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黼传
李黼字子威,颍人也。父李守中,曾任工部尚书,对诸子极严。黼富有孝心,尽力顺从父亲。
黼初入国子监为国学生。泰定四年(1323)科举考试中明经一科,名列第一,授翰林修撰。致和元年(1328),黼代君王祭祀西岳。后改任河南行省检校官,迁升礼部主事,又拜为监察御史。黼提出三条意见:古今大祭,一年有四次,即春祠、夏筤、秋尝、冬..。而今太庙唯二祭,却经常拜神求佛,这不合礼,应据《礼经》办事。各省学校是教化重地,不当隶属于集贤院,宜由行省官员兼领。诸侯王每年赏赐都有定额,在分封和易代之际,往往陈请恩赐,而世系亲疏如何,都无成书可考。应模仿先代,修正皇帝族谱。但这些建议都未得到答复。
后转江西行省郎中,入为国子监丞,升任宣文阁监书博士,兼经筵官,常向皇帝讲解至贤之道,不久中书命黼巡视河渠,黼视察后建议:“蔡河源自京西,宋朝因运输需要,平地作堤,今河底填淤,高出地面,秋汛一至,横溃为灾,故宜按旧道修浚。他日东河受阻,江淮北运财物,当由此分道达京,此万世之利也。”这一建议也未得答复。其后,朝廷决定内外官互调,于是授黼为江州路总管。
至正十一年(1351)夏五月,河南农民起义,北据徐蔡,南陷蕲黄,驰骋数千里。并在长江北岸造船,准备南下。九江处于下游,乃江东、西咽喉之地,黼筑城挖壕,修械募兵,分守要害,并建议江西行省屯兵江北,挡住起义军进攻,俾得独拥大江之险,行省不听从。十二年正月九日,起义军渡江攻陷武昌,威顺王及地方官相继逃遁。起义军乘胜破瑞昌,右丞孛罗帖木儿正陈兵江上,闻义军来也逃走了,黼势孤立。
此时黄梅县主簿也孙帖木儿愿与起义军战,黼与之誓盟,共抗义军。及义军至,一面急檄诸乡落聚木石于险塞处,以断义军归路;一面统兵出战。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也孙帖木儿亦继进,义军败退六十里,损失两万余人。战后,黼又谓左右说:“义军在陆上打了败仗,必将由水路以舟接近我,若不防备,我们都活不成。”于是以长木数千,杪头装上铁锥,暗置于沿岸水中,是为七星桩,阻挡义军船只靠岸。恰好当时西南风急,义军舟数千,扬帆鼓噪而至。舟为铁锥所刺,进退无措。黼率将士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数,黼亦因功升为江西行省参政兼江州、南康等路军民都总管,有自行处置军政事务之权。
其后义军声势大张,元朝守臣往往弃城逃遁。黼困守孤城,外无援兵。二月五日义军迫近城下,行省平章政事秃坚不花自北门遁。黼领兵登城,指挥坚守。义军焚西门,又转攻破东门而入。城破,黼与之巷战,高呼“杀我”“,毋杀百姓”,被刺堕马后,不屈而死,葬于九江东门外。
朝廷得报告后,赠黼摅忠秉义效节功臣、资德大夫、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陇西郡公,谥忠文。诏立庙江州,赐额崇烈。
猜你喜欢 第三十七回 通三思正宫纵欲 窜五王内使行凶·蔡东藩 法军侵台档(二)·佚名 卷二百六十八·杨士奇 卷一百十九·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一·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纪昀 一○七六 军机大臣奏各省陆续送到违碍重本书籍等缴进销毁片·佚名 八四四 谕内阁此次进呈《一统志》即将张照官秩出处事迹一并载入·佚名 袁粲传·沈约 梁元帝本纪·李延寿 吕翾传·张廷玉 张襄壮奏疏卷三·张勇 卷二十七·叶隆礼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