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六十五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宋子罕为政

左传【襄公六年】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子荡怒以弓梏华弱于朝平公见之曰司武而梏于朝难以胜矣遂逐之夏宋华弱来奔司城子罕曰同罪异罚非刑也専戮于朝罪孰大焉亦逐子荡子荡射子罕之门曰防日而不我从子罕善之如初 九年春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陈畚挶具绠缶备水器量轻重蓄水潦积土涂廵丈城缮守备表火道使华臣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使华阅讨右官官庀其司向戌讨左亦如之使乐遄庀刑器亦如之使皇郧命校正出马工正出车备甲兵庀武守使西鉏吾庀府守令司宫巷伯儆宫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晋侯问于士弱曰吾闻之宋灾于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邱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无象不可知也【公羊传曷为或言灾或言火大者曰灾小者曰火然则内何以不言火内不言火者甚之也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灾也 谷梁传外灾不志此其志何也故 十五宋也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寳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防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韩非子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新序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徳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十七年春宋庄朝伐陈获司徒卬卑宋也 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讴者乃止或问其故子罕曰宋国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 【二十九年】郑子展防子皮卽位于是郑饥而未及麦民病子皮以子展之命饩国人粟户一钟是以得郑国之民故罕氏常掌国政以为上卿宋司城子罕闻之曰邻于善民之望也宋亦饥请于平公出公粟以贷使大夫皆贷司城氏贷而不书为大夫之无者贷宋无饥人叔向闻之曰郑之罕宋之乐其后亡者也二者其皆得国乎民之归也施而不徳乐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

礼记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说殆不可伐也孔子闻之曰善哉觇国乎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虽微晋而已天下其孰能当之【○檀弓】吕氏春秋士尹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觞之南家之墙犨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径其宫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西家髙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故弗禁也士尹池归荆荆王适兴兵而攻宋士尹池諌于荆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能得民仁者能用人荆国攻之其无功而为天下笑乎故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宋在三大万乗之间子罕之时无所相侵邉境四益相平公元公景公以终其身其唯仁且节与

说苑宋司城子罕之贵子韦也入与共食出与同衾司城子罕亡子韦不从子罕来复召子韦而贵之左右曰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子罕曰吾唯不能用子韦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复也尚是子韦之遗徳余教也吾故贵之且我之亡也吾臣之削迹拔树以从我者奚益于吾亡哉【○子罕之亡未闻】

韩诗外传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之行夫爵禄赏赐举人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君曰善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恶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国人知杀戮之刑専在子罕也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期年子罕遂去宋君而専其政故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诗曰胡为我作不即我谋【○诸书多云然岂别一司城子罕哉】

宋之设官以右师为尊司城居六卿之五而子罕为政岂非以其贤乎管子之秩不参于髙国而齐桓用之以霸子罕之位不加于华向而宋国赖之以安故曰国有贤人社稷之卫也于宋子罕犹信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三 令狐张康李刘田王牛史·欧阳修
  卷六·庞元英
  绥广纪事·高拱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四·陈厚耀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卷二十七·苏辙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纪昀
  一一六八 浙江巡抚琅玕奏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四○一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旨添设供事额缺折·佚名
  卷二十二·张守节
  七十五、编辑杂志之始·包天笑
  陶弘景传·李延寿
  张旭传·欧阳修
  寇准传·脱脱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八·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诗三首·刘半农

    一暗红光中的蜜吻, 这早已是从前的事了。 人家没端的把它重提, 又提起了我的年少情怀了。二我便是随便到万分吧, 这槐树上掉下的垂丝小虫, 总教我再没有勇气容忍了!三夜静时远风飘来些汽笛声, 偏教误了归期的旅客听见了。一

  • 卷第二百八十 後晉紀一·司马光

      柔兆涒灘(丙申),一年。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天福元年(丙申、九三六年)   春,正月,吳徐知誥始建大元帥府,以幕職分判吏、戶、禮、兵、刑、工部及鹽鐵。   丁未,唐主立子重美為雍王。   癸丑,唐主以千春節置酒,晉

  • 卷一二三 宋紀五·司马光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重光大荒落(辛巳),凡六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三年(丙子、四三六年)   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會。   甲寅,魏主還宮。   二月,戊子,燕王遣使入貢于魏,請送侍子,魏主不許,將舉兵討之;壬辰,遣使者十餘

  • ●卷三 德安守御录上(汤璹)·陈规

      ○王在、党忠寇德安二十日引去   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群贼王在、党忠、阎仅、薛广等攻陷随州,守臣陆德先以下俱逃,或尽室遭掳,遂犯德安府。知安陆县事陈规先被差部押县兵赴京,行至信阳,群盗梗路。二十八日,承府牒

  • 四○四 谕两淮盐政寅着总商江广达等访购书籍着留储馆阁马裕藏书仍发还·佚名

    四○四 谕两淮盐政寅着总商江广达等访购书籍着留储馆阁马裕藏书仍发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二日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二日奉上谕:寅着奏据总商江广达等禀称,从前所进书籍,皆系商等自行访购,毋庸发还。又据马裕禀称,商人家藏之

  • ·请恤沉溺官兵书·丁曰健

    卷查历年哨船、饷船失水,漂没官员弁兵之案,有详请题恤而未奉明文饬知者,有辗转查收册结而迟延未办者,有因复查生死下落久未见覆而即置之高阁者。窃思官弁及兵丁人等因公出洋,皆职分所当为。在水师不详察风云

  • 室利佛逝传·欧阳修

    室利佛逝,又叫尸利佛誓。越过军徒弄山二千里。幅员东西有一千里,南北有四千多里。有城十四座,以两国分统,西部称为郎婆露斯。国内多金、汞砂、龙脑。夏至日竖八尺表柱,日影在表南二尺五寸。国内多男子。有一种骆驼,有豹的花

  • 樊山政书卷十三·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朝邑县曾令禀批龙王庙僧清和恳词批临潼县详批临潼县李令禀批西安府详批咸长两县留养局清册批临潼县词讼册批宜君县周令禀批卸署岐山县教谕罗云霄禀批华州详批兴安府劳守禀批华州褚牧词讼册批鄠县陈令

  • 卷12·吴缜

    窃见嘉祐中《进新唐书表》云:“其事则増于前,其文则省于旧。”愚意以谓,斯二者皆古良史之法。今《新书》既成,必有以称斯言矣。盖増事者,广记备言之谓也。省文者,详略适中之谓也。广记备言则后世得以考案,详略适中

  • ●竹窗二笔目录·袾宏

    、般若咒、儒童菩萨、临济、雁荡山、悔不为僧、佛法作人情、黄梅衣钵、耳根圆通、极乐世界、一转语、法华要解(一)、法华要解(二)、朱学谕、本身卢舍那、衣帛食肉、执着、好古(一)、好古(二)、立义难、不作佛事、鲍勔、门庭高

  • 卷十·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十      明 熊过 撰昭公名稠襄公夫人妾齐归子在位二十五年孙齐在外八年凡三十三年薨於乾侯諡法威仪恭明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戍卫齐恶陈公子招蔡

  • 卷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天官冢宰第一之二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正义郑氏康成曰典常也经也法也 贾氏公彦曰大宰总御羣职故六典并建上常秉之以为经式下常守之以为法

  • 卷二十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十二   明 季本 撰都人士经防曰此必东迁之后东都之人思西周之盛而为此诗也有似于王风耳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赋也】彼都自东都言故以西都为彼都也士

  • 第二章 《玉历》的内容·佚名

      十殿阎君的法庭介绍  一、第一殿 秦广王  一殿秦广王:专司人间寿天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礁石外正西黄泉黑路。  凡善人寿终之日,是有接引往生,。  ,*忠、孝、节、义,或有大功德之修行人、大善

  • 卷第八·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集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七 佛说宝雨经(十卷) (一名显授不退转菩萨记) (南身北此) 唐南印度沙门达摩流支译 佛于伽耶山,放顶光明,遍照十方,摄入

  • 劝祛疑生信·印光

    ●净土法门, 若信得及, 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 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 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 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 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 尚

  • 大唐内典录卷第八·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见入藏录第三序曰。自初录已来。帝年显矣。至于条例杂丛交加。固难料简。良由随译人代所出论经注解撰述不局伦次。所以依之编录无得分衢。今则随乘大小据译单重。经律论传条然取别。犹依旧例

  • 妙色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可诵之,出生饮食,施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