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浚传

刘浚字休服,将出生的那天傍晚,有一只鹏鸟在屋顶上号叫,元嘉十三年(436),刘浚八岁,被封始兴王。十六年(439),他被任为都督、湘州诸军事、后将军、湘州刺史,又迁任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并五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还照旧,十七年(440),当扬州刺史,将军照旧,可以设置部兵。十九年(442),免去州府职务。二十一年(444),加官散骑常侍,进号中军将军。

明年,刘浚上书说:“我治下的吴兴郡,襟带群山,有很多沼泽地形,溪流汇集,疏导一迟便导致堵塞。时雨还未结束,便已水漂四方。或者正当春季农民停止耕种,或者秋初淹没了庄稼,农夫因此非常困苦,无法防治,这一地区,土地肥沃,人民众多,一岁丰收则京城也因此受福;年岁发生水灾,那么几郡都会遭到灾难。近年以来,灾荒多,丰收少,虽然多次赈救。耗费国家储蓄,公私都已困敝不堪,几乎看不到丰收。本州百姓姚峤最近献计,为两吴郡、晋陵义兴四郡同时注入太湖,但松江的沟渠雍塞不通,所以处处水满,浸渍成灾。想从武康的纟宁溪开通漕谷湖,直接通到海口,一百多里,挖通渠道必定不会堵塞。他亲自去步行测量。二十多年过去,十一年的大水。已到过前刺史刘义康那里陈说这个计策。刘义康马上派主簿盛昙泰随同姚峤到处视察,因为二人意见不合,这个计划终于被放在一边。然而这事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应该加以研究。最近派议曹从事史虞长孙和吴兴太守孔山士共同实行,测量地势,评定高低,其中河溪来源无不亲自察看,图画地形,细加考证,按照他们的计算,这事一定可以实行。前段时间四郡同时遭患,不只吴郡,如果此渠得以沟通,几个地区都会蒙受益处。没有暂时的劳苦,便永无宁日。然而开创事务很大,起点自然很难,今天想先开小渠,观察水流的势态,只需派乌程、武康、东迁三县的附近百姓,马上开工。如果不是胡言乱语,大概还是可以采用的。”文帝采用了这建议,但是此工程最终没有完成。

二十三年,文帝给刘浚鼓吹一套。二十六年,刘浚出外当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兖二州刺史,常侍的官还照旧。二十八年,派刘浚率兵在瓜步山筑城,免去其南兖州刺史的职务,三十年,刘浚又转任都督荆、雍、益、梁、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兼任护南蛮校尉、持节常侍还照旧。刘浚少时便爱好读书,外表俊俏。他的母亲潘淑妃深得文帝宠爱。当时没有立皇后,潘淑妃实际管后宫杂事。刘浚人才出众,母亲又当红,文帝颇留意于他。建平王刘宏、侍中王僧绰、中书侍郎蔡兴宗都因为有文才而与他交往。当初元皇后生性妒嫉,因为潘氏被宠爱,以至因愤恨而死,所以刘邵非常憎恨潘氏和刘浚。刘浚担心将来发生灾祸,于是屈意侍候刘邵。刘邵又与他交好。刘浚犯过很多错误,多次被文帝责骂,所以他很忧虑害怕,于是共同制造巫蛊的勾当。到了出镇京口时,文帝允许他带扬州文武将吏二千人跟从自己,在外藩游玩宴乐,很是得意。在外年把时间,又因失去了南兖州刺史职务,于是又召回朝廷,庐陵王刘邵因病被免除扬州刺史职务,当时江夏王刘义恭在外藩任职,刘浚认为这职自然归自己无疑。而文帝却把这职务授给南谯王刘义宣,所以刘浚非常不高兴,于是通过员外散骑侍郎徐爰向文帝请求镇守江陵,另外求助于尚书仆射徐湛之,而尚书令何尚之等都认为刘浚是太子次弟,不应该外出。文帝因荆州是上游最重要的藩镇,应该授给至亲之人,所以让刘浚当荆州刺史。当时刘浚入朝,又派他到京口,让他呆一下再选用,刘浚到京口后巫蛊的事便暴露了,当时是二十九年七月。文帝因此叹息了一整天,对潘淑妃说:“太子图谋富贵还说得过去,虎头也如此,确实是我未想到的,你们母子怎能一日没有我呢?”刘浚小名叫虎头。文帝叫身边心腹朱法瑜暗中质问刘浚,话说得很悲切,还给刘浚带来一封信:“鹦鹉的事你大概已知道了,你怎么迷惑到这地步,况且沈怀远是什么东西,他怎么能为你保守秘密呢?所以我叫朱法瑜口头告诉你,写信之际,我非常惋惜遗憾。”刘浚又是惭愧又是害怕,不知答话。刘浚回到京口,本来是暂时离开,文帝此时大怒,不让他回到京城。当年十二月,中书侍郎蔡兴宗问建平王刘宏:“今年快完了,征北什么时候回来?”刘宏叹息好久说:“年内必回来。”在京口刘浚以沈怀远为长流参军。每天便开小门到外边游玩,文帝听说这事,便杀掉刘浚最喜欢的人杨承先。明年正月,荆州的事正准备进行。二月,刘浚回朝廷。十二日,到宫中接受任命。当天隐藏严道育的事被揭发。第二天早晨,刘浚上朝谢罪,文帝面色和平常不一样,当天夜晚便加以质问,刘浚只是说有罪而已。潘淑妃搂着刘浚,哭着对他说:“你开始时的诅咒事暴露,还能改过自新,为什么又藏起严道育呢?皇帝不能宽容你,甚至我磕头请求原谅,他仍不原谅你。今日活着干吗,你可以送药来,我先死了算了,不忍心看到你败亡。”刘浚奋身而出,大声道:“天下事马上会判明,希望母亲稍稍消愁,我一定不会连累你。”

刘邵到里面去杀文帝的第二天早晨,刘浚正在西州,他的府中舍人朱法瑜告刘浚说:“台内叫唤,宫门都关闭了。路上传说太子反了,不知道祸变的原因。”刘浚假装惊异道:“现在该怎么办?”朱法瑜劝他前去占据石头城,刘浚还未得到刘邵的信息,不知大事成了没有,六神无主,手足无措。他的将军王庆说:“如今宫内发生了异常,不知皇上安宁不安宁,凡是臣子,应该投身赴难。据城自保,不符合做臣的道德。”刘浚不听这一套,于是从南门出来,直到石头城,兵士也有一千多。不久刘邵马上派张超之来召见刘浚。刘浚支走其他人细问情状,便马上穿上军装跃马而去。朱法瑜坚决阻止刘浚,刘浚根本不听。走到中门,王庆又进谏说:“太子谋反,天下憎恨,明公你只需要坚固城门,吃储藏的粮食不过三天,造反党羽自己会离散,形势如此,你怎么能离去呢?”刘浚说:“皇太子的命令哪个敢再多说一句,便将他斩首。”走到里面见了刘邵,劝刘邵杀了荀赤松等人。刘邵对刘浚说:“潘淑妃不幸被乱兵杀死了。”刘浚说:“这是我心中一直希望的。”他的悖逆不道便是如此。

到了刘邵将失败时,刘浚劝刘邵到海上去,用辇车装载珍宝绸缎上船,又给刘邵写信说:“船还未到,今晚约定在此处的宝贝全部装走,希望你快点下书叫谢赐弄来船舰。尼姑已到台城里去了,我和她明天告别,我仍然以为你的辇车应该到这里,不然不能震慑人心。”因为人心离散,所以刘浚的计划没有实行,刘浚信中的尼姑即是严道育。

到了刘邵跑到井下,高禽到井中把他牵出来,刘邵向高禽说:“天子在哪儿?”高禽说:“至尊就在不远的新亭。”带刘邵到宫殿前,臧质看见刘邵就哭了起来,刘邵说:“我的罪恶天地不容,大人何必哭泣。”臧质于是历数刘邵的罪恶,刘邵回答:“先帝时我被冤枉,将要被废除太子,我不可能当狱中囚犯,向萧斌讨教,萧斌便劝我如此。”又对臧质说:“可以写上奏,我能充军远方吗?”臧质回答说:“皇上就在航桥南岸,他自有处分。”捆刘邵到马上,送到军门。到了牙帐下面,刘邵抬头仰望。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和亲王们都一同俯视刘邵的到来。刘义恭质问刘邵说:“我弃逆从顺,有什么大罪,你突然把我的十二个儿子都杀了?”刘邵回答说:“杀弟弟们,这事我对不起叔父。”江湛的妻子庾氏乘坐马车怒骂刘邵,庞秀之也对刘邵加以斥责,刘邵厉声喝道:“你们为什么还要如此烦人?”刽子手先杀刘邵的四个儿子。刘邵对南平王刘铄说:“这有什么呢?”就将刘邵在牙帐下斩首,刘邵临死叹息:“没想到宗室之间竟到这步田地。”

刘邵、刘浚和刘邵的四个儿子刘伟之、刘迪之、刘彬之和其中一个没有名字的,刘浚的三个儿子长文、长仁、长道都在大航被斩首。把他们的尸体丢在街市之中。刘邵的妻子殷氏被赐死在监狱之中。殷氏临死时对狱吏江恪说:“你们家骨肉相残,为什么还要枉杀天下无罪的人。”江恪说:“你被拜为皇后,不是罪是什么?”殷氏说道:“这不过是暂时的,他将以鹦鹉作皇后。”刘浚的妻子褚氏,是丹陽尹褚湛之的女儿,褚湛之南逃开始时,便被刘浚抛弃,所以免于一死。其他的刘浚的子女、媵妾,都在监狱赐死。将刘邵、刘浚的尸体扔到江中,其余的同伴反党人物和王罗汉等被杀死。张超之听说士兵进去,叛逃到合殿旧址,正在皇帝龙床边上,便被乱兵杀死,大肠割去,心被掏出,一块一块剜他的肉,将士们把他生吃了。他的头骨被烧掉。当时不见了传国玺,问刘邵,他答说:“在严道育那里。”马上去取来了。严道育、鹦鹉在街上鞭死。在石头城四望山下焚烧她们的尸体,把骨灰撒到长江去。又毁掉东宫内刘邵住的小房子,把那里弄得脏脏的。

封高禽新陽县男,食邑三百户,追认潘淑妃长宁圆夫人,设置一些守护之家。

伪司隶校尉殷冲、丹陽尹尹弘都被赐死。殷冲为刘邵草立檄文,又是殷妃的叔父。尹弘二月二十一日早晨进去值班,到西掖门,听说宫中有变,便率城内卫兵到阁楼下。到听说刘邵进来,惶恐地启告,请求分配他任务,又为刘邵安配兵士,尽力服务。尹弘是天水冀城人,是司州刺史尹冲的弟弟,被文帝所委托。元嘉中历官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卫将军,当时人的大小辟爵,刘邵都委托给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王规·姚思廉
  卷九十二 志六十七·赵尔巽
  卷八十五·毕沅
  元明事类钞卷三·姚之骃
  卷第四十八·徐鼒
  读礼通考卷七十二·徐乾学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一四八一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金佗稡编卷十·岳珂
  提要·朱轼
  崔腂传·刘昫
  奥屯忠孝传·脱脱
  卷十九上·雍正
  馆阁续録目録·陈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观·唐圭璋

      观字通叟,如皋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元丰二年(1079)为大理寺丞。坐知江都县枉法受财,除名永州编管(或云曾官翰林学士)。曾著扬州赋,芍药谱。有冠柳集,不传,今有辑本。   忆黄梅   枝上叶儿未展。已有坠红千片。春意怎

  • 四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一百五十三首【丙申六】雨【五月初二日】自朝还至暮不疾亦非徐势沛悠扬矣理含藴藉与谁能较分寸惟喜利耰锄真是依旬泽【自二十二日得雨之後隔数日必逢阵雨而今日则自晨至夕势尚未

  •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张说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六卷 同治(上)·缪荃孙

    薛焕奏(同治元年正月初四日)上海洋泾浜西、北两面,经英、法两国与署藩司吴煦会商,挖濠筑墙,以顾洋商贸易之地。此次办防务,察英、法文武各员颇为出力。惟贼势众多,若当危急之时,深虑其游移袖手,致蹈宁波故辙。查洋人生性好胜

  • 三七六 寄谕浙江巡抚三宝查询朱彝尊《经义考》藏板之家·佚名

    三七六 寄谕浙江巡抚三宝查询朱彝尊《经义考》藏板之家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初七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浙江巡抚三<宝>,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初七日奉上谕:朕阅四库全书馆所进抄本朱彝尊《经义考》,于历代说经诸书广搜

  • 卷六十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八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守令上真宗论资?人与知州流外人注县令孙 何臣闻为官择人以爵驭贵共治之任牧守居先亲民之官令长为急故前代目为遴选择彼清流黜幽而陟明信赏而必罚或自剖竹之职入

  • 礼二四·徐松

    明堂御札【宋会要】仁宗皇佑二年二月十八日,帝谓辅臣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今冬至日当亲祀圜丘,欲以季秋有事于明堂,行飨帝飨亲之礼,以极孝恭之意。卿等讨寻典故,详议其事。」文彦博等对曰:「此礼久坠,历代未行,非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五·黄晖

      詰術篇   圖宅術曰:孫曰:晉書魏舒傳:「少孤,為外家寧氏所養。寧氏起宅,相宅者曰:『當出貴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謂應之。舒曰:『當為外氏成此宅相。』」韓友傳:「善占卜,能圖宅相冢。」又按漢書藝文志形法有宮宅

  • 卷九·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九     宋 易袚 撰师氏掌以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

  • 墨子卷十三·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十三鲁问第四十九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吾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説忠行义取天下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讐怨行暴失天下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皮币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宗喀巴

    华夏密乘中兴,暨西藏佛法内流,大勇实为前矛。勇原籍四川巴县,姓李名锦章,民国八年夏,与大慈大觉同日从余落发,方二十七龄尔。受戒参禅江天寺,及住静五台山,迨十年秋,余讲法华于宛平,来依座下。时有日本东密老宿觉随者,屡以唐代传

  • 沙弥罗经·佚名

    失译附三秦录  昔有小儿。名曰沙弥罗。年始七岁。意好道德。随一沙门。为作弟子。处在山中。给师所使。诵念经法。心不懈怠。至年八岁。得阿罗汉。道眼能洞视。所见无极。耳能彻听。天上天下。所为善恶。皆悉闻之。

  • 耶稣手稿之谜·欧文·华莱士

    《耶稣手稿之谜》为欧文·华莱士第8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在全世界一特别在欧美——的宗教界和非宗教界引起巨大反响的一部奇书,也是迄今为止,人们用文字形式提出并探讨基督本人和《圣经》的真实性,揭示宗教信仰和科学文

  • 认识与谬误·马赫

    奥地利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马赫的主要著作之一,1905年在莱比锡出版。作者在书中立足于从他提出的要素论来讨论经验主义认识论问题。马赫认为,知识中不含有多余的、经验之外的存在,知识开始于感觉要素。马赫说,比如我

  • 朝鲜志·佚名

    域外地理著作。 明佚名撰。二卷。卷首略叙疆域沿革,正文以京都、风俗、古都、古迹、山川、楼台六目为经,以所属京畿、忠清、庆尚、全罗、黄海、江源、平安、咸镜八道为纬,备载朝鲜历史沿革、京都宫殿,堂、阁、亭、坛庙;风

  • 三十五举·吾丘衍

    印学论著,元吾丘衍著。该书载于《学古编》中,阐述篆隶之演变,篆写摹刻方法及篆刻知识、创作经验等,后世篆刻家多奉为科律。清桂馥有《续三十五举》、姚晏有《再续三十五举》、黄子高《续三十五举》等,曾刻入《咫进斋

  • 慈悲道场忏法·佚名

    梁志公宝唱等集。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