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七

  康熙二十年三月甲寅朔,命都统觉罗吉哈礼为宣威将军。将军鄂克济哈等言:建昌官兵弃城突出,悉由臣等庸劣不能救援所致;罪俱在臣,乞严加处分。上谕:鄂克济哈久驻成都,既不能退叙州诸处来犯之贼,复不驰援建昌,以致失陷;令解将军任,还汉中,同大将军公图海守汉中诸处。以都统觉罗吉哈礼为宣威将军,统其所部官兵驰赴将军总督赵良栋军前,会商剿御贼寇,绥辑疆圉。

  丁巳,贝子准达请仍帅师进取遵义,上不许。准达奏言:臣兵分防各路,所余无几;缘进讨力单,故以绿旗兵为请。嗣以南川诸处贼警稍缓,臣即亲统官兵鼓行而进,安敢推诿不前;请以臣原辖之兵仍付臣率之,以取遵义。上谕:准达自抵重庆,并无寸功;今若复令统兵,必致误误事机。其仍遵前旨率疲惫兵丁速回荆州,令将军噶尔汉疾驰进取遵义。

  壬戌,将军佛尼勒奏复马湖。时伪将军胡国柱等率众二万余犯窦坝、大溪口诸处,佛尼勒率满、汉官兵进击,大破之;乘胜遂复马湖府。

  癸亥,命将军噶尔汉等帅师赴叙州。先是,命噶尔汉同总兵官王用予进取遵义;至是,总督董卫国等兵已克遵义,贼犯泸州、叙州诸路。上因复命噶尔汉率兵驰赴叙州速剿逆贼,竟入云南;王用予亦率兵与噶尔汉同至叙州,灭贼之后即驻镇叙州诸处。

  甲子,大将军赖塔奏大败贼于黄草坝。时贼将何继祖等自石门坎败遁至新城所,会伪将军詹养等率众几二万人据黄草坝,列鹿角、挨牌,驱象迎敌。赖塔于二月二日分布满、汉官兵,躬亲指示;自卯战至日晡,贼大败,夺其营。二十二,生擒伪将军詹养、王有功及贼众千余人,得获象马无算。赖塔以闻。上谕:赖塔自闽,广深入云南,独先诸路大创逆贼,调度有方、将士奋勇,殊属可嘉!在事有功人员,着从优议叙具奏。

  将军穆占奏复黔西、大定。穆占等既下平远,即公议遣土司头目阿五等恢复黔西、大定二府,追击逆贼;斩杀甚多,生擒伪巡抚张维坚等于军前正法。

  丙寅,敕大将军公图海等遣兵剿庆阳贼。巡抚巴锡奏报:庆阳所属地方有贼渠景飞妄自称王,伪设总兵、副将等官,声言先取庆阳、后定三边;臣已遣兵往剿。上命大将军公图海、将军侯张勇、提督孙思克等速遣官兵剿灭贼渠景飞等,务绝根株,勿使滋蔓。

  戊辰,大将军赖塔奏复曲靖。赖塔等率大兵自黄草坝前进,二月十一日抵曲靖府,伪总兵尹士元等率众出城迎降;赖塔分遣官兵,并复交水城。

  辛未,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败贼于归化寺。彰泰等兵抵曲靖,与赖塔合兵齐进,距云南省城十里,营于归化寺。二月二十一日,贼渠吴世璠遣发伪将军胡国柄、刘起龙、黄明率马步贼兵万余,携鹿角、挨牌,驱象迎敌;我兵大败之,追至城下,阵斩胡国柄、刘起龙,生擒贼弁兵六百余人。

  癸酉,命将军佛尼勒等帅师穷追逆贼。先是,上谕兵部:将军佛尼勒报泸州江岸屯踞之贼,已经败走。今大将军贝子彰泰、大将军赖塔等兵已抵云南省会大败逆贼,旦夕其城可下;度叙州贼将胡国柱、王叙、黑邦俊等必且遁逃。如胡国柱等遁去,将军佛尼勒、赵良栋等即率兵速行追剿。至是,赖塔等奏言:大兵已逼云南省城,掘濠围困;询之降人,言吴世璠殊无降意,婴城死守,往调在蜀贼将马宝、胡国柱、夏国相等应援。佛尼勒等复奏:叙州对垒贼将胡国柱等悉遁。上因复谕曰:逆贼胡国柱等退援云南,事关重大;将军佛尼勒、赵良栋等于文到日,即各统官兵速行蹑击,俾逆贼不得至云南,悉就剿除。将军噶尔汉、吉哈礼等到日,亦即与佛尼勒等协力追贼。如延迟观望、有失事机,俱以贻误军情重处。

  臣谨按:当大兵之初抵滇省也,皇上即料川中贼将必弃营奔还,自顾巢穴;若使之合势并力,恐扑灭需时。乃命佛尼勒等于贼遁走时,即率兵追剿。至是,逆渠吴世璠调贼将马宝等还,胡国柱等亦弃叙州遁回;报至,皇上复严谕佛尼勒等速行蹑击,俾贼不得至云南,悉就剿除。于是诸将奉命分道穷追,贼果披靡溃散;或迫蹙归降、或束手就缚、或为我兵斩馘,终无一人得至滇者。盖皇上先事预筹,曾不少缓;应机默运,罔有或疏。所以诸路贼党次第殄平,逆渠世璠不旋踵而授首也。

  甲戌,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复武定。大兵抵云南,伪将军韩天福率伪官兵与和曲长官司伪总兵那天凤等缚防守武定伪总兵王来吉、何兴祚以武定府城降。

  四月庚寅,将军穆占等奏伪将军杨应选降。时伪将军高启隆、杨应选等自平远败遁,穆占等遣人往抚。于是应选弃其党众,惟率所部伪官兵家口及伪将军王永清妻子缴印札来降。

  壬辰,将军佛尼勒等奏复永宁。时驻守永宁伪将军宋国辅遣人乞降,佛尼勒即令署副都统觉和托率兵往抚,又亲统官兵继进。于是,国辅及伪将军陆道清率众以永宁降。三月十五日,我兵入城。

  丙申,敕巡抚王新命等速运进蜀兵饷。提督徐治都奏言:谭天秘遁入丛山深麓,进兵剿荡,转饷维难;已留兵开县要地相机招抚外,臣于三月十日自万县还驻夔州。上谕:巡抚王新命、郎中范承勋等乘川峡未涨,速运粮米用济军需;苟有稽延,俱以贻误军机治罪。

  赠总督甘文焜兵部尚书。当吴三桂初反,文焜闻变,自贵阳还至镇远,为叛寇要截,遂自杀。至是,偏沅巡抚韩世琦收其骸骨,奏闻。上谕:甘文焜可赠兵部尚书,荫一子入监读书。未几,将军总督蔡毓荣奏:吴三桂初反时,巡抚朱国治抗不从逆,为其所害。上因赠国治户部右侍郎,亦荫一子入监读书。

  辛丑,敕将军噶尔汉等同总督哈占等速进云南。将军佛尼勒疏言:臣所部兵由陕入蜀,诸路征剿历有年所,致马匹缺乏、军械敝坏,困苦已极。如率此兵前进,似属无济。请以重庆护军统领佟佳等所部每佐领护军各二人、将军噶尔汉等兵内拨每佐领骁骑各三人、西安副都统翁爱兵八百人付臣等统领,进定云南。将军吉哈礼所部兵尽发建昌一路,汉中陕、西诸处竟致空虚;请以年久困乏之兵遣赴大将军公图海军,令防守汉中诸路。上谕:今诸路逆贼俱遁还云南,或恐中外交攻。将军噶尔汉不必于重庆秣马,即驰会将军佛尼勒军,每佐领简六、七人,以留兵之马给之;躬自统率,同总督哈占等前进云南。佛尼勒量率留兵防守叙州诸处;其困苦无马之兵,令署副都统觉和托率赴汉中。将军吉哈礼每佐领简官兵六、七人,同将军总督赵良栋速进云南;如有困苦无马者,令副都统恰塔率回成都防守。

  甲辰,命户部郎中明格礼等赴云南采买兵粮。云南巡抚伊辟疏言:两路大兵齐集滇中,请亟令贵州、广西二路协济银米。上谕:广西、云南相去辽远,路险山多,且有苗蛮盘踞;大兵粮饷,关系良急。若由广西转运,必致有误军需。如止令该抚一人料理,恐亦不无贻误。其遣户部郎中明格礼、沙木哈驰赴云南,与大将军、将军、督、抚、提督等会同酌议抚恤民人,设法采买,勿误军需;不必由广西、贵州运致。

  命郎中额尔赫图等趣将军觉罗吉哈礼、噶尔汉两路进兵。议政王等奏言:克取云南省会,所关至要;向趣大将军赖塔等军,曾遣学士额库礼。今趣将军觉罗吉哈礼、噶尔汉等两路之兵,应遣部院贤能官各一员前往。上谕:自京遣官,有需时日。前遣理饷郎中额尔赫图、范承勋现在军中,可令额尔赫图赴吉哈礼、范承勋赴噶尔汉军,速越大兵前进,仍令兼理粮务;大兵进止、逆贼情形,其令不时以闻。

  戊申,命将军穆占还贵州。穆占奏言:平远、大定、黔西、遵义悉经恢复,诸处向有贼将,俱奔赴云南,贵州无警;臣已同参赞都统华色、汉军副都统宜思孝遵大将军贝子等檄,率护军骁骑汉军兵每佐领四人,指云南而进,余兵付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总督董卫国等留镇贵州。上谕:贼虽奔散,黔省有土司苗蛮杂处,关系匪轻;将军穆占酌量率兵仍回贵州统摄官兵固守疆土。副都统华色、宜思孝既已前赴云南,萨克察巴图鲁不必赴云南。

  己酉,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伪将军张国柱等降。时彰泰等率大兵围云南省城,宣布皇上好生之仁,遣使招抚诸路。大理府伪定远大将军东平公张国柱、临安伪总兵徐衷明、李三彬、罗文献、永顺镇伪总兵郭壮兴、范应泰、姚安府伪亲军车骑后将军刘汉章、总兵谢文明自蜀遁回,伪亲军铁骑左将军杨洪德及伪将军赵玉、杨开运、高启隆、刘魁、白起升、侬朋、邵文魁、刘培吾、伪总兵高攀喜、杨斌等各率所部伪官员兵丁呈缴印札,相继诣军门降。

  辛亥,命郎中苏赫臣等速运大兵粮饷。将军总督赵良栋等奏言:臣遣人密探各营,不惟前行无有裹粮,即目前亦已告匮;臣因檄令暂还铜河就食。上谕:大兵见围云南省会,自蜀前进之兵关系至急;郎中苏赫臣等与该督、抚会商,务殚心竭力速策运饷,勿误军需。如误馈饷,致失军机,以军法从事。  

  康熙二十年五月丁巳,命总兵官王用予驰赴永宁。总督哈占奏言:臣发前队官兵自永宁启行,即亲统士卒相续前进,由赤水、毕节追剿逆贼马宝,进定云南。但臣所部兵为数无多,力甚单弱;永宁系新复之地,且接壤贵州,土司杂处;请敕固原总兵官王用予率其标下官兵来永宁,为臣后继。上命总兵官王用予速率所部驰赴永宁固守。

  敕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招徕土司苗蛮。将军海潮龙奏言:兵以食为重,若不急先安抚百姓、绥辑土司,万一失其所望,远避深山,则军糈从何措置!上命大将军具子彰泰、赖塔、将军总督蔡毓荣等加意招徕,奖励土司苗蛮,勿致有误兵饷。将军总督赵良栋抵云南,亦须善为抚绥,令军糈无误。

  庚午,命巡抚韩世琦等剿抚黄明诸逆。广西提督哲勒肯奏:逆贼黄明、马承烈等于三月十八日俱入湖广靖州八万猺内,臣迭据侦报,皆云逆贼深入古州猺峒;是黄明等或由楚界投贼、或入猺峒负固,俱未可知。疏入,上命巡抚韩世琦、署巡抚事麻勒吉、沅州总兵官和山、永州总兵官卢崇耀就近速行剿抚,务尽根株。

  丙子,趣总督哈占等速运大兵粮饷。将军觉罗吉哈礼等奏言:将军赵良栋亲统绿旗官兵进自雅州,臣尽率前锋及每佐领护军骁骑各一人于本月十一日起行,相继前进。因见在米少——满洲绿旗骑兵止赍二十日粮、步卒止赍十五日粮,已留参赞副都统席布统每佐领官兵各四人有奇驻雅州,令得粮即携赍以进。臣等所挈粮糗无多,不可无米接济,请更行严敕。疏入,上谕:将军吉哈礼、噶尔汉等两路征进大兵,粮饷最为急需;总督哈占、巡抚杭爱、郎中苏赫臣、额尔赫图、范承勋等以进征大兵携带之粮及继运之米陆续速运,务令无误。如少稽缓,从重治罪。

  辛巳,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复鹤庆、丽江。时大兵抵云南会城,伪将军李发美闻风震詟,遂举发逆贼吴世璠与达赖喇嘛请兵伪书,率其部下伪官兵以鹤庆、丽江二府降。

  六月戊子,命罢将军穆占还黔。大将军贝子彰泰、赖搭等奏言:将军穆占,宜令率官兵还黔。但今楚雄府有伪将军陈光禄等复叛从贼,臣等拟令都统希福等率兵往剿;如又量拨官兵付穆占率回黔中,则围城兵力不支。况诸路贼势悉向云南,请就近令常德满兵进贵州,遣贵州萨克察巴图鲁等兵赴云南,则攻围调遣似有裨益。疏入,上谕:平定滇中,最为要计。将军穆占不必遣还贵州;令署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率所部每佐领兵三人,速赴云南。常德署副都统诺敏率所部兵速往贵州,与总督董卫国、提督赵赖、周卜世等固守贵州。荆州副都统莫达率所部每佐领兵二人,赴常德驻镇。

  壬寅,赠提督伯王之鼎、总兵官费雅达太子少保。时四川建昌卫陷贼,之鼎等被执,不屈遇害。上谕吏部曰:提督伯王之鼎、总兵官费雅达等以单弱之兵坚守孤城,众寡不敌,因致城陷;矢志不为贼屈,竭忠殉难,深可悯恻!王之鼎赠太子少保、费雅达赠太子少保,授为左都督;准副都统阵亡例,其子俱授拜他喇布勒哈番。

  甲辰,命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遣谙悉贼情人员乘传诣京师。上谕议政王等曰:传谕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将军总督赵良栋等,见在投诚人员内有原属吴三桂下旧人,且亲近知贼情始末及吴应麒腹心信用者,大将军等亲加详察,令驰驿来京。至投诚土司伪总兵陆道清及海潮龙心腹同往达赖喇嘛处者并切知贼情始末人员,令赵良栋亲加详察,亦令驰驿来京,以备询问。

  庚戌,令副都统得尔德率兵赴叙州。将军噶尔汉奏:臣兵自重庆启行时,因副都统得尔德兵丁马疲,令于重庆秣马十日,即赴军前;及檄令率所部兵驰赴叙州,乃不遵檄前往。比臣兵抵泸州,督趣携带粮糗,得尔德率兵至,乃称其兵马疲,宜遣赴叙州,惟彼一身务欲随征;不从臣约束。上谕:副都统得尔德兵沿途取支刍秣,且荆州、彝陵饲马四月有余,而马仍疲瘦;及令率所部兵赴叙州,复不遵将军调遣,欲孑身前进,殊属不合!宜将得尔德即严察议处。但见在行间,俟事平旋师日察议;仍令得尔德率所部兵赴叙州,听将军佛尼勒调遣。

  七月甲寅,命总督哈占等速抚谭天秘。提督徐治都奏:臣檄驻守开县参将涂铠遣人接应谭洪之子天秘,天秘已约六月十六日赴夔州投诚;因川陕总督复遣官招彼属员令赴陕投诚,是以未即就抚。上谕:谭天秘先欲投诚,已经檄送伪印;今或赴哈占军前投诚、或赴徐治都军前投诚,俱宜速行招抚。哈占等其更遣能员多方招致,毋令迁延时日。

  辛酉,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败贼于乌木山。彰泰等趣都统希福、提督桑额率兵进击楚雄,逆寇伪国公马宝等诈败以诱我兵;希福等追至乌木山,贼复据险以待。我兵奋击,大败之,擒斩甚众;马宝越山而遁,仅以身免。

  乙丑,将军总督赵良栋奏复建昌。时良栋遣总兵官李之芳等率兵进剿,逆贼胡国柱等败走,建昌遂复。

  戊辰,命大将军公图海还京师。上谕兵部:大将军都统大学士公图海年老有疾,今四川、云南诸地俱已平定,可令携大将军敕印同鄂克济哈还京师;留将军乌丹守汉中,将军王辅臣可孑身同图海来京陛见。

  命逮马宝来京。大将军贝子彰泰、赖塔等奏:据都统希福等报:伪国公马宝、伪将军巴养元等缴印投降,于本月五日马宝等俱至军前。上谕:逆贼马宝,所在抗拒大兵;今无地可遁、力穷势迫,始来投诚,殊属可恶!所犯情罪重大,断不可宥。大将军贝子彰泰等,其执马宝,拨官兵严解来京。其余伪属官兵,大将军如常发落。寻彰泰等又奏:大兵至滇,环困城池,招抚贼寇。马宝等背叛国恩,臣事吴世璠,屡次招抚,不即悔罪投诚;反奔寻甸,携妻子赴楚雄,纠集逆党,蹂躏疆圉。为大兵所败,穷蹙已极,方率众不满百人,往姚安投降;非首先向化归诚者可比。伪将军巴养元、赵国祚、郑旺、李继业、伪总兵郎应璧等亦与马宝同在一所,若辈宜作何发落?仰乞睿裁。上命巴养元等亦同马宝执送京师。

  趣将军觉罗吉哈礼等进兵。安塘笔帖式报:伪将军胡国柱、王叙等所部贼众自姚安逃散过半,胡国柱等俱遁入山中。上命以此事移知将军吉哈礼、噶尔汉、赵良栋、总督哈占,令速行进兵。

  乙亥,敕巡抚杨雍建速修铁索桥。兵部奏:大将军贝子彰泰咨称:前经行文黔抚杨雍建,令其修理铁索桥,至今尚未兴工。请由部具题,移令作速修理;凡修理桥梁,乃地方官专责,宜移文该抚速行修理。上谕:铁索桥系运饷及大兵往返要路,关系重大;大将军贝子彰泰行文修理,该抚理宜速行葺治。乃至今尚未与工,殊辜职任!着该抚将铁索桥速行修理,以便行军转饷。  

猜你喜欢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哀宗下·脱脱
  卷一百五·表第六·功臣世表一·张廷玉
  第四十七回 萧宝夤称尊叛命 尔朱荣抗表兴师·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零六·佚名
  卷第一·习凿齿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二·阿桂
  朱熹传·脱脱
  宣宗本纪·脱脱
  §第三章 论无形之瓜分·梁启超
  卷一百三十九·雍正
  礼四五·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金泰·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高文秀

    (赵光普引祗从上,云)两朵肩花擎日月,一双袍袖理乾坤。休言天下王都管,半由天子半由臣。某姓赵,名光普,字则平。辅佐主公,官拜丞相,到太师韩国公之职,乃开国功臣也。圣主常夜半幸某第,立风雪中。小官惶恐出迎,设重裀席地,炽炭烧肉。

  • 卷七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裴说裴说天佑三年登进士第官终礼部员外郎诗一卷游洞庭湖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白头渔子揺苍烟鸂?眠沙晓惊起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露寒紫藟结

  • 卷四百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七白居易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乱雪千花落新丝两?生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同用淹字】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二年

  • 卷四·李心传

     典礼  绍兴至庆元臣僚论太祖东向之位四祖庙附国初仿前代之制立亲庙四及仁宗祔庙太庙始备七世八室 祖宗共为一世故也治平末英宗祔庙乃祧僖祖熙宁初王介甫用章子平议复僖祖为太庙始祖而祧顺祖司马公韩持国诸近臣皆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杨士奇

    宣德二年九月丙戌朔○丁亥 上命行在刑部都察院北京行部凡武职及旗军见系鞫者悉录其情轻重以闻○升辽东都指挥同知康旺为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王肇舟佟答剌哈为都指挥同知东宁卫指挥使金声为都指挥佥事旺等累使奴儿干招

  •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秋七月。丁卯朔。享太庙。遣庄亲王载勋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申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铭安等奏。吉

  • 第三○一谕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一一七一六--二·佚名

    新竹县奉台北府札,谕令绅士林汝梅等,将登云会半年息银备缴,以凭批解赴府特授新竹县正堂、加二级、纪录十次叶为谕饬完缴事。本年十二月初七日,奉本府宪龙札开:「案查(云云照文叙至)毋延,此札」等因。(注)奉

  • 第七卷 海 海塘 太湖·缪荃孙

    大海&middot;海塘海水自山东日照县之荻水口入赣榆县东北境,南流六十里径青口,(青口县境水自山东兰山县界东南流六十里,至此入海。)又四十里,径海州北境新浦口,青伊湖、大沙河注之。(湖水源出沭河,自湖东北尾东北流六十里,至此入

  • 卷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六国表第三        史记十五 太史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

  • 垂拱·周绍良

    №垂拱001【盖】失。【志文】唐故州司户参军事□□格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处仁,字处仁,汝南郡人也。昔者任□□□朱宣所以开其业;奇子日未,玄冥所以著其(下泐)王父而斯乃复公侯,而音徽备乎家谍,此可略而言焉。

  • 周兴传·刘昫

    周兴,雍州长安人。青年时期因通晓熟悉刑法和各种律令,为尚书省都事。后升任司刑少卿、秋官侍郎。从垂拱年间以来,屡次受命主管皇帝特命监禁犯人的牢狱,被他陷害的有数千人。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后称帝的大周革命中,授官尚

  • 叶山涛·佚名

    叶山涛先生小传叶先生名寿春字山涛浙江海甯人也读书少颖悟执笔为文斐然成章适以丁外艰未与试怵儒冠之误人弃笔研而从事于商遂幞被来海上学识既明通故亿中有天材且操守尤谨严守身皎洁如白玉浙省巨商如刘君忱如等咸推重

  • 哀公卷二十八(起十一年,尽十四年)·何休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夏,陈袁颇出奔郑。(○颇,破多反。)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艾,五盖反。)齐师败绩,获齐国书。(战不言伐,举伐者,鲁与伐而不与战。不从内与伐,使吴为主者,吴主会,故不与夷狄主中国

  • 序·佚名

    出曜经者,婆须密舅法救菩萨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录。其本起系而为释名曰出曜。出曜之言旧名譬喻。即十二部经第六部也。有罽宾沙门僧伽跋澄。以前秦建元十九年。陟葱岭涉流沙。不远万里来至长

  • 内战记·恺撒

    记述古罗马公民之间战争过程的历史著作。实际包括4本书,即《内战记》、《亚历山大里亚战记》、《阿非利加战记》、《西班牙战记》。第1本《内战记》为凯撒著,另3部战记篇幅较小,作者肯定是凯撒的部属,但姓名、身份不

  • 张文端集·张英

    诗文别集。清张英(1637—1708)撰。四十六卷。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端。著有《恒产琐言》、《聪训斋语》、《笃素堂文集》等。此集成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

  • 金漳兰谱·赵时庚

    南宋赵时庚撰。时庚,宋宗室,自称爱兰成癖。书作于绍定六年(1233)。全书五篇,分叙兰花容质、品兰高下、天下爱养、坚性封植、灌溉得宜。不仅记兰的各品种形色特点,还记品种和培护方法。是中国最早关于兰草的专著。首有

  • 文学概论讲义·老舍

    文学论著。约写于1932年至1934年之间,为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时编的教材,由齐鲁大学文学院印行。1984年6月北京出版社初版。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5卷。全书共15讲。包括《引言》《中国历代文说》(上下)、《文学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