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列传

元 【五】

○元五

耶律楚材【铸】

  札哈

钮祜禄重山  杨惟中

耶律楚材

扎哈

钮祜禄重山

杨惟中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托云八世孙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终尚书右丞楚材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羣书旁通天文地

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为文若宿构金制宰相子例试补省掾章宗诏问疑狱数事同试者十七人楚材对独优遂辟为掾后仕为开州

同知贞佑二年宣宗迁汴完颜福兴行中书事留守燕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曰辽金世雠朕为汝雪之对曰臣父祖尝

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雠君耶帝重其言处之左右夏人常八斤以善造弓见知于帝每自矜曰国家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楚材曰治弓尚用

弓匠为天下者岂可不用治天下匠耶帝闻之甚喜日见亲用壬午八月长星见西方楚材曰女真将易主矣 【谨按通鉴辑覧

御批金

距此时逾一年四月始易主何系于长星之见且彼时南有宋而北有金蒙古亦方兴之国而西方则西夏之地长星究为谁见耶此不过附会

楚材明天文之说而不知其怪诞己甚也】 明年金宣宗果殂帝每征讨必命楚材卜帝亦自灼羊脾以相符应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

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名角端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愿承天心

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丙戌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帝自经营西土未暇定制

州郡长吏生杀任情燕蓟留后长官舒穆噜轩达布尤贪暴楚材奏请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

风稍戢燕多剧贼时睿宗以皇子监国遣楚材穷治之楚材询察皆留后亲属及势定子尽捕下狱戮十六人于市民始安己丑秋太宗将即位

楚材告亲王察罕台曰王虽兄臣也礼当拜王然之率皇族及臣僚拜帐下元制尊属有拜礼自此始时朝集后期应死者众楚材言于帝悉宥

之中原甫定民多误触禁纲而国法无赦楚材议请肄宥诏自庚寅正月朔日以前事勿治且条便宜一十八事帝悉从之奏立燕京等十路征

收课税使凡长贰悉用士人廪籍充足拜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楚材奏凡州郡宜令长吏专理民事万户总军政所掌课税权贵不得侵

之又举扎哈钮祜禄均与之同事权贵不能平轩达布以旧怨尤疾之谮于宗王宗王遣使以闻帝察其诬责使者罢遣之属有讼轩达布不法

者帝命楚材鞫之奏曰此人倨傲故易招谤今将有事南方他日治之未晚也帝私谓侍臣曰楚材不较私雠真宽厚长者中贵克斯布哈奏采

金役夫及种田西域与栽葡萄户帝令于西京宣德徙万余户充之楚材曰先帝遣诏山后民质朴缓急可用不宜轻动今将征河南请无残民

以给此役帝可其奏壬辰帝南征将涉河诏逃难民来降者免死楚材请制旗以给降民使归田里全活甚众汴梁将下大将苏布特言金人拒

抗持久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驰入奏曰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帝犹豫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帝然之止罪

完颜氏余勿问时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万人楚材请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衍圣公命数太常礼乐生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

着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时河南初破有旨居停

逃民及资给者灭其家乡社连坐由是逃者多殍死道路楚材从容进曰河南既平民皆陛下赤子走复何之帝悟命除其禁金既亡唯秦巩二

十余州未下楚材曰往年吾民逃罪或萃于此故以死拒若许以不杀将不攻自下矣诏下诸城皆降乙未朝议将四征不庭欲遣回回人征江

南汉人征西域楚材曰中原西域相去辽远未至敌境人马已疲兼水土异宜疾疫将生宜各从其便从之丙申诸王大集帝亲执觞赐楚材曰

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帝议裂州县赐亲王功臣楚材曰裂土分民易生嫌隙不如多以金帛与之帝曰巳许柰何楚材曰若朝廷置吏收

其贡赋岁终颁之使毋擅科征可也帝然其计遂定天下赋税朝议以为太轻楚材曰作法于凉其獘犹贪后将有以利进者则今巳重矣时侍

臣托欢奏简天下室女诏下楚材尼之不行帝怒楚材进曰向择美女二十有八人足备使令今复选拔臣恐扰民欲覆奏耳帝良久曰可罢之

丁酉楚材奏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帝曰果尔可官其人楚材曰请校试之乃命宣德州宣课

使刘中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得士凡四千三百人免为奴者四之一至于一衡量

给符印立钞法定均输布递传明驿券庶政略备民稍苏息焉有二道士争长诬其雠之党人为逃军给中贵及通事杨惟忠执而虐杀之楚材

按收惟忠中贵憾因诉楚材违制帝怒系楚材既而悔命释之楚材不肯解缚曰臣备位公辅国政所属陛下初令系臣以有罪也今赦臣是无

罪也岂宜轻易反复如戏小儿国有大事何以行焉帝温言慰之楚材因陈时务十策曰信赏罚正名分给俸禄官功臣考殿最均科差选工匠

务农桑定土贡制漕运悉施行之太原路转运使吕振副使刘子振以赃抵罪帝责楚材曰卿言孔子之教可使儒者为好人何故乃有此辈对

曰圣人之教如天之有日月岂得缘一夫之失废万世常行之道乎帝意乃解帝素嗜酒日与大臣酣饮楚材屡谏不听乃持酒槽铁口进曰曲

櫱能腐物铁尚如此况五脏乎帝悟敕近臣日进酒三锺而止自庚寅定课税格岁有增羡至戊戌增至一百一十万两译史安天台引温都尔

哈玛尔扑买课税 【按□浚大学衍义补云扑买之名起于宋开宝三年谓通计应得税钱任办此数先输之官而听其取羸于民也】 又增

至二百二十万两楚材极力辨谏至声色俱厉言与涕俱帝不听楚材叹曰民之困穷自此始矣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亲族未尝私以官行

省刘敏从容言之楚材曰睦亲之义但当资以金帛若使从政违法吾不能徇私恩也岁辛丑冬十一月帝出猎崩于行在所皇后尼玛察氏称

制庶政多紊温都尔哈玛尔以货得政柄廷臣悉畏附之楚材面折廷争言人所难言人皆危之居无何朝廷用兵事起仓卒后欲西迁以避之

楚材进曰朝廷天下根本根本一摇天下将乱臣观天道必无患也后数日乃定后以御宝空纸付温都尔哈玛尔使自书填行之楚材曰朝廷

自有宪章今欲紊之臣不敢奉诏事遂止又有旨凡温都尔哈玛尔所建白令史不为书省断其手楚材曰国之典故先帝悉委老臣令史何与

事若合理自当奉行口不可行死且不避况截手乎后不悦楚材大声曰老臣事太祖太宗三十余年无负于国皇后岂能无罪杀臣也后虽憾

之亦以先朝旧勋深敬惮焉甲辰卒 【续通鉴作癸卯】 皇后哀悼赙赠甚厚后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后命近

臣玛尔结覆视之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至顺元追封广宁王谥文武子铉铸

耶律铸

耶律铸

铸字成仲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楚材殁嗣领中书省事时年二十三上言宜疏禁纲遂采厯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岁戊

午宪宗征蜀诏镇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己未宪宗崩额哷布格叛铸弃妻子自朔方来归世祖嘉其忠中统二年拜中书左丞

相诏将兵备御北边后征兵扈从败额哷布格于上都之北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二年行省山东未几征还初清庙雅乐止

有登歌诏铸制宫悬八佾之舞四月春乐舞成上之赐名大成十九年复拜中书左丞相二十年坐不纳职印妾奏东平人聚谋为逆闲谍幕僚

及党众囚阿里沙遂罢免仍没其家赀之半徙居山后二十二年卒子十一人希征希勃希亮希宽希素希固希周希光希逸余失其名至顺元

年赠懿宁王谥文忠

△扎哈

扎哈齐哩台氏初以军伍长从太祖同饮班珠尔河水与诸王百官大会郭诺河上太祖尊号曰青吉斯皇帝岁庚午从太祖征柰曼有功

【按太祖纪元年丙寅征柰曼禽博啰汗以归柰曼部由是遂亡此元庚午则是太祖之五年也恐误】 赐良马一壬申从攻库楚克诸国为

锡里巴从攻塔塔尔钦察唐古哲衮契丹女真河西诸国所俘生口悉以上献命屯田于阿喽罕立镇海城戍守之壬申从太祖谋定汉地师次

隆兴与金将呼齐呼战矢中臆闲裹疮而出者复数四既破燕拜中书右丞相己丑太宗即位扈从至西京攻河中河南钧州癸巳攻蔡州以功

赐恩州一千户先是收天下童男童女及工匠置局宏州既而得西域织金绮纹工三百余户及汴京织毛褐工三百户皆分隶宏州命镇海世

掌焉定宗即位以扎哈为先朝旧臣仍拜中书左丞相卒子十人博果斯断食封邑从世祖征花马其大理率兵千人结浮桥于金沙江以济师

中统初论功授益州等路宣抚使二年改东平路副达噜噶齐讨平叛寇寻迁济南等路宣慰至元二年迁南京路达噜噶齐四年讨平蕲县叛

民以病乞谢事特授保定路达噜噶齐归老于家卒

△钮祜禄重山

钮祜禄重山金源贵族也国初为质子遂委质焉太祖使为宿卫官笔且齐从平诸国有功围凉州执太旗指麾六军手中流矢不动巳而

为侍从官数得侍宴内廷因谏曰臣闻天子以天下为忧忧之未有不治忘忧未有能治者也置酒为乐此忘忧之术也帝嘉纳之岁辛卯授左

丞相时耶律楚材为右丞相 【按重山入相据本纪系太宗三年原传作太宗时事今改正又按太宗纪三年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重山为

左丞相扎哈为右丞相与此互异】 凡建官立法任贤使能与夫分郡邑定课赋通漕运足国用多出楚材而重山佐成之乙未从伐宋诏军前

行中书省事师入宋境江淮州邑望风款附降其民三十余万取定城天长二邑不诛一人复入中书视事卒封魏国公谥忠武戊戌诏其子江

淮安抚使纳罕嗣行军前中书省事时大将察罕下寿春欲屠其城纳罕劝止之初世祖伐宋军于汴纳罕曰李璮承国厚恩坐制一方然其人

多诈叛无日矣帝亦患之中统元年两迁宣抚使三年迁秦蜀五路四川行中书省事其年李璮反帝使谕纳罕曰卿言犹在耳璮果反矣卿守

谨守西鄙对曰臣谨受诏不敢以西鄙为陛下忧明年授中书平章政事以病卒封魏国公谥宣昭子博衮彻尔知河中府

△杨惟中

杨维中字彦诚宏州人金末以孤童子事太宗知读书有胆略太宗器之年二十奉使西域三十余国宣畅国威俾皆籍户口属吏以归帝

于是有大用意皇子库春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克宋枣阳光化等军光随郢复等州及襄阳德安府得名士数十人收伊洛诸书送

燕都立宋大儒周惇颐祠建太极书院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闲遂通圣贤之学慨然欲以道济天下拜中书令定宗即位平阳道断事官

希产横恣不法诏惟中宣慰惟中按诛之金将武仙余党散入太原真定闲聚众剽掠诏会诸道兵讨之不克惟中谕降其渠帅余党悉平宪宗

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俾屯田唐邓申裕嵩汝蔡息亳颍诸州刘福为河南道

总管贪鄙残酷虐害遗民惟中至召听约束福称疾不至惟中设大挺于坐复召之福不得巳以数千人拥卫见惟中惟中握大挺击仆之数日

福死河南大治迁陕右四川宣抚使时诸军帅横侈病民郭千户者尤甚惟中戮之以徇关中肃然岁己未世祖总统东师奏惟中为江淮荆湖

南北路宣抚使俾建行台以先启行宣布恩信蒙古汉军诸帅并听节制师还卒于蔡州中统二年谥忠肃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司马迁
  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张廷玉
  ●卷九十四·徐梦莘
  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忧去世 贺拔岳被赚丧身·蔡东藩
  第五十六回 议典礼廷臣聚讼 建斋醮方士盈坛·蔡东藩
  卷三十四·唐·蒋一葵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九)·陈寅恪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三)·杨士奇
  通志卷三十七·郑樵
  卷四·胡一桂
  刘浚传·沈约
  韦夐传·令狐德棻
  南平王元浑传·李延寿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八·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三·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九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八古今体一百四十四首【辛卯六】进宫斋戒西直门外作方泽将临预致斋还宫清跸历郊街黍田禾壠虽菁蔚为盼优膏益廹怀昨沾三寸似非诬洼地仍看潦积涂终属小濡非大渥忧心安得刻纾吾麦收那肯让时

  • 卷八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祖龙学集途次金陵逢同年沈五判官数载天涯别年来不定居扁舟忽相植孤抱信何如公干犹多病【春述】孝先仍懒书【自谓】人生从坎客意且踌蹰淡薄市桥酒鲜肥

  • 卷三·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三蒲州吴雯撰五律永乐蚤发蚤发招贤里凉云解郁蒸河声过雷首雨气下风陵凤嘴三春麦龙头五月氷莲花天外落千仞碧崚嶒卧佛寺石壁留苍藓秋风绀殿隂残僧朝闭户山鸟暮窥林老树饱氷雪白云横古今津梁本无

  • 石门文字禅集补钞·吴之振

    惠洪余自并州还故里馆延福寺寺前有小溪风物类斜川儿童时戏剧之地也春深独行溪上因作小诗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新晴为不平,约束晚来还。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整钩背落日,一叶嫩红间。崇胜寺后有竹千馀竿独一根秀出人

  • 苏妈思女责桃花·佚名

    (苏妈上)【长相思】六娘死,无所依,;一番消想,一番啼。桃花必知机。桃花只来。(占上)听见叫,耳头烧;目顿脉鼓,胸前潮;惊惶头带标。(末)跪处。(占)??间子都无乜事,?甲人跪 (妈)甲你跪,敢不跪吗?【好姐姐】桃花贼婢,罪过大如天。自小跟娘西芦去

  • 志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六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十一。嘉礼杂仪。上元燃灯会仪。○小会日坐殿前期都校署设浮阶于康安殿阶前。 尙舍局率其属设王幄于殿上设便次于王幄东设二兽炉于前楹外

  • 汉制攷自序·王应麟

    汉制载于史者先儒攷之详矣其见他书者未之攷也尝谓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三代损益至周大备夫子从周与从先进之言所谓百世可知者其法着于春秋东迁之初先王典章槩有存者义和秬鬯之赉王命犹重也司徒缁衣之美王官犹贤也祭仲论

  • 兵二七·徐松

    备边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二月,诏沿边诸郡关防守吏谨视蕃商,无许阑出铜钱。敢故纵者,自五百至五千,令有司差定其罪,着于甲令。有能告者,第赏之。 四年九月五日,诏忻、岚、宪州缘边诸寨,不得纵军士入蕃界打劫,以致引惹贼众。如入界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 洪武八年春正月辛酉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壬戌,以中书左司郎中章善为礼部尚书。 湖州府民输官钱三百余万入京,次扬子江,舟覆,钱没其半,民既代偿。已而军士有

  • 东溪日谈録卷九·周琦

    经传谈上总说三代以前无书可读圣贤迭兴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圣有皋䕫稷契伊傅颜曾思孟之贤三代之后有书可读其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圣皋䕫稷契伊傅颜曾思孟之贤无闻焉人病道耶道病人耶吾不得而知也至宋始有羣贤

  • 孟子纂疏卷五·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孟子纂疏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五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

  • 善学者①·戴圣

    ——响鼓不用重捶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2),又从而庸之(3)。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4),先其易者,后其节目(5),及其久也,相说以解(6)。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六十二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布施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布施波罗蜜多。不应观四静虑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四静虑四静

  • 守行品第三十三·佚名

    佛告释提桓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是深般若波罗蜜。讽诵读持习行守者,拘翼。是善男子,若入斗战中终不中道损其寿命。若刀矛箭终不中其身。所以者何。是善男子长夜行六波罗蜜。已自降伏淫欲之剑恚痴之刺。复为他人降淫

  • 卷九·佚名

    △善业道品第六之二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瞋恚。一切众生常所爱重。其心清净离诸垢秽。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瞋恚故。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无明障。自

  • 光赞经卷第九·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分曼陀尼弗品〉第二十二尔时贤者分曼陀尼弗白佛言:&ldquo;尊者须菩提,佛使说般若波罗蜜,乃说摩诃衍事为?&rdquo;须菩提白佛言:&ldquo;唯,我说摩诃衍得无过,天中天!&rdquo;佛言:&ldq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薛致玄

    五卷。元薛致玄 (生卒年不详)撰。薛致玄,字庸斋,官至河南路提学,赐号太霞老人 (见 《道德真经集义》卷中)。此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杨仲庾《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和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十卷。《道德真经

  • 林语堂散文·林语堂

    林语堂的散文,在内容上有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特点,除其明显的政治上和观点上的差错外,他的有些思想和主张,如要求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等等,这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