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三一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确查徐述夔殷宝山案并着明白回奏及查参该管各官

五三一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确查徐述夔殷宝山案并着明白回奏及查参该管各官

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大学士暂管两江总督高<晋>、署两江总督 河道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奉上谕:

据刘墉奏如皋县民人童志璘投递呈词,缴出泰州徐述夔诗一本、沈德潜所撰《徐述夔传》一本;其徐述夔诗内,语多愤激,现移督抚搜查办理。等语。徐述夔身系举人,而所作诗词,语多愤激,使其人尚在,必应重治其罪。今徐述夔虽已身故,现据童志璘呈其所作之《一柱楼诗》,已有怨愤之语,其未经查出之诗文,悖逆词句自必尚多,不可不严切查究,搜毁净尽,以正人心而厚风俗。且正当查缴违碍书籍之时,而其子不将伊父诗文呈出,亦当治以应得之罪。至沈德潜为此等人作传赞扬,亦属非是,念其已经身故,姑免深究。阅其所作传内,有「伊弟妄罹大辟,阅十七月而寃雪」之语。徐述夔之弟系属何人,曾犯何罪,作何完结,并着查明原案,详悉覆奏。

又另折奏称,有丹徒生员殷宝山当堂投递狂悖呈词,并于其家中搜出诗文二本,语多荒谬。等语。殷宝山所呈刍荛之献,深诋士习民风吏弊,竟以为耳闻目见,无一而可。其人必非安分守法之徒,但所言猥琐,转可置之不问。至阅其《岫亭草》内《记梦》一篇,有云:若姓氏物之红色者,是夫色之红,非卽姓之红也,红乃朱也。等语。显系指称胜国之姓,故为翁子徽国之语以混之,尤属狡诡。该犯自高曾以来卽为本朝臣民,食毛践土,乃敢系怀故国,其心寔属叛逆,罪不容诛!着将书本发交萨载,卽提该犯到案,就此条严加刑讯,诘其是何肺肠,取具切寔供词,勿任展饰,按律从重问拟具奏。其徐述夔诗并着查明,据实办理。

至昨岁因王锡侯大逆之书,曾谕督抚等饬属寔心查察,遇有不法诗文随时查办。今殷宝山悖逆之词,经刘墉搜查而得,卽行具奏,该地方官平日竟置若罔闻,高晋、萨载、杨魁所司何事?应得何罪乎?着传谕高晋等卽行明白回奏,并查明该管之县府司道各官,一并参处。此旨着由五百里发往,并谕刘墉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二·毕沅
  卷三百八十五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内篇 探赜第二十七·刘知几
  卷三 后主本纪第三·陆游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七·佚名
  固山贝子平定三郡纪略·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佚名
  卷之六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卢潜传·李百药
  叱列平传·李百药
  元颢传·李延寿
  阎宝传·薛居正
  《新五代史》简介·欧阳修
  卷二十一·陆宗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七出 同盟·梁辰鱼

    【胡捣练】〔生扮晋君众扮军校上生〕河西地久升平。文公霸后称强盛。岂料吴人来犯境。恃强凌弱要先盟。自家晋国寡君名午的是也。恪守封地。尽忠王朝。不料吴王恃强。提兵犯境。要会黄池。求为盟主。昨已遣董大夫请

  • 卷九十·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九十     宋 陈起 编刘翰小山集 桂殿秋【寿于先生】 青帝子碧莲宫不驾云车骑白龙瑶池路远羽衣湿玉佩泠泠明月中 双玉节到神京碧盃仙露冷如氷一声金磬千花发洞

  • 卷九·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九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四十三首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顔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缪本作从】此揖清芬【唐书孟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拯人患难隐

  • ●卷七十四·徐梦莘

      靖康中帙四十九。   起靖康二年正月一日辛卯,尽十五日乙巳。   靖康二年正月一日辛卯朔上朝贺太上皇於延福宫并诏百官僧道出南薰门赴军前致贺二酋(删此二字)。   遗史曰:是日有旨令百官僧道往军前致贺粘罕(改作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五·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晋纪下康帝建元元年七月桓温率众入临淮【帝纪温入临淮下云庾翼为征讨大都督迁鎭襄阳按翼传翼先表移鎭安陆至夏口上表云九月十九日武昌二十四日达夏口始请徙鎭襄阳始诏加都督征讨诸军事故知不在此月】

  • 卷十·佚名

    张养浩时政书奉政大夫、监察御史臣某,谨斋沐信宿,昧死奉书皇帝陛下:伏闻御史,言官也。人君深居九重,耳目有不及者,设监察御史言之。是知御史者实朝廷耳目,人主所倚,以为聪明者也。伏自世祖皇帝立御史台,迨今五

  • 来阿八赤传·宋濂

    来阿八赤,宁夏人。父术速忽里归附太祖。宪宗即位,大举伐宋,攻钓鱼山,命诸将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建议“:川蜀之地,三分我有其二,还未归附的只是巴江以下数十州而已,地小势弱,兵粮皆靠东南供给,故死守以抗我师。蜀地险要,重庆、合

  • 塔察儿传·宋濂

    塔察儿,一名亻奔盏,博尔忽之侄,居于官山。塔察儿骁勇善战,年幼就参加太祖的近卫军。太祖平燕后,燕京盗贼横行,恣意杀人,抢劫财物,官府不能禁。睿宗派塔察儿与耶律楚材去治理,诛首恶十六人,从此大盗再也不敢出来为非作歹。太宗伐

  • 一四一、公孙龙说燕昭王偃兵考·钱穆

    《吕氏春秋?应言篇》:&ldquo;公孙龙说燕昭王以偃兵,昭王曰:甚喜。龙曰:窃意大王之勿为也。王曰:何故?曰:日者大王欲破齐,诸天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王尽养之,其卒果破齐以为功。今大王曰我甚欲偃兵,士之在大王之朝者,尽善用兵者也,臣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一吏部十新官到任各房供报须知式様凡新官到任其先任首领官六房吏典限十日以里将各房承管应有事务逐一分豁依式攅造文册从实开报如有隐漏不实及故不依式繁文紊乱并十日以里迁延不报者该吏各以违

  • 卷二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二十八明堂宋史仁宗本纪皇祐二年三月戊子朔诏季秋有事于明堂己丑以大庆殿为明堂戊戌诏明堂礼成羣臣毋上尊号夏五月丁亥朔新作明堂礼神

  • 卜筮篇第七一·王充

    【题解】占卜算卦在东汉很流行,本篇专门论述卜筮问题。王充针对“卜者问天,筮者问地”论述了他的“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指出天能回答人提出的疑问纯属谎言。王充认为龟兆蓍数并不是天地对人的答复,即使

  •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佚名

    ——民心可疏导不可左右 【原文】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②。然明谓子产曰③:“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④,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⑤,不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住耆阇崛山中。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语尊者舍利弗言。云何。舍利弗

  •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二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二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之四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

  • 卷十二·彭绍升

    居士传十二江刘张司马李元万朱二吴彭高传江含洁名[糸*丕]。济阳考城人。父蒨。为梁光禄大夫。含洁年十三。父病眼。含洁侍疾。将期月衣不解带。夜梦一僧云。患眼者饮慧眼水必差。其叔父禄与草堂寺智者法师善。往访之

  • 卷第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梵行品第十六 初来意者。有六。一前是正位。今辨位中之行。故次来也。二前明诸位别行。今辨

  • 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

    清谷应泰撰。80卷。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 博采张岱《石匮藏书》、谈迁《国榷》及各种私家野史,综合史料、汇列专题,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撰成,记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近300年明之史事。此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