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三

宋 吕中 撰

英宗皇帝

治平四年

即帝位

嘉佑八年四月即皇帝位上不豫诏请皇太后权同听政上初以忧疑得疾举措或失常度左右共为 间遂成隙太后对辅臣常及之韩琦因出危言曰臣等只在外见官家内中保 全在太后若官家失照管太后且不安穏太后惊曰相公是何言自家更切用心司马光言皇帝非太后无以君天下太后非皇帝无以安天下万一奸人离间者当立行诛戮治平元年五月上康复韩琦取十事禀上上裁决悉当琦即诣东殿覆奏太后毎事称善琦请太后撤帘即称前代如马邓之贤不免贪恋权势今太后能复辟诚马邓所不及八月窜内侍任守忠酝造语言交鬬两宫一日琦出空头勅一道命欧阳修赵槩签之琦坐政事堂立守忠殿下曰汝罪当死谪蓟州安置取空头勅填与之即日押行琦以为少缓则中变。

当国家危疑之日大臣所以能任事者一曰徳望二曰才智有才智而无徳望以镇之则未足以服天下之心有徳望而无才智以充之则亦不足以办天下之事故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君子人也韩魏公不动声色垂绅正笏而措天下于太山之安者盖自庆厯嘉佑之时可属大事重厚如盘石介诗美琦其徳望服人心久矣至于处事应变动中事 胸中才智又足以运用天下此其所以正英宗之始与在真宗之初则有吕端在仁宗之初则有王曾其皆安国家定社稷之名臣与。

宰相枢宻嘉佑六年韩琦曾公亮并相至治平四年八月韩琦免凡七年。

嘉佑八年五月以富弼为枢宻使同平章事上始亲政七月初临殿。

英宗享国之日浅然自临政以来所用之臣皆君子而无小人以参之处宰执之地则首得琦次得弼与参政之列则前有修后有槩居经筵则有公着有刘敞擢谏议则唐介为中丞吕晦为知杂范纯仁吕大防为御史我朝用君子之盛惟治平为然至此然后知庆厯嘉佑涵养作成之功。

台谏

治平元年闰五月以唐介为御史中丞上谓介曰卿先朝有直声今出自朕选非左右也。

三月以吕晦为御史知杂晦以常言中丞贾黯辞职黯奏曰御史人主耳目一时公言非有嫌怨且其人方正谨重若得与之共事必能协济诏以谕晦晦乃受命。

六月亲擢御史以范纯仁为殿中侍御史吕大防为监察御史内出名而命之。

此即仁宗言台谏必由中 诏毋以辅臣所荐充台諌之意也盖谏臣乃人主之耳目出于宰相之进拟则为宰相之鹰犬也今皆由内出其名以命之而非出于左右之所举此治平台谏之权所以重也此治平台谏之争所以激也。

治平三年正月解吕晦范纯仁吕大防等言职晦累疏乞从王珪等议早定濮安懿王追崇典礼皆不报乞免台职又不报遂劾韩琦专权导谀畧曰琦请议濮王礼用汉宣光二帝故事称皇考本非陛下意皆琦导谀之过也又与纯仁大防等合奏论参知政事欧阳修首开邪议妄引经据欲累濮王以不正之号陷陛下于过举之讥韩琦饰非傅 曾公亮赵槩备位政府茍且依违伏请下修于理及正琦等之罪三月解傅尧俞等言职与吕晦言濮王事家居待罪司马光言臣等六人共论濮王典礼今尧俞等皆补外独臣尚留乞早赐罢黜凡四奏不从。

自庆厯以来台谏之职始振自治平以来台谏之权始盛盖庆厯言者直攻大臣深斥其过畧不为之掩 而元老宿望受之亦不愠也以为台谏之职当如此迨至治平濮邸之事不过议制礼耳台諌执政交相争辨欧阳修又以称亲为礼而不改是皆不为茍同而为君子之争也然台谏争之不得气激词愤遂诋为小人而修不堪其忿亦以羣邪诋之即一时之礼议而遂诬其终身之大节使人主从修言而逐台諌是逐君子也使人主从台谏言而恶修是亦逐君子也甚至政府台谏之相攻自治平始而熙宁其流弊也安石之辨逺胜于修而诸君子席治平台谏之势以临之安石恶其如此故以濮邸之议称亲为是又以为台諌政府相攻之风不可长也安石力诋诸贤为流俗小人岂真以诸贤为流俗小人哉而台谏攻之畧不掩 亦岂真以安石为小人哉恶声至必反之此闾里尚气之态而朝廷之上亦为之宜乎二党之不可合也。

经筵

嘉佑八年十二月初御经筵召吕公着侍讲论语刘敞侍读史记。

越明年四月上谕侍臣曰方日求讲论侍对未食必劳倦自今视事毕不俟进食即御经筵。

治平元年九月诏日御经筵吕公着司马光言陛下始初清明宜亲近儒雅讲求治术愿不惜顷刻之间日御讲筵从之。

此即仁宗夏日亦御经筵之意。

濮邸亲族

治平元年六月增置宗室学官睦宗院都讲谓宗室当以亲族尊卑为序与讲官分宾主。

宗室学官正讲席自此始。

二年四月诏议崇奉濮王典礼。英宗所生之父。宰相韩琦等奏请下有司议司马光奋笔立议畧云为人后者为之子不敢复顾其私亲孝宣不加号于卫太子光武不加号于南顿君至于哀安桓灵自旁亲入继皆称其祖父此犯义侵礼不足为法至是又言尊以髙官大爵称皇伯王珪勅吏以光手藁为按欧阳修言珪议非是中书奏汉宣光武皆私父为皇考太常范镇率礼官上言既考仁宗又考濮王其义未当于是台官自中丞贾黯以下各有奏知杂吕晦亦言陛下入继大统皆先帝之徳当从王珪议为定。

人之言曰濮邸之议当以称亲为非称伯为是以欧阳修之言为非司马光之言为是然以礼考之称亲固非矣称伯亦未安也程子曰为人后者谓其所后者为父母而谓其所生者为伯叔父母此天地之大义人生之大伦不可得而废易也然所生之义至尊至大虽当专意于正统岂得尽絶于私恩是以先王制礼既降其服以正统绪然不以正统之亲疎而皆为齐哀朞以别之则所以明其至重而与诸伯叔父不同也观程子之言则欧阳修称亲之议其失礼固已甚矣而称伯者又不能推其所生之至恩以明尊卑之正礼乃欲奉以髙官大爵但如朞亲等属故事则亦非至当之论也要当揆量事体别立殊称若曰皇伯父某国大王而使其子孙袭爵奉祀则于大统无嫌疑之失而在所生亦极尊崇之道矣。

史馆

治平三年以苏轼直史馆上在藩邸闻轼名欲召入翰林知制诰韩琦曰轼逺大器也在朝廷培养使天下畏慕降伏今骤用之人情未必为然上曰与起居注可乎曰记注与制诰为邻不若召试馆职上曰未知能否故试若轼有不能耶琦不可乃试而命之他日欧阳以告轼轼曰韩公所以待轼乃君子爱人以徳也。

敬天变

治平元年五月亲出祷雨始幸相国寺醴泉观。

二年八月三日大雨上降诏责躬夜批出言淫雨为灾专戒不徳。

前辈谓祖宗爱民勤政未尝有所游幸就或有之非幸天章阁以观书即幸寺观以祷雨意不在于燕乐也宜其朝无缺政民无失所此皆忧勤之所致与。

募民兵

治平元年十一月刺陜西义勇韩 奏唐置府兵最为近古今之义勇河北 十五万河东 八万勇悍纯实而有物力资产即唐之府兵也今刺义勇止刺手背不复刺面甚便乃命徐亿等徃籍陜西五户三丁之一刺之总得十五万六千余人司马光言议者但怪陜西无勇军而不知陜西之民三丁巳有一丁充保 矣既敛农民之粟帛以赡军又籍农民之身以为兵至中书与琦诘难琦无以对其后十年义勇运粮戍边卒以为常如光之言矣。

庆厯之时诏刺陜西义勇方平曰不可韩公曰可治平之时诏刺陜西义勇温公曰不可韩公曰可夫以祖宗之至仁大臣之尽忠而籍民为兵犹莫之免良以省费而用足也然弓手之刺率市人不可用而宣毅骄甚所至为冦何韩公之虑不及张公耶义勇之刺其后运粮戍边率以为常何韩公之虑不及司马公耶曰张公司马公之虑诚是矣而韩亦未可深贬也石壕之诗公盖诵之久矣彼诚见汉唐调养之弊故欲收拾强悍者养以为民兵则良民可以保其相聚之乐公之虑及此又安得以一时之见尽非之哉。

治平二年正月遣使募京畿淮南兵司马光言边臣之请兵无穷朝廷之募兵不已仓库之粟帛有限百姓之膏血无涯臣愿断自圣志罢招禁军训练旧有自可备御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不用兵以自败未有甚于此者。

此荆公所以欲行保甲法而尽废正兵也。

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三

猜你喜欢
  载记第八 慕容廆·房玄龄
  列传第九十四 杜裴李韦·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柯劭忞
  ●卷一 靖康朝野佥言后序(陈规)·陈规
  卷第三十七·徐鼒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袁世凯之欺人语·刘以芬
  金佗稡编卷十八·岳珂
  列传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八·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二十七·裴骃
  读例存疑卷五十·薛允升
  钟羽正传·张廷玉
  齐人见田骈·佚名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雍正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刘克庄

      此一卷专为杜陵补遗  《陈拾遗故宅》诗,至比之郭元振,唐人敬重拾遗如此。《文上人上方》云:“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余。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又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遂丘墟

  • 楔子·李寿卿

    (老旦扮观音领小末扮善才上,诗云)宝座巍巍法力强,慈悲极乐住西方。慧眼才开能救苦,眉间放出白毫光。吾乃南海洛伽山观世音菩萨,这一个是童子善才。累劫修行,才离苦海。只为慈悲心重,遍游人间,广说因缘,普救苦难。阐明佛法,天

  • 卷四百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六鲍溶越女词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忽惊春心晓【一作晩】不敢思君子君子纵我思宁来浣溪里弄玉词二首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皇声天仙借女双翅猛五灯绕身生入烟去无影三清弄玉秦公女

  • 卷七·本纪第七·世祖四·宋濂

        ◎世祖四   七年春正月辛丑朔,高丽国王王禃遣使来贺。丙午,耶律铸、廉希宪罢。立尚书省,罢制国用使司。以平章政事忽都答儿为中书左丞相,国子祭酒许衡为中书左丞,制国用使阿合马平章尚书省事,同知制国用使

  • 路史卷二十一·罗泌

    后纪十二疏仡纪有虞氏帝舜,有虞氏,姚姓,瞽子,五帝之中独不出于黄帝。自敬康而下,其祖也。敬康生于穷系,系出虞幕,后之幕姓宗焉。是生乔牛,乔牛生瞽叟,瞽叟天 。幕能平听,协风以成,乐而生物,有虞氏报焉。舜长九尺,太上员首,龙颜日 ,方

  • 一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前已奉旨改正刘秉恬所请毋庸议折·佚名

    一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前已奉旨改正刘秉恬所请毋庸议折乾隆五十年六月十三日*臣和珅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请将《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照《纲目续编》改定字样更

  • 史记集解卷八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二田单列传第二十二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徐广曰今之东安平也在青州临菑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酅邑齐改为安平

  • 卷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 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 史张守节正义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索隐张晏云时天下未定参错变易不可

  • 胡藩传·沈约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他祖父胡随,官至散骑常侍。父亲胡仲任,官至治书侍御史。胡藩很小便死了父母,在丧事期间非常悲痛,以此著名。太守韩伯看见他,对他的叔父尚书胡少广说:“你的这个侄儿一定会以义气成名。”本州本府征调他

  • 任·李延寿

    任窻字彦升,乐安博昌人。父亲任遥,在齐朝时作中散大夫。任遥的哥哥任遐字景远,年少时学业勤勉,在家恭敬有礼,官作到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年间,任遐因犯罪将要发配到荒凉边地,任遥怀揣诉状谒见诉说,声泪俱下,齐武帝听了

  • 卷四下·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四下     宋 沈枢 撰贵戚门 西汉疏广言太子师友不宜独亲外家 地节三年以疏广为太子太傅广兄子受为少傅太子外祖父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宣帝以问广广对曰太

  • 卷八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建炎二年开封尹宗泽上疏曰易曰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孟子曰虽有鎡基不如待时盖天下之事见几而为之待时而措之则事无不成苟或失焉必

  • 墨子閒詁卷十四·孙诒让

    僃城門第五十二

  • 昭公·昭公二十九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公如晋,次于乾侯。夏四月庚子,叔诣卒。秋七月。冬十月,郓溃。【传】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处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子家子曰:「齐卑君矣,君只辱焉。」公如乾

  • 卷五十·彭绍升

    居士传五十马邦良徐成民传马邦良者富阳人。万历中登进士第。知丹徒县。仁慈正直。一方推为神君。既去。立祠祀之。後官甘肃。行太仆。以忧归居慈山僧舍。日礼阿弥陀佛求生西方。过苏州将谒座主王荆石。至一寺礼佛称佛

  • 永济融禅师住关东广宁普慈寺语录卷上·佚名

    书记 师住 妙印 录师于顺治庚子年。自千山回广宁时。城守白护法领众檀越。建双峰禅院。见魔党嫉妒。心欲力抵。辛丑正月八日。城守领僧俗众檀越。请师于城里普慈寺开堂。以证邪宗。师在北镇山兴隆庵。受帖进寺。白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证毗卢舍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四十二字之字轮观。

  • 智者大师别传注·白马昙照

    佛教传记。宋宣和三年(1121)昙照撰。二卷。是对灌顶所撰《智者大师别传》的疏释之作。资料引自《国清百录》、《续高僧传·智顗传》、《玉泉行状碑》、《功德疏碑》、《智者大师真身塔》、《关王祠记》、《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