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疆绎史勘本卷一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录

纪略一

福王(上)

右南都纪略第一。

○燕京自闯贼沦陷,怀生之伦莫不饮痛。然大河南北虽经蹂躏,而吴、楚、闽、粤、滇、黔疆域如故也。当时紫盖渡江,南都拥立,以伦以序,福王为正。史阁部忠亮日月,招徕耆旧,奋扬师旅;高弘图、姜曰广为左右二人,张慎言、徐石麒代为冢宰,张有誉、顾锡畴并列六卿,起刘宗周为亚相,郑注为廷尉;翰林则陈子壮、刘同春、侯峒曾、姚思孝、詹兆恒、郭维经、赵士春、刘君则,台谏则马嘉植、熊汝霖、章正宸、陈子龙、沉宸荃、游有伦、乔可聘、郭贞一,部曹则夏允彝、吴嘉胤、黄端伯、何刚、钱旃:群贤济济,布在殿陛。方将告九庙、阅六师、申和议、翦寇仇,众庶喁喁,想望中兴;即未能颷起云蔚,略地中原,而滔滔江国,画堑自守,犹未失为晋元、宋高也。奈何贵阳煽虐,盗窃秉钧,外连强帅、内起狐群,斥逐贞贤、引用匪类;宠赂既彰,纪纲大坏。史阁部奔走江淮,绸缪内攘,惟日不足;久之,忠贞激发,桀骜降心,援指北旗,奠扫河洛。初不意变生杯酒,喋血倒戈,而自相屠灭。天之不祚,亦可概见也矣。迨夫朝昏日甚,飞章告密,网尽清流,而又有托名嗣胤者,以王郎故智,适符其会。于是跋扈之徒,借称清侧;晋阳之甲,羽檄四驰。乃至空淮左以遏江防,使大军得乘其罅,飞渡长江,君臣轝榇。呜呼悲哉!究其始终,讵非以人为兴替?「易」言「否泰」,亦惟君子小人之消长而已尔。

纪略一

福王(上)

·福王(上)

福王,神宗第二子福恭王之长子也。讳由崧,母邹氏。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四年(辛巳)春正月,李自成陷河南,恭王遇害,世子出走怀庆。癸未秋七月,嗣封福王,庄烈帝手择宫中玉带赐之。明年(甲申)春三月,京师失守。夏四月己巳,凶问至南京。时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勤王,在浦口。诸大臣闻变,仓卒议立君,未有所属。会王与潞王皆以避贼至淮上。潞王讳常淓,穆宗之后,有贤名。大臣意多在潞王;以福王立,恐修衅三案也。移牒可法,可法遂还南京。而凤阳总督马士英遗书诸臣,言福王为神宗孙,伦序当立。守备南京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诚意伯刘孔昭等,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工部尚书程注、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慎言、掌翰林院事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南京守备掌司礼监务太监韩赞周等,集议于朝;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兼署礼、兵二部印,顿笔不肯下。吏科给事中李沾厉声言:『今日有异议者死之』!时士英握兵于外,与靖南伯黄得功、总兵刘泽清、刘良佐、高杰等相结;诸将连营江北,势甚张。可法乃以福王告庙。

乙酉,弘基等迎王于江浦。丁亥,百官迎见于龙江关;王素服角带哭。

五月戊子朔,王乘马自三山门外至孝陵。从臣请从东门御路入,王逊避自西门入,至享殿,祭告毕,次谒懿文太子陵;自朝阳门入东华门,步行谒奉先殿。出西华门,驻跸内守备府。

己丑,群臣劝进。王辞让,遵景皇帝故事监国。

庚寅,王行告天礼。升殿,百官行四拜礼。魏国公徐弘基奉「监国之宝」跪进之;王受讫,行四拜礼,乃退。发大行皇帝丧,告谕天下,大赦;其新加练饷及崇祯十二年以后一切杂派并各项钱粮十四年以前之实欠在民者,悉免之。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是日,我大清兵大破闯贼李自成于北京。

壬辰,以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高弘图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并入阁办事。马士英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仍总督凤阳等处军务。发银一万两,遣职方郎中万元吉往犒得功等军。

癸巳,为大行皇帝举丧哭临。

甲午,以姜曰广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前礼部尚书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并入阁办事。曰广辞,改礼部左侍郎入直。以工部右侍郎周堪赓为户部尚书、以吕大器为吏部左侍郎,召前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复官。

乙未,遣河南道御史祁彪佳安抚江南,止江督袁继咸入援。楚抚何腾蛟奏恢复随州。可法请裁去南京内外守备参赞各衔,依北都旧制设京营府卫等官,罢锦衣卫南北两镇抚。又请江北分为四镇,以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高杰四人分统之。杰驻徐州,经理河北、河南开、归等处招讨事;良佐驻寿州,经理河南陈、许等处招讨事;泽清驻淮安,经理山东等处招讨事;得功驻庐州,经理各路援剿事。各以分地统辖军民,节制有司,修葺营卫,整顿行伍;垦荒芜、采山泽、招商税,以供军资。每镇额兵三万人,岁供本色米二十万石、折色银四十万两。设督师于扬州,节制诸镇。罢凤阳总兵官,改置副将。设九江、京口两镇,以操江总督协理之:诏并举行。

丙申,马士英率兵入朝。

戊戌,群臣劝进;笺三上,王许之。礼部请祀地祇,命俟祭天一并举行。命瑞王居重庆。

己亥,修奉先殿。大学士史可法自请督师江北;诏以便宜行事,各镇并听节制。

命御史陈丹衷宣谕江北。抚宁侯朱国弼请裁漕镇,从之。

庚子,召兵部尚书张国维以原官回部协理京营戎政、原任刑部尚书徐石麒为都察院右都御史。以总兵郑鸿逵镇九江、黄蜚镇京口。

辛丑,兵部主事凌駉起兵东昌讨贼。闯贼陷鸡泽,殷渊死之。

壬寅,王即位。大赦,称号弘光;以明年为元年。赐文武官一级,存问在籍大臣;起废滞,宥罪过。其北地文武官员义不从贼在南者,一体试用。明年,税银免十分之一,江北、湖广、四川倍免焉。以太监韩赞周管司礼监事,卢九德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京营。

癸卯,马士英入阁办事,仍掌兵部尚书事。顾锡畴为礼部尚书。分应天、苏松为二巡抚。左懋第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徽等处。

甲辰,忻城伯赵之龙总督京营戎政。命户部速挽漕粟以济军糈。田仰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淮扬,提督军务,兼理海防。进封黄得功靖南侯、左良玉宁南侯,各荫子锦衣卫正千户。封高杰兴平伯、刘泽清东平伯、刘良佐广昌伯。马士英加太子太师,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

乙巳,禁北来逃官入京。祁彪佳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提督军务。祭告先福王太妃于行宫。

丙午,史可法陛辞出京,督师扬州;给银二十万两。请以总兵刘肇基、李栖凤、于永绥、卜从善、金声桓随征;从之。谕参将王之纲迎太妃于河南郭家寨。遣徐弘基祭孝陵,告即位。李自成遣伪将董学礼等至宿迁。

丁未,张慎言荐旧辅吴甡、原任吏部尚书郑三俊,命甡陛见。诏封疆失事各官不许起用。以万元吉为太仆寺少卿,监理江北军务。

己酉,总督漕运凤阳巡抚路振飞击败董学礼兵,擒其伪副使吕弼周,射杀之;缚伪防御使武愫,献于朝。命潞王暂居杭州。

庚戌,刘孔昭讦奏慎言荐甡误国,且定策时有二心。慎言乞罢,王两解之。弘图、曰广各上疏乞退,不许。命御史周一敬护送潞王之浙。设勇卫营,以御马监太监李国辅监督。诏史可法遣官访大行皇帝梓宫并太子、二王。

壬子,晋魏国公徐弘基左柱国。其余侯伯各加一级,岁加禄米五十石,予荫。赐韩赞周、卢九德各荫弟侄一人锦衣卫指挥佥事,各赐蟒衣及银。诏恤北都殉难诸臣。

癸丑,遣史可法祭告凤陵、泗陵,左良玉祭告显陵。大清兵取河北、山东。

乙卯,封平西伯吴三桂蓟国公,世袭;命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犒之:闻其败贼也。起陈子壮为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命江淮赈恤南归难民。太常少卿李沾效吕大器定策时有二心,命不必深究。

丙辰,命议黄希宪、邱祖德、郭景昌私逃罪。

六月戊午朔,敬上大行皇帝尊谥曰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大行皇后谥曰孝节贞肃、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大学士高弘图自请江干督漕,许之。命补记注侍班官。

庚申,颁河北、山东诏。

壬戌,马士英荐「逆案」原任光禄寺卿阮大铖知兵,命予冠带来京陛见。给事中罗万象、御史王孙蕃、陈良弼、大理寺丞詹兆恒、应天府丞郭维经、怀远侯常延龄交章劾大铖不宜召,弘图请下九卿议,与士英忤;曰广以中旨用人争之:俱不得。各疏求去,不许。吕大器劾士英卖官鬻爵罪,不听。刘良佐攻临淮,不克;移驻寿州。湖广巡按御史黄澍入贺,面纠马士英罪可斩,承天守备太监何志孔助澍言;司礼监太监韩赞周执志孔待命,王密令士英姑避位。士英因内侍乞留,乃止。

甲子,工部尚书程注致仕。士英劾从逆诸臣光时亨、项煜、周钟等,命逮治。议上殉难诸臣功。

乙丑,命惠王移居肇庆。先是,吉王殁于淮安舟中,命于安吉、孝丰择地卜葬。

丙寅,起戍籍钱谦益为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吏部尚书张慎言罢。礼部请立中宫;诏以列圣、先帝之雠未报,不许。

己巳,吴志葵镇守吴淞。刘泽清来朝,疏纠吕大器、雷演祚荐张捷、邹之麟、张孙振、刘光斗等,大器遂引疾。

癸酉,詹兆恒进钦定「逆案」。

丁丑,左懋第疏请北行。流贼张献忠陷重庆,瑞王并原任巡抚陈士奇等遇害。

戊寅,封福府千户常应俊襄城伯。

已卯,赵之龙纠高弘图议思宗庙号之失,请改正;诏仍旧。

庚辰,以徐石麒为吏部尚书、何应瑞为工部尚书。

辛巳,诏迎母后邹氏。

壬午,巡按淮安御史王爕奏皇太子、定王、永王俱遇害;即以爕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是日,镇江兵燹,焚民房数百家。

甲申,以邱磊为山东总兵官。以黄斌卿防御京口,调郑芝龙兵六千入卫。

乙酉,命鲁王暂驻处州、崇王驻台州。诏荐举人材,授西北残破州县。停止劝饷事例。吏部左侍郎吕大器罢。

「勘本」曰:是月朔,命礼部铸国玺,以金代。壬午,顾宗伯锡畴请追谥文震孟等,削温体仁谥;并从之。

秋七月丙戌朔,祀高皇帝以下于奉先殿,以大行皇帝后祔祭。加张慎言、程注太子太保,予荫。添设兵部侍郎二员。

戊子,追尊皇考福恭王曰贞纯肃哲、圣敬仁懿恭皇帝,皇妣姚氏曰孝诚端惠、慈顺贞穆皇太后,皇祖妣贵妃郑氏曰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遥上嫡母太妃邹氏尊号曰恪贞仁寿皇太后。追谥先妃黄氏曰孝哲懿庄、温贞仁靖皇后,继妃李氏曰孝义端仁、肃明贞洁皇后。追复懿文太子庙谥曰兴宗孝康皇帝,妃常氏曰孝康皇后。上建文帝谥曰嗣天章道、诚懿渊恭、觐文扬武、克纯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后马氏曰孝愍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追尊恭仁康定景皇帝谥曰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贞惠安和景皇后汪氏曰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庚寅,以左懋第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理河北、联络关东军务;马绍愉为太仆寺少卿兼兵部职方司郎中,加总兵官陈洪范太子太保:赍白金十万两、金千两、缎绢万匹,偕使大清。金声桓驻防淮扬。

壬辰,定守护凤陵戍兵五千人。刘之勃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甲午,定从逆诸臣以六等罪。以六科员缺,令将中行、评博、推知等官俱减俸行取。

乙未,依旧制为五军、神枢、神机三大营,以团练总兵官杜弘等六人分统之。

癸卯,命礼部尚书顾锡畴祀海。

甲辰,追封开国功臣故颍国公傅友德丽江王,谥曰「武靖」;宋国公冯胜宁陵王,谥曰「武壮」。荫福府内臣屈尚忠等弟侄各锦衣卫指挥使世袭。顾锡畴纠从逆词臣周钟、项煜等。

己酉,中旨以吏部右侍郎张有誉为户部尚书;弘图封还诏书争之,不听。

辛亥,释高墙罪宗前唐王聿键等三百余人,计七十五案。

时群臣分党,纷争日甚。壬子,谕曰:『朕遭百六之运,军书间阻;方资群策,旋轸故都。乃文武之交争,致异同之日甚。先帝神资独断,汇纳众流;天不降康,咎岂在上。尔诸臣当鉴于前车,精白乃心,匡复王室。若水火不化、戈矛转兴,天下事不堪再坏,且视朕为如何主。祖宗成宪,勿尚姑息。各宜钦承,朕言不再』。改正阁衔:尚书兼大学士,举经筵。高弘图等请建中宫;谕俟母后回銮日行。

乙卯,弘图乞休,不允;请召还史可法,亦不报。

是月,万元吉奏大清兵南征。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丁巳,亲祀孔子。以杨鹗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川、湖、云、贵、广西军务。刘泽清等疏劾刘宗周。命惠王居广信。马士英与姜日广同诋王前。宗室朱统■〈金类〉纠曰广党从逆诸人;又不肯迎立,坚持异议。礼科袁彭年特纠统■〈金类〉,报闻。

庚申,加可法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弘图太子少师、文渊阁大学士,曰广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士英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铎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予荫有差。

壬戌,贺世寿为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复东厂;袁彭年疏争,外调。

癸亥,敕左良玉兼提督官,开藩武昌。起丁魁楚为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河南、湖广军务。

甲子,张献忠陷成都府;蜀王遇害,抚臣龙文光、刘之勃,道臣刘士斗及知县等官皆死之。

乙丑,王曰:『川陕道远,职官多缺。吏部选择贤才堪任监司、府县者,与巡按御史米寿图前去,随才署用。以后凡残破险远地方,准此』。

丁卯,逮光时亨等。

戊辰,皇太后自仪凤门入宫,遣灵璧侯汤国祚告于南郊。

壬申,起樊一蘅为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川、陕军务。起越其杰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兼辖颍、亳二州军务。

癸酉,命修西宫之西园第一所为皇太后宫。

乙亥,命吏部察废籍及举贡监生才品堪用、愿效力危疆者,考选二、三千名咨发督辅军前,以补地方缺官。

丙子,下项煜于狱,逮周镳、陈以谦等。

丁丑,封皇太后弟千户邹存义为大兴伯。赠吴三桂父故总兵官吴勷辽国公、母祖氏辽国公夫人。

戊寅,王永吉载罪督山东军务。

庚辰,命选淑女及内员;廷臣交章谏,不听。

辛巳,赐北京殉节诸臣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等二十二人赠谥、祭葬有差;建祠鸡鸣山,赐额「旌忠」。

壬午,改前大学士王应熊为兵部尚书,总督川、广、云、贵等处专办蜀寇,赐尚方剑便宜行事;仍给银三万两。

癸未,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命停文武官荐举。禁非言官而上疏者。革楚抚王杨基任,听勘。

乙酉,中旨以阮大铖为兵部右侍郎巡阅江防;刘宗周劾奏,不听。我大清于是月遣将杨万兴下济宁。

「勘本」曰:是月太妃至,谕工部三日内搜括万金以充赏赐。顾宗伯锡畴议并夺温体仁荫爵。

九月丙戊朔,黄得功趋扬州,高杰以兵袭仪征。

戊子,复前蓟督赵光抃官。

己丑,纂修「玉牒」。赠恤湖广殉难诸臣。以都督佥事张成福充山东总兵官。

庚寅,裁各省布政司右布政使。

辛卯,命撰起居注。

癸巳,大学士姜曰广罢。逮御史黄澍,不至。命修「思宗实录」。

甲午,左都御史刘宗周罢。三法司奏定从逆六等条例。其大逆凌迟处死者五条:凡从贼攻陷京师及为贼毁宗社、易门榜者,凡倡率劝进及为贼草伪诏者,凡部院詹事、翰林三品以上大臣从贼受伪命而亲信用事者,凡文武封疆大吏如督抚、总兵降贼者,凡京堂、科道部属等官为贼画策规取地方者;以上如本犯不归、归而又逃,悉收系其妻子,籍没其资产。其斩决不待时者三条:凡四品京堂及翰林、科道受贼伪命居要地比原职加崇者,凡方面分巡、分守、知府等官降贼者,凡文武封疆大吏闻变先逃者。其绞者六条:凡献玉帛、献子女以媚贼求免者,凡内外衙门官仅受伪命者,凡在巡方及布按三司、分巡、分守、知府等官遇变而逃者,凡被贼拷掠不能自决仍受伪命者,凡受伪命而为贼疏远者,凡各衙门奉差如管屯、管河、榷关、督饷等官虽无封疆之守而弃职潜逃者。其流者二条:凡内阁重臣及部院等三品以上、詹事翰林五品以上即不从敌而偷生潜逃者,凡既受伪命复自疏远见贼未败而脱身南还者:以上斩、绞、流共十一则,如各犯认罪自投,拟减本罪一等;如遁归匿形、蓄谋叵测,照本罪加一等,仍收系其亲属。其徒者二条:凡候考、候选,即无官守、即未受伪命而浮沉贼中,贼奔乃还者;凡遇贼变,为贼胁留而未受伪官者。其杖者一条:凡为贼所拘未受伪官而乘间先归者。王曰:『北都沦丧,帝后升遐,巷战死节者遂无一人;且反面事仇、甘心降贼,为之指斥先帝、规并海宇。人心已丧,法纪何存!所奏既已会议,允当并先夺职。其绞罪以上,法司行抚按官逮解来京候讯;流罪以下,抚按官依律讯处具奏。其有身虽陷贼,能改图归正、擒杀贼首及以兵马、城池来归或为内应克立大功、或为内间效忠本朝者,仍从优升赏,不用此例』。

丙申,以王之纲充总兵官,挂荡寇将军印,镇守河南;御史凌駉联络河南、北直。

丁酉,叙江北文武多年战功。黄斌卿移屯大江、黄蜚屯芜湖采石、郑鸿逵屯镇江。加士英少傅,仍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

戊戌,谥前大学士孙承宗「文忠」、太常寺少卿鹿继善「忠节」,赐祀「忠烈」。以王潆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赞理军务。牟文绶充总兵官,镇守荆州。黄得功移驻庐州,以防桐皖。刘良佐进复黄、汝。高杰移驻徐州,进复开归。追补建文死节诸臣方孝孺等赠谥,立祠祀之。

甲辰,追赠开国名臣、及正德谏臣、天启惨死诸臣各有差。左良玉子梦庚挂平贼将军印。士英请令童生输银,免府、县考二试。

乙巳,给河南巡抚越其杰银十五万两,令募兵屯田。

丙午,丁魁楚另用,以何腾蛟并抚湖北。命乡官与监生齐民较田多寡一体当差,不得擅立官户。

丁未,称皇考福恭王陵曰熙陵。

庚戌,命夺浙江巡抚黄鸣骏官。革侍郎吕大器职。逮问前巡按御史左光先,不至。开佐工事例。

辛亥,停宗室换授。

壬子,再命刑部逮问黄澍,亦不至。以李成栋镇守徐州。户科给事中陆朗、御史黄耳鼎例授外职,特旨留之;二人疏攻徐石麒。

甲寅,吏部尚书徐石麒罢。

是月,高杰率兵赴镇。

「勘本」曰:南都初建,有刑部主事前知宁国府事钱敬忠于六月朔日具疏千余言,极陈恢剿事理;得旨:『钱某有何异谋可足兵食,以便恢剿?着再奏』。既而连上三疏,匦臣谓其累渎费辞,且多斥犯,久扼不上;敬忠乃移疾归。兵部右侍郎徐人龙具疏极言『祖宗汤沐重地,不宜遽予拥兵自卫之人。夫带砺之盟,俟有成绩。乃兵未即动而遽刳内地畀之,江南尺寸土可胜刳哉』!人龙与士英同堂决事,每正色危坐,语辄刺及。士英恶之甚,讽台臣何纶劾其衰髦失仪,勒令致仕;然则人龙实未衰髦而失仪也。宁河王孙邓文昌者,有勇敢言,以世爵官后军都督。后以左兵内犯,议撤防河军,力争之;为士英所诃,遂弃官去。

右钱、徐、邓名,正史皆阙、温氏亦失之;今传入「摭遗」补稿。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八·张廷玉
  卷四百十七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卷第六十·胡三省
  竹书统笺卷十一·徐文靖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七·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八·佚名
  四六八 谕内阁纂订《热河全志》仍于山庄内肇建文津阁庋贮四库全书·佚名
  卷三十九·朱轼
  学史卷十一·邵宝
  卷一百二十一·司马迁
  卷十三·司马迁
  卷四·欧阳昱
  叶应骢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缄愁·李渔

    〖南吕引子·步蟾宫〗(外冠带,引众上)公车十上今方售,信大器、晚成非谬。胯边人今已上瀛洲,轻薄少年知否?下官曹个臣,来京会试,忝中高魁。只因圣恩破格,选馆俱用宿儒,不拘年貌,故此下官幸入词林。我想去岁在扬州,那些轻狂小

  • 卷七·郭则沄

    圣祖几余肄学,博及诸家,兼精律算,全谢山《观天篇》已述其凡。《律吕正义》成,特谕梅循斋奇其祖勿庵一部,曰:“或有错处,指出甚好。”圣学至深,犹不自信如是。勿庵《上孝感相国》诗云:“畴人守师说,蔑肯窥西书。

  • 卷三百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十八海棠花类【附秋海棠】五言古山馆观海棠       【宋】朱 子景暄林气深雨罢寒塘渌置酒此佳晨寻幽慕前躅芳树丽烟华紫绵散清馥当由懐别恨寂寞向空谷海棠       

  • 御选元诗卷四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四十五言律诗六卢琦寄张子震南浦多芳草东风又落花相思频入梦见说欲回家奇字从人问新醅为客賖自慙羁旅者犹滞锦江涯和林子苍湖亭晩酌登临多野趣未暇问朝簪南国秋声起西湖暮景涵江云连逺树山雨落

  • 列传第十六 卢辩·令狐德棻

    卢辩字景宣,范阳涿人。累世儒学。父靖,太常丞。辩少好学,博通经籍,举秀才,为太学博士。以大戴礼未有解诂,辩乃注之。其兄景裕为当时硕儒,谓辩曰 :“昔侍中注小戴,今尔注大戴,庶纂前修矣。”及帝入关,事起仓卒,辩不及至家,单马而从

  • 表第十一 宰相世系一·欧阳修

    表格略

  • 卷之九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九畹史论·翟蔼

    辨方望溪淮阴传书后 淮阴功高不赏卒夷三族天下后世之所同声而太息盖尝论之人患无能信适不幸以其能常邻于死而亦不善自完者也太史迁传多微辞明信无叛逆事尝观宜兴储在陆评次史记末揭此旨甚悉及读望溪书后语所见略同而

  • 九三五 军机大臣奏历次进呈文溯阁全书指出讹错处卽行挖补或换篇片·佚名

    九三五 军机大臣奏历次进呈文溯阁全书指出讹错处卽行挖补或换篇片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谨查历次进呈文溯阁四库全书内,蒙指出讹错之处,俱随时交武英殿总校、提调等查对原本,臣等再行详看改正。其一、二字讹舛者,卽行

  • 二十二、记朱静澜师·包天笑

      朱静澜先生,是我第五位受业师。我在他案头,差不多有五年之多,这不可以不纪了。  先说朱先生的家况,他们是一个小康之家,便是不作教书生涯,也可以过度。但是从前吴中的风气,既然进了学,教书好像是一种本业。并且中国的传

  • 柳开传·脱脱

    柳开字仲涂,大名人。他的父亲柳承翰,在宋太祖乾德初年(963)任监察御史。柳开年幼时就聪明颖异,有胆略和勇气。后周显德末年(959),他父亲在南京做官,一天夜里,柳开与家人立庭中,有盗贼入屋偷盗,大家都害怕得不敢动,柳开当时刚十

  • 李黼传·宋濂

    李黼字子威,颍人也。父李守中,曾任工部尚书,对诸子极严。黼富有孝心,尽力顺从父亲。黼初入国子监为国学生。泰定四年(1323)科举考试中明经一科,名列第一,授翰林修撰。致和元年(1328),黼代君王祭祀西岳。后改任河南行省检校官

  •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吕思勉

    民族和种族不同。种族论肤色,论骨骼。其同异一望可知,然历时稍久,就可以渐趋混合。民族则论语言,论信仰,论风俗。虽然无形可见,然而其为力甚大。同者虽分而必求合,异者虽合而必求分。所以一个伟大的民族,其形成甚难;而民族的大

  • 去级界平民族·梁启超

      人类之苦不平等者,莫若无端立级哉!其大类有三:一曰贱族,二曰奴隶,三曰妇女。夫不平之法,不独反于天之公理,实有害于人之发达,观印度而知之矣。印人在昔有四种:  一曰婆罗门,为净行者,或出家,或在家修净行而涅槃者;  二曰

  • 卷十三·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十三     元 郑玉 撰僖公 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惠王十八年即位諡法小心畏忌曰僖 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 诸侯救邢邢人溃出奔师师遂逐狄人具

  • 六道集叙·弘赞

    世俗日下。则立教者日劳。舜之命禹曰。人心惟危。而孟子则曰。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盖圣贤相告。其词宜简而该。与流俗人言。则其词宜详而近。势则然也。佛说六道之旨。以穷一心之变。极幽明之故。可谓。痛哭流涕

  • 保德州志·王克昌

    山西地方志。清王克昌修,殷梦高纂。《保德州志》康熙四十九年 (1710)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首有序文、凡例、姓氏、地图、原序跋,为: 卷一因革: 建置、星野、疆域、城垣、公署、学校、街衢、都里、坊表、市集、津梁、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