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汉制攷自序

汉制载于史者先儒攷之详矣其见他书者未之攷也尝谓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三代损益至周大备夫子从周与从先进之言所谓百世可知者其法着于春秋东迁之初先王典章槩有存者义和秬鬯之赉王命犹重也司徒缁衣之美王官犹贤也祭仲论京不度过制之城犹未众也无骇卒始请族世官之敝犹未逺也泰山有祊则廵守之迹犹可复也九宗五正有后则封建之制犹可寻也师服之言建国臧僖伯之谏观鱼则据经守古之士犹多也春秋何为而作乎宰咺归赗天衷民彛大泯乱春秋所以始欤于献六羽于税畆皆曰初于丘甲于三军皆曰作于南门于雉门及两观皆曰新作夫子盖伤之也秦作西畤胪于郊祀鲁惠公请郊禘史角实往而祀礼始僣矣其后齐作内政而兵制变晋作爰田而田制变晋作执秩而官制变郑铸刑书而刑制变大夫奏肆夏季氏旅泰山晋不知殽烝鲁不知尚羔礼防亡矣然名卿大夫讲闻故实三代文献蔼如也纳鼎有谏观社有谏申繻名子之对里革断罟之规御孙别男女之贽管仲辞上卿之飨栁下季之述祀典单襄公之述夏令秩官魏綘之述夏训虞箴郯子能言纪官州鸠能言七律子革倚相能诵祈招懿戒观射父之陈祭祀闵马父之称商颂格言猷训粲然可暏齐虞人之守官鲁宗人之守礼懔懔秋霜夏日之严刘子所云天地之中子产所云天地之经胥臣敬徳之聚晏子礼之善物又皆识其大者綂纪相承渊源相续得夏时坤干见易象鲁春秋而知三代之礼所以扶持于未坠者岂一人之力哉战国去籍之余孟子言井地曰大畧言班爵禄曰闻其畧言诸侯防礼曰未学而尝闻若其宏纲丕式因畧而致详推旧而为新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春秋大复古讥变古井牧变而阡陌畿服变而郡县车乗变而歩骑什一变而箕敛佩玉变而带劔簋席变而杯案生民之理有穷则圣王之法可改古其不可复乎是意唯太史公知之于夏殷纪举孔子正夏时善殷辂卓然见损益之要指于髙帝纪曰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葢叹其袭秦也汉之止于为汉自髙帝之袭秦始虽然两汉之制文中子奚取焉吁三代逺矣汉诏令人主自亲其文犹近于书之典诰也郎衞执防之用儒生犹近于王宫之士庶子也司徒府有百官朝会殿以决大事犹近于外朝之询众也牧守有子孙郡国有辟举庶防建侯之旧丞相进见御坐为起在舆为下庶防敬臣之意三老掌教化孝悌力田置常员乡遂之流风遗韵亦间见焉是之取尔君子尚论古之人以为汉去古未逺诸儒占毕训故之学虽未尽识三代旧典而以汉制证遗经犹幸有传注在也冕服车旗彛器之类多以叔孙通礼器制度为据其所臆度无以名之则谓若今某物及唐儒为疏义又谓去汉久逺虽汉法亦不可攷盖自西晋板荡之后见闻放失习俗流败汉世之名物称谓知者鲜焉况帝王制作之法象意义乎此汉制之仅存于传注者不可忽不之攷也愚少尝有闻老弗敢坠因防次为编以俟后之君子自流遡源三代之礼庶乎其可识矣辛巳夏五王应麟序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六·刘昫
  列传六·薛居正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七·乾隆
  卷八下·朱熹
  大事记卷九·吕祖谦
  稽古录卷十五·司马光
  第一九七红白禀光绪十四年一月二十六日一一四○七—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纪昀
  陈序·陈乃干
  凡例·佚名
  ●漏网喁鱼集·佚名
  裴寂传·欧阳修
  再版记言·辜鸿铭
  卷四十七·佚名
  165.郭子仪单骑退回纥·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戴善甫

    (外扮钱王引近侍卒子上)某姓钱名俶,字德厚。自先祖钱镠,世居杭州。唐昭宗时,改杭州为镇海军,封我祖为镇海军节度使,号杭州为衣锦城。梁太祖赐玉带一条,打猎马十疋。唐庄宗赐玉册金印。先祖下世。我父元瓘嗣爵父没之后,某嗣守

  • 第二折·李寿卿

    (费无忌引卒子上,诗云)须知草要连根拔,专怕春回芽再发。我今不杀伍子胥,倒等他来把我杀。自家费无忌的便是。颇奈伍员无礼,我差费得雄去诈宣他入朝,不想芈建私奔樊城,先与伍员说知,将我费得雄着实打了一顿。还喜的我家孩儿有

  • 前集原序·罗椅

    放翁诗选前集原序拣着吟人苦心处吟时较易拣时难大父涧谷翁题赵庆御手写唐絶句结语也拣诗之难尚矣人谓删後无诗非果无性情也特未有删手尔族孙夀可以翁所选放翁陆先生诗刻本抚卷圭复涕泪盈睫悲夫善和书卷存者仅十一於千

  • 卷一百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井类五言古双桐生空井       【梁】简文帝季月双桐井新枝杂旧株晩叶藏栖鳯朝花拂曙乌还看西子照银牀系辘轳麟趾殿咏新井     【北周】宗 懔当为醴泉出先令浪井开

  • 列传第三十九 王僧辩·姚思廉

    王僧辩,字君才,右卫将军神念之子也。以天监中随父来奔。起家为湘东王国左常侍。王为丹阳尹,转府行参军。王出守会稽,兼中兵参军事。王为荆州,仍除中兵,在限内。时武宁郡反,王命僧辩讨平之。迁贞威将军、武宁太守。寻迁振远将

  •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脱脱

        道宗六   寿昌元年春正月己亥,如混同江。庚戌,西南面招讨司奏拔思母来侵,萧阿鲁带等击破之。乙卯,振奉圣州贫民。二月戊辰,赐左、右二皮室贫民钱。癸酉,高丽遣使来贡。乙亥,驻跸鱼儿泺。三月丙午,赐东北路贫

  • ◎职官九·徐天麟

    ○奉使矫制(下)元帝建昭三年,使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共诛斩匈奴郅支单于于康居,始郅支单于困辱使者,上书骄嫚,汤为人沈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西域本属匈

  • 卷六·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六宋 黄震 撰南朝宋武帝 刘氏讳裕初为刘牢之参军击孙恩以功守下邳既而灭桓元复晋室克谯纵【蜀】枭卢循【番禺】灭燕【慕容超】伐秦【姚】所句无前中原震动三秦父老垂泣以请称舍此欲何之 

  • 陶潜传·沈约

    陶潜字渊明,有人说渊明字元亮,是寻陽柴桑人。他的曾祖陶侃,是晋代的大司马。陶潜青年时期便有非常高雅的志向,曾经写过《五柳先生传》自述,文章说:不知先生是哪里人,更不知姓甚名谁,他家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便以五柳先生作自己

  • 卷二·顺治

    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卷二训羣臣天聪四年庚午二月丙辰上谕众贝勒诸臣曰尔等仰防天佑凡所行之事皆当处之以义毋贪黩以利己毋偏庇以徇人天人一理在下之士卒悦服则天心亦嘉与

  • 卷一·朱熹

    朱公掞录拾遗性静者可以为学(淳)。学在知其所有,又养其所有(淳)。实是实非能辨,则循实是,天下之事归于一是,是乃理也,循此理乃可进学至形而上者也(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得放过也(正)。忠信为基本,所以进德也,辞修诚意立,所以居

  • 为 续 明 书·太虚

    吾人现现成皆各有等同佛陀的觉心,刹那刹那活泼泼底流行著。

  • 卷第三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定品第九之一如是已辩诸智差别。次当分别智所依定。唯诸静虑能具为依。故于此中先辩静虑。或于先辩。共功德中已辩智所成无诤等功德。余所成德今次当辨。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智品之三◎何故祭祀饿鬼则到。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解佛经故。如经说生闻婆罗门。往至佛所。问佛言。沙门瞿

  • 卷第三十六·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六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八波罗夷法初婆伽婆三藐三佛陀。从本发意所修习者皆悉成就。住迦维罗卫释氏精舍。为诸天世人恭敬供养。广说如上。尔时大爱道瞿昙弥。与阐陀夷阐陀波罗陀婆阐陀

  • 卷第二十三·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三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宗教答响三 吴观我太史问。广瀹於过去世。种少善根。得闻向上一路。无柰障缘深厚。念力粗浮。虽有疑情。不能相续。又恨病魔羁[马-(烈-列)+廾]

  • 发史·胡朴安

    呜呼!吾民族蒙辫之耻,至于今已二百六十八年矣,习以为常,安之若素,几自忘固有之头颅,认胡尾为本来之面目矣。贤人杰士,严夷夏之分,抱种族之戚,宁尽去其,而不肯垂修修之尾以为汉族羞。世人论者,以为区区之,无与乎兴亡之故。呜

  • 食色绅言·龙遵

    养生类著作。二卷。旧本题明皆春居士撰,不著名氏。后依据明本《瀛奎律髓》考证,其中载有成化丁亥新安守龙遵叙,自称皆春居士,而断为龙遵叙所作。《宝颜堂秘笈》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均题为龙遵叙所作。生平事迹不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