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谢灵运传

谢灵运,是安西将军谢弈的曾孙、谢方明的侄子。祖父谢玄,是晋朝的车骑将军。父亲谢..,生下来就不聪明,位居秘书郎,死得早。谢灵运幼年就很聪颖,有悟性,谢玄十分诧异,对亲近好友说:“我生了个谢..,..的儿子怎么就一定赶不上我!”

谢灵运少年好学,博览群书,文章的美妙,和颜延之同为江东第一。纵横俊发超过颜延之,而深细密致则不如他。堂叔谢混特别赏识和喜爱他。袭封为康乐公,因为是国公而照例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没去就任,做了琅笽王大司马行参军。他性格奢侈,车辆衣服十分鲜丽,衣物大多改变旧的形状样式,社会上都很尊崇他,都称他为谢康乐。逐渐升迁为秘书丞,因为出事而免官。

宋武帝在长安,谢灵运担任世子中军咨议、黄门侍郎,奉了命令出使到彭城去慰劳武帝,作了一篇《撰征赋》。后来做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因为随便杀死仆役而免官。宋朝承受天命后,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侯,重又做了太子左卫率。

谢灵运经常丧失礼度,朝廷只是把他作为文学人物对待,不把实权性的官职给他。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可以参掌重权,却不被赏识,常常怀着愤懑和怨恨。庐陵王刘义真少年时候就喜欢文籍,和谢灵运感情异常诚恳。少帝即位,权力掌握在大臣手里,谢灵运制造矛盾,毁谤朝政,司徒徐羡之等人厌恨他,便把他调出京城去担任永嘉太守。郡中有名山名水,谢灵运平素非常爱好。出任太守既然很不得志,于是便肆意遨游,走遍了各县,常常超过十天或一月。对管理民众、听取诉讼的事,不再关心,所到之处就是以咏诗来寄托自己的心意。

在郡中呆了一整年,便称说有病,辞去职务,他的堂弟谢晦、谢曜、谢弘伟等都给他写信劝阻,不听。谢灵运的父亲和祖父都葬在始宁县,都有旧宅和别墅,于是便把户籍迁移到会稽,修缮和营造旧时的住处。依傍青山,靠近江水,可以尽享幽居的美妙。他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以放荡为娱乐,有就此度完一生的志向。他每有一首诗传到京城,不论贵人贱人无不争着抄写,旦夕之间士人和平民都会传遍,名声惊动京城,他曾作《山居赋》,并且加有自注叙述这件事情。

文帝杀了徐羡之等人,征调他做秘书监,两次征召都没有前去。便让光禄大夫范泰给他写信敦促鼓励,才出来就任。让他在秘书阁书写遗缺的文字,又让他撰写《晋书》,粗略地立好了提纲,而书最后没有写成。不久调任侍中,奖赏和待遇都很丰厚。谢灵运的诗和书法都很独绝,每次文章作罢,就自己把它写下来,文帝称为二宝。既然自以为是名流,就应该参与朝政,但是到现在只是被以文学的身份对待;常常陪同皇上宴饮,不过就是闲谈欣赏。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人的名位素来都不超过他,却都被赏识重用,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常常声称有病而不上朝值班。开凿水池、设置园林、种植竹子、栽培果树,赋税徭役,不再去催促如期完成。出城游玩,有时远达一百六七十里,十几天不归。既没有上表,也不请假。皇上不愿意伤害大臣,委婉地暗示让他自己辞职。谢灵运上表陈说自己有病,赐给他假期东归。将要走的时候,又上书劝朝廷讨伐黄河以北。而游玩宴集,仍然夜以继日。又被御史中丞傅隆参奏免官,这一年,是元嘉五年(428)。

谢灵运到了东部以后,和族弟谢惠连、东海人何长瑜、颍川人荀雍、泰山人羊璇之以文章互相欣赏聚会,共同进行山泽旅游,当时的人称他们为四友。谢惠连自幼就有奇才,不为他的父亲谢方明所知。谢灵运离开永嘉回到始宁,当时谢方明为会稽太守,谢灵运去拜访谢方明,遇到了谢惠连,大加赏识。谢灵运的性格平时无所推重,只器重谢惠连,和他结为生死之交。当时何长瑜教谢惠连读书,也在郡内,谢灵运又以为是绝伦之才。他对谢方明说:“阿连有这样的才能和悟性,而您却当成平常的儿童对待,长瑜是当今的王粲,而您却用对下客的态度对待他。您既然不能礼遇贤士,应该把长瑜还给灵运。”便用车把他拉走了。荀雍字道雍,官做到员外散骑郎。羊璇之字曜..,担任临川内史,被司空竟陵王刘诞所赏识,刘诞失败后株连被杀。何长瑜的才气亚于谢惠连,而荀雍、羊璇之赶不上。临川王刘义庆搜集文士,何长瑜从国侍郎升到平西记室参军。曾经在江陵寄信给族人何勖,用韵语来描述刘义庆州府中的官员说:“陆展染白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像这样的有五六句。而轻薄少年于是加以扩展,凡是人士都成为题目,都加上苛苦的诗句,他们的这种文字非常流行。刘义庆大怒,报告了文帝,把他调任广州所统辖的曾城县令。后来刘义庆去世,朝中的士人都到府上去致哀,何勖对袁淑说:“何长瑜就可以回来了。”袁淑说:“封国中刚刚失去了皇族的英才,不应该就考虑流放人员。”庐陵王刘绍镇守寻陽,任命何长瑜为南中郎行参军,掌管书记工作。路上走到板桥,遇到暴风落水而死。

谢灵运凭借祖父的产业,生活的资本很丰厚,奴僮很多,旧时仆役几百人,凿山浚湖,工程不断。寻山攀岭,一定要登上幽僻高峻之处,岩嶂几十重,无不全部走到。攀登常常穿着木屐,上山的时候就去掉它的前齿,下山的时候就去掉它的后齿。他曾从始宁南山伐树开路,直到临海,跟随的有几百人,临海太守王臔很吃惊,以为是山贼,最后知道是谢灵运才安下心来。谢灵运又邀请王臔继续前进,王不肯。谢灵运赠王臔诗说:“邦君难地山佥,旅客易山行。”在会稽也有众多的随从,惊动了全县。太守孟靑奉佛十分虔诚,而被谢灵运所轻视,他曾经对孟靑说:“要想得道必须具有天赋的慧业,丈人您升天肯定在我的前面,而成佛必然在我的后面。”孟靑对这话深为憎恨。谢灵运又与王弘之等人出去到千秋亭饮酒,赤裸着身体大声喊叫,孟靑深深感到不能忍受,写信向他们提出。谢灵运大怒说:“我们自己大叫,跟痴人有什么关系?”

会稽东城有个回踵湖,谢灵运请求放水开为田地,文帝让州郡实行。这个湖离城郭很近,对于湖中的水产,百姓们感到很可惜,孟靑坚持不给。谢灵运得不到回踵湖,又请求把始宁的休山皇湖开为田地,孟靑又坚决不让。谢灵运说孟靑并不是打算有利于民众,而是顾虑决开湖水会害死水中许多生命,于是便用言论对他进行攻击。谢灵运与他便产生了矛盾。借着谢灵运的横行放肆,孟靑上表说他心有异志,发兵自己进行防守,并且上报朝廷。谢灵运骑马到宫中上表,自己陈述事情的原委。文帝知道他是被诬陷,并不降罪。也不想让他东归,任命为临川内史。

他在临川的游玩放浪,不异于在永嘉,被有关部门所纠弹。司徒派遣使者随州从事郑望生拘捕了谢灵运。谢灵运兴兵叛逃,于是便有了造反的志向。他写诗说:“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官兵追讨,捉住了他,送交给廷尉,廷尉论为斩刑。皇上爱他的才能,打算只是将他免官。彭城王刘义康坚持,认为不应宽恕。诏令说“谢玄功勋可比管仲,应该宽大处理他的后代,把死刑降为流放广州”。

后来秦郡的府将宋齐接受委派到了涂口,走到桃墟村,见有七个人离开大路聚在一起私语,怀疑不是平常的人,回去报告了郡县衙门,于是便派兵随宋齐突袭抓住了他们。其中一个人姓赵名钦,说“同村的薛道霜先前和谢灵运共事,薛道霜通过同村的成国告诉我说:‘谢灵运犯了事流放到广州,给钱让买弓箭刀盾等东西,让道霜邀合乡村中的强壮男子,在三江口把他抢夺过来。如果能得志如愿,功劳是共同的。于是聚合同党,抢夺谢灵运,没有成功,等回来后非常饥饿,便在路上进行抢劫’。”有关部门奏请逮捕了谢灵运,文帝诏令在广州处死示众。他在临死的时候作诗说:“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嵇公理既迫,霍生命已殒。”其中所说的袭胜、李业,就像前首诗所说的子房、鲁连的意思。当时是元嘉十年(433),年龄四十九岁。他所著的文章流传在世。

猜你喜欢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范晔
  卷一百九十九·毕沅
  卷二十一·吴广成
  朱子年谱考异卷二·王懋竑
   第五节 入川·老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佚名
  卷七·黄震
  ·戒锢婢文·丁曰健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佚名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十九·佚名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吕思勉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吴晗
  卷三·郭良翰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志第十七 符瑞上·沈约

    夫体睿穷几,含灵独秀,谓之圣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万物,使动植之类,莫不各得其所。百姓仰之,欢若亲戚,芬若椒兰,故为旗章舆服以崇之,玉玺黄屋以尊之。以神器之重,推之于兆民之上,自中智以降,则万物之为役者也。性识殊品,盖有愚暴之理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张廷玉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读书颖敏如素习。年十九,以

  • 卷之九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十二月丁未。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子皆如之。起居注  ○谕军机大臣等。李鸿章奏、遵筹边计并酌拨军火各摺片。近因电报法人攻破越之山西。诚恐关外各军。不无松懈。

  • 卷十四·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四乾隆二十六年冬十月丁卯阿克苏办事都统侍郎海明等疏奏建仓积谷事宜海明等奏言据阿克苏阿竒木伯克色梯巴勒氐等呈称本年雨泽应时收获丰裕但

  • 卢叔武传·李百药

    卢叔武,范陽涿地人氏,青州刺史文伟之侄。父光宗,有志尚。叔武两位兄长观、仲宣均因文章扬名于洛下。叔武年轻时机智聪明,豪爽轻侠,好奇策,羡慕诸葛亮的为人。初为贺拔胜的荆州开府长史。胜不采用他的谋略,弃城逃奔梁朝。叔武

  • 闗中奏议巻九·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总制类一为激励土兵事兵部覆于兵科抄出总制陜西延绥宁夏甘肃等处邉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题查得管领蕃人陜西都司秦州卫指挥同知郭遡原籍陜西平凉府静宁州人成化四年间为因蕃人满四反叛石城应例招集

  • 一七、孔子畏匡乃过蒲一事之误传与阳虎无涉辨·钱穆

    《世家》:&ldquo;孔子适卫。居项之,或谮孔子,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过匡。匡人拘孔子。孔子去匡,即过蒲。月馀,反乎卫。&rdquo;又曰:&ldquo;孔子去陈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斗甚疾。蒲

  • 卷三十三·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三十三纂修幸鲁盛典诗【并序】翰 林 院 编 修【臣】文 岱【臣】闻崇儒重道乃治世之规释奠临雍为帝王之盛业溯自羲轩而下洎乎书诰以还心传如一俟后圣而不疑斯文在兹推孔子为尤盛庙崇曲阜

  • 卷一述先·汪辉祖

    本 系我汪氏系出唐越国公华第七子爽后。爽传十二世曰道安,迁婺源。又五世曰惟谨,迁庆元之鄞,今宁波府鄞县也。惟谨生元吉。元吉生永渐。永渐生思信。思信长子大伦公在鄞,娶夫人高氏,生存中;宋嘉定十年,高夫人卒,继娶夫人为萧

  • 公孙丑上篇·王夫之

    一庆源云:&ldquo;子路是范我驰驱而不遇王者,故不获禽;管仲则诡遇以逢桓公之为,故得禽多耳。&rdquo;说管仲处是,说子路处则非。子路若得君专而行政久,亦岂遂足以成伊、傅之业哉?其贤于管仲者,子路得王道之偏,管仲则别是一帆风耳

  • 卷二·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二大学士傅以渐恭纂孝之道事父母内则曰父母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袵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牀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悬衾箧枕敛簟而襡之又曰父母唾洟不见冠带垢和灰请潄衣裳垢和灰请澣衣裳绽裂纫箴

  • 世界佛教联合会开会讲词·太虚

    ──十二年七月在庐山世界佛教联合会讲──今天是世界佛教联合会成立之第一日,亦即为开讲佛学之第一日,于此庐山牯岭最清凉之所,得与诸公济济一堂,畅谈妙谛,亦实为难得之盛况,大好之胜缘!但常人以研究佛法,实践梵行,专属诸出家

  •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五·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安乐行品第十三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诵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

  • 菩提行经卷第三·龙树

        圣龙树菩萨集颂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提心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六  佛喜精进增  安住禅定意  慜彼散心人  烦恼芽间住  我今知身心  不

  • 东北舆地释略·景方昶

    卷一是金上京会宁府考 ;卷二是金史上京路属地释略 ,包括蒲与路,合嬾路 ,恤品路 ,曷苏馆路 ,胡里改路 ,窝谋罕 ,长白山 青岭 乌纪岭 ,米里迷石罕城 留可城 盆搦岭, 钝恩城,阿苏城 ,活剌浑 ,陶温水 ,海古水, 会平州, 斡论泺, 纳邻淀

  • 东莱诗集·吕本中

    诗别集。二十卷。宋吕本中撰。《宋史·吕本中传》言其“有诗二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东莱集》二十卷、《外集》二卷,又言其“少学山谷为诗”,则所记吕集,可能即为诗集。《直斋书录解题》则将此《东莱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