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来阿八赤传

来阿八赤,宁夏人。父术速忽里归附太祖。宪宗即位,大举伐宋,攻钓鱼山,命诸将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建议“:川蜀之地,三分我有其二,还未归附的只是巴江以下数十州而已,地小势弱,兵粮皆靠东南供给,故死守以抗我师。蜀地险要,重庆、合州又为其屏障,且都是新筑之城,依险固守。今我虽屯兵于城下,不能夺取。何不于二城之间,选精兵五万,命有威望的老将镇守,与成都我军相呼应,不时出兵侵扰,以牵制敌人的援军。然后我军用降人为向导,水陆东下,破忠、涪、万、夔诸小郡,平其城,俘其民。俟冬季水小,瞿塘三峡不日可攻下。然后出荆州,与鄂州渡江军会师,如此则东南之事一举可定。上游重庆、合州孤立无援,守军不降即逃。”然而诸将认为“攻城则功在顷刻”,术速忽里是迂腐之谈,不用。

于是,阿八赤奉命去监元帅纽邻军,以遏止宋人援兵,驻于重庆下游之铜罗峡,夹江依山建垒。宋都统甘顺自夔州逆江西上,救援重庆。阿八赤已预先积薪于两岸,宋军至,燃火呐喊,箭石如雨,从上游顺流进攻。宋军不能抵抗,退保西岸,收兵固守。第二天黎明,宋军又发起进攻,阿八赤亲率精兵,缘山边而下,战舰顺流进击,宋军败走。

宪宗崩,阿八赤随父赶回燕京。世祖即位,询问川蜀战事,阿八赤详细报告战况,并奏告他父亲曾提出的战略。世祖感慨说:“当时若采纳你父亲的战略,足以平定东南。朕在鄂州每天在盼望上游军势之进展。”

至元七年(1270),元军南征襄樊,调发河南、河北的军械粮草于淮西之义阳。怕宋军剽掠,命阿八赤督运,只两天就运完了。十四年,设立尚膳院,授阿八赤为中顺大夫、同知尚膳院事。十八年,授通奉大夫、益都等路宣慰使、都元帅,佩三珠虎符。发兵万人开运河,由阿八赤督工,寒暑不停。士兵们反对,有两卒自伤其手以表示不肯服役,阿八赤斩之以警告其他人。运河竣工后,阿八赤任胶莱海道漕运使。二十一年,调同佥宣徽院事。辽左人民反对元朝的统治,朝廷再降虎符,授阿八赤为征东招讨使,率兵镇压。阿八赤用招降的办法,平息辽左的反抗。二十二年,授征东宣慰使、都元帅。

皇子镇南王征交趾,授阿八赤为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世祖召见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上,赐金玉带及弓箭甲胄,二十四年,改任湖广等处行尚书省右丞。诏令四省所调发来征交趾兵马,均由阿八赤检阅。九月,阿八赤率领中卫亲军千人陪同皇子至思明州。敌军恃险拒守,元军选精锐与交趾军战于女儿关,斩敌万人,其余弃关而逃。元军深入,进至交州。交趾王陈日火亘弃城而逃。阿八赤说:“贼弃巢穴而藏于山海,是想等我军不利之时乘机反攻。我军将士多是北方人,春夏之交这里疾病流行,我军不能在此持久不去。如今应分兵攻占其地,招降士民,切禁士卒劫掠百姓,急捕日火亘,此为良策。”这时,日火亘多次遣使来约降,欲以钱物来延缓元军的进攻,诸将皆相信日火亘是诚心投降,修城定居等待。日长月久,军队缺粮,日火亘不仅未来降,而且拥众占据竹洞、安邦海口。阿八赤率兵进攻。日夜奋战,交趾军败逃。而元军将士多染疾病,不能再守,所得的关隘皆失守,只得准备班师。在班师回国途中,遭交趾军不断袭击,阿八赤中毒箭而死。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四·列传第二百一十三·忠义九·脱脱
  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张廷玉
  卷八·齐一·佚名
  越绝卷第九·袁康
  第六十五回 元舅召兵泄谋被害 权阉伏罪奉驾言归·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九·徐乾学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四·陈厚耀
  春秋战国异辞卷七·陈厚耀
  北虏纪·张瀚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七十一上·郝经
  卷七·吕中
  王毛仲传·欧阳修
  曹良臣传·张廷玉
  纲鉴易知录卷六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闺哄·李渔

    〖海棠春〗(外苍髯冠带,末随上)林居偏系苍生望,丝鬓老,丹心犹在。术祗愧齐家,阃内多强项。雄心勃勃鬓萧萧,功在边陲望在朝,尚有倒悬民未解,难将生计学渔樵。下官詹武承,字烈侯,进士出身,官拜西川招讨使。只因朝中宦寺专权,怪下官不

  • 荆溪林下偶谈卷四·吴子良

    (宋)吴子良 撰圣上亲政二事绍定之末史相薨圣上亲政即日梁成大李知孝出国门西山在泉闻之喜甚曰二凶去矣闽特犬豕越乃虺蛇葢梁闽人李越人也未几并除洪公咨夔王公遂为察官西山尤喜曰四十年无此矣余尝叹息此二事与石徂徕所

  • 卷五·侯克中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五 元 侯克中 撰 史丞相拜开府 貔虎军中拥将坛凤凰池上侍金銮三分功业归诸葛两晋风流属谢安开府威仪今日见凌烟图画後来看从教桃李争春色留着松筠傲岁寒 送河南崔宣慰赴军前 胆略平兼将相

  • 卷二十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四目録【五十二字】南歌子【又一体】毛熙震孙光宪欧阳修苏轼【十一首】黄庭坚【二首】秦观【四首】晁补之【二首】陈师道【二首】贺铸【三首】

  • 列传第十二 王盟 贺兰祥 尉迟纲 叱列伏龟 阎庆·令狐德棻

    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六世祖波,前燕太宰。祖珍,魏黄门侍郎,赠并州刺史、乐浪公。父罴,伏波将军,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魏正光中,破六汗拔陵攻陷诸镇,盟亦为其所拥。拔陵破后,流寓中山。孝昌初,除积射将军,从

  • 卷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凖噶尔方略前编卷二康熙五十四年五月申辰命赈济哈密上谕议政大臣等曰喀密为防妄阿喇布坦所侵恐不能生理着甘肃廵抚遣官运送米粮牛羊往赈丁未命给八旗军前効力人口粮马匹上谕八旗都统曰此番出兵之路甚

  • 兵一八·徐松

    军赏真宗景德元年闰九月四日,诏河北诸州军曰:「国家重慎戎事,每诫边臣,常令固守封疆,不得侵越境土。盖欲安民息战,岂思黩武穷兵 而契丹唯务贪残,不遵理道,有志但同寇贼有志:疑当作「有事」。,无名辄犯边陲,想于人神,皆所愤怒。今

  • 第五章 唐德宗无力回天·吕思勉

    第一节 德宗初政,壮志雄心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崩。子德宗立,即雍王适也。代宗为广平王时,正妃曰崔氏。母,杨贵妃姊韩国夫人也。生郑王邈,为代宗次子。长子即德宗。母沈氏,追谥睿真皇后。开元末,以良家子选入东宫,肃宗以赐广平

  • 卷四十八·陈祥道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四十八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八><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八><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八><經部,禮類,通禮

  • 卷二百三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军礼一军制蕙田案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居其首葢先王以礼治神人和上下将合斯世于大同而四方邦国不能无变礼易乐自悖于王章者礼之

  • 凯风·佚名

    --永恒的母爱亲情【原文】凯风自南①,吹彼棘心②。棘心夭夭③,母氏劬劳④。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⑤。爰有寒泉,在浚之下③。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晛睆黄鸟⑦,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注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九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九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次百字位成品第二十一尔时金刚手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以下偈说真言救世者(谓上百门王也)谓能生诸真言也。真言救世者。真言诸真言生知。云何谁于何处。大牟

  •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鸡罗娑山诸兽依处妙宫殿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又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靡不皆如童子之形。并贤护等十六丈夫。尔时世尊以正念智。为诸

  • 四分律卷第四十四(三分之八)·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瞻波揵度第十尔时世尊在瞻波城伽尸国婆娑婆聚落。时异住处有旧比丘,常接众人犹如泉水,作如是言:“若未来客比丘,我当供给所须,为作洗浴饮食供养。”时有众多比丘在伽尸国人间游行,至婆娑婆

  • 东莱集·吕祖谦

    四十卷。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进士,历太学博士,除秘书郎国史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迁著作郎,除直秘阁。卒,谥成,后改谥忠亮。祖谦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游,又

  • 劝孝歌·王中书

    《中华传世名著经典丛书》中的《孝经》后附印的一篇名作。其作者是清代王中书。作品一开头就提到“孝为百行首”,接着劝人尽孝,歌道: “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佚名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一卷,唐 金刚智译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佚名

    凡三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又称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金刚顶大教王经、金刚顶经、三卷本大教王经、教王经、摄大乘现证经。乃五部秘经之一,为金刚顶经广本十万颂十八会之中,初会六曼陀罗之第一大曼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