路通車。

  5﹐2(三,三0)

  甲、紅軍第一、第五軍團自雲南富民經武定進向元謀/,第三軍團自武定團街北走,第九軍團佔會澤。

  乙、紅軍中央軍區參謀/長龔楚自湖南郴縣出亡。

  丙、北平巿長袁良及日本歸來之李擇一到莫干山謁黃郛。

  丁、中央常會通過廖仲愷遷葬南京辦法。

  戊、法俄互助條約簽字。

  5﹐3(四,一)

  甲、是夜紅軍(第三軍團)由劉伯承率領,開始自雲南祿勸絞車渡、魯車渡、紅門渡渡金沙江(一作6﹐1。西康劉文輝部毫未設防,龍雲亦有意以鄰為壑)。

  乙、日外相廣田演說,中日關係極度轉好,主在上海大阪分設中日經濟委員會(通商評議會)。

  丙、天津【振報】主筆白逾桓及【國權報】主筆胡恩溥(均漢奸)在日本租界被暗殺。

  丁、胡宗南之代表謝義鋒團長與阿壩土司成立協議,阿壩土司允助國軍剿匪。  戊、川北鄧錫侯、王纘緒各軍向彰明、江油、北川之紅軍總攻。  己、蔣委員長在貴陽火塘視察苗民。

  庚、中印學會成立於南京,蔡元培、戴傳賢主之。

  5﹐4(四,二)

  甲、紅軍(第一軍團)約五千人自雲南龍街渡、白灘北渡金沙江,佔領四川通安州。

  乙、追剿軍第二路前敵總指揮薛岳到昆明,晤龍雲。

  丙、上海【新生週刊】(第二卷第十五期)登載易水【閒話皇帝】,於日本天皇加以譏詆(6﹐24日本抗議)。

  丁、日本政友會議員藤沼庄平等之考察團到上海。

  戊、美國經濟考察團抵青島。

  己、中法越南及中國邊省關係專約在南京由汪兆銘及法使魏爾登簽字。

  5﹐5(四,三)

  甲、日軍進至河北遵化羅文峪,攻擊熱河義勇軍孫永勤。

  乙、紅軍徐向前進至茂縣土門。

  丙、紅軍賀龍蕭克自大庸桑植進至慈利石門。

  丁、何應欽自青島經濟南到天津。

  戊、英國鐵道專家海孟德應聘抵上海。

  己、第三國際中國支部情報機關幹部陸海防在上海被捕(該機關主持人約瑟夫華爾頓及黃維祐、袁殊等亦相繼被捕)。

  5﹐6(四,四)

  甲、中國代表陶尚銘、朱式勤與日武官高橋坦、山海關特務機關長儀我誠/也在天津會商戰區新保安隊換防事(日方謂人數超過五千)。

  乙、何應欽在天津晤在野政客軍人靳雲鵬、曹汝霖、王承斌、潘復、吳毓麟、鹿鍾麟、陳光遠等,即返北平。  丙、貴州新政府成立,主席吳忠信就職。

  丁、美國經濟考察團到天津。

  5﹐7(四,五)

  甲、日內閣通過駐華公使升格為大使。

  乙、行政院決議:(一)派猶國才為第二路軍第四縱隊司令官(

  黔軍),(二)派孫震為四十一軍長(川軍),(三)以前貴州主席王家烈為軍事參議院參議。

  丙、上月初在福建武平被擒之共產黨首要瞿秋白解抵龍巖。

  5﹐8(四,六)

  甲、紅軍毛澤東、朱德、彭德懷、林彪等大部分自雲南元謀/、武定、祿勸渡過金沙江,北入四川(第九軍團羅炳輝自巧家西渡)。  乙、川軍鄧錫侯、王纘緒部進攻彰明。紅軍徐向前西渡涪江。  丙、日議員藤沼庄平等自上海往南京,考察經濟。

  5﹐9(四,七)

  甲、紅軍第一軍團圍攻四川會理(紅軍僅有船六隻,渡江後即予沈毀)。

  乙、川軍第六路王纘緒攻克重華堰。

  丙、全國舉行國恥紀念會。

  丁、駐俄大使顏惠慶再向俄政府質問新疆借款交涉。

  戊、美國經濟考察團抵北平。

  5﹐10(四,八)

  甲、蔣委員長自貴陽飛抵昆明,受盛大歡迎。

  乙、川軍鄧錫侯、王纘緒收復彰明,涪江以東肅清。  丙、湘軍李覺擊退慈利附近之紅軍賀龍、蕭克,收復通津舖。

  丁、上海王新命、何炳松等十教授再發表【中國本位文化建設】宣言,答覆各方學者批評。  5﹐11(四,九)

  甲、新編河北保安隊張慶餘、張硯田部開入冀東戰區。

  乙、班禪自蘭州赴西寧。

  丙、寧夏雲亭渠舉行開水禮。  丁、日本武官高橋坦見何應欽,指蔣中正為兩重外交,張學良仍操縱河北省政,5﹐3天津暗殺事件係中國有力團體所為,應徹底查明(何即電蔣及汪兆銘、黃郛)。

  5﹐12(四,一0)

  甲、蔣委員長在昆明講演,希望全滇民眾負起復興民族之責。

  乙、立法院院長孫科到西安視察。

  丙、財政部長孔祥熙發表近二年財政報告及經濟建設綱要。

  丁、中德文化協會成立。

  5﹐13(四,一一)  甲、殷同、蔣方震在東京與日銀行界商中日經濟提攜。  乙、中央軍第四師抵雲南元謀/。

  丙、前駐防煙臺之第二十一師師長劉珍年在南昌鎗決。

  丁、山東淄川魯大公司煤礦淹井,死工人六百餘。

  5﹐14(四,一二)  甲、日本軍部不以中日使節升格為然。

  乙、行政院決議任徐堪為財政部次長。

  5﹐15(四,一三)

  甲、紅軍朱德、毛澤東攻佔四川會理(守軍為劉元璋旅)。

  乙、紅軍徐向前攻佔土門,敗鄧錫侯軍陶凱師。

  丙、熱河義勇軍孫永勤入長城內遵化境。

  5﹐16(四,一四)

  甲、新疆邊防督辦盛世才與蘇俄訂立五百萬金盧布貸款合同(盛俄密約)。

  乙、追剿軍李韞珩敗紅軍於雲南巧家,渡過金沙江紅軍第九軍團羅炳輝西入四川。

  丙、紅軍徐向前自土門進茂縣(放棄綿陽、安縣)。

  丁、立法院長孫科自西安飛抵蘭州(明日飛西寧)。

  戊、第一任駐土耳其公使賀耀組呈遞國書。

  5﹐17(四,一五)

  甲、英美通告外交部,決定將駐華公使晉升大使。

  乙、中日使節晉升大使,中國即以蔣作賓為駐日大使,日本即以有吉明為駐華大使。

  丙、美國經濟考察團自北平到漢口。

  丁、鐵道部向中國、交通銀行借款五百萬元,修築隴海路寶雞段。

  戊、紅軍(第一軍團)自四川會理佔德昌。

  5﹐18(四,一六)

  甲、中德使節晉升為大使。

  乙、大公報經理胡霖到東京,晤日外次重光。

  丙、中國博物館協會在北平成立。

  丁、中美財政部宣布改革中國幣制辦法。

  5﹐19(四,一七)

  甲、蔣委員長偕雲南省府主席龍雲自昆明飛會理、西昌、巧家一帶視察匪情。

  乙、追剿軍吳奇偉縱隊自雲南元謀/渡金沙江(5﹐21全軍渡過)。

  丙、紅軍徐彥剛進犯湖南平江之南江橋,為李國鈞旅擊退。  5﹐20(四,一八)

  甲、北平軍分會委員長何應欽到太原,晤閻錫山,商陝北剿匪事。

  乙、四川省府主席劉湘自重慶到成都,佈置剿匪軍事。  丙、川軍收復中壩,江油解圍。

  丁、熱河義勇軍孫永勤入河北遵化,日軍越長城追擊,我團警助日軍夾攻。

  戊、美國經濟考察團自漢口到重慶。  己、美國財長宣佈禁止外國銀幣入口。

  5﹐21(四,一九)

  甲、蔣委員長自昆明到貴陽。

  乙、紅軍毛澤東佔西昌,城外巿區被駐軍旅長劉元璋付之一炬。

  丙、華北日本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晤陸相林銑十郎、關東軍司令官南次郎,商討河北問題畢,本日自大連抵天津。

  丁、行政院決議:一、以朱鶴翔代張乃燕為駐比公使(張久受輿論指摘),二、嚴禁偷運/銀幣銀類出洋(照危害民國法治罪)。

  戊、張景惠繼鄭孝胥為偽【滿洲國】國務總理。

  5﹐22(四,二0)

  甲、蔣委員長自貴陽到重慶(顧祝同前日到貴陽主持軍事)。

  乙、紅軍朱德、毛澤東過四川禮州進入大涼山區,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夷人(沽基族猓猓)頭目小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二·李心传
  卷一·程俱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一百十二·乾隆
  ●卷六·徐锡麟
  卷之四百八十六·佚名
  第一三四比单(堂谕)光绪十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四—九·佚名
  一四四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核议纪昀覆勘文津阁书籍各情折·佚名
  高俭传·欧阳修
  王晏球传·薛居正
  卷十二·楼昉
  赵太后新用事·佚名
  第三节 石晋之亡·吕思勉
  第二节 宪宗时藩镇叛服·吕思勉
  50.刘邦和项羽·林汉达
  姚崇·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讽谕二 古调诗五言 凡五十八首·白居易

    续古诗十首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拆。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 掩泪别乡里,飘

  • 你是谁呀?·徐志摩

    你是谁呀?面熟得很,你我曾经会过的,但在那里呢,竟是无从记起;是谁引你到我密室里来的?你满面忧怆的精神,你何以默不出声,我觉得有些怕惧;你的肤色好比干蜡,两眼里泄露无限的饥渴;呀!他们在迸泪,鲜红,枯干,凶狠的眼泪,胶在睚帘边,多可怕

  • 卷三十三·乾隆

    卷三十三眉山苏轼诗二五十四首十月二日。将至涡口五里所。遇风留宿长淮久无风。放意弄清快。今朝雪浪满。始觉平野隘。两山控吾前。吞吐久不嘬。孤舟系桑本。终夜舞澎湃。舟人更传呼。弱缆恃菅蒯。平生傲忧患。久矣恬

  •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五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 周语中·左丘明

    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原文〕襄王十三年①,郑人伐滑②。王使游孙伯请滑③,郑人执之。王怒,将以狄伐郑④。富辰谏曰⑤:“不可。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诗曰⑥:‘兄弟阋于墙

  • 李德辉传·宋濂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母亲舂稗子煮野菜度日。德辉天性孝顺,好读书,但家贫只得辍学。十六岁为丰州监酒,其俸禄先孝敬母亲,有余则买些书籍,夜间诵读不休。他不愿再做监酒,叹息道:“志士怎能干这事;做

  • 第三章 封建帝国之创兴【西周兴亡】·钱穆

    周人起於西方。此所谓西方,亦比较而言。文王处岐,即在毕程岐周,当咸阳之东北数裏而遥。则所谓太王去邠,逾梁山邑於岐山则安之下者,即文王之岐。后世又谓岐丰之地。【所谓周平王赐秦襄公以岐西之地者,此岐自决不在凤翔。】窃

  • 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四人物志七十四大臣传六十【汉军正黄旗一 李思忠 金玉和吴景道 雷兴 金维城 彭有德 朱国治 高尔位 李?祖 耿继茂 李林盛 周卜世】李思忠【子塞白理】李思忠先世居铁岭

  • 十六年·佚名

    (辛巳)十六年大明正德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甲寅朔,行望闕禮,受朝賀。○供饋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弘文館、臺諫、入直史官、將士于闕庭。○忠淸道林川,有牛一産四犢。1月2日○乙卯,政院啓曰:「天使陳浩之母已死。其厚葬與

  • 书蔡氏传旁通卷四下·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旅九夷八蛮多之称也职方言四夷八蛮尔雅言九夷八蛮但言其非一而已周礼注云东方曰夷南方曰蛮四八周之所服国数也尔雅注防云东夷有九种一曰菟二曰乐浪三曰髙骊四曰蒲饰五曰鳬防六曰索豕七曰东屠八曰倭

  • 卷十八·严粲

    <经部,诗类,诗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八 宋 严粲 撰 南有嘉鱼之什   小雅 【陆氏曰自此至菁菁者莪六篇并亡篇三是成王周公之正小雅】 南有嘉鱼乐与贤也【乐音洛】大平之君子【大音泰】至诚乐与贤者共之也【

  • 智慧的要点是冷静·梁漱溟

    人类顶大的长处是智慧;但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冷静。譬如:正在计算数目,思索道理的时候,如果心里气恼,或喜乐、或悲伤,必致错误或简直不能进行。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却是一般人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偏不明此理。他

  • 彌沙塞五分戒本·欧阳竟无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等譯   大德僧聽.春時一月過少一夜餘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滅。諸大德.爲得道   故一心勤精進.所以者何.諸佛一心勤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况餘善道   法。未受具戒者已出.僧

  • 附录·大珠慧海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安心法门附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校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问:云何自心现量?答: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

  • 谁知道你·佚名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ldquo;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转为大丈夫相?&rdquo;龙潭:&ldquo;你出家为尼已经多久了?&rdquo;比丘尼:&ldquo;过去出家有多久,这与未来有什么关系?我问的只是想知道将来是否有转为男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七·澄观

    第三等一切佛回向。长行亦二。先位行后位果。前中亦三。初标名者。若准次文。但等三世诸佛回向之道准下亦等善根。故文云如过去佛所行一切善根。我亦如是故。本业亦。云三世诸佛法一切时行。兼显无间故。下文云。与妻

  • 班马异同·倪思

    南宋倪思撰。三十五卷。又名《班马异辞》。作者以班固《汉书》因《史记》之旧而增损其文,乃取两书逐字逐句加以比较,以参得失。明朝许台仲又因此书加以厘正,改名为《史汉方驾》。《班马异同》是对《史记》与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