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史传三编凡例

名儒名臣循吏俱始于汉终于元何也据二十一史以立传也

天德与王道大用与小用原无二致三者原不必分但依类以见耳如龚遂岂不是名臣而列在循吏虞诩岂不是循吏而列在名臣司马光岂不是名儒许衡岂不是名臣而姑以分属程朱在朝则为名臣牧民则为循吏而列之名儒读书论世但存是则是傚之心不必泥也

称名史例也周程张朱独称子者

圣祖仁皇帝所定也凡诏诰奏章俱然于以见我朝尊尚正学卓越前代焉

各传虽依据二十一史本传然多采传记及各家文集以成之凡大人物尤加意蒐罗如诸葛亮则兼采裴松之习凿齿诸史及诸葛丞相集魏徵及唐初名臣则采贞观政要陆?则采宣公奏议是也

名儒汉史有不立传者则旁采以成之宋名儒则采之伊洛渊源録及续録若本人语録文集等书宋名臣则采之名臣言行録及续集别集等书按其年月择其简要有三易稿而後成者

一人之事有散见于他传者则类聚之本传如周勃诛诸吕则取高后纪以入之张柬之复唐祚则采五王传以入之是也是故苟其无关体要虽原传所有必删繁以就简苟其事不得畧及言行可法者虽散见于他传亦必参考以成文期于词省而事备耳

奏疏不能详也有至要者则载之并采之历代名臣奏议与其详于大人子虚解嘲也毋宁详于奏疏论赞不必尽録也録其尤善者

续编者何择其次焉者也或卷帙编次已定附之于後焉耳

羊祜杜预曹彬昔之所谓名臣也但祜与预在魏朝皆有封爵彬亦为周之国戚不能无春秋责备之意故列之续编若周瑜鲁肃慕容恪王猛等亦降列之者蜀汉为正统非魏吴之比东晋为正统非南北朝之比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魏收
  扬州十日记 全文·王秀楚
  第六十五回 僭帝号大兴逆师 解贼围下诏罪己·蔡东藩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卷十四·叶盛
  卷六·叶盛
  第三卷 咸丰(上)·缪荃孙
  卷二十·傅恒
  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 第三十九·班固
  袁彖传·萧子显
  郭嘉传·宋濂
  邹忌修八尺有余·佚名
  南宫奏稿序·夏言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卷六十九巡防五·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四回 念糟糠熊君感旧·陈端生

    第三十四回念糟糠熊君感旧诗曰:平江侯娶奇英伯,左右先锋旧著劳。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天子重贤豪。话说其时,京中已将刘国丈父子二人审过几堂。本是罪实情真,一件件口供招认,不敢抵赖。派审的大臣得了口供,从直奏闻天子。元

  • 卷二十七·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七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过夏集【尽庚辰一年】三上南宫今复报罢家编修兄留余下榻暂缓归期唐时举子落第者六月後不出谓之过夏故以名集而秋冬道路之作并附录焉三月三日同园修禊分韵得养字【主

  • 卷一百九十六·志第一百四十九·兵十·脱脱

        ◎兵十   ○迁补之制  屯戍之制   迁补之制 自殿前、侍卫马步军校,每遇大礼后,各以次迁,谓之"转员"。转员至军都指挥使,又迁则遥领刺史,又迁为厢都指挥使,遥领团练使。员溢,即从上罢军职,为正团练使、刺

  • 卷一百五十 梁紀六·司马光

      起閼逢執徐(甲辰),盡旃蒙大荒落(乙巳),凡二年。   高祖武皇帝普通五年(甲辰,公元五二四年)   春,正月,辛丑,魏主祀南郊。   三月,魏以臨淮王彧都督北討諸軍事,討破六韓拔陵。   夏,四月,高平鎮民赫連恩等反,推敕勒酋長胡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万历十八年五月辛丑朔升光禄寺寺丞詹沂为南京尚宝司卿升整饬苏松常镇兵备副使李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等处○以宁夏镇河堡堤坝城垣工完叙录在事诸臣巡抚梁问孟以下各赏有差○癸卯大学士王家屏因灾异自劾言臣起田间再

  •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谷山笔麈卷之十七  释道·于慎行

    汉史西域传所记三十六国道里、风俗、人民、户口纤悉具备,然不闻有浮屠之教,其时诚有之,张骞有不以闻耶?且其时武帝慕道求仙,方且驰心于海上三山恍惚虚无之境,岂有浮屠之教已行而骞不以闻者耶?然佛经传其渊源,远自上古,即周定王

  • 恭题「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陈钧百年天地间茫茫,半世何从说短长。惟有高贤能■〈林上豆下〉立,更逢大雅善搜扬;检金采玉精英簇,旧墨新朱翰藻香。流布人间关世教,深心不为里闾光。

  • 一百九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散发御种稻谷情形并进新谷新米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八月二十日 臣李煦跪奏: 窃臣蒙万岁隆恩,特赐御种谷子一石,命臣苏州布种,又命臣谕知督府。臣至江南,即遵旨宣示。当有总河臣赵世显请去谷种五升,两江督臣赫寿、江宁织造臣曹(兆页)各请去一斗。又苏州乡绅原任工科

  • 江革传·李延寿

    江革字休映,济陽考城人。祖父江齐之,在宋朝作都水使者,尚书金部郎。父亲江柔之,在齐朝作尚书仓部郎,品性孝顺,因为丧母哀伤过度而死。江革从小聪明灵敏,很早就有才气,六岁就会写文章,柔之对他倍加赏识器重,说:“这孩子必定会振兴

  • 李椿传·脱脱

    李椿字寿翁,氵名州永年人。父亲李升,起家于进士。靖康之难时,李升为保护其父,以致背部受刺,与长子一起死亡。李椿年纪尚小,他用稻草包起灵柩把它停放在佛寺里,深挖墓穴而葬并细细地记下位置;李椿侍奉着继母南迁,尝尽了千辛万苦

  • ●附录四·吴子光

    先大父禹甫公家传(大母附)先伯父熊生公家传先考守堂公家传先妣太孺人家传芸阁山人别传一肚皮集序先大父禹甫公家传(大母附)公讳鸣浚,字维信,号禹甫,广东嘉应州人,世居白渡乡山村。父世祥公,生子三:长维恭,次维宽,又次即公。先世皆

  • 张献忠陷庐州记·余瑞紫

    大明崇祯八年,岁次乙亥。庐州知府吴大朴(河南汝峰府固始县进士)于正月初旬循例谒淮(见总漕都御史),去后遂闻流贼反信。如上元节,历年街市各色灯俱全,龙灯、狮子灯尤多。人家放花、放爆竹、放烟火,笙箫鼓乐,喧填街巷,闹热之极。看

  • 卷二百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六 朱批赵国麟奏摺 雍正六年十二月十八日福建布政使【臣】赵国麟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 数千里外遣人齎奏身膺承宣之责地方上岂无应行

  • 卷四十八·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四十八 乐 锺律篇 总叙 象数与天地而生锺律出於象数皆天造地设之自然也故黄锺为声气之元万物之本觅声於气起於伶伦取嶰谷之竹制十二管吹以准凤鸣用生六律六吕之

  • 卷九十七·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七    明 湛若水 撰 恤穷上 书周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臣若水通曰此周公作无逸以训成王之言也蔡沈传曰依者指稼穑而言小民所恃以为生者也农之依

  • 大学证文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大学石经本【与前注疏本同】汉定诸经用竹简木册编摘烦重民间未易购观远方学者大率口耳授受以讹传讹惟恐日久舛错渐至移易故东汉卢植特上书请刋定其文防其时博士以甲乙科争第高下又复用私文暗易古字

  • 出生无量门持经·佚名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持经之持,为陀罗尼之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