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宋代的兵制,和北宋以前学校选举之制,已见第三十一和三十四章。今再补述其余的制度如下:

宋代的制度,都是沿袭唐代的。其取之于民的,共分五项:(一)为公田之赋,(二)为民田之赋,这都是田税。(三)为丁口之赋,是身税。(四)为城郭之赋,是宅税和地税。(五)为杂变之赋,亦谓之沿纳,是唐行两税之后,复于两税之外,折取他物,而后遂变为常赋的。凡此种种,其取之都用两税之法,于夏、秋分两次交纳。宋代病民的,不在于税而在于役。自王安石行青苗法后,元祐复行科差,绍圣再变为雇役。自后差雇两法并行。因欲行签差之法,必须调查人民的资产。其中责令人民自行填报的,谓之“手实”。由官派人查轧(gá)的,则谓之“推排”。卖买田产时,将物力簿同时改正的,则谓之“推割”。诸法都难得公平,又难于得实,总是厉民之政。在中国法律上,官和人民交易,亦同人民和人民交易一样,谓之“和”。所以和籴及和买,本应确守私法上的原则。然而其后,都有短给和迟给的;甚或竟不给钱,而所籴所买,遂变为赋税。这亦是厉民之政。

两税以外的赋税,都起于唐中叶以后。因其时藩镇擅土,中央的收入减少,不得不求之于此。宋代养兵太多,遂沿而未改。其中最重要的是盐税。其法起于唐之刘晏。借民制盐,而免其徭役,谓之灶户,亦称亭户。在刘晏时,还是行就场征税之法。一税之后,任其所之。后来渐变为官卖。又或招商承买,则谓之通商。茶法,亦起于唐中叶之后。制茶的人,谓之园户。岁输定额的茶,以代赋税。其余悉数由官收买。官买茶的价钱,都是先给的,谓之“本钱”。于江陵、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qí)州的蕲口,注542设立榷货务六处。除淮南十三场外,其余的茶,都运到这六榷货务,由官发卖。注543酒:州郡都置务官酿。县、镇、乡、闾,则听民酿而收其税。坑冶:官办的置监、冶、场、务等机关,民办的,则按一定分数,“中卖”于官。商税,起于唐代的藩镇,而宋因之。州县各置收税的机关,名之为务。税分过税和住税两种。过税取百分之二,住税取百分之三。所税的物品和其税额,各处并不一律。照例都应得榜示出来,然而实际能否一一榜示;榜示之后,能否确实遵守,就很难言之了。这实在也是厉民之政,和清代的厘金无异。宋代还有一种借官卖以省漕运的办法,是为“入边”和“入中”。其法:令商人入刍粟于边,或入现钱及金帛于京师榷货务。官给以钞,令其到指定的地方,支取货物。其初只解池的盐,注544用此办法,为陕西沿边之备。后来东南茶盐,和榷货务的缗钱,都许商人指射,谓之三说。注545更益以犀、象、香药,则谓之四说。在实物经济时代,运输货物,本是件最困难的事。如此,既省行政上的麻烦,又省转运时的弊窦,本是个好法子。但官吏和商人,通同作弊,把商人所入的刍粟,高抬其价,谓之“虚估”,而官物遂不免虚耗。又且入刍粟的土人,并不会做盐茶等卖买,得钞都是卖给商人,或京师的交引铺,他们都要抑勒钞价,实际入刍粟的并无利益,群情遂不踊跃,边备仍不充实。后来乃令商人专以现钱买茶,官亦以现钱买刍粟。于是茶不为边备所需,而通商之议起。通商之议既起,乃停给茶户本钱,但计向者所得的息钱,取之茶户,而听其与商人卖买。到蔡京出来,又变茶法。由官制长引、短引,卖给商人。商人有此引的,即许其向茶户买茶。如此,便只是一种买茶的许可证了。后来淮浙之盐,亦用此法,为后世所沿袭。南渡之后,地方削小,而费用增广。盐茶等利,较北宋都有所增加。又有所谓经总制钱、板帐钱等。系将各种杂税,或某种赋税上增取之数,以及其他不正当的收入,凑起来的。其厉民更甚。

宋代的人民,是很为困苦的。因为唐中叶以后,武人擅土,苛税繁兴,又好用其亲信做地方官或税收官吏之故。宋兴,此等苛税,多所捐除,然而仍不能尽。至于豪强兼并,则自天宝以来,本未有抑强扶弱的政令;加以长期的扰乱,自然更为厉害了。所以宋代的平民,其受剥削特甚。当时民间借贷,自春徂(cú)秋,出息逾倍。注546而且各种东西,都可以取去抵债。注547折算之间,穷人自然格外吃亏了。当时司马光上疏,诉说农民的疾苦,曾有这几句话:

幸而收成,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所食者糠籺(hé)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更有何可生之路耳。注548

可谓哀切极了。王安石所以要推行青苗法,其主意,就是为防止民间的高利贷。然而以官吏办借贷之事,总是无以善其后的。所以其法亦不能行。在宋代,得人民自助之意,可以补助行政的,有两件事:其(一)是社仓。社仓之法,创于朱子。其以社为范围,俾人民易受其益,而且易于感觉兴味,便于管理监督,和义仓之法同。而在平时可兼营借贷,则又得青苗法之意。其(一)是义役。义役是南宋时起于处州的松阳县的。注549因为役事不能分割,所以负担不得平均。乃由众出田谷,以助应役之家。此两法若能推行尽利,确于人民很有益处,而惜乎其都未能。南渡之后,两浙腴田,多落势家之手,收租很重。末年,贾似道当国,乃把贱价强买为官田,即以私租为税额。田主固然破家者众,而私租额重而纳轻,官租额重而纳重,农民的受害更深。南宋亡后,虽其厉民之政,亦成过去。然而江南田租之重,则迄未尝改。明太祖下平江。恶其民为张士诚守,又即以私租为官赋。江南田赋之重,就甲于天下。后来虽屡经减削,直到现在,重于他处,还是倍蓰(xǐ)不止。兼并之为祸,可以谓之烈了。

宋代士大夫的风气,亦和前代不同。宋人是讲究气节的。这固然是晚唐、五代以来,嗜利全躯的一个反动,而亦和其学术有关系。宋朝人的议论,是喜欢彻底的,亦是偏于理论的。所以论事则好为高远之谈,论人则每作诛心之论。这固然也有好处,然而容易失之迂阔,亦容易流于过刻。而好名而激于意气,则又容易流为党争。自辽人强盛以来,而金,而元,相继兴起,宋人迭受外力的压迫,其心理亦易流于偏狭。所以当国事紧急之时,激烈的人,往往发为“只论是非,不论利害”、“宁为玉碎,毋为瓦全”的议论。这固然足以表示正义,而且也是民族性应有的表现。然而不察事势,好为高论,有时亦足以偾(fèn)事。而此等风气既成之后,野心之家,又往往借此以立名,而实置国家之利害于不顾,则其流弊更大。此亦不可以不知。

【注释】

注542 真州,今江苏仪征县。海州,今江苏东海县

注543 京师亦有榷货务,但只主给钞而不积茶。

注544 解州、安邑两池所产的盐。解州,今山西解县。安邑,今山西安邑县。

注545 说,即今兑换的“兑”字。

注546 太宗时尝禁之。见《宋史·食货志》。

注547 见《宋史·陈舜俞传》。

注548 亦见《宋史·食货志》。

注549 今浙江松阳县。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徐梦莘
  卷之五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第七十二回 通西域复灭南夷 进神马兼迎宝鼎·蔡东藩
  卷八上·朱熹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四·陈厚耀
  卷之五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一·佚名
  今献备遗卷二十八·项笃寿
  ·设义塾约·丁曰健
  潮海传·宋濂
  侣钟传·张廷玉
  孙镗传·张廷玉
  卷五十八·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之五·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私情四句·冯梦龙

    [姓]郎姓齐。姐姓齐。赠嫁个丫头也姓齐。齐家囡儿嫁来齐家去。半夜里番身齐对齐。郎姓毛。姐姓毛。赠嫁个丫头也姓毛。毛家囡儿嫁来毛家去。半夜里番身毛对毛。[被席]红绫子被出松江。细心白席在山塘。被盖子郎来郎盖

  • 卷七·张籍

    钦定四库全书 张司业集卷七 唐 张籍 撰 七言絶句 送蜀客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蛮中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玉鐶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赠道士 茆山近别剡溪逢玉节

  • 庄宗纪七·薛居正

    同光三年秋七月丁酉,以久雨,诏河南府依法祈晴。滑州上言,黄河决。壬寅,皇太后崩于长寿宫,帝执丧于内,出遗令以示于外。癸卯,帝于长寿宫成服,百官于长寿宫幕次成服后,于殿前立班奉慰。乙巳,宰臣上表请听政,不允;表再上,敕旨宜废朝七

  • 第八十八回 见外使奸雄代捉刀 察重伤功臣邀赐盖·蔡东藩

      却说华歆弑了伏后,并戮伏氏家族,然后复报曹操,操当然心喜,录为首功,寻且表歆为军师。说起华歆履历,本来是有些名望,曾与北海人管宁邴原,为同学友,时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但歆佯为高尚,阴实贪惏。宁尝在

  • 卷十六·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十六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八汉陈蕃 窦武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

  • 一、关于《翦拂集》·林语堂

    据说出文集是文人的韵事。在作者死后,朋友们替他搜集遗著以表示其爱好珍惜者且勿论,在作者生时刊行的,至少也应有悲欢交集的一种感慨,然而在于我却是如枯木似的,一点的蓬勃的气象也没有。我惟感慨一些我既往的热烈及少不更

  • 一 伏见馆·周作人

    鲁迅往日本留学,头一次往东京是在壬寅(一九〇二)年二月,至丙午(一九〇六)年夏回乡结婚。秋天再往东京,这里所说的是第二次的事情。那时他已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中途退了学,住在本乡区汤岛二丁目的伏见馆里,房间在楼上路南这一排

  • 三年·佚名

    (壬辰)三年大明成化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戌,彗星見外屛星南,尾長五尺許。○停望闕禮及本朝賀禮,以禫祭致齋也。1月2日○己亥,彗星見外屛星南,尾長五尺許。○上詣景安殿行禫祭。○日本國西海路筑前州冷泉津尉兼內州太守田原

  • 卷十四(僖十五年,尽二十一年)·孔颖达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无传。诸侯五年再相朝,礼也。例在文十五年。)[疏]注“诸侯”至“五年”。○正义曰:文十五年,曹伯来朝。传曰:“礼也。诸侯五年再相朝,以?王命,古之制也。”杜云:“十一年,曹伯来朝,虽至此乃来,亦

  • 卷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三>狐白裘狐青裘【豹褎】黄衣狐裘詩曰羔裘逍遥狐裘以朝

  • 卷之七·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七仁夫妇之仁孟子曰:舜之为天子也,被衫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录曰:愚观大舜雍雍在官,其气象有如此。当时好事者创为二嫂,使治朕栖之言,何其悖哉。故不铃辫其不然,而直以不如无书之为愈也。又曰:《诗》有云:琴瑟在御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序品第一之二  尔时金刚手菩萨。告自明王众言。汝等今者集会于净光天释迦牟尼佛所。今此明王具忿怒相。与摩贺努底等奉其教敕。各将眷属一念之间皆来集

  • 新华严经论 第五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十方佛所以同名为此十住法证圣位法流已入法界大海。同佛圣位智慧故。是以佛与法慧菩萨名同。为表法同故。又明十住法门因果齐故。佛位果德菩萨为因。因与果体不异。是故同名。说此十住法时升须弥山顶上

  • 第二十四章 尼萨伽尸罗王时代·多罗那他

    后来室利曷舍王之子尼萨伽尸罗出世。他前生是一个三藏比丘,在一次王宫大宴会时,前来乞食,门卫驱逐,不得化缘。他断食将要饿死时,发愿成为供养三宝的国王,以食品满足出家众。由此力量转为国王的大受用,以精美食品供养四方一切

  • 第四十八章 六王章·佚名

    &hellip;&hellip;彼易得要品建住院,又罗质尼提波伽[精舍]亦施与法喜部。(一)彼[王]于摩诃内多提波提伽[精舍]设境界,施于彼等寇多瓦多地方之提婆沙伽村。(二)彼于摩诃陀罗村建名加丹波构那[精舍],同于提婆利村建造吉利乌哈那伽罗精舍

  • 明孝宗实录·佚名

    二百二十四卷。详记孝宗在位期间史事,起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终于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正德元年(1506)始修,刘健、谢迁等主其事。后刘、谢去位,李东阳、焦芳等任总裁。正德四年四月书成。

  • 不退转法轮经·佚名

    四卷,失译。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异译。

  •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佚名

    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与虚空藏菩萨经同本异译。而有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