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879_1 【招手令】    亚其虎膺,曲其松根。以蹲鸱间虎膺之下,   以钩戟差玉柱之旁。潜虬阔玉柱三分,奇兵阔潜虬一寸。   死其三洛,生其五峰。   卷879_2 【打令口号】    送摇招,由三方。一圆分成四片, 
- 昔欧阳子序梅圣俞诗有穷而后工之语予窃非之周末板荡诸什不能跻诸清庙生民而少陵稷契自许岂必借彼羌村巫峡之寄兴哉诗之工不工不系乎穷达明矣今观景城纪公之诗而知欧阳子之言未可尽非也诗皆明季天崇间作忧时感事多怫郁 
- 李揆,字端卿,系出陇西,为冠族,去客荥阳。祖玄道,为文学馆学士。父成裕,秘书监。揆性警敏,善文章。开元末,擢进士第,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试中书,迁右拾遗,再转起居郎,知宗子表疏,以考功郎中知制诰。扈狩剑南,拜中书舍人。乾元二年,宗室 
- 						 			  ◎地理志四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本古冀州之地。高阳氏谓之幽陵,陶唐曰幽都,有虞析为幽州。商并幽于冀。周分并为幽。《职方》,东北幽州,山镇医巫闾,泽数貘养,川河、泲,浸淄、时。其利鱼、盐,其畜马、牛 
-   ◎德宗本纪二   二十一年乙未春正月癸酉朔,停筵宴。乙亥,日兵寇威海。丁丑,我海军与战于南岸,败绩。己卯,吴大澂始出关视师。辛巳,威海陷,守将戴宗骞死之。改命聂士成统兵入关。丁亥,诏责李鸿章。庚寅,刘公岛陷,水师熸,丁 
- 汉儒解经之陋《易》本卜筮之书也,后之儒者知诵《十翼》而不能晓占法;《礼》本品节之书也,后之儒者知诵《戴记》而不能习仪礼。何哉 义理之说太胜焉耳。春秋、战国之时,去古未远,先王礼制不尽沦丧,故巫、史、卜、祝,小夫、贱 
- 沐天波杨畏知沐天波黔国公沐天波,黔宁昭靖王英十一世孙也。崇祯三年,父启元薨,嗣立,挂征南将军印。时,天下大乱,独云南远,不被兵,号为安乐。沐氏世保爵土,得诸土司心,明兴以来,勋臣贤守方面者,推沐氏。张献忠既入四川,滇、黔震恐。 
- 一三七五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直隶总督臣梁肯堂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 
- 王图,字则之,耀州人。万历十一年(1583)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任右中允负责南京翰林院的事务。受召见并被任命为东宫讲官。“妖书”事件发生,沈一贯想将一些人罗织进去,王图是他教习的门生,极力规劝他。他渐渐升任詹 
- 原文:廿(二十)六年九月己卯朔【……】【等曰:】[【……】□不敢獨前,畏耎,舆偕環(還)走十二步。反寇來追者少,皆止,陳(?),共(?)射(?)【□□□】【……】]【得等曰:】[【…… 
- 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 
-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 日本全国佛教僧众信徒诸佛子公鉴:前数年尝见日本宗教信徒统计表,知近年日本佛教信徒激增至三千万以上,以超过日本全人口之半数。而向来蛰伏出林寺院中之中国佛教,近来亦渐普及群众。方幸在将崩溃之赤白帝国主义──以强大 
- 中国禅学之发展本校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二月邀请北大文学院长胡适之先生来校作学术讲演,讲演题为《中国禅学的发展》。讲演计分四次:(一)《印度禅》,(二)《中国禅宗的起来》,(三)《中国禅宗的发展和演变》,(四)《中国禅学的方法 
-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若欲受持牟梨曼陀罗。必须成验者。先护三业令极清净。复先定一所有舍利之塔者。即当拣择好时月日。所谓从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为好时日也。若用一日作法者亦得。即当用其月十五日最为第一。香汤洗浴著新 
- 佛祖纲目序余辑是书。窃有深愿。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曰发心正以求其自觉。曰应世正以满其初心。心之未形。杳杳冥冥。不见一物。无佛无祖无纲无目者。此性之纤尘不立 
- 南宋地方志。度宗咸淳年间知常州事史能之撰。30卷。毗陵即常州,治今江苏常州。此志叙地理、诏令、官寺、秩官、文事、武备、风土、祠庙、山水、人物、词翰、财赋、仙释、寺观、陵墓、古迹、详异、碑碣、纪遗等内容,繁简 
- 十卷。明朱谋玮撰。谋玮字郁仪。封镇国中尉。贯串群籍,通晓朝廷典故。万历中管理石城王府事,宗人咸就约束。暇则闭户读书。着《易象通》、《诗故》、《春秋战记》、《鲁论笺》、《骈雅耽》及他书一百二十种。是书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