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世宗致治
世宗大定元年冬十月丙午,庆云见,帝即位于东京。讳雍,本名乌禄。太祖孙,豳王宗辅子也。母贞懿皇后李氏。天辅七年癸卯岁生于上京。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性仁孝,沈静明达。善骑射,推第一。皇统间封葛王,为兵部尚书。贞元三年,改东京留守,徙王赵。正隆例降曹国公。六年,居母丧,值契丹反,起东京留守。瓜里来犯,击却之。海陵使副留守高存福伺起居,将与推官李彦隆托为击球,度不利。别遣摩囉欢图淮北诸王。会故吏鲁尔锦自南来,具言其事,李石因劝早图之。遂召官属会议,于座上执存福及彦隆。时完颜福寿、高忠建、卢万家努、完颜默音等各率兵来附,共杀存福等,遂即位。
十一月己卯,阿苏、璋杀中都留守萨勒札,使厚嘉努等来贺。以如中都期,诏群臣。谕中都转运使左渊曰:“凡宫殿张设,毋得增置,无役一夫,以扰百姓,但谨围禁、严出入而已。”
十二月丁巳,幸中都。诏军士扈从者复三年。同知河间尹高昌福上书陈便宜,览之再三。诏内外职官言事。
二年春正月戊辰朔,日食。帝撤乐、减膳不视朝。庚午,帝谓宰相曰:“进贤退不肖,宰相职也。有才能高于已者,或惧其分权,不肯引置同列,朕甚不敢。卿等无以此为心。”都统色克、副统布哷坐擅易中都官吏,除名。壬申,敕御史台检察六部文移,稽而不行,行而失当者,皆举劾之。乙亥,如大房山。献享山陵,礼毕,欲猎,因左丞相晏等谏,还宫。因曰:“朕尝慕古帝王,虚心纳谏。卿等有言即言,毋缄默自便。”辛巳,兵部尚书克实等谋反,伏诛。是日,诏前工部尚书苏保衡、太子少保高思廉等振赐山东百姓粟帛,无妻者具姓名以闻。壬辰,帝谓宰执曰:“朕即位未半年,可行事甚多,近日全无敷奏。朕深居九重,赖卿等赞襄,各思所长以闻,朕岂有倦?”又曰:卿等当参民间利害及时事可否,以时敷奏,不可自便优游。命河北、山东、陕西等路征南步军并放还家。咸平、济州人三万屯京师。
二月庚子,诏前户部尚书梁球等安抚山东百姓。招谕盗贼,或避贼及徭役他徙者,并令归业,诸罪并与原免。定军煮私盐及盗官盐法,命猛安、谋克巡捕。
闰月甲戌,帝谓宰臣曰:“比闻外议言,奏事甚难。朕于可行者未尝不从。自今敷奏勿有所隐,朕固乐闻之。”又曰:“臣民上书者,多敕尚书省详阅,而不即具奏,天下将谓朕徒受其言而不行也。其亟条具以闻。”
三月乙巳,免南京正隆丁夫贷役钱。以廉平戒谕官吏。诏河南、陕西、山东良民被诬为贼者,嫠正之。
夏四月乙亥,诏减御膳及宫中食物之半。
五月壬寅,立楚王允迪为皇太子。
秋七月丁巳,率宾军士珠勒呼等诬完颜默音子色克寄书其父谋反,帝览书,辨其诬,诛告者。
八月癸酉,帝谓宰相曰:“唐虞之圣,犹务兼览,乃能治。正隆专任独见,故取败亡。朕早夜孜孜,冀闻谠论,卿等宜体朕意。”诏“百官官吏,凡上书言事或为有司所抑,许进表以闻,朕将亲览,以观人材优劣。”谓御史台曰:“卿等所劾,惟诸局文移稽缓,及缓于赴局者,此细事也。自三公以下,百僚善恶邪正,当审察之。否则治罪。”
冬十一月丁酉,第职官为三等黜陟之。
十二月乙酉,遣刑部侍郎刘仲渊等廉察宣谕东京、北京等路。
三年春二月甲子,诏太子少詹事杨伯雄等廉问山西路。招谕陕西。诏,“泺州饥民移于山西瞻济,仍于道路计日给食。”
三月丙申,遣官往捕中都以南八路蝗。命户部侍郎魏子平等分诣诸路劝农,及廉问官吏。诏免去年诸路租税。
夏四月,诏吏犯赃罪。虽会赦,不叙。乙酉,振山西路贫民,给六十日粮。
六月己卯,观稼于近郊。诏“正隆末,济州逃军为中都官军邀杀者,官为收葬。”复诏“中都、平州及饥荒地并经契丹剽掠,有质卖妻子者,官为收赎。”寻令流民未复业者,增限招诱。
秋八月庚午,诏曰,祖宗时有劳效未曾迁赏者,尚书省酌量升除。谕求仕官辄入权要门,追一官,仍降除。以请求有所馈献及受之者,具状奏裁。戊寅,诏罢契丹明安、穆昆户,分未女直。
九月丙午,招翰林待制刘仲诲等廉问车驾所经州县。
十一月癸丑,罢贡金线缎疋。
四年春正月戊子,罢路府州元日及万春节贡献。
二月,免安州今年赋役。免北京今年课甲。以粟价踊贵,故复免北京岁课缎疋一年。
夏五月,旱。癸卯,敕有司审冤狱,禁宫中音乐,放球场役夫。祷雨于北郊,未几雨。
秋八月壬申,帝谓宰臣曰:“卿每奏皆常事,凡治国安民及朝政不便于民者,未尝及也。如此,则宰相之任,谁不能之。”九月又曰:“形势之家,亲识诉讼,请属道达,官吏屈法徇情,宜一切禁止。”
是岁大有年,断死罪十有七人。
五年春正月辛未,命有司,旱蝗水溢之处,免租税。
二月壬寅,罢纳粟补官令。
冬十一月丙午,帝谓宰臣曰:“朕在位日浅,未能偏识臣下贤否,全赖卿等尽公举荐。今六品以下殊乏人材,保以副朕求贤之意。”
是岁,听人射买宝山县银治。
六年春正月庚午,敕宫中张设,毋以涂金为饰。
夏四月甲戌朔,诏月朔禁屠宰。寻诏每月朔望及上七日,无奏刑名。
五月戊申,幸华严寺,观故辽诸帝铜像,诏主僧谨视之。壬子,诏云中大同县及警巡院给复一年。壬戌,谕将幸银山,诸扈从军士赐钱五万贯,有损苗稼者并偿之。
冬十月甲申,诏免雄、莫等州今年租。
七年夏五月丙午,大兴府狱空,诏赐钱三百贯以宴劳之。
六月癸酉,命地衣用龙文者,罢之。
秋七月戊申,禁服用金线,其织卖者皆抵罪。
九月,诏修起居注王天祺察访所经过州县官。
冬十月乙未朔,诏所幸郡邑,曾宴寝堂宇勿避。敕有司于东宫凉楼前增建殿位,孟浩谏而止。令吏部察县令贤否,黜陟之。丁巳,帝谓宰臣曰:“海陵不辨人才优劣,惟徇已欲,多所升擢。朕以此为戒,只用实才,自今鹰坊各局分,不得授以临民职任。”
八年春正月乙丑,帝谓宰臣曰:“朕治天下,方兴卿等共之,事有不可,各当面陈,慎勿阿顺取容,偷安自便。”又曰:“朕思得贤士,寤寐不忘。自今朝臣出外,即令体访廉能及草莱可助治者以闻。”又曰:“卿等举用人村,凡已所知识,必使他人举奏,朕甚不喜。如贤,何必计新疏也。”又曰:“海陵修起居注,不任直臣,故所书多不实。可访求得实,详录之。”孟浩曰:“良史直笔,君举必书,古帝王不自观史,意正在此。”帝谓侍臣曰:“唐、虞未有华饰,汉文务为纯俭。朕兴修宫室,均损宫人岁费充之,今亦不复劳建矣。如宴饮,惟太子生日及岁元,近亦止上元、中秋,未尝至醉。至佛法,尤不信。梁武为同泰寺奴,辽道宗以民户赐寺观,加三公官,其惑深矣。”谕敬嗣晖曰:“凡为人臣,上欲要君之恩,下欲干民之誉,必亏忠节,卿宜戒之。”谓李石曰:“台宪固在分别邪正,然内外百司,岂谓无人?惟见卿等劾罪,不闻举善。今宜刺举善恶,分别以闻。”
秋九月辛酉,令“自今差役,凡称御前者,皆须禀奏,仍附册。”
冬十月已丑朔,诏戒谕官吏贪墨。令图画功臣于太祖庙。
九年春正月庚午,诏诸州和籴,无得抑配百姓。
二月庚寅,制妄言边关兵马者,徒二年。丙申,诏改葬汉二燕王于城东。庚子,以中都等路水,免税。曹、单二州水尤甚,复一年。
三月辛巳,以大名路艰食,遣使减粜。
夏四月癸巳,遣使诸路劝农。
六月,久旱,命宫中毋用扇。未几,雨。
秋七月乙卯朔,罢东北路珠。
冬十月辛丑,诏宗庙之祭,以鹿代牛,著为令。
十二月丙戌,诏振临潢、泰州、山东东路、河北东路诸民饥。
是岁,帝谓宰臣曰:“亡辽日屠食羊三百,岂能尽用?徒伤生
耳。朕每食,常念民饥,犹在已也。彼身为恶而口祈福,何益之有。朕与大臣论议,非正不言,卿等不以正对,非臣道也。”谓宰臣曰:“诸臣初仕,竞求声誉,爵位既显,即徇默苟容,为自安计,朕甚不敢,宜宣谕之。”
十年春正月甲子,命宫中元宵毋得张灯。
二月甲午,安化军节度使图克坦子温、副使老君努以赃罪诛。
冬十月甲寅,猎于霸州。闻固安令高昌裔不职,罢之。司候成奉先率职谨恪,除固安令。帝谓侍臣曰:“护卫以后皆是治民之官,其令教以读书。”谓宗叙曰:“卿昨为河南统军时,言黄河堤埽利害,甚合朕意。朕每念百姓差调,官吏互为奸弊,不早计料,临期星火率敛,所费位蓰,为害非细。卿当革弊,择利为之。”谓石琚曰:“女直人径居达要,不知闾阎疾苦。汝等自丞簿至是,民间何事不知?凡有利害,当悉心论列,毋为面从,退有后言。”又曰:“比体中不佳,有妨朝事。今观所奏事,皆依条格,殊无一利国之事。若一朝行一事,岁计有余,则其利博矣。朕居深宫,岂能悉知外事?卿等尤当注意。”
十一年春正月壬午,诏职官七十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命振南京屯田明安被水灾者。诏宰执以下官生日受馈献者,罢官。谓宰臣曰:“往岁清暑山西,近路禾稼甚广,殆无畜牧之地,因命五里我乃得耕垦。今闻民皆去之他所,甚可矜悯,其命依旧耕种。”
夏六月己酉,诏罢同州沙苑岁贡羊。谕自今劳民之事,具以闻。
秋八月癸卯朔,诏朝臣直言国家利便,治体遗阙,毋隐。敕举劾职官勤惰,命宰臣举五品以下官。
冬十月甲寅,帝谓宰臣曰:“朕已行之事,卿等务为承顺,不复执奏。自今朕旨虽出而有未便者,即奏改之。汝尚书省亦当容受直言勿拒。”
十一月戊寅,幸东宫,谓太子曰:“吾儿在储贰之位,朕当为汝措天下,无复有经营之事。汝但无忘祖宗纯厚之风,以勤修道德为孝,明信赏罚为治而已。如辽海滨王,以国人爱其子,嫉而杀之,此何理也!昔唐太宗属高宗继伐高丽,此等事,朕不遗汝。”又谓:“‘尔于李勣无恩,今出之,尔后以为仆射,必致死力。’君人者焉用伪为?朕御臣下惟以诚实耳。”
十二年春正月戊寅,诏有司,“凡陈言文字,皆国政利害,自今言有可行,封送秘书监,当行者,录副付所司。”谕诸王长史曰:“朕选汝等劝导诸王为善,否,当力谏。不从,则具某日行某事以闻,阿意者罪。”丙申,以水旱,免中都等路去年租税。二月,尚书省奏,廉察到清强官,令速议升除。诏“自今官长不法,其僚佐不纠正及不举发者,皆坐之。”户部尚书高德基滥支朝官俸钱四十万贯,杖八十。
三月,诏尚书省,赃污官已被廉问者,即罢之。
夏五月甲戌,命振山东东路饥。戊寅,禁百官及承应人不得服纯黄油衣。禁扈从蹂践民田。令询问亡失民间物,偿其直。诏给西北路人户牛。
冬十一月甲戌,诏“宗室中有不任职者,授以散官,量与廪禄。”丙子,曹国公主家奴犯事,宛平令刘彦弼杖之,以主折辱令,深责之。台臣不言者,夺俸一月。戊子,帝屏侍臣与宰臣议事,记注官亦退,帝曰:“史官记人君善恶,朕之言动及与卿等所议,皆当与知,其于记录,毋或有隐。可以朕意谕之。”
十二月辛亥,禁审录官以宴饮废公务。诏金、银坑冶,听民开采,毋得收税。
十三年春正月癸酉,诏免南客车俊者误犯边界罪。令有司严禁州县坊里为民害者。闰月诏“东宫官属有行检不修及不称职者,具以名闻。”
三月乙卯,太子詹事刘仲诲请增东宫牧人及张设,不许。
夏四月己巳,特授洺州孝子刘政太子掌饮丞。
五月戊戌,禁女直人毋得译为汉姓。
秋七月庚子,复以会宁府为上京。帝谓宰臣曰:“会宁,国家兴王地,自海陵迁都永安,女直人浸忘旧风。朕初尝见女直风俗,迄今不忘。今之燕饮音乐,皆习汉风,盖以备礼也,非朕心所好。东宫不知女直风俗,第以朕故,犹或存之。恐异时一变此风,非长久之计。甚欲一至会宁,使子孙得见旧俗,庶几习效之。”寻御睿思殿,命歌者歌女直词。雇谓太子诸王曰:“朕思先朝所行事,未尝暂忘,故时听此词,亦欲令汝辈知之。汝辈自幼惟习汉人风俗,不知女直纯实,至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是忘本也。自今当体朕意。”
十四年春二月戊寅,诏免去年被水旱百姓租税。敕禁明安、穆昆民毋故会饮。命“卫士习女直语,仍自后不得汉语。”
夏四月乙丑,禁民间妄建佛寺。
冬十月乙卯朔,诏图画功臣二十人于衍庆宫圣武殿左右庑。帝谓大臣曰:“海陵崇尚吏事,宰执只以案牍为功。卿等当思经济之术,不可狃于故常也。”谓太子诸王曰:“行莫大于孝弟,老自自蒙天祐。汝等各思自尽,勿因妻妾离间以至相违。”谓尚食局使曰:“太官之食,皆民脂膏。日者品味太多,徒为縻费。自今只进可口者数品而已。”
十五年春正月。
闰九月己酉朔,帝谓良弼曰:“今在官者,须职任称惬所望,始加勉。否则因循,岂为忠臣之道?”又曰:“秉德等在武灵时皆有能名,然不务远图,只以苛刻为事,卒卖直取死,得为能乎?”
十六年春正月甲寅,诏免去年被水、旱路分租税。
夏四月丙戌,诏京府设学养士,及定宗室、宰相子程式等第。制商贾舟车,不得用焉。
秋九月己酉,诏西边所在和粜为缓急备。诏海陵时臣下被戮者,官为收葬。
冬十一月甲子,以钮祐禄罕努前使西辽被害,录用其子。
十二月丙子,诏诸流移人老病者,官与养济。
十七年春正月行戌,诏“海陵时大臣无辜被戮家属籍没者,并释为良。辽豫王、宋天水郡王被害子孙,各葬旧茔。”
三月辛亥,诏免河北十路去年被旱、蝗租税。振东京、博索、哈斯罕三路饥。
六月己卯,谓宰臣曰:“朕年老矣,恐因一时喜怒,处置有所不当,卿等即当执奏,毋为面从,成朕之失。”
秋八月庚辰,谓宰臣曰:“今在官者,同僚所见,事虽合理,亦以为非,意谓从之,则恐政非已出。朕甚恶之。”壬午,谓宰臣曰:“台臣纠察吏治能否,务去其扰民,且冀其得贤也。今所至皆受讼谍,听其妄告,使为政者如何可?”
冬十月辛巳,谓宰臣曰:“今在位不闻荐贤何也?昔狄仁伙起自下僚,力扶唐祚,使既危而安,延数百年之永。仁杰虽贤,非娄师德何以自荐乎?”又曰:“朕年已老,宜及康强时,其政令之未完、法令之未一者,皆修举之,朕不为怠。”
十八年春正月庚申,免中都、河北等路前年被灾租税。
闰六月辛丑,命振西南、西北两招讨司民,及乌库哩实垒部转户饥。帝谓宰执曰:“县令之职,最为亲民,当得贤材用之。迩来犯法者众,殊不闻有能者。比在春水,见石城、玉田两县令皆年老,苟禄而已。”平章石琚曰:“良乡令焦旭、庆都令李伯达皆能吏,可任。”帝命擢用之。复曰:“朕巡幸所至,必令体访官吏臧否。向玉田知主簿舒穆噜杳,能吏也,可授本县令。”
冬十一月庚申朔,尚书省奏,拟宗室额尔克为刺史。帝曰:“郡守系千里休戚,安可不择人而私其亲耶?”不许。
十九年春二月乙卯,免去年被水旱民田租税。
夏四月已丑朔,诏振西南路饥。帝谓宰臣曰:“奸臣欲有规求,往往私其党与,托以他事,阳不与,而阴为之力。朕观古之奸邪,当建储之际,惟劝择立昏懦,冀他日可弄权为奸利也。”又曰:“朕观前贤,将谏,与父母妻子决,示以必死。同列目睹其死,不顾身,又为之谏,此尽忠于国者,人所难难也。”又曰:“人多奉释、老,意欲徼福。朕初颇惑之,旋悟其非。且上天立君使之治民,若磐乐怠忽,欲以侥幸,难矣。果能爱养下民,天必祐之。”
六月戊子朔,诏更定制条。
秋七月辛未,有司奏拟赵王子实古纳人从,帝曰:“儿辈尚幼,若奉承太过,使侈心滋大,卒难节抑,此不可长。诸儿每入侍,朕必涖之以严,庶知朕教戒之意。
二十年春正月丁丑,以玉田县行宫地偏林为御林,大淀泺为长春淀。
三月乙丑,诏免中都等路去年租税。寻罢西北路进马、驼、鹰、鹘等。
夏四月乙巳,帝谓宰臣曰:“女直官多谓朕食用太俭,朕年高,不欲屠宰物命。贵为天子,克自节约,亦不恶也。服御或旧,常使瀚濯,破始更易。帐幕但令足用,何用华饰?”复曰:“山后地皆亲王、公主、势家所占,转租于民,皆由卿等之不察。当尽心勤事,毋令朕烦劳也。”又曰:“朕观《资治通鉴》,编次历代废兴,甚有鉴戒,用心如此,古之良史也。”又曰:“郡守选人,资考虽未及,廉能者则升用之,以励其余。”又曰:“岐国用人,一言合意,便升用之。否即责罚。凡人言辞得失,贤者不免。自古用人,咸试以事,奏对间安能知人?朕惟众所与者用之,不以独见为是也。”
二十一年春正月壬子,帝闻山东、大名等路明安、穆昆之民,骄纵奢侈,不事耕稼。尽令汉人莳种。诏遣阅实户数,计口给地,必令自耕。地有余而力不赡者,方计招佃,仍禁农时饮酒。寻复令阅实勤惰及收获多寡定责罚。丙子,次永清县,赐孝子钱五百贯。
二月乙巳,以元妃李氏丧,致祭兴德宫,谕宰臣勿禁市肆音乐。
三月丁未朔,闻蓟、平、泺等州民乏食,发粟贷之。乙丑,诏山后官地,冒占十顷以上者,皆籍入官,均给贫民。
闰月,帝谓宰臣曰:“古人君多用谗谄,蒙蔽为害,汉明帝尚为此辈所惑,朕于近习谗言,未尝入耳。于宰辅亦不偏用一人私议也。”复曰:“朕言行岂能无过?常欲人直谏而无肯言者。使其言果善,朕从而从之,何难也?”
二十二年春三月甲申,诏今岁行幸山后,所须并不得取之民间,虽人夫亦官给值,违者杖八十。
秋七月辛巳,宰臣奏事,因帝违豫,请退。帝曰:“岂以违爽于和,而倦临朝之大政耶?”使终其奏。
冬十二月辛酉,立强取诸部羊马法。
二十三年春二月庚戌,御史台进所察州县官罪,止录其恶,而不举善,诏并察以闻。
三月丙戌,诏戒谕中外百官。
秋八月乙未,以女直字《孝经》千部分赐护卫亲军。
九月己巳,命颁行所译五经、诸子及《新唐书》。
冬闰十一月甲午,帝谓宰臣曰:“帝王之政,固以宽慈,然梁武帝专务宽慈,致纲纪大坏。朕尝思之,赏罚不滥,即宽慈也。”复曰:“燕人自古忠直者鲜,其俗诡随,有自来矣,虽屡经迁变,而未尝残破者,此也。南人劲挺敢言,直谏者多,前有一人见杀,后复继之,甚可尚也。”又曰:“昨夕苦暑,朕通宵不寤。因念小民比屋卑隘,何以安处?”又曰:“女直进士,可依汉进士补省令史。夫儒者操行清洁,非礼不行。以吏出身者,习为贪墨,至为官,习性难改。政道废兴,实由于此。”
二十四年春三月壬寅,如上京,命太子允恭守国,赵王永中辅之。帝谓宰臣曰:“卿辈皆故老,宜悉心辅导。”顾六部官曰:“朕闻省部文字,多以小疵驳之,致累岁不能结,朕甚恶之,自今宜戒。”
夏五月已丑,至上京,居光兴宫。戊戌,宴于皇武殿。谓宗戚曰:“朕思故乡,积有年矣,今既至,可同欢饮。”宗戚皆霑醉起舞,竟日乃罢。
六月辛酉,幸按春水临猗亭。壬戌,阅马于绿野淀。谓宰臣曰:“天子巡狩,当举善罚恶,凡士民之孝弟烟睦者举用之,其不顾廉耻无行之人则教戒之,不悛,即加惩罚。”
秋八月乙亥,诏免上京今年市税。
二十五年春正月丁亥,宴妃嫔、亲王、公主、从官,宗室男妇与坐者千七百余人,赏赍有差。
二月癸酉,以东平尹乌库哩色哷怨望,杀之。
四月丁丑,宴宗室、宗妇于皇武殿,赐官阶、银绢有差。宗至妇女及群臣故老以次起舞,进酒。帝自歌本曲,道王业之艰难,及继述之不易,至“慨想祖宗,宛然如睹”,慷慨悲咽,不能成声。于是诸夫人皆歌本曲,如私家之会。既醉,帝复续调,至一鼓乃罢。诏曲赦会甯府,免今年租税,百姓年七十以上者补一官。复谓群臣曰:“上京风物,朕自乐之,每奏还都,辄用感怆。祖宗旧邦,不忍舍去,万岁之后,当置朕于太祖侧,卿等勿忘。”己卯,发上京,宗戚奉辞。帝曰:“朕久思故乡,甚欲留一二岁,京师天下根本,不能久于此也。太平岁久,国无征徭,汝等皆奢纵以致贫乏,朕甚怜之。务当俭约,毋忘祖先艰难。”因泣数行下,众皆感怆而退。
夏六月庚申,太子允恭卒,遣使致祭。
秋九月甲申,次辽水,召见百二十岁老人,能道太祖开创事,嘉叹,赐食及帛。己酉,还宫,奠宣孝太子于熙春园。
二十六年春三月已丑,诏尚书省曰:“卿等未尝荐士,只限资格,安能用人?古有布衣入相者,闻宋京多用流寓之人,皆不拘贵近也。以本朝境土之大,岂无其人?朕难遍知,卿又不举。自古岂有终身为相者?外官三品以上,必有可用之人,但无由得进耳。”又曰:“皇孙原王府官属,当选纯谨秉性忠直者充,勿用有权术之人。”癸巳,香山寺成,幸其寺,赐名大永安,给田二千亩,栗七千株,钱二万贯。
五月戊子,卢沟决于上阳村,漂流成河,遂因之。令免诸路水旱租税四十九万余石。诏“凡陈言文字,诣登闻检院送学士院闻奏,勿以省廷。”
冬十月戊寅,定职官犯赃同僚相纠察法。甲午,诏增河防事数。寻命诸军以时训练。
十二月甲申,因黄久约言,罢递送荔支。
二十七年二月乙酉,帝谓宰执曰:“朕于言事狂妄者,未尝罪之。卿等不尽言,何也?今事有利害,可谒诚言之。朕见缄默不言之人,不欲观之矣。”又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今地广民众,岂得无人?唐颜真卿、段秀实皆节义臣,终不升用,亦大臣蔽而不举也。卿等当不私亲故,而特举忠正,朕将用之。”又曰:“朕观唐史,惟魏徵善谏,所言皆国家大事,甚得谏臣之体。近时台谏,止摘细微,未尝及国家大利害,岂知而不言与,毋乃亦不知也。”丁亥,命沿河京、府、州、县长贰官,并带管勾河防事。免中都、河北等路被河决水灾军民租税。诏“河水泛滥,农夫被灾者,免差税一年。卫、怀、孟、郑四州塞河劳役,并免今年差税。”
三月乙卯,尚书省言“孟家山金口闸下视都城百四十余尺,恐暴水为害,请闭之。”从之。
夏五月壬子,诏罢海兰路所进海葱及太府监日进时果。
冬十二月戊子,禁女直人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
二十八年春三月丁酉朔,宴群臣于神龙殿,诸王、公主以次上寿。帝欢甚,以本国音自度曲,盖言临御久,春秋高,思国家基绪之重,万世无穷之托,以戒皇太孙,当修身养德,善于持守,及命左丞相克宁尽忠辅导之意。
夏四月癸未,命建女直太学。制诸教授必以宿德高才者充。
冬十一月庚子,诏南京、大名府等处避水逃移不能复业者,官与津济钱,仍量亩给以耕牛。
十二月乙亥,帝不豫,诏皇太孙摄政。明年正月癸巳,崩于富安殿,寿六十七,葬兴陵。
史称自南北讲和,与民休息,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断死罪,岁或十七人,号称“小尧舜”。然求贤之急,求言之切,不绝于口,而群臣不能将顺其美,以底大顺,惜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魏徵 卷九十五·志第六十二·柯劭忞 卷五十 漢紀四十二·司马光 卷四十七·谷应泰 卷之三百九·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七·阿桂 卷六十二·傅恒 裴忌传·姚思廉 厍狄士文传·魏徵 附录·佚名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七·佚名 卷十七·叶隆礼 前清的内务府衙门·齐如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