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黼传

李黼字子威,颍人也。父李守中,曾任工部尚书,对诸子极严。黼富有孝心,尽力顺从父亲。

黼初入国子监为国学生。泰定四年(1323)科举考试中明经一科,名列第一,授翰林修撰。致和元年(1328),黼代君王祭祀西岳。后改任河南行省检校官,迁升礼部主事,又拜为监察御史。黼提出三条意见:古今大祭,一年有四次,即春祠、夏筤、秋尝、冬..。而今太庙唯二祭,却经常拜神求佛,这不合礼,应据《礼经》办事。各省学校是教化重地,不当隶属于集贤院,宜由行省官员兼领。诸侯王每年赏赐都有定额,在分封和易代之际,往往陈请恩赐,而世系亲疏如何,都无成书可考。应模仿先代,修正皇帝族谱。但这些建议都未得到答复。

后转江西行省郎中,入为国子监丞,升任宣文阁监书博士,兼经筵官,常向皇帝讲解至贤之道,不久中书命黼巡视河渠,黼视察后建议:“蔡河源自京西,宋朝因运输需要,平地作堤,今河底填淤,高出地面,秋汛一至,横溃为灾,故宜按旧道修浚。他日东河受阻,江淮北运财物,当由此分道达京,此万世之利也。”这一建议也未得答复。其后,朝廷决定内外官互调,于是授黼为江州路总管。

至正十一年(1351)夏五月,河南农民起义,北据徐蔡,南陷蕲黄,驰骋数千里。并在长江北岸造船,准备南下。九江处于下游,乃江东、西咽喉之地,黼筑城挖壕,修械募兵,分守要害,并建议江西行省屯兵江北,挡住起义军进攻,俾得独拥大江之险,行省不听从。十二年正月九日,起义军渡江攻陷武昌,威顺王及地方官相继逃遁。起义军乘胜破瑞昌,右丞孛罗帖木儿正陈兵江上,闻义军来也逃走了,黼势孤立。

此时黄梅县主簿也孙帖木儿愿与起义军战,黼与之誓盟,共抗义军。及义军至,一面急檄诸乡落聚木石于险塞处,以断义军归路;一面统兵出战。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也孙帖木儿亦继进,义军败退六十里,损失两万余人。战后,黼又谓左右说:“义军在陆上打了败仗,必将由水路以舟接近我,若不防备,我们都活不成。”于是以长木数千,杪头装上铁锥,暗置于沿岸水中,是为七星桩,阻挡义军船只靠岸。恰好当时西南风急,义军舟数千,扬帆鼓噪而至。舟为铁锥所刺,进退无措。黼率将士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数,黼亦因功升为江西行省参政兼江州、南康等路军民都总管,有自行处置军政事务之权。

其后义军声势大张,元朝守臣往往弃城逃遁。黼困守孤城,外无援兵。二月五日义军迫近城下,行省平章政事秃坚不花自北门遁。黼领兵登城,指挥坚守。义军焚西门,又转攻破东门而入。城破,黼与之巷战,高呼“杀我”“,毋杀百姓”,被刺堕马后,不屈而死,葬于九江东门外。

朝廷得报告后,赠黼摅忠秉义效节功臣、资德大夫、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陇西郡公,谥忠文。诏立庙江州,赐额崇烈。

猜你喜欢
  第三十七回 通三思正宫纵欲 窜五王内使行凶·蔡东藩
  法军侵台档(二)·佚名
  卷二百六十八·杨士奇
  卷一百十九·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一·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纪昀
  一○七六 军机大臣奏各省陆续送到违碍重本书籍等缴进销毁片·佚名
  八四四 谕内阁此次进呈《一统志》即将张照官秩出处事迹一并载入·佚名
  袁粲传·沈约
  梁元帝本纪·李延寿
  吕翾传·张廷玉
  张襄壮奏疏卷三·张勇
  卷二十七·叶隆礼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苏小小·唐圭璋

      减字木兰花   别离情绪。万里关山如底数。   遣妾伤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从君去。数尽残冬春又暮。   音信全乖。等到花开不见来。

  • 李生·唐圭璋

      李生,廪延(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人。   渔家傲   赠萧娘   庭院黄昏人悄悄。两情暗约谁知道。咫尺蓬山难一到。明月照。潜身只得听言笑。   特地嗟吁传密耗。芳衷要使郎心表。此际归来愁不少。萦怀抱。卿卿销

  • ●後叙·徐陵

    右《玉台新咏集十卷,幼时至外家李氏,于废书中得之,旧京本也。宋失一叶,间复多错谬,版亦时有元刂者。欲求他本是正,多不获。嘉定乙亥在会稽,始从人借得豫章刻本,财五卷。盖至刻者中徙,故弗毕也。又闻有得石氏所藏录本者,复求

  • 卷十一·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十一嘉善曹庭栋编龙云集刘弇字伟明吉州安福人元丰二年以明经及第主通州海门县簿调临颍县尉绍圣二年知嘉州峩睂县会开宏词科弇试豫选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大礼赋哲宗嘉之除秘书省正字厯著作佐郎

  •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范晔

    苏竟 杨厚苏竟字伯况,扶风平陵人也。平帝世,竟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时,与刘歆等共典校书,拜代郡中尉。时匈奴扰乱,北边多罹其祸,竟终完辑一郡。光武即位,就拜代郡太守,使固塞以拒匈奴。建

  • 卷三·本纪第三·柯劭忞

      ○太祖下   元年丙寅,帝大会部众于斡难河之源,建九斿白纛,即皇帝位。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合罕。先是,有巫者阔阔出,蒙力克之子也,自诡闻神语,畀帖木真以天下,其号曰成吉思。群臣以札木合僭号古儿罕,旋败,乃废古儿罕不称

  • 雍正上谕 对吕留良及家属最后应如何判决·雍正

      编者按:这道谕旨,是对吕留良及其家属的判决,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刑法中灭族这一条的残酷。同时,对吕留良的著作也下令焚毁。但雍正仍惧怕吕留良思想影响仍在,所以在这篇谕旨中又用了一半篇幅去讲道理。最后,还下令让全国各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八·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六景泰六年九月癸酉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永嘉大长公主奏近见京师军马数多用粮浩大愿以永乐宣德正统间所买直隶无锡县田一处计一千二百余亩岁入租粮七百余石尽归有司以助供给从之○命湖广致仕都指

  • 九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拟改各字黏签呈览等事片·佚名

    九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拟改各字黏签呈览等事片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臣等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遵照皇上阅定二册,于各册内悉心酌核,谨将拟改各字用黄签注明黏贴,并于书头黏签标识,恭呈御览。再

  • 王钅共传·刘昫

    王钅共,太原祁人。祖父方翼,是夏州的都督,为当时的名将,生有王臣、王晋、王旬。王臣、王晋两人在开元初年(713)担任中书舍人。王旬,担任兵部侍郎、秘书监。钅共,即是王晋的儿子。开元十年(722),任雩卩县尉、京兆尹稻田判官。

  • 卷三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大金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七杂祠庙宫观       保陵公应圣公      嘉防侯河神宫观大定【阙】年驾幸天长观拜数【天长观再修建毕命侍读郑于耼撰碑文于二十年九月立石】前

  • 卷一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校讐略【六】武英殿校刋二十二史考证【旧唐书至元史共一百三十六条】旧唐书则天纪长安三年七月杀右金吾卫大将军唐休璟按新书七月庚戌休璟自凉州都督召为夏官尚书同平章事考之本传无被杀

  • 總序·佚名

    王諱峼,中宗大王長子,母妃,章敬王后尹氏。生而岐嶷,三歲能解書義,六歲封爲世子。性沈靜寡欲,仁恭孝友,勤於學問,踐履篤實,在東宮二十五年,賢德著聞。及其嗣服,中外想望至治,而執喪過哀,遽至不諱,且無嗣子,惜哉!在位一年,壽三十一。

  • 司马子期问有不干君不恤民取名者乎晏子对以不仁也第十八·晏婴

    司马子期问晏子曰:“士亦有不干君,不恤民,徒居无为而取名者乎?”晏子对曰:“婴闻之,能足以瞻上益民而不为者,谓之不仁。不仁而取名者,婴未得闻之也。”此章与“叔向问徒处之义”章旨同而有详略之异,故着于此篇。

  • 自序·钱穆

    思想必然是公共的,尤其是所谓时代思想,或某学派的思想等,其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更属显然。凡属大思想出现,必然是吸收了大多数人思想而形成,又必散播到大多数人心中去,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而始完成其使命。此少数之思想家,正所

  • 庄公·庄公二十六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曹杀其大夫。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传】二十六年春,晋士蒍为大司空。夏,士蒍城绛,以深其宫。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 译文 二十六年春季,晋国

  •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六·佚名

        法胜论大德优波扇多释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六卷成部)  修多罗品之二(别译)  问曰。世尊说二十二根。彼云何。答曰。  谓眼等四根  身根有三种  如意根及命  此根生死依  谓眼等四

  • 卷第三十四(诸国王女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四(诸国王女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波罗奈王女金色女求佛为夫一&middot;波斯匿王女金刚形丑以念佛力立改姝颜二&middot;波斯匿王女丧婿更于树下复得后夫三  &middot;安息王女先从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