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七出 同盟

【胡捣练】〔生扮晋君众扮军校上生〕河西地久升平。文公霸后称强盛。岂料吴人来犯境。恃强凌弱要先盟。

自家晋国寡君名午的是也。恪守封地。尽忠王朝。不料吴王恃强。提兵犯境。要会黄池。求为盟主。昨已遣董大夫请盟。怎么这时候不见回来了。〔内吴军鸣锣叫喊介生〕将校。郊外为何杀声震天。〔众〕启爷。吴王提兵。亲到城下。只要厮杀。不知何故。道犹未了。董大夫早到。〔外进见介〕主公。董褐参见。〔生〕大夫少礼。遣大夫请会盟之期。今吴兵竟自临城何也。〔外〕臣见吴王。他说道吴乃泰伯之后。晋乃唐叔之后。若会盟歃血。吴先之。晋次之。鲁又次之。期在日中。今侵晨来犯。必有其故。请主公同小臣登城问之。看他怎么说。〔生〕正是。〔外做登城问吴军介〕晋国寡君。敬问吴国大王。昨约日中会盟。今乃越次而造敝邑。敢问其故。〔净内应介〕天子有命。周室微弱。诸侯贡献。不入王府。缘无姬姓之助。晚来连遣数使。来吿寡人。今急欲定盟。以征一二不供王事之国。会期旣迫。恐事之不集。为诸侯笑。寡人欲决一战。尽在今日。胜则我为盟主。君来事我。不胜则君为盟主。我来事君。恐又劳使者远来。乃亲听命于籓篱之外。〔外〕主公。吴王欲决一战。以为盟主。臣观其颜色。似有大忧。小则爱妾嫡子死。大则越兵必入吴。今其势甚毒。不可与争。就许先盟。以待其变。〔生〕只凭大夫。可回报之。就请吴鲁二君。同赴黄池之会。〔外〕领命。〔复出对吴王介〕晋国寡君。敬吿吴国大王。吴当为盟主。敢不顺从。就请吴鲁二位大王。同赴黄池之会。〔净扮吴王小生扮鲁君丑扮伯嚭末扮季孙斯上净丑〕

【烧夜香】千军万马独专征。各国诸侯谁不战惊。今到黄池早会盟。〔小生末〕早会盟。江左武功成。须省。各要和谐。从今莫竞。

〔众报介〕吴鲁二国大王到了。〔生出接净小生同拜介净〕晋公弟。鲁公弟。独霸中原数百州。黄池今日会诸侯。〔生小生〕吴公兄。包茅重入归天上。王祭还供尽海头。〔丑末外〕伯嚭董褐季孙斯参见。〔净生小生〕诸大夫少礼。〔净〕晋公弟。鲁公弟。你家先祖周公唐叔俱称我家先祖泰伯是伯祖。今日会盟歃血。我当为首。晋公弟次之。鲁公弟又次之。〔生小生〕吴公兄之言。敢不听命。〔净〕今一依齐桓公葵丘之会故事。速取歃血盆过来。〔净跪歃血介〕凡我同盟之人。旣盟之后。有不尊周室。不睦邻国者。有如此血。〔生小生歃血同净介外〕会盟已完。请各大王赴宴。〔生〕将酒过来。〔送净介〕愿吴公兄千岁。〔送小生〕鲁公弟同之。〔生〕

【梁州序】三邦齐会。一时同姓。最喜亲盟折证。年年修职。及时贡献王庭。〔小生送净生酒介〕愿吴公兄千岁。鲁公兄同之。但愿皇图万载。列国千秋。寿并南山。永车书今一统尽澄淸。会看周公礼乐兴。〔合〕剑履肃。冠裳映。看兄酬弟唱能恭敬。跻化域。共欢庆。

〔净送生小生酒介〕晋公弟。鲁公弟。满飮此杯。〔净〕

【前腔】黄花时候。淸秋风景。劲翮长空驰骋。〔携丑手前行介〕苏台缥缈。堪怜塞雁孤征。〔丑低唱介〕羞见衔芦北渡。避弋南飞。不受些儿警。〔生小生私语窃听介净低唱介〕此身如只侣失羣鸣。〔回转身高唱介〕看耸翼翱翔到海冥。

〔合前丑末外进酒介〕愿各大王殿下千岁。〔丑末外〕

【节节高】干戈四海淸。享安荣。烽烟处处皆平静。天王圣。万国宁。诸侯顺。羣邦谁似姬家盛。定看海宇扬名姓。〔净〕谯楼上几更了。〔众〕二更了。〔净〕传下号令。酒席一散。各国俱拔营回去。〔众传令介合〕离筵一散各回营。辕门火速传飞令。〔丑末外〕

【前腔】楼头鼓角声。已三更。西风萧瑟征衣冷。旌旗整。牧马鸣。边笳竞。凯歌簇处欢声振。三军个个敲金凳。

〔合前生末小生外别净先下净〕王孙骆大夫那裏。〔小外上〕王孙骆参见。主公有何分付。〔净〕与我吿劳于周。兼领一军断后。以备齐宋追赶。太宰。我与你就拔营回去。再不可迟矣。〔丑〕正是。〔净丑先下小外〕主公。你听信奸佞。诛杀忠良。变生邻邦。兵留他境。欲去怕越兵阻其前。欲留恐齐宋议其后。今遣我小臣吿劳于周。领兵断后。君父有难。死生从之。敢不听命。不免去走一遭。只是主公。你今日就到家也是迟了。

【尾声】江东此去程途亘。想三吴百姓震惊。可惜几百尺苏台一旦倾。

苏台烽火绮罗空。

尙想靑山绕故宫。

谁道提兵到齐地。

却敎黄蝶领春风。

猜你喜欢
  吴季子·唐圭璋
  潘良贵·唐圭璋
  卷三十·阮阅
  卷六·阮阅
  海野词 全文·曾觌
  第一折·秦简夫
  第四折·马致远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卷256 ·佚名
  高氏三宴诗集诗后·高正臣
  卷十二·冯琦
  卷四百六十七·曹学佺
  卷八十八·高棅
  卷四·贺铸
  山谷内集诗注卷六·黄庭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二李白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一作雷】凭凭兮欲吼怒

  • 唐英歌诗跋·吴融

    吴子华越州人与韩偓同学久困名塲龙纪元年同举进士又同直玉堂故韩诗云二纪计偕劳笔研一朝宣入掌丝纶落句云语余相聚却酸辛懐昔叙恳感慨系之矣歴官始末详见本传陇右李巨川才甚敏侪辈惟子华对垒一日昭宗至华清宫赐华帅韩

  • 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二十八·赵尔巽

      科尔昆觉善甘都谭拜法谭席特库蓝拜鄂硕   伊拜弟库尔阐阿哈尼堪星讷褚库   科尔昆,阿颜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世居瓦瑚木。祖翰,太祖时来归。父硕色,官牛录额真。   科尔昆初为贝勒阿巴泰护卫。事太宗,未冠,从伐察

  • 读礼通考卷十八·徐乾学

    丧期十八国恤一干学案夏后殷周之制不可考矣当孟子之时自谓诸侯之礼未之学况于后世乎盖自周衰礼废列国擅权蔑弃先典家自为制鲁秉周礼为同姓诸侯宗犹不知通丧之为重也而况其凡乎降至后世以丧为讳故府之遗日就湮灭又其宜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 秦世系表畧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生大业大业生大费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佐舜调驯鸟兽是为伯翳赐姓嬴氏生子二人一曰大亷一曰若木若木玄孙曰费昌费昌当桀时去夏归商为汤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六·佚名

    明惠帝惠帝讳允炇太祖洪武二十五年立为皇太孙太祖子懿文太子标第二子也先是太子卒帝谓羣臣曰太子不幸至此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意欲立燕王何如燕王名棣太祖第四子也时学士刘三吾进曰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嫡统礼

  • 一、辽东之战争·汪荣宝

    太祖伐明之原因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太祖始建天命,定国号曰满洲。时海西四国,已平其三,独叶赫恃明援不下。太祖乃定议先挫明兵,次及叶赫。先是万历三十六年(一六○八年),太祖会明辽东副将及抚顺所备御,订两国臣民各守边境之

  • 汉纪五十九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214)·司马光

    汉纪五十九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214年) [1]春,马超从张鲁求兵,北取凉州,鲁遣超还围祁山。姜叙告急于夏候渊,诸将议欲须魏公操节度。渊曰:“公在邺,反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救急也。”遂行,使张督步骑五千为前军。超败走

  • 周书·康诰·佚名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 奸劫弑臣第十四·韩非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赠,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夫取

  • 卷一百六十三·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五十一孔子间居至民之父母矣【孔子闲居】考异宋板疏子夏覆五至三无之事【一叶左五行】覆下有问字子夏

  • 卷六十六·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六     婺源江永撰學制    通禮十五補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

  • 复赵慧燮李晴峰居士书·太虚

    赵调甫、李晴峰居士转监利正信会诸会员公鉴:承惠书请邀说法,病朽难应命。且半月间飞汉或京亦无定,希原谅!并祝会众精进!太虚启。二、二五。(赵居士存稿)

  • 佛说时非时经·佚名

    天竺三藏若罗严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鹊封竹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时与非时。善思念之。诸比丘言。如是世尊。当受教听。佛告诸比丘。是中何者为时。何者为非时。比丘当知。  冬分八月十六日至三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六卷·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六卷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成就舍心者。问曰。以何义故。说持戒后次说成就舍心。答曰。以见作他利益力故。此明何义。以菩萨持戒依持戒故得生善道。虽成就舍心而无具足资生。若尔不能作

  • 大慧普觉禅师赞佛祖 第十二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赞佛祖 第十二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释迦出山相正觉山前折却本。三七日内心头闷。却来鹿苑讨便宜。好与拽翻椎一顿文殊问疾居士何曾病。是病因问有。两眼对两眼。世医咸拱手

  • 续异记·佚名

    南朝梁陈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 目》著录。原书已佚。唐宋人类书引有佚文。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十一条。 所记为汉至梁事,《刘沼》条云“梁天监三年”,推测作者应为梁、陈间人。是 书

  • 护国经·佚名

    佛说护国经,一卷,赵宋法贤译。护国长者之子出家得道。为俱卢大王说法。与佛说赖吒和罗经同本。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称为护国经之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