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九十     宋 陈起 编刘翰小山集

桂殿秋【寿于先生】

青帝子碧莲宫不驾云车骑白龙瑶池路远羽衣湿玉佩泠泠明月中

双玉节到神京碧盃仙露冷如氷一声金磬千花发洞口天风吹酒醒

翠屏曲

小亭帘幕埀阴阴梅香入枕春生屏西牕月落翠被冷鸟声残梦东风醒三年不唤清溪渡梦里瀼西春水路江头女儿双翠眉能唱刘郎芳草句

小宴

一曲歌云劝玉觞归来斜月恰侵牀小牕细嚼梅花蘂吐出新诗字字香

余久客都城秋风思归作楚语和吴郎采菱叩舷之音

秋风兮凄凄山中兮桂枝弹余冠兮尘堕芳草緑兮未归家遥遥兮辞楚荆伤去国兮重登临抚长劔兮增慨复鸣铗兮成音采中州兮兰芷望美人兮千里我所思兮天一方共明月兮隔秋水

种梅

凄凉池馆欲栖鸦采笔无心赋落霞惆怅後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红牕怨

啼莺唤起纱牕梦红日满帘花影弄翠屏香字冷薰炉罗衣叠损金泥凤去年君去燕归时今日燕来君未归欲把相思挑锦字夜寒懒上鸳鸯机起来翠袖双罗薄东风满地桃花落

渔父

轻舟一叶一轻篷上有萧萧鹤髪翁昨夜不知何处宿月明都在笛声中

春晚呈范石湖

风日萧萧两鬓华倦寻银笔赋余霞五更枕上无情雨三月风前薄命花春困有时因病酒客怀何日不思家年来事事心情懒惟有归耕策最嘉

上元小亭

靖康诏令文章种桐邑公侯国老家种得人间桃李满春风无地不开花

石头城

离离芳草满吴宫緑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天上月

春氷一片净无瑕万里清光遍海涯欲与常娥移桂树月中先合种梅花

春日

沉沉芳酌动金波笑引疎梅泛玉荷几度天寒归雁少一番风雨落花多功名好在知心懒富贵重来柰老何鸟雀数声传喜语梁间燕子亦能歌

江南曲

我家江南同野老自纺落毛采苹藻清风满袖读离骚半亩幽畦种香草门前流水鸣溅溅日暮归来自刺船遥山数叠作媚妩落日断霞明晚川雨余汀草涨新緑红衣湿尽鸳鸯浴采莲女儿何处来唱我春风湖上曲瓮头酒熟方新篘白鱼如银初上鈎呼儿洗杓醉明月酒酣更作商声讴

鸿门宴

江东遥遥八千骑大战小战七十二刘郎晓鞭天马来踏长安开帝里子婴已降隆凖公君王置酒鸿门东张良已去玉斗碎三月火照咸阳红绣衣归来日将夜可惜雄心天不借当时乙失范增谋尚引长戈到垓下刁斗乍急营垒惊夜深旗尾秋风横玉帐佳人不成梦月明四面闻歌声拔劔相看涙如雨我作楚歌君楚舞明朝宝马一声嘶江北江东皆汉土

玉斗歌

汉高帝真英主也其入关则约三章封府库子女玉帛略无所有秦人归心焉不待白虵赤帝老妪夜哭然後知为天命彼姁姁项羽欲扼其喉而困之难哉鸿门之战沛公亦几危矣项庄舞劔项伯翼蔽沛公得从间道以归独使张良谢羽羽受其璧此亚父知其为勇所以慨然碎其玉斗也感之作歌

汉兵咸阳未休舍楚王长歌到戏下项伯夜入张良营沛公仓皇出城谢自言戮力共攻秦不意入关成此勲闭关籍民备他盗尽封府库待将军项庄抜劔项伯起汉楚兴亡在今尔鸿门壮士斩关来慷慨一巵谁惧死君不见秦亡鹿走骊山倾四方尽起诸侯兵龙颜隆凖泗上长天之所授谁能争英雄肯落他人手独遣谋臣谈辩口君王间道却归来满地秋声鸣玉斗

吴门行

吴歌婉婉清如水西风晓自阊门起双桡艇兮采菱来翠荇緑滨香十里芙蓉影落已知秋溅湿罗衣眉黛愁回声荡桨入门去明月家家秋水流

客去

送客归来月满檐梅花微笑隔疎帘酒醒今夜银屏冷沉水薰炉旋旋添

哀友人

案成歌舞小春娇何事春随草木雕从此巴江江上月有人和涙独吹箫

闻笛

谁将玉笛按凉州吹彻春风不下楼若道声声都是恨不知消得几多愁

小亭

芳草萋萋怨未归西池残梦要题诗緑牕昨夜东风小开遍梅花第几枝

题飞云阁

一笑归来春尚寒小梅飘尽雪初残迟迟更待梨花月醉倚飞云十二栏

立秋日

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覔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江湖小集卷九十

 

猜你喜欢
  卷四百零一·彭定求
  曾纡·唐圭璋
  ◆胡太常助(纯白类稿)·顾嗣立
  第十一回 吕国材暗陷忠良 高廷赞奉诏辞乡·萧晶玉
  第三十二出 聚义·许自昌
  原序·姜夔
  五言巻二十三·洪迈
  卷四·郭知达
  序·房祺
  第十三歌 山歌要唱好私情·刘半农
  卷二·王翰
  卷九·李蓘
  卷二百八十·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四十·康熙
  卷二·陈镒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44 ·佚名

    金君卿 丹阳湖 鸟树压丛云,波光铺塞雪。 迥浸寒无暑,平空晓犹月。 吕父已入周,范蠡未辞越。 扁舟谁与同,浩歌几千阕。 金君卿 冬至日代书呈诸兄 人人懽聚庆新阳,我独飞心恋北堂。 薄宦飘流

  • 上巳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上巳日海岱会集序齿德相兼愿入芝兰之室朱青异染期归道义之塲交得其道则千里同心择匪其人则同室反面谷风之诮未免角弓之刺安逃古重素交有由然矣余取友于天下独有得於郡中非鄙流俗之滥实慕贤达之兴斯会也主会以长设馔有

  • 高祖纪三·薛居正

    天福三年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己酉,百官守司,以太史先奏日蚀故也。至是不亏,内外称贺。壬戌,是夜以上元张灯于京城,纵都人游乐,帝御大宁宫门楼观之。丙寅,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和凝兼判度支;工部侍郎、判度支

  • 自序·徐鼒

    叙曰:世运治乱之大小,人心之邪正分之也。「易」之占曰:『坤变干至二成「遯」,为子弒父;至三成「否」,为臣弒君』。「洪范五行传」之言天人感应也,曰:『彝伦攸叙,彝伦攸斁』。彝伦叙,则人心未死、天理犹存,兵戈水旱之灾,人力可施其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四月乙酉朔以孟夏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南京工科给事中陈洪烈<锍-釒>论工部尚书朱天球庇其乡旧司务蔡伦魁考功司郎中钱士完庇其所亲工部主事闵世祥二臣皆上<锍-釒>辩 上不究○调马水口参将许大

  • 五九八 军机大臣奏呈江苏巡抚杨魁解到《九十九筹》等书请旨销毁片·佚名

    五九八 军机大臣奏呈江苏巡抚杨魁解到《九十九筹》等书请旨销毁片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十二日据江苏巡抚杨魁将查缴颜季亨所撰《九十九筹》并《时务体要》共四本,解送到京。理合进呈,请旨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卷四十二之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二之一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三异同表孔子作春秋为传説者五家今惟存公谷左氏考前汉书儒林公羊学最先立自大儒董仲舒丞相公孙皆为公羊学故武帝尊用之至宣帝以卫太子好谷梁乃诏太子太傅

  • 卷十一·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一(宋)吴缜 撰○十一曰载述脱误衡王传误唐义识字误常山及薛谭字误程处亮名不同韦伦传记襄州事误严善思传误王同皎传误狄仁杰传误宰相世系表脱漏不载者宰相世系虽有名而计目中脱漏者宁王传

  • 王绩传·欧阳修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性格高傲放任,不喜欢拜揖之礼。兄王通,乃隋朝末年的大儒学家,收徒讲学于河、汾间,模仿古人著作《六经》,又著《中说》,以仿效《论语》;但都不为其他学者称道,所以书并不出名,只有《中说》能够传世。王通

  • 耶律留哥传·宋濂

    耶律留哥,契丹人,曾任金朝北边千户。太祖起兵于北方,金人怀疑辽朝遗民有所图谋,下令每辽民一户以女真二户夹居,进行监视。留哥对此不安,于太祖七年(1212)逃至隆安、韩州,纠集壮士剽劫这些地方。官府出兵追捕,都被他们击败。进

  • 张献忠传·张廷玉

    张献忠,是延安卫柳树涧人。与李自成同年出生,长大后隶属于延绥镇为兵,犯法当被斩首,主将陈洪范看他相貌奇特,为他向总兵官王威请求释放,过后便逃跑了。崇祯三年(1630),陕西贼人纷纷起事,王嘉谟占据府谷,攻陷河曲。张献忠以米脂

  •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康熙十七年,诏内外大臣荐举博学鸿词。十八年,试于体仁阁下,取列高等授职者五十人。一时名儒秀彦多与其选。雍正十一年,复命内外诸臣荐举。十三年,高宗御极,下诏敦迫。元年,试于体仁阁

  • 一、赵州狗子·慧开

      赵州和尚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州云:“无!”   无门曰: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透得过者

  • 称佛名号·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  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在未来

  • 全南洋佛教组织之希望·太虚

    ──十七年八月在星洲中华佛教会讲──星洲为太虚旧游之地。昔年之来此,为时虽短,然感星洲各界人士与信佛之热烈;印象深入心脑,永难忘却。此次赴欧,道经星洲,又得与诸公欢聚,欣幸何如!然前此来星洲,尚无佛教团体之组织,今则已有

  • 佛说十吉祥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五千人俱。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人。前后围绕而为说经。时大会中有一大士名离垢盖。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叉手

  • 卷十·彭绍升

    居士传十刘明刘庾刘向冯李传刘灵预名虬。南阳人。徙居江陵。宋太始中为当阳令。罢官归。豫章王辟为荆州别驾。不应。齐永明三年徵为通直郎。亦不就。竟陵王闻灵预精释教。致书通意。要其东下曰。仆迹尘珪组。心逸江湖

  • 旌异记·侯白

    志怪小说集。隋侯白撰。《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十五卷,称侯君素撰。 《旧唐志》误作侯君集;《新唐志》入小说家类,卷帙均同《隋志》。该书久已亡佚,遗文存《法苑珠林》、《续高僧传》、《三宝感通录》等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