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驾诗鉴赏
生平简介
王驾,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大顺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诗鉴赏
这是一首极富巧思的即兴之作。写的是人们习见的雨后花落的残春小景,但平淡中却见奇崛,诗趣盎趣。
花是春天的象征,诗的前两句即从花着眼。雨前,含苞欲放的花儿蕴藏着一片生机和希望;雨后花已凋谢,空有满枝的绿叶。字句间流露出对春光短暂的惜春情思。如果只写出雨对春光的摧残,那实在是太平常了,再高超也不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人不止于此,他摄取了骤雨方晴之后一群蝴蝶的活动,通过蝴蝶对花落春残的反应,映托出诗人自己的感受。被苦雨久困的蝴蝶,终于盼到大好春晴,便翩翩飞舞,到小园中寻觅花的芬芳。遗憾的是小园无花空有叶,在失望和懊丧之中只能悻然飞走。百花凋谢,已足使人伤感 ,何况连蜂飞蝶舞的情景也不复可见, 越发加强了惜春之意。这里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拟人化手法 ,赋予蝴蝶人的情感。蝴蝶觅花原是它的本能, 此处花落自然飞往别处 ,但诗人不作如是观 ,而以“却疑春色在邻家”来作“蛱蝶飞来过墙去”的注脚,造语奇峰突现,令人耳目一新。邻家小园里自然也不会得天独厚,等待着蝴蝶的仍然是“全无叶底花”的失望 ,因此,诗人用了“却疑”二字,将蝴蝶犹豫、 疑惑而又充满向往的神态表现出来,从中透露出深藏着的惜春隐痛 。大诗人白居易曾有类似之句:“长恨 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山来。”(《大林寺桃花》) 相比之下,王驾的诗丰神更显。
受当时通俗诗派的影响 ,王驾的诗风极其通畅, 如首二句以“雨前“雨后”相对 ,“花间蕊”与“叶 底花”相对,颇具民歌意味。末二句富于巧思,而且动用因果倒装句式,妙趣横生而又蕴藉含蓄。当时杰出的诗评家司空图曾称赞他“ 长于思与境偕”(《与 王驾评诗书》),此诗便是极好的例证。
社 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王驾诗鉴赏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古代百姓不但通过作社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在社日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集体欢宴,非常热闹。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写道:“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 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王驾《社日》虽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却描绘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
鹅湖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境内,这地名本身十分诱人 。湖的名字使人想到鹅鸭成群 ,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 。春社时属仲春,“稻粱 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那么村内呢?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虽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 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 ,“半掩”而不 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社日,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仍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 ”,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 来越长,说明天色将晚。古代习惯,祭社之处必植树。
所谓“故园乔木”,即指社树,它象征乡里,故受人崇拜。其中桑、梓二木即古人常用为社树的树种。此诗的“桑柘”紧扣社日 ,即此之谓。可见笔无旁鹜。
春社散后 ,人声渐少 ,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 ,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 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
猜你喜欢 张炎·唐圭璋 ◆金溪羽人查居广(学诗初稿)·顾嗣立 卷下·南宋辽金元·叶申芗 第一折·佚名 提要·邓深 初集卷九·乾隆 卷319 ·佚名 卷236 ·佚名 卷101 ·佚名 卷十一·佚名 卷三十五·梅鼎祚 小诗·刘半农 卷二百八十六·陈廷敬 御选金诗卷二十三·康熙 秦韬玉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