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说解頥正释卷二十二   明 季本 撰

都人士

经防曰此必东迁之后东都之人思西周之盛而为此诗也有似于王风耳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赋也】

彼都自东都言故以西都为彼都也士谓男子也贵贱之通称狐黄者多黄狐裘庶人所得通用非贵服也周忠信也忠信则其德无阙故谓之周容不改容有常也言有章言顺序也行归于周德无阙也此章言士之有恒心者其知礼义如此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髪我不见兮我心不悦【赋也】

台笠出田时所戴也以在野言缁撮居家时所戴也以在国言皆谓庶人君子女者当时人人有君子之行故女为君子之女绸宻也绸直以髪言谓但如其髪之绸直以为髻不用髢为高髻也此章言民俗之朴素如此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苑结【赋也】

琇与淇奥琇莹之琇同充耳琇实谓惟以琇为充耳而尚实无他华羙也吉与姞同尹姞二大族之以贤称者但言尹姞而装餙之不尚华丽可知矣苑屈也此章言贵族之服餙其不侈如此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髪如虿我不见兮言从之迈【赋也】

带大带孔氏曰礼大带垂三尺者是也而当作如厉者从其垂下如将履之有危厉之意焉卷髪者自髪之不绸直者言也虿螫虫尾长而其末楗然似髪之上曲者盖髪长则敛而短者则因曲以为餙一顺自然也此緫上二章发其所未尽之意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髪则有旟我不见兮云何旴矣【赋也】

旟扬盱望也此承上章而言古之为容者惟从其自然不事脩餙也观此则东周服餙之盛奢而不中礼者多矣

都人士五章章六句

此诗于男皆曰人士以男皆有士行也于女皆曰君子女以女皆贤父之所生也亦可以见民俗之皆善矣然特举尹姞二姓以言女盖尹氏之贤着于吉甫姞氏之贤着于蹶父皆宣王时人也意此二姓具有姆仪故娶女者称重耳然则此诗所谓彼都其在宣王之世欤

采绿

经防曰此妇人因其夫约归过期而待之之诗也似当为风耳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髪曲局薄言归沐【赋也】

自旦至食时为终朝绿即菉一名王刍俗呼木贼两手曰匊局卷也绿澁砺之草可以洗搅故采之绿本易得终朝采之而不盈一匊为夫有期而汲汲欲归沐也女为悦已者容久不栉而髪曲局则非所以为容故沐以待夫耳此以方及五日之期言也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赋也】

蓝染草即今之靛襜衣蔽前当蔽膝之处而非蔽膝也詹与瞻同上言采绿此言采蓝必采蓝在六日不詹之后矣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赋也】

理丝曰纶此追言其夫平日在家时如此非谓欲与之俱也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赋也】

此承上章言其夫平日钓鱼以归亦略与我观之其亲厚如此则今日之归安得而不早待乎

采緑四章章四句

黍苖

经防曰宣王时以谢为荆徐要冲之地封申伯于此以镇抚南国因平淮之后召穆公在江汉先使营谢而南行之士将归故作此诗以羙其成功也南行之士止为城谢而发非从召穆公之在江汉者也

芃芃黍苖隂雨膏之【兴也】悠悠南行召伯劳之【兴意】

悠悠逺行意北自镐京至谢故曰南行此章总言召公能慰劳南行之士使忘其劳也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赋也】

我南行之士自谓也任负任者辇人挽车司马法曰周十五人而辇即谓此也车大车任重载者即牛车也盖以将车者言车中有牛而将之也下云牛以牵傍者言也在前曰牵在傍曰傍牛不在辕中者则别牵傍之故车与牛分而为二也此皆工作所需之噐具如司马法所谓斧斤凿锄之类则以民间之役车载之不在天子万乘内之车也盖必赁于民者古者寓兵于农但出车乘而已无别赋也盖者不定之辞谓将归而尚在谢也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赋也】

徒众也谓歩行从车者御谓御兵车者师以合聚言旅以部分言周礼司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亦此意也皆言从行者事毕而可以归之意○上章任辇车牛言载噐具之役车此章徒御师旅言受工役之士卒皆自周调发而不以劳谢民盖先王调兵之制多自京师而不徴发于诸侯之国详见读礼疑圗卷三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赋也】

肃肃严正貎谢申伯之所改封即今信阳州属汝寜府说见王风扬之水营治也谢功之营不但筑城邑而已凡疆理之事皆在其中矣此以征师之我行既集者归于召伯谢功之成也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载寜【赋也】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原隰既平以田野言泉流既清以沟洫言相其原隰之宜通其水泉之利则谢民得以遂其生矣召伯以此成功则王心岂不寜哉亦以见宣王之志惟在于安民也

黍苖五章章四句

此诗当在崧高之前本一类也

隰桑

经防曰此妇人于蚕桑之时得见其夫而作此诗盖有似于风也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兴也】既见君子其乐如何【兴意】○【难乃多反】隰下湿宜桑之地也阿羙貎难盛貎皆枝叶条垂之状君子指夫言盖感桑之方盛而以得见君子为乐也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赋也】

沃光润貎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兴也】既见君子德音孔胶【兴意】幽黒色桑茂盛则色黒德音者德恵之言也孔胶者谓甚固而不变其初心也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赋也】

心乎爱者妇人自言其爱之出乎心也遐何谓言也遐不谓者不能言其所爱也中心藏之者藏其爱也何日忘之者久于爱而无以自解也盖爱本难言故既见君子而欲言不能也则有中藏于心而已其爱之真切何如哉此惟妇人于夫方有此情若以语懐贤则恐未必然耳

隰桑三章章四句

白华

经防曰幽王嬖褒姒而黜申后故申后怨而作此诗也然惓惓望王之正家而自咎其不能感动亦可谓怨而不怒矣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比也】之子之逺俾我独兮【赋也】

白华野菅也似茅而滑泽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白华已沤则为菅有为索之用而白茅则不可用也白华为白茅所束犹嫡为妾所制而不得有为也之子指幽王逺谓逺我而亲褒姒也逺则独处矣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比也】天歩艰难之子不犹【赋也】茅菅即束菅之茅谓褒姒也天无云则有露有云则无露白云水土轻清之气未为层云也而英英如花朶然则尤轻而不蔽明矣故其气薄而易散是将不露而犹露也以比幽王恩泽之偏于褒姒虽欲不施而不能止也天歩犹天运天歩艰难以天下将乱言此宜正身齐家以为治国之本而王不之圗乃嬖褒姒何哉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比也】啸歌伤懐念彼硕人【赋也】滮池盖近丰之池丰水北流入渭者也池非大水对硕人而言小大之别也硕人者以其有天下国家之责而言指幽王王本硕人宜有大恩泽以遍及于物者而不如滮池之浸稻田即此一念之偏不能正国之所系也硕人如此安得不啸歌而至于伤懐哉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赋也】

樵采也桑非可以为薪言桑薪则无薪可燎而采桑以供薪也卬我烘燎也煁孔氏以为今火炉也言被黜独处采桑薪以自供见王之恩泽不加而使我自苦之甚也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比也】念子懆懆视我迈迈【赋也】宫深宻之地言鼔钟于深宫必声闻于外以比中有实德则王必知之而有感动也懆旧云七到反孔氏防亦作惨而以惨惨释之于义为长此盖反躬自责之辞程子曰此章自伤其诚意之不能动王也懆懆然忧戚而曾不能感动视我迈迈而去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比也】维彼硕人实劳我心【赋也】鹙秃鹙也陆农师曰一名扶老状如鹤而大赤目头高八尺好防蛇色青鹙似鹤而贪浊非鹤比也今鹙据鱼梁而饱鹤逺引在林而饥以比褒姒进而申后黜硕人不当如此也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比也】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赋也】鸳鸯有定偶之鸟戢其左翼以依雄也说见鸳鸯篇言我常依王而王自二三其德耳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比也】之子之逺俾我疷兮【赋也】○【扁音褊】

扁卑貎疷病也人履扁石而卑以比宠妾而贱自贱如此岂硕人所宜哉故我以逺我为病者非为我之失爱也正以王自贱则失其所以为尊耳

白华八章章四句

緜蛮

经防曰贤者感大夫下士礼意之厚而不敢辞故作此诗观其命后车载之则大夫必先驱以亲造其庐矣

緜蛮黄鸟止于丘阿【兴也】道之云逺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兴意】

緜蛮鸟声土一成曰丘阿丘之曲中偏僻之地人所不见也我劳如何者谓道逺不胜其劳也后车副车也

○緜蛮黄鸟止于丘隅【兴也】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兴意】

丘角曰隅亦人所不见之处惮辞难也趋疾行也不能疾行亦畏劳之意

○緜蛮黄鸟止于丘侧【兴也】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兴意】

丘傍曰侧亦人所不见之处极谓极力以往则劳矣○此诗三章皆以黄鸟起兴言黄鸟止于人所不见之处以喻贤者遁迹山林之间则于时事邈乎其不相及矣而衰废之身惮于逺出有不胜疾驱极力之劳者但今饮我食我教我诲我又命后车载我则所以礼我者至矣如之何其可恝然乎哉

緜蛮三章章八句

瓠叶

经防曰此士庶人饮酒常用之乐歌非必天子诸侯之燕防也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赋也】

幡幡翩翻之貎以未采时言也瓠叶初生时熟之可以为葅尝尝酒也

○有兎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赋也】

兎以首言犹数鱼以尾也献者以酒酌賔也

○有兎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赋也】

酢者賔既卒爵而酌以报主人也

○有兎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赋也】

醻者欲以醻賔而先自饮以导之也○此章以瓠叶为葅以兎为殽品物甚薄而賔主以是成献酢醻之礼而诚敬尽焉固不在于笾豆之旅陈也礼与其奢也寜俭苟无诚敬以将之虽多亦奚以为哉

瓠叶四章章四句

渐渐之石

经防曰将帅出征经歴险阻不堪劳苦而作此诗盖有似于风也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逺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赋也】

渐渐高峻貌武人将帅也石之高峻人马所难行也朝晨初也当晨初即已不暇劳可知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逺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遑出矣【赋也】

卒与崒同崔嵬也谓山巅之末没尽也不遑出谓深入而不能出也自不遑朝而至于不遑出则中间所歴之险阻亦多矣

○有豕白蹢烝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遑他矣【赋也】

蹢蹄烝众也离歴月所宿也豕污于涂不见蹢白久雨停潦多故渉水濯其涂而见蹢之白也月离毕详见说理防编十五卷谓其所值之时适当多雨之候故滂沱耳与书洪范星有好雨义同此皆既雨之事非将雨之候也遇雨如此甚切武人东征之忧岂暇于他及哉承上章不特经歴险阻而已且又有遇雨之苦焉

渐渐之石三章章六句

苕之华

经防曰防乱之余百物凋耗君子不忍见之故作此诗盖亦风也

苕之华芸其黄矣【比也】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赋也】

苕陵苕也即今紫葳蔓生附乔木之上其叶紫赤而繁将落则全变而黄苕华将落则黄以比周室将亡惨然憔悴也伤者伤周室之将亡也

○苕之华其叶青青【比也】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赋也】

华已落尽惟叶青青以比周之人物已尽所存者一虚域耳我本不意所遇之世如此若知我如此则不如无生谓生则不忍见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赋也】

牂羊牝羊也坟大也羊瘠则首大牝羊瘠则不能孕而将无遗种矣罶无鱼动水而见三星则鱼将絶矣盖羊食百卉乃肥嵗荒草木皆瘁羊所以瘠也鱼与蝗本一种嵗荒尽化为蝗鱼所以少也时之饥馑甚矣人之可以食者犹鲜可以饱况本无食可頼者乎此我心之所以忧伤而不忍见也

苕之华三章章四句

何草不黄

经防曰周道衰防征役不息行者苦之故作是诗盖王风也

何草不黄【兴也】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兴意】

草衰则黄枯槁之色也将奉行也经营四方言征夫从将帅所统以经营四方之事也

○何草不【兴也】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兴意】○【矜与鳏同】

赤黒色草既黄而腐败之色也矜韩诗作鳏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赋也】

兕有力而善触虎有力而善噬以比勇悍之士能攻战者谓兕虎而循行旷野乃其宜也今征夫力皆不如兕虎而亦使之行于旷野朝夕不暇岂不可哀哉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兴也】有栈之车行彼周道【兴意】芃尾长貌狐有狡计能避患而率由幽草之中常自逸也栈旁有架貌此即役车非周礼士所乘之栈车也乘此车行于周道者皆愚弱之民非若狐之能避于幽草者也此其所以匪兕虎而可哀也欤

何草不黄四章章四句

诗说解頥正释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有献书谮晏子退耕而国不治复召晏子第二十二·晏婴
  论语纂疏卷一·赵顺孙
  卷三十四上·真德秀
  卷九·江永
  心术上第三十六·管仲
  春秋传三·胡安国
  卷十·李光坡
  卷十七·王与之
  卷八·季本
  卷一·佚名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佚名
  应病与药之佛法·太虚
  卷二十二·佚名
  撰集百缘经卷第四·佚名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阮阅

      ●卷三十一·诗累门  隋炀帝善属文,不欲人出其右。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燕落泥’否?”尝为《燕歌行》,文士皆和之,著作郎王胄独不和焉,每衔之。终坐此见害,而诵其警句

  • ●卷三·潘德舆

      危太朴初以文学徵起,士君子皆想望丰采,或问於虞道园曰:“太朴事业当何如?”答曰:“太朴入京之後,其辞多夸,事业非所知也。必求其人,其余阙乎?吾於其文字见之。”道园之知人如此。然道园作《范德机诗序

  • 《词综》(卷二十三)·朱彝尊

    宋词五十一首大江东去驿中言别友人文天祥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送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 卷六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六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 权德舆【字载之】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夜於亮上人院会宿 摄山标胜絶暇日谐想瞩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 卷三十一·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一兵部主事陈焯编程 颢【字伯淳世居中山徙河南大中大夫珦之子举进士调鄠上元簿因吕公着荐为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素知其名数召见一日从容谘访报正午始趋出中人曰御史不知上未食乎前後进说

  • 卷二百三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六僧家杂类五言古饭覆釡山僧       【唐】王 维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羣疎将候逺山僧先期扫敝庐果从云峯里顾我蓬蒿居借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九·徐乾学

    宋纪四十九【起重光大荒落七月尽敦牂正月凡七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厯元年秋七月己酉帝谓辅臣曰鄜延都钤辖张亢与本路部署许怀德不能同心协谋何由了边事宜令都部署司戒谕若固为此以求内徙

  • 卷之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下篇卷三·陈洪谟

    钱塘倪公岳庚申夏以南京兵部尚书改吏部尚书,一时极有风裁,人畏奉之恐后,惟为都御史张公敷华一沮。盖公从南来,假锦衣官之宅以居,后欲偿以值,坚不受,云:“有盐在淮,乞一书与张,获支则已矣。”公从之,张得书,云:“我

  • 三、土地·陶元珍

    汉质帝时,中国垦田面积约达七百万顷,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伏无忌所记质帝本初元年垦田面积,「六百九十三万一百二十三顷三十八亩。」 三国时垦田面积,以户口推之,当远不及汉质帝时之广,故魏文帝时洛阳附近尚树木成林, 魏志王昶

  • 积善之方·袁黄

    一、积善之家有馀庆 古时有一妇人颜氏,把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只打听其祖先是否积有大德,而不管孔家是否富有,她认为只要祖上积有大德,其子孙必然会出人头地。孔子也称赞舜之大孝说:“舜必能流芳千古,子孙兴旺”

  • 三传辨疑卷五·程端学

      庄公  元年春王正月  左氏曰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  啖氏曰遇弑则嗣子废即位之礼左氏不达其意而云文姜出故也且父为他国所弑其情君何不举其大而举其细非通论也且三月文姜方孙何妨正月即位乎叶氏曰继故也凡死不

  • 序(大唐太上皇制)·佚名

    朕闻,天之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纪;地之为大也广,纵横之数可推。则知无去无来,不生不灭。拯沈沦於沙劫,救焚灼於尘区,毒龙惧其威光,醉象惮其神力,其大则包於宇宙,其小则隐於毫芒。七十二君,先在陶钧之内;万八千载,即为俄顷之间。汉日

  • 佛说力士移山经·佚名

    西晋天竺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夷那竭国力士所生地大丛树间。与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临灭度时。时国臣民皆出来会。佛问阿难。斯国大众何故云集。贤者阿难白世尊曰。有大石山去此不远。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初转法轮。度五苾刍已。将诸苾刍往嚩啰迦河岸。游止暂住。时波罗奈国中有俱梨迦长者子。名曰耶舍。家中巨富广有财宝。母氏眷属皆国中豪族。多畜奴

  • 劝发菩提心文原文·省庵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唯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

  • 翰苑新书·佚名

    类书。不著撰人名氏。一题宋谢枋得撰。清人怀疑未必出一人之手。今人余嘉锡则据明《天一阁书目》卷三之二考定为“进士刘子实茂夫著”。有前集70卷,后集上26卷,后集下6卷,别集12卷,续集42卷。前集备书启之用,其中卷一

  • 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寇才质

    十卷。金寇才质(生卒年不详)撰。寇才质认为老子之经,章章有旨,且深且远。又以为前人诸家《老子》之解,多荒诞无稽,互起异端,殆越百家,纷纭肆辩,徒以笔舌为功,虚无为用,失古道本真。认为只有庄列文庚四子之书是得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