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愍帝本纪

唐愍皇帝从厚是唐明宗第五子,身体健壮,为人寡言有礼貌,唐明宗因为他长得像自己而特别爱他。天成二年(927),以检校司徒任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厚妃是孔循女,安重诲对孔循把女儿嫁给从厚很愤怒,天成三年(928),罢免孔循的枢密使,要从厚出任宣武军节度使。天成四年(929),移镇河东。长兴元年(930),封从厚为宋王,移镇成德。次年,移镇天雄,累加兼中书令。

长兴四年(933)十一月,秦王从荣被处死。明宗病危,派宦官孟汉琼到邺召宋王回京,明宗死,秘不发丧达六天之久。十二月一日,在西宫发丧,从厚即皇帝位于柩前,在东阶接见群臣后又恢复丧礼之位。四日,穿上丧服在西宫举行丧礼。八日,登上光政门楼,慰问军民。九日,杀司衣王氏。十一日,开始听政。十三日,杀司仪康氏。十五日,派冯道当大行皇帝山陵使,户部尚书韩彦恽为副,中书舍人王延为判官,礼部尚书王权为礼仪使,左仆射权判河南府卢质为桥道顿递使。二十五日,进行祭祀,脱下丧服。

应顺元年(934)正月一日,在广寿殿视朝。四日,契丹使者都督没辣于来。七日,大赦,改元,用音乐。回鹘可汗王仁美派使者来。沙州、瓜州派使者来。二十四日,朱弘昭、冯斌贝献钱助作山陵。

闰一月五日,册封皇太后。十三日,册封太妃王氏。北京留守石敬瑭献银绢助作山陵。

二月二十日,视察山陵。凤翔节度使潞王从珂反叛。二十一日,任西京留守王思同为西面行营都步署,靖难军节度使药彦稠为副。

三月十六日,思同兵溃,严卫指挥使尹晖、羽林指挥使杨思权叛变投降从珂。二十一日,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朱弘实。二十三日,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王思同为副。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叛变投降从珂,思同奔潼关,至昭应被俘,从珂下令把他杀掉。二十七日,京城巡检使安从进叛变,杀冯斌贝,朱弘昭自杀,从进将二人首级传送给从珂。二十八日,愍帝往卫州。

猜你喜欢
  卷七十二·志第二十五·律历五·脱脱
  卷第二百八十五 後晉紀六·司马光
  蕭子雲晉書·汤球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八·焦竑
  卷十一 崇祯八年乙亥·计六奇
  第三十回 请济师司马献谋 巧架诬牝鸡逞毒·蔡东藩
  卷首四·佚名
  第三十六回 识薄姬许负善相 虏魏豹韩信立功·黄士衡
  卷之二十三·佚名
  ●绎史摭遗卷四·温睿临
  《江苏省通志稿》例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纪昀
  赵昌言传·脱脱
  卷二十五·佚名
  朱成章·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编卷二·况周颐

    ○徐穆词 徐啸竹布衣(穆),甘泉老名士也。丁酉暮春,晤于榕园。时年八十,倾盖如故。越日,赋《高阳台》见贻。旋又录示旧作数阕,及王西御先生论词绝句若干首,意甚郑重。其《莺嗁序》一阕,尤为生平得意之笔也。 ○高阳台 扪虱谭雄,

  • 惜香乐府卷二·赵长卿

    水龙吟(梅词)烟姿玉骨尘埃外,看自有神仙格。花中越样风流,曾是名标清客。月夜香魂,雪天孤艳,可堪怜惜。向枝间且作,东风第一,和羹事、期他日。闻道春归未识。问伊家、却知消息。当时恼杀林逋,空绕团栾千百。横管轻吹处,余香散、

  •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剡王侗,太祖子,初名青哥,汉末遇害。太祖即位,诏赠太尉,赐名侗。显德四年追封。巳王信,太祖子,初名意哥,汉末遇害。太祖即位,诏赠司空,赐名信。显德四年追封。 案:太祖诸子蚤岁遇害,本无事迹。原本过于简略,疑有删节,今据《欧阳史·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十三年三月壬申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广宁伯刘嗣德祭 裕陵新除给事中三人卢逵吏科王问卿兵科吴岳秀南京吏科试监察御史七人蔡系周浙江道杨有仁河南道刘元霖山东道孙愈贤山西道黄正色南京山东道○有事于 寿宫工部

  • 六二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分校石鸿翥李斯咏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六二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分校石鸿翥李斯咏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四年六月三十日户部为遵旨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五月十九日准吏部咨称:议得内阁抄出大学士于<敏中>等奏称:查自本年正月起至三月止,四库馆进过《全书》

  •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陈寿

    (刘禅传)后主传,后主名禅,字公嗣,先主刘备之子。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20),先主当了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待先主登上皇位后,便册封刘禅说:“章武元年(221)五月十二日,皇帝诏示:太子刘禅,我遭际汉室国运艰难,奸臣窃位篡权,国家无主

  • 周常传·脱脱

    周仲字仲修,建州人。考中进士。把所著《礼檀弓义》献给王安石、吕惠卿,二人称誉他,补任国子直讲、太常博士。为了养育双亲,求任扬州教授。年纪不到五十就退休。很久以后,御史中丞黄履以其恬退向朝廷推荐,起用为太常博士,周常

  • 卷六 檀弓上第三·郑玄

    (陆曰:“檀弓,鲁人。檀,大丹反,姓也。弓,名。以其善于礼,故以名篇。”)[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檀弓》者,以其记人善于礼,故着姓名以显之。姓檀名弓,今山阳有檀氏。此于《别录》属《通论》。”此《檀弓》在六国之时,知者

  • 提要·张栻

    【臣】等谨案癸巳孟子説七卷宋张栻撰是书亦成于乾道癸巳于王霸义利之辨言之最明自序称嵗在戊子缀所见为孟子説明年冬防有严陵之命未及终篇辛夘嵗自都司罢归秋冬行大江中读旧说多不满意従而删正之还抵故庐又二载始克缮

  • 日讲书经解义进·库勒纳

    日讲书经解义进呈疏︵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库勒纳︵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叶方蔼等谨题为进呈刋完日讲书经解义仰祈圣鉴事【臣】等于康熙十七年二月初二日奉防尔衙门四书讲章刋完可即将书经讲章刋刻钦此【臣】等忝

  • 《小雅》·傅斯年

    《小雅》《大雅》何以异《小雅》《大雅》之不在一类,汉初诗学中甚显,故言四始不言三始,而《鹿鸣》《文王》分为《小雅》《大雅》之始。但春秋孔子时每统言曰《雅》,不分大小,如《诗&middot;鼓钟》&ldquo;以雅以南&rdquo;,《

  • 维摩诘经卷下·佚名

    香积佛品第十  于是贤者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过。此诸大人当于何食。维摩诘知其意而应曰。唯然贤者。若如来说八解之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要闻法者当为先食。是时维摩诘即如其像正受三昧。上方界分去此刹度如四十二

  • 跋 檐 葡 集·太虚

    慧心居士诗境清俊,上追太白;书法尤劲秀,深得北海神髓。为人作书,每喜书己诗,故获之者莫不叹为双绝。民七之秋,陈君元白等邀余至汉皋说法,居士自是专意学佛,不复为酬应之作。然是年余留鄂月余,次年秋讲经故都,居士又相随二三月。

  • 姓氏急就篇·王应麟

    姓氏著作。南宋王应麟撰。2卷。此书仿史游《急就篇》体例,以姓氏诸字排纂成章,以便记诵。每句之下,各注其受氏之源与历代知名之士。其书文辞古雅,所据之书一一标出,甚为详密。又虽以记录姓氏为主,而罗列名物,组织典故,意义融

  • 陵川集·郝经

    元代诗文别集。39卷。郝经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所附序及传记资料较多,重要的有:明正德二年(1507)陈凤梧序,元延祐五年(1318)李之绍序,中书省移江西行省咨文,以及《元史》本传、神道

  • 童蒙须知·朱熹

    宋朱熹为儿童教育编写的教材和读物。内有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六节,详细规定了道德规范、行为细则、日常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礼节、读书写字的常规。如“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

  • 周易章句证异·翟均廉

    清翟均廉撰。11卷。翟均廉字春沚,仁和人,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舍人。此书取《周易》古今各本互相考校,将其篇章次序及字句、句读之异同逐卦逐爻悉为排列,校勘颇为精密,间或附以己意,以“廉按”二字别之

  • 解夏经·佚名

    佛说解夏经,一卷,赵宋法贤译。与增一阿含二十四卷善聚品,佛说受新岁经同本。说七月十五日解夏之法。佛向舍利弗等问三业可忍。舍利弗亦向佛求可忍,并为五百比丘求可忍,尊者页擬舍说伽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