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传
谢灵运,是安西将军谢弈的曾孙、谢方明的侄子。祖父谢玄,是晋朝的车骑将军。父亲谢..,生下来就不聪明,位居秘书郎,死得早。谢灵运幼年就很聪颖,有悟性,谢玄十分诧异,对亲近好友说:“我生了个谢..,..的儿子怎么就一定赶不上我!”
谢灵运少年好学,博览群书,文章的美妙,和颜延之同为江东第一。纵横俊发超过颜延之,而深细密致则不如他。堂叔谢混特别赏识和喜爱他。袭封为康乐公,因为是国公而照例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没去就任,做了琅笽王大司马行参军。他性格奢侈,车辆衣服十分鲜丽,衣物大多改变旧的形状样式,社会上都很尊崇他,都称他为谢康乐。逐渐升迁为秘书丞,因为出事而免官。
宋武帝在长安,谢灵运担任世子中军咨议、黄门侍郎,奉了命令出使到彭城去慰劳武帝,作了一篇《撰征赋》。后来做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因为随便杀死仆役而免官。宋朝承受天命后,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侯,重又做了太子左卫率。
谢灵运经常丧失礼度,朝廷只是把他作为文学人物对待,不把实权性的官职给他。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可以参掌重权,却不被赏识,常常怀着愤懑和怨恨。庐陵王刘义真少年时候就喜欢文籍,和谢灵运感情异常诚恳。少帝即位,权力掌握在大臣手里,谢灵运制造矛盾,毁谤朝政,司徒徐羡之等人厌恨他,便把他调出京城去担任永嘉太守。郡中有名山名水,谢灵运平素非常爱好。出任太守既然很不得志,于是便肆意遨游,走遍了各县,常常超过十天或一月。对管理民众、听取诉讼的事,不再关心,所到之处就是以咏诗来寄托自己的心意。
在郡中呆了一整年,便称说有病,辞去职务,他的堂弟谢晦、谢曜、谢弘伟等都给他写信劝阻,不听。谢灵运的父亲和祖父都葬在始宁县,都有旧宅和别墅,于是便把户籍迁移到会稽,修缮和营造旧时的住处。依傍青山,靠近江水,可以尽享幽居的美妙。他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以放荡为娱乐,有就此度完一生的志向。他每有一首诗传到京城,不论贵人贱人无不争着抄写,旦夕之间士人和平民都会传遍,名声惊动京城,他曾作《山居赋》,并且加有自注叙述这件事情。
文帝杀了徐羡之等人,征调他做秘书监,两次征召都没有前去。便让光禄大夫范泰给他写信敦促鼓励,才出来就任。让他在秘书阁书写遗缺的文字,又让他撰写《晋书》,粗略地立好了提纲,而书最后没有写成。不久调任侍中,奖赏和待遇都很丰厚。谢灵运的诗和书法都很独绝,每次文章作罢,就自己把它写下来,文帝称为二宝。既然自以为是名流,就应该参与朝政,但是到现在只是被以文学的身份对待;常常陪同皇上宴饮,不过就是闲谈欣赏。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人的名位素来都不超过他,却都被赏识重用,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常常声称有病而不上朝值班。开凿水池、设置园林、种植竹子、栽培果树,赋税徭役,不再去催促如期完成。出城游玩,有时远达一百六七十里,十几天不归。既没有上表,也不请假。皇上不愿意伤害大臣,委婉地暗示让他自己辞职。谢灵运上表陈说自己有病,赐给他假期东归。将要走的时候,又上书劝朝廷讨伐黄河以北。而游玩宴集,仍然夜以继日。又被御史中丞傅隆参奏免官,这一年,是元嘉五年(428)。
谢灵运到了东部以后,和族弟谢惠连、东海人何长瑜、颍川人荀雍、泰山人羊璇之以文章互相欣赏聚会,共同进行山泽旅游,当时的人称他们为四友。谢惠连自幼就有奇才,不为他的父亲谢方明所知。谢灵运离开永嘉回到始宁,当时谢方明为会稽太守,谢灵运去拜访谢方明,遇到了谢惠连,大加赏识。谢灵运的性格平时无所推重,只器重谢惠连,和他结为生死之交。当时何长瑜教谢惠连读书,也在郡内,谢灵运又以为是绝伦之才。他对谢方明说:“阿连有这样的才能和悟性,而您却当成平常的儿童对待,长瑜是当今的王粲,而您却用对下客的态度对待他。您既然不能礼遇贤士,应该把长瑜还给灵运。”便用车把他拉走了。荀雍字道雍,官做到员外散骑郎。羊璇之字曜..,担任临川内史,被司空竟陵王刘诞所赏识,刘诞失败后株连被杀。何长瑜的才气亚于谢惠连,而荀雍、羊璇之赶不上。临川王刘义庆搜集文士,何长瑜从国侍郎升到平西记室参军。曾经在江陵寄信给族人何勖,用韵语来描述刘义庆州府中的官员说:“陆展染白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像这样的有五六句。而轻薄少年于是加以扩展,凡是人士都成为题目,都加上苛苦的诗句,他们的这种文字非常流行。刘义庆大怒,报告了文帝,把他调任广州所统辖的曾城县令。后来刘义庆去世,朝中的士人都到府上去致哀,何勖对袁淑说:“何长瑜就可以回来了。”袁淑说:“封国中刚刚失去了皇族的英才,不应该就考虑流放人员。”庐陵王刘绍镇守寻陽,任命何长瑜为南中郎行参军,掌管书记工作。路上走到板桥,遇到暴风落水而死。
谢灵运凭借祖父的产业,生活的资本很丰厚,奴僮很多,旧时仆役几百人,凿山浚湖,工程不断。寻山攀岭,一定要登上幽僻高峻之处,岩嶂几十重,无不全部走到。攀登常常穿着木屐,上山的时候就去掉它的前齿,下山的时候就去掉它的后齿。他曾从始宁南山伐树开路,直到临海,跟随的有几百人,临海太守王臔很吃惊,以为是山贼,最后知道是谢灵运才安下心来。谢灵运又邀请王臔继续前进,王不肯。谢灵运赠王臔诗说:“邦君难地山佥,旅客易山行。”在会稽也有众多的随从,惊动了全县。太守孟靑奉佛十分虔诚,而被谢灵运所轻视,他曾经对孟靑说:“要想得道必须具有天赋的慧业,丈人您升天肯定在我的前面,而成佛必然在我的后面。”孟靑对这话深为憎恨。谢灵运又与王弘之等人出去到千秋亭饮酒,赤裸着身体大声喊叫,孟靑深深感到不能忍受,写信向他们提出。谢灵运大怒说:“我们自己大叫,跟痴人有什么关系?”
会稽东城有个回踵湖,谢灵运请求放水开为田地,文帝让州郡实行。这个湖离城郭很近,对于湖中的水产,百姓们感到很可惜,孟靑坚持不给。谢灵运得不到回踵湖,又请求把始宁的休山皇湖开为田地,孟靑又坚决不让。谢灵运说孟靑并不是打算有利于民众,而是顾虑决开湖水会害死水中许多生命,于是便用言论对他进行攻击。谢灵运与他便产生了矛盾。借着谢灵运的横行放肆,孟靑上表说他心有异志,发兵自己进行防守,并且上报朝廷。谢灵运骑马到宫中上表,自己陈述事情的原委。文帝知道他是被诬陷,并不降罪。也不想让他东归,任命为临川内史。
他在临川的游玩放浪,不异于在永嘉,被有关部门所纠弹。司徒派遣使者随州从事郑望生拘捕了谢灵运。谢灵运兴兵叛逃,于是便有了造反的志向。他写诗说:“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官兵追讨,捉住了他,送交给廷尉,廷尉论为斩刑。皇上爱他的才能,打算只是将他免官。彭城王刘义康坚持,认为不应宽恕。诏令说“谢玄功勋可比管仲,应该宽大处理他的后代,把死刑降为流放广州”。
后来秦郡的府将宋齐接受委派到了涂口,走到桃墟村,见有七个人离开大路聚在一起私语,怀疑不是平常的人,回去报告了郡县衙门,于是便派兵随宋齐突袭抓住了他们。其中一个人姓赵名钦,说“同村的薛道霜先前和谢灵运共事,薛道霜通过同村的成国告诉我说:‘谢灵运犯了事流放到广州,给钱让买弓箭刀盾等东西,让道霜邀合乡村中的强壮男子,在三江口把他抢夺过来。如果能得志如愿,功劳是共同的。于是聚合同党,抢夺谢灵运,没有成功,等回来后非常饥饿,便在路上进行抢劫’。”有关部门奏请逮捕了谢灵运,文帝诏令在广州处死示众。他在临死的时候作诗说:“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嵇公理既迫,霍生命已殒。”其中所说的袭胜、李业,就像前首诗所说的子房、鲁连的意思。当时是元嘉十年(433),年龄四十九岁。他所著的文章流传在世。
猜你喜欢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范晔 卷一百九十九·毕沅 卷二十一·吴广成 朱子年谱考异卷二·王懋竑 第五节 入川·老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佚名 卷七·黄震 ·戒锢婢文·丁曰健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佚名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十九·佚名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吕思勉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吴晗 卷三·郭良翰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