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古史卷二十七      宋 苏辙 撰曹子臧呉季札列传第四

曹子臧者曹宣公之庻子也名欣时宣公之十九年会诸侯伐秦而卒于师曹人使公子负刍守使欣时逆公之丧负刍杀其世子而自立诸侯将讨之宣公旣子臧欲亡去国人皆将从之负刍惧告罪且请焉子臧反而置其邑负刍之二年诸侯来讨执而归之京师将以子臧见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志有之圣逹节次守节下失节爲君非吾节也虽不能圣敢失守乎遂逃奔宋眀年曹人告于晋请归负刍而反欣时晋侯谓子臧反吾归而君子臧反曹伯归子臧尽置其邑与卿而不岀孔子善之故于负刍之归也书曰曹伯归自京师春秋诸侯失地必名于其反也书曰自某归于某曹伯不名而书曰归自京归言无与争国者也其后二十年而呉季子称子臧之义譲其兄诸樊呉季札者呉子寿梦之幼子也兄弟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季札季札贤父欲立之季札譲不可则立诸樊诸樊既除丧复欲立季札季札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于子臧之义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舎之诸樊十三年卒有命立余祭欲以次必致国于季子余祭四年卒夷末立使季子聘于上国至鲁说叔孙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择人吾闻君子务在择人吾子爲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愼举何以堪之请观于周乐使工爲之歌周南召南曰羙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爲之歌鄘卫曰羙哉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爲之歌王曰羙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爲之歌郑曰羙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爲之歌齐曰羙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爲之歌豳曰羙哉荡乎乐而不滛其周公之东乎爲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爲之歌魏曰羙哉沨沨乎大而婉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爲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逺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爲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乆乎自郐以下无讥焉爲之歌小雅曰羙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爲之歌大雅曰广哉熈熈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爲之歌颂曰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逺而不擕迁而不滛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音平节有度守有叙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羙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羙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羙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遂聘于齐说晏平仲谓之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获所归难未歇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作矣政必及子子爲政慎之以礼不然郑国将败适卫说蘧瑗史狗史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自卫如晋将宿于戚闻钟声焉曰异哉吾闻之也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何乐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君又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族乎说叔向将行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家吾子好直必思自免于难季子之初使过徐徐君好其寳劒口弗敢言季子心知之爲使上国未献也及还至徐徐君已死遂解劔悬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死矣尚谁予季子曰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夷昧十七年卒呉人将以先君之命立季子季子逃去吴人乃立夷昧之子僚诸樊之子光以僚之立也不顺阴飬死士欲以爲乱僚立十二年将因楚平王之防伐楚复使季子岀聘以观诸侯季子至齐而长子死葬于嬴慱之间孔子闻之曰延陵季子呉之习于礼者也徃吊而观焉坎深不至于泉敛以时服旣葬而封广轮揜坎其高可隐左袒右旋而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防气无不之也已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及季子归则光已弑僚矣季子复命哭墓复位而待曰茍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国家无倾乃吾君也吾谁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古之道也季子复事阖庐夫差年九十余楚子期伐陈吴使季子救之季子谓子期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我请退以爲子名务德而安民乃还后十二年而吴亡季子盖已没矣

苏子曰春秋之际世不知义而以权利为贵虽齐桓晋文皆以争国成名者也如子臧之于曹季子之于吴皆有可取之义弃而不顾而况于争乎予高二子之义欲考其行事而子臧反国而致事事不复见季子事吴九十余年观其挂劔于墓不以死背其心葬子嬴愽不以恩累其志引兵避楚不以名害其德盖其所以养心者至矣虽禄之天下将有所不受而况于吴乎彼其所养者诚重故也

古史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一 志十六·赵尔巽
  卷四·佚名
  卷二十一·杨士奇
  卷之一千六十八·佚名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四·陈衍
  卷十八·宇文懋昭
  八三八 贵州巡抚李本奏查缴禁书解京销毁折(附清单一)·佚名
  魏献明皇后贺氏传·李延寿
  杨戬传·脱脱
  梁梦龙传·张廷玉
  纳哈出传·张廷玉
  翰苑羣书卷七·洪遵
  卷一百九十七·雍正
  卷九下·雍正
  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子实·唐圭璋

      子实,嘉熙二年(1238)进士。   念奴娇   寿仓使   一门相种,剩河英岳粹,共扶昌箓。夹辅正宜资鲁卫,左右秉持钧轴。缓驾轻车,任回虎节,何事劳山国。东民欲靖,作新少借康叔。   况是鸑鷟佳辰,雪霜深处,秀孕椿松绿。天意

  • 第二十六出 玩真·汤显祖

    〔生上〕“芭蕉叶上雨难留,芍药梢头风欲收。画意无明偏着眼,春光有路 暗抬头。”小生客中孤闷,闲游后园。湖山之下,拾得一轴小画,似是观音大士, 宝匣庄严。风雨淹旬,未能展视。

  • 第二折·郑廷玉

    (外扮陈德甫上,诗云)耕牛无宿科,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小可姓陈,双名德甫,乃本处曹州曹南人氏。幼年间攻习诗书,颇亲文墨,不幸父母双亡,家道艰难,因此将儒业废弃,与人家做个门馆先生,度其日月。此处有一个是贾

  • 陈维崧·龙榆生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以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生。父贞慧,明末著气节。维崧少负才名,冠而多须,浸淫及颧准,陈髯之名满天下。尝客如皋冒氏水绘园,主人爱其才,进声伎适其意。康熙己未(一六七九),召试鸿词

  • 罪与罚(一)·徐志摩

    在这冰冷的深夜,在这冰冷的庙前, 匍匐着,星光里照出,一个冰冷的人形: 是病吗?不听见有呻吟。 死了吗?她肢体在颤震。 啊,假如你的手能向深奥处摸索, 她那冰冷的身体里还有个更冷的心! 她不是遇难的孤身, 她不是被摈弃的妇人; 不是

  • 卷二十七·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七目録名胜类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唐刘长卿】五士游岳麓图【宋张栻】岳麓图【元刘因】汉江衡山图【元傅若金】越州景德寺镜清方丈题醉先岳

  • 卷之五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田弘传·令狐德棻

    田弘字广略,高平人。从小就慷慨激昂,立志建功立业,体力过人,勇敢而有智谋。魏永安年间,被万俟丑奴所虏。尔朱天光入函谷关,田弘从原州前来归顺,授都督。太祖才开始领军时,田弘求见,纵论天下大事,太祖虚心听取,当即分派他担任职务

  • 麦铁杖传·魏徵

    麦铁杖是始兴人。 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来可以赶上奔马。 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朋友,重信义,平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置产业。 陈国太建年间(569~583)与人合伙做贼,广州刺史欧陽危页俘获了他,麦铁杖从此沦为朝廷的

  • 职官二六·徐松

    司农寺【宋会要】司农寺掌供籍田九种,及诸祀〔供〕豕及蔬果、明房油、平籴之事,止以常参官二人判寺事。熙宁三年,上以常平新法付寺,始重其任焉。《两朝国史志》:司农寺判寺事二人,以两制或朝官以上充;主簿一人,以选人充。官制

  • 记问第五·孔鲋

    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膳。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解也。夫子忻然笑曰

  • 论语通卷十·胡炳文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通卷十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子张第十九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葢孔门自顔子以下頴悟莫若子贡自曾子以下笃实莫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胡氏曰以顔子之明睿则頴悟不足言以曽子

  • 仁的五条行为准则·孔子

    【原文】 子张间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

  • 漳州罗汉琛禅师·惠洪

    禅师名桂琛。生李氏。常山人也。幼卓越。绝酒胾。见万寿寺无相律师。即前作礼。无相拊其首曰。若从我乎。乃欣然依随之。父母不逆也。年二十余。即剃发为大僧。无相使习毗尼。一日为众升堂。宣戒本布萨已。乃曰。持犯

  • 妙行无住分第四·朱棣

      复次。须菩提。   【王日休曰】谓再编次。佛与须菩提答问之言也。此乃叙经者自谓。   【颜丙曰】复次。乃再说也。   【李文会曰】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疏钞

  •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第四·佚名

        晋代译失三藏名今附东晋录  文殊师利菩萨。我欲乐说有四弘誓。何等为四。一者覆育一切众生。犹如桥船度人无惓。二者包含万物犹如太虚。三者愿使我身犹如药树。其有闻者患苦悉除。四者愿我当来得成佛时。所

  • 六帖补·杨伯喦

    二十卷。宋伯喦(生卒年不详)撰。杨伯岩字彦思,号泳斋。代郡 (今山西大同)人。淳祐年以工部郎官衢州。著有《九经补韵》,此书考据精确。《六帖补》是增补白居易《六帖》,孔传《续六帖》所未载的内容。全书共分二十类。多

  • 钝吟书要·冯班

    一卷。书论。清代冯班撰。冯班,清初诗人、书家。字定远,号钝吟老人。江苏常熟人。明诸生,明亡,佯狂避世。是编论书以《翰林要诀》为依归,尤重执笔与结字,其中谓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最为精审。大旨宗钟、王、颜、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