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録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

史通通释目録     史评类

内篇

卷一

六家第一

卷二

二体第二    载言第三

本纪第四    世家第五

列传第六

卷三

表历第七    书志第八

卷四

论赞第九    序例第十

题目第十一   断限第十二

编次第十三   称谓第十四

卷五

采撰第十五   载文第十六

补注第十七   因习第十八

邑里第十九

卷六

言语第二十   浮词第二十一

叙事第二十二

卷七

品藻第二十三  直书第二十四

曲笔第二十五  鉴识第二十六

探赜第二十七

卷八

摸拟第二十八  书事第二十九

人物第三十

卷九

核才第三十一  序传第三十二

烦省第三十三

卷十

杂述第三十四  辨职第三十五

自叙第三十六  体统【亡】

纰缪【亡】     弛张【亡】

外篇

卷十一

史官建置第一

卷十二

古今正史第二

卷十三

疑古第三

卷十四

申左第四

卷十五

点烦第五

卷十六

杂说上第六

卷十七

杂说中第七

卷十八

杂说下第八

卷十九

五行志错误第九 五行志杂驳第十

卷二十

暗惑第十一   忤时第十二

【臣】等谨案史通通释二十卷

国朝浦起龙撰起龙字二田无锡人史通注本旧有郭延年王维俭黄叔琳三家递相增损互有短长起龙是注较三家为晚出虽亦仍有疎漏如秦人不死事不知出洛阳伽蓝记蜀老犹存事不知出魏书毛修之传阑单失力字不知出清异録之类然大致引据详明足称该洽惟轻於改窜古书往往失其本旨如六家篇内尚书条中语无可述四字之下若此二字之上乃有脱句而改此字为止又为增一有字又如列传篇内项王立传而以本纪为名句立字不悞而乃臆改为宜此类至多皆失详慎又句解章评参差夹注如选刻制艺之例于注书之体亦乖惜其不一评一注厘为二书使离之双美也顾其大致精核於知几本意多能阐发不可谓之无功焉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高祖纪四·薛居正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汤恩伯与钱大钧·恽逸群
  三八三 户部为知照全书总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外集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司马彪续汉书卷二·周天游
  永泰·周绍良
  附诗·施景琛
  卷十五·彭百川
  楚怀王拘张仪·佚名
  潘司空奏疏巻七·潘季驯
  盐政例·佚名
  四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藏春集卷四·刘秉忠

    元 刘秉忠 撰七言绝句遣怀静守穷庐事不侵闲中一日抵千金傍人自任多评论此是寥休道者心晓行向晓春风暖更清残星和月落孤城金乌飞上扶桑树先是东方一片明中秋月月宫丹桂影婆娑帘卷珠楼防素娥纵有开元遗谱在人间难覔紫

  • 五集卷二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七古今体二十五首【丁未一】丁未元旦五旬有二纪年始久敬益深勑念中喜爆声声鸣达曙祥曦昈昈朗昇东春秋望八余三载宵旰勤民朂一躬盥漱瓣香无别冀??惟是祝绥丰元

  • 卷十四·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梅尧臣【下】同尹子渐玉几道访郭三别墅不遇秋野已成旷偶然幽兴多茨居隔寒水柴户?乔柯看竹曾留凤携朋不为鹅人归碧苔径应识屐痕过送环州通判张殿丞亢欲

  • 义兒传第二十四·欧阳修

    呜呼!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丐养。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岂非因时之隙,以利合而相资者邪!唐自号沙陀,起代北,其所与俱皆一时雄杰

  • 皇清开国方略卷十八·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八年甲戌正月至六月】  天聪八年春正月庚寅申明外藩禁令  时科尔沁敖汉柰曼喀喇沁扎噜特巴林乌喇特阿噜科尔沁翁牛特四子诸部长并以朝贺元旦至贡驼马貂皮等物  赐赉有差  谕之曰尔古诸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八·徐乾学

    元纪六【起重光单阏十月尽昭阳大荒落十二月凡二年有奇】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八年冬十月己巳修太庙在真定倾坏者壬申以前缅中行省平章锡锡德济为中书平章政事江淮行省言盐课不足由私鬻者多乞付兵五千巡捕从之

  • 沧洲纪事·佚名

    程正揆记甲申岁,予以玺丞奉诏南京湔除。三月初六日,陛辞,抵通。二十四日,至沧洲。内监高某重兵驻防,城守戒严。次日五鼓,传大府宵遁,兵皆鸟兽散。予便服入城探之,无市亦无人;乡绅家皆摘去门额,商贾争以泥塞其闾。至州署,知州罗爌

  • 灾异纪·张瀚

    《唐.五行志》曰:“万物盈天地间,不过曰水、火、金、木、土,其用于人也,藉之以生,阙一不可,是以圣王重焉。然是五者,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方,在人为五事。总其精气之用,谓之五行。故为灾异之说者,举天地万物,无大无小皆推类附之,至详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纪昀

    列传宋 【五十二】○宋五十二任颛李参郭申锡傅求张景宪 窦卞张瓌孙瑜许遵卢士宗 钱象先 韩璹杜纯【纮】 杜常谢麟王宗室 王吉甫任颛李参郭申锡傅求张景宪窦卞张瓌孙瑜许遵卢士宗钱象先韩璹杜纯杜常谢麟王宗望王

  • 宁正传·张廷玉

    宁正,字正卿,寿州人。幼年为韦德成养子,冒姓韦。元末随德成归附朱元璋,随大军渡江。德成战死宣州,太祖命宁正统领其部队。累功被授予凤翔卫指挥副使。随大军平定中原,进入元都,招降元将士八千余人。傅友德自真定平定定州,命宁

  • 题记·王士点

    丙寅五月,仲鱼孝廉为予从吴中购得此志,其卷数门类与十驾斋养新录所载悉同,惟叶数养新录共二百六十五叶,而此计二百六十八叶,岂宫詹所见本尚有阙叶欤?此本舛错甚多,予虽以意校,终未能释然,复属仲鱼访之三吴藏书家,率与此本无异,仍

  • 總序·佚名

    世祖惠莊大王實錄世祖惠莊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諱瑈,字粹之,世宗莊憲大王第二子,母昭憲王后沈氏,以永樂丁酉誕于本宮。宣德戊申六月丁酉,初封晋平大君,後改封咸平,又改晋陽,又改首陽。娶贈領議政府事

  • 春秋集解卷九·苏辙

    宋 苏辙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衞寗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春秋书邑皆不系其国以为邑不待国别而知也楚既取彭城以封鱼石而犹书曰围宋彭城者诸侯将取而归之宋故致其意也或曰取宋之邑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六·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方广三戒经三卷 慧琳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 玄应  阿弥陀经二卷 玄应  无量寿经二卷 玄应(已上一帙)  阿閦佛国经二卷 玄应  大乘十法经一卷 慧琳  普门品经一

  •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令人得道。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则获五福。何等为五。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

  • 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金刚手菩萨。在毗卢遮那佛大集会中。从座而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为当来末法杂染世界恶业众生。说无量

  • 卷第四十五(女庶人部下)·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五(女庶人部下)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长发女人舍发供养佛一&middot;独母见沙门神足愿后生百儿二&middot;母人怀妊遇佛愿以儿为道三&middot;老母悭病时见地狱婢行善睹有天堂四&middot;母人为

  • 医学纲目·楼英

    中医综合类著作。全书40卷。明楼英编撰。成书于1389年,刊于1565年。英字全善,号全斋,浙江萧山人。精于医,深研《内经》、《难经》,重视阴阳五行学说,作者积数十年医学经验,博采群书,汇各家之长,以阴阳脏腑为纲,纲下设目,创人体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