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三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明四库全书遗失有印底本请将提调等分别议处折

一二三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明四库全书遗失有印底本请将提调等分别议处折

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三十日

臣永瑢、臣惠龄谨奏,为查明四库全书遗失有印底本,恭折参奏事。

窃臣等奉旨清查全书底本,当经派出各员分别有印无印,或全或缺,据实登记,并调取各项册档,详加核对。臣永瑢、臣阿桂业将查出遗失印本总数先行具奏在案。续经奉旨派出臣惠龄一体严行查办。旬日以来,臣永瑢会同臣惠龄饬令派出各员,将现交底本查对四库馆进书总目有无缺少,并将翰林院移送武英殿有印遗书清册及原总纂纪昀呈出底册,核对武英殿接办全书提调收存册及移送三分书册,务将遗失印本细数并由何处遗失,一一分晰明确,以凭核办。

伏查乾隆四十五年原任大学士英廉等查明陆费墀遗失有印底本,奏明交部议处,撤回提调后,卽系韦谦恒、彭元珫二员接办,又续派吴裕德、关槐、周兴岱一同办理。及至续办三分全书时,复移交刘坤、苏保、玉保、罗修源、吴敬舆、恭泰、胡荣、徐鉴八员分部经管。臣等逐加检查各提调交出底本,除扣改存目各书外,查与四库馆进书总目并无短少。其有印底本,按照翰林院清册及纪昀呈出底册,逐种详核。前经臣永瑢、臣阿桂查明,自四十五年查办后,由武英殿接办全书提调遗失者统计一百十六种,由三分书提调遗失者统计四十三种。旋据接办全书提调声明,尚有陆续查出扣存不抄书二十七种,实遗失有印书八十九种。又据三分书提调续行交出印本十种,实遗失有印书三十三种。此项遗失之书,虽经该提调等赔补足数,但印本因何遗失,自应彻底根究。随传集各该提调严加询问,据称:办理四库全书,头绪纷繁,节次发缮已阅多年,辗转抄写,且散在誊录数千人之手,未能悉归一处,以致残缺遗失,陆续赔补,实系办理不善。等语。臣等诘以遗失印本内,其卷册无多者,或一时疏忽遗失,尚属情事;所有其多至十余本至数十本者,何至全行失去,显有藏匿善本,私行抵换情弊。复据该提调等佥称,卷册较多之书,屡经分给各誊录传写,有将卷首篇页印记擦失者,有擦去首页印记,复遗失多卷者。经提调等收归原部,其仅止擦失卷首印记之书,尚系原交底本,有卷内纂校原签可据。至一部内卷首印记,业经失去,复遗失多卷,提调等难以呈缴,只得另行购觅,并抄写赔补,实无抵换情事。现在奉旨严查,如原书尚存,岂有匿不呈出之理。臣等伏思各省采进遗书,既经钤盖印信,该提调等职司收发,理应妥为经理,俾原书俱归完善。乃节次移交,渐多无印之本,虽询明尚无别项情弊,但将有印之书遗失赔补,其咎实无可辞。查武英殿接办全书提调五员,遗失赔补书籍较多。该提调等均系总司收发之员,难以指定何书系何人名下遗失,而韦谦恒、彭元珫二员经手交代任事日久,应请旨交部严加议处。其续派提调吴裕德、关槐、周兴岱三员,应请交部议处。至续办三分书提调八员内,徐鉴遗失印本十二种,吴敬舆遗失六种,恭泰遗失四种,苏保、玉保、胡荣各遗失三种,罗修源遗失二种,应请交部分别议处。其刘坤一员名下,并无遗失印本,应免置议。

再,从前陆费墀经手书籍以来,并未开造详晰册档,交代清楚。是以臣等现在查办,将各处册档互相比较,详核数次,始得确数。是其平日办理草率之咎,更无可辞。应请将陆费墀一并交部严加议处。【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弊端.之前已责之,此时复又来!云何如此办理?斯亦怪矣!】

至现在各提调交出无印各书,其中既有赔补之本,未经原纂官阅过,应请交翰林院,俟现在详校各书完竣后,派员协同原总纂官纪昀,将无印底本覆加阅看,补钤翰林院印信存贮。其节次扣存本及重本,向存贮武英殿。此种书籍虽非正项底本,亦应饬令该提调全数移交翰林院一体收贮,以归画一。

所有臣等查明底本缘由,理合恭折具奏,分别详缮清单,并将纪昀交出经手底册二本,韦谦恒、彭元珫呈出存册四本,一并恭呈御览。

至四库全书卷帙书目,前经奏明交文渊、文源两阁详校各员逐一登记。俟校勘完竣,通行核对,如有不符之处,再行据实奏明,请旨办理。合并声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初一日奉旨:依议。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元法僧 元树 元愿达 王神念 杨华 羊侃子鹍 羊鸦仁·姚思廉
  列传第二十九 寇隽 韩褒 赵肃 张轨 李彦 郭彦 裴文举 高宾·令狐德棻
  第六回 取集庆朱公开府 陷常州徐帅立功·蔡东藩
  第十八回 创新仪太后联婚 报宿怨中宫易位·蔡东藩
  通鉴续编卷十·陈桱
  宾退随笔·罗惇曧
  卷之七十二·佚名
  尚史卷一·李锴
  谢灵运传·李延寿
  纥石烈胡剌传·脱脱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佚名
  唐纪三十六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下至德二载(丁酉、757)·司马光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吕思勉
  晋纪(曹嘉之)·干宝
  卷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应几·唐圭璋

      应几字定叟,安成(在今江西安福县境内)人。   忆旧游   闻雁   记铜驼载酒,翠陌吹箫,曾听相呼。不尽离离意,觉柔肠如剪,立马踟蹰。人生似此苍鬓,禁得几声疏。想怨入秋深,愁随天远,满目平芜。   音书未曾寄,正人在燕台

  • ●目录·钟嗣成

    録鬼簿序録鬼簿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方今名公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方今已死名公才人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仙〕吊之云已死才人不相知者方今知名才人録鬼簿后序

  • 介庵词·赵彦端

    宋 赵彦端 撰醉蓬莱【梅】向蓬莱云姑射山深有春长好香满枝南笑人间惊早试问寒柯镂氷裁玉费化工多少东閤诗成西湖梦觉防番清晓 好是罗帏麝温屏煗却恨烟村愁风恼一一清芬为东君倾倒待得明年翠隂青子防鳯皇池沼更

  • 卷一 【残诗集】·佚名

    补全唐诗拾遗卷一 【残诗集】李翔《涉道诗》二十八首 【(伯三八六六)】看缙云山图谓见仙都二十年,忽逢图画顿欣然。云岩不似人间世,物象翻疑洞里天。迥压鳌头当海眼,直侵鹏路倚星躔。顶湖纵去无多地,空见霜流百丈泉。百步

  •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佚名

    唐朝新定诗格 唐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一卷,唐崔融撰。此书中国历代书目不见著录,惟《日本国见在书目》“小学家”类录有“《唐朝新定诗格》一卷”,不题撰者。《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提及

  • 王驾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驾,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大顺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诗鉴赏 这是一首极富巧思的即兴之作。写的

  • 卷三·孙一元

    钦定四库全书 太白山人漫藁卷三 明 孙一元 撰 七言古诗 松树障子歌 眼底何人画松树一株两株拂烟雾青入石泉形影空老摧岩壑愁日暮山鬼作灵夭矫行於菟受缚却回顾摩挲双眼看不真恍然步入庐山路气寒心悸狂欲踆仰面大叫

  • 卷四十三·本纪第四十三·脱脱

        理宗三   四年春正月壬寅朔,诏边将毋擅兴暴掠,虐杀无辜,以慰中原遗黎之望。帝制《训廉》、《谨刑》二铭,戒饬中外。以李鸣复参知政事,杜范同知枢密院事,刘伯正签书枢密院事,余玠华文阁待制、依旧四川安抚制

  • 卷三百十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己丑朔,翰林天文院言,日食,雲陰不見。又言,巳時六刻,雲開見日,不及所食分數。宰臣王珪等上表賀。(舊紀書日食不見,新紀削去。)   辛卯,詔提舉教習馬軍所,見教諸將下馬軍兵級,除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三二八禀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二二○二--五·佚名

    一皂役蒙分府谕,协同城工总理等,选举林扬芳为东门总理台下一皂头役罗春叩首叩禀,为遵谕禀举,乞恩俯准着充,俾得趋效事。缘查东门总理周邦正,因母病回唐,所有总理遗缺,蒙谕,着春协同城工总理郑用锺等,另举妥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三·高晋

    名胜【直山东】卢沟桥在广宁门西南三十里卢沟即永定河发源代郡古桑干水也石桥横跨二百余步剏于金明昌间名曰广利康八年重建圣祖仁皇帝制文纪石南有河神庙沙平坡转古树苍然东为拱极城百雉崇墉环若云幄桥当往来孔道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 洪武十四年九月壬午朔,上御奉天门,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统率将士往征云南。友德等既受命,上谕之曰:“云南僻在遐荒,行师之际,当知其山川形

  • 236.葛贤痛打税监·林汉达

    明神宗是个贪财如命的昏君,他追求享乐生活,没完没了地搜罗金银珠宝,把国库都挥霍空了,就千方百计向民间搜刮。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在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在苏州,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

  • 大学章句序·景星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大学所言不过学与教也故此序首冠以学教二字天降生民至之性二句言性之所赋人人皆同语意本商书惟皇降处来天之生人理与气而已理寓于气是性故

  • 卷二十二·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二十二 宋 严粲 撰 谷风之什    小雅 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 伐木之化行则民德归厚故以俗薄道絶刺其上也 习习谷风【解见邶谷风】维风及雨【钱氏曰人行于道遇连续之风又加以雨喻

  •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

    《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

  • 御纂朱子全书·朱熹

    理学著作。宋朱熹著。清李光地、熊赐履等奉敕编。六十六卷。分《为学》、《四书》、《六经》、《性命》、《道德》、《天地》、《阴阳》、《鬼神》等十九门。宋代理学,以程朱之学为正统;宋儒文集、语录,惟朱熹卷帙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