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任窻字彦升,乐安博昌人。父亲任遥,在齐朝时作中散大夫。任遥的哥哥任遐字景远,年少时学业勤勉,在家恭敬有礼,官作到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年间,任遐因犯罪将要发配到荒凉边地,任遥怀揣诉状谒见诉说,声泪俱下,齐武帝听了感到怜悯,任遐终竟得于幸免。

任遥妻为河东裴氏,有识有德。有一次白天躺在床上,梦见一顶插着五色彩旗的伞扒四角悬挂着铃铛,从天上掉下来,其中一个铃铛掉到她怀里,于是心里悸动而有孕。请人占卜说:“必定生才子。”后来生任窻,身长七尺五寸,从小聪明灵透,被称赞为悟性如神。四岁能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写文章,自己写出《月仪》,文辞内容都很美。褚彦回曾对任遥说:“听说先生有个好儿子,真为你高兴。正所谓有一百不算多,有一个不算少啊。”任窻从此名声更大。十二岁时,他叔叔任晷善于识人,见到他叫着他的小名说:“阿堆,你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啊。”任窻对父母兄弟非常孝敬友善,每次侍奉父母的病,夜间从没有脱衣休息过,一开口就流泪,汤药饮食都要先亲口尝一尝。

初次作官为奉朝请,后被荐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年,卫将军王俭兼任丹陽尹,又任用他为主簿。王俭每次见到他的文章,必定向他再三表示倾心相慕之情,认为他是当世无双,说:“自傅季友以来,几十年才出了任先生,若就孔门而论,恐怕已经得其真传了。”于是令任窻作一篇文章,等读过,说:“正是我心中想表达的意思。”于是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让任窻改正,任窻于是改正数字。王俭拍着几案感叹说:“后世谁知道是先生给我改的文章!”任窻竟如此被他了解器重。

后来作司徒竟陵王萧子良的记室参军。当时琅笽王萧融有才气,自以为天下无双,等见到任窻的文章,便恍然若失。任窻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极度悲痛三年之后,身体虚弱地柱着拐杖才能站起来。齐武帝对任窻伯父任遐说:“听说任窻哀痛过度超越礼节,使人担忧,如有什么意外,不光你们家丧失了宝物,也可惜了当世之才。要好好劝劝他。”任遐让他吃些东西,当时勉强咽下,回去就又吐了出来。他父亲任遥吃槟榔,经常咀嚼,临死时曾要槟榔吃,但剖开百来个,没有一个好的,任窻也有此嗜好,所以深为此遗憾,于是终生不再尝槟榔。接着又遭逢母亲去世,任窻已经因悲痛而衰弱不堪,每当痛哭而昏厥,半天才能苏醒过来。于是在墓旁搭起草屋,住在这儿守墓以尽丧礼。他经常趴着哭泣的地方,已经不长草了。任窻平时身体强壮,腰围挺粗,这丧服期满后形容枯槁,难以辨认。

齐明帝萧鸾很器重他,准备对他大力提拔,但被不喜欢他的人说了坏话,就只是委任他作了太子步兵校尉,掌管东宫书记。萧鸾废掉废帝郁林王萧昭业,立废帝海陵王萧昭文,此后萧鸾任侍中、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封宣城郡公,让任窻为他起草就职谢恩的章表。写成后,萧鸾讨厌其中有对自己贬损的言辞,很是恼火,于是任窻在后来萧鸾称帝以后整个建武年间位置也超不过列校。

任窻尤其擅长文章,很仰慕傅亮的无穷才气,当时王公的表章奏疏都请他代笔,他下笔即成,不加修改。沈约为一代辞宗,也对他很是推重。永元年间,任窻对幸臣梅虫儿曲意奉迎,东昏侯为帝时下旨任用他为中书郎。任窻拜谢尚书令王亮,王亮说:“你应该去谢姓梅的,哪儿用谢我。”任窻羞愧而退。后来作司徒右长史。

梁武帝平定建邺,建立梁王府之初,委任他为骠骑记室参军,专门负责起草文书。每次起草文书,沈约总要求共同署名。曾有一次被紧急召走,任窻出去了而沈约还在,以后的文书,便有沈约的参与。

当初梁武帝和任窻在竟陵王西邸相遇共事,跟任窻闲聊说:“我要是作了三府重臣,就让你作我的记室。”任窻也对他开玩笑说:“我要是作了三公,就让你当我的骑兵。”因为梁武帝善骑马。到这时让任窻作记室参军以应当日之言。任窻给梁武帝的书信中说:“昔日太平清静之时,您曾经对我有预言,本意是对我提拔,看起来却像善意的玩笑。谁料我竟如此幸运,昔日之言一点没有落空。”就是指的这件事。梁武帝受封梁王,及篡位时,以齐帝名义颁布的禅让文告,多由任窻写成。

任窻侍奉叔婶与父母一样,侍奉兄嫂也恭敬谨慎。外祖父家贫穷,他常供给周济。俸禄收入,各处的馈赠,都分送给亲戚,当天就分完。性格豁达洒脱,不讲究仪表,喜怒从不露在脸上,车马服饰也不华丽。

梁武帝即位后,任窻历任给事黄门侍郎、吏部郎。又外出作义兴太守。当时荒年,人民流亡,任窻用自己私人俸禄的米豆熬成粥,救活三千多人。当时因贫困有人生下孩子不养活,任窻严格限令,这与杀人同罪。怀孕的供给费用,受到救济的有几千户之多。在郡任上所得公田俸禄八百多石,任窻只取五分之一,其余都送回存放。儿女妻妾只吃麦饭。他的朋友彭城到溉、到溉弟弟到洽和他一起游览山泽。等下一任官员来接任,他登舟回程时,只有七匹绢、五石米的家当。回到京都没有衣服换,镇军将军沈约派人带了裙衫去接他。

重新作吏部郎,参与执掌任选辟吏,干得不称职。不久调任御史中丞、秘书监。自齐永元年间以来,皇宫藏书馆的四部图书篇目混乱,卷帙繁杂,任窻亲自动手校勘,从此篇目才被整理勘定。

外调为新安太守,在郡为官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柱上根拐杖,徒步走街串巷。有人来告状,就大路上随地裁决,为政清静简约,官吏百姓都感到方便。任窻死在任上,家里只有桃花米二十石,没有钱财安葬。留下遗言,不许家人把新安的任何一件东西带回京都。用杂木做棺材,平时的旧衣服做装殓。郡内全境悲痛,百姓们一起在城南给他立了祠堂,每年按时祭祀他。武帝听到他的死讯时,正在吃西苑产的绿沈瓜,立时把瓜扔到盘里,悲痛难禁。屈指算了算说:“任窻年轻时常怕活不到五十,如今是四十九,可算是知道自己的气数啊。”当天就为他举哀,哭得很悲痛。追赠他为太常,谥为“敬子”。

任窻喜欢结交,勉励栽培士林中朋友,对不攀附他的就不加赞誉,被他扬名的多得到提升,因此官吏和贵家子弟多爱和他拉关系,座上客人常有那么几十个。当地人仰慕他,称他为任君,意思是他好比汉代的三君。作太守尤其以清廉闻名,百姓有八十岁以上的,就派户曹掾去询问他们衣食起居。曾打算张罗和尚做斋会,就征收枫香二石,刚收上来三斗,便下令停止,并且以后再不这样做,他说:“贵贱贫富都靠自己,我不打算把什么留给后人。”新安郡内有蜜岭产杨梅,以前都要派人去给太守采摘,任窻因为要冒危险,死人多,当时就命令停采,官吏百姓都认为这是百余年没有过的德政。任窻撰有《家诫》,言辞殷切而很有条理。陈郡殷芸和建安太守到溉在悼念文章中写道:“哲人谢世,楷模长逝,借鉴安在?指途觅谁?”他是如此被士林友人所推重。

任窻不置产业,以至于没有一所自己的房舍。当时有人讥笑他爱乞讨借贷,但东西一到手,马上就分送给亲朋故友,常自叹说:“知我者是叔则,不知我者也是叔则。”他以文才知名于世,当世人有“任笔沈诗”的说法。任窻听到后很不满意。晚年变得爱写诗,想盖过沈约,但因用典过多,文辞不能流畅。可从此京都中的文人却都仰慕仿效,诗风便发展得穿凿附会,因此人们对他便有“才尽”的议论了。任窻博学,没有什么书不曾读过,家境虽然贫寒,却藏书多至万余卷,大多是少见的异本。去世以后,武帝让学士贺纵和沈约核查他的书目,官家没有的就去取他家的补上。所撰写的文章有几十万字,盛行于当世。东海王僧孺曾评价他,认为他“超过董仲舒、扬雄。任窻以他人之乐为乐,他人之忧为忧,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不计自己清贫,而无吝啬之心,其行为可以激励风俗,其品德可以淳厚人伦,能使贪夫不妄取,懦夫有所为”。对他如此看重。

任窻有儿子东里、西华、南容、北叟,都没有专长和职事,败落了他们家的声誉。弟兄几个到处漂流,不能自救,任窻生平旧友没有一个肯收留救济他们。西华冬天还穿着粗劣单薄的衣衫,在路上碰见平原刘孝标,孝标可怜他不觉泪下,对他说:“我要为你想办法。”于是写了《广绝交论》来讽刺任窻往日的朋友。到溉看到他的文章,气得把几案推翻在地,终身记恨刘孝标。

任窻共撰有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十三卷。

猜你喜欢
  卷四·吴兢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九·汪楫
  卷四十九下·朱熹
  英人代缅甸入贡·佚名
  路史卷四十二·罗泌
  卷一百五十·杨士奇
  卷之三百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世家卷第三十 高丽史三十·郑麟趾
  景龙·周绍良
  赵世家第十三·司马迁
  江礻石传·萧子显
  燕铁木儿传·宋濂
  袁珙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839_1 【寄郑谷郎中(一作住襄州谒郑谷献诗)】齐己   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自封修药院,别扫著僧床。几梦中朝事,依依鹓鹭行。   卷839_2 【归雁】齐己   塞门春已暖,连影

  • 卷二百三十·彭定求

        卷230_1 【偶题】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

  • 赵师侠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

  • 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四·脱脱

        贾易 董敦逸 上官均 来之邵 叶涛 杨畏 崔台符 杨汲 吕嘉问李南公 董必 虞策郭知章   贾易,字明叔,无为人。七岁而孤。母彭,以纺绩自给,日与易十钱,使从学。易不忍使一钱,每浃旬,辄复归之。年逾冠,中进士甲科

  • 卷一百八·表第三·诸王表·宋濂

        ◎诸王表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十有一月按是月己丑朔庚寅尚书兵部员外郎蒲贽比部员外郎黄祖舜并徙吏部员外郎 左承事郎新提举福建茶事张城守兵部员外郎 枢密院编修官邹柄守比部员外郎 国子监丞李维为屯田员外郎 秘阁修撰福建转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陈真晟传·张廷玉

    陈真晟,字晦德,漳州镇海卫人。最初参加乡试时,听说官府防察过严,不按礼节对待士人,深以为耻辱,激愤之下拒绝参加考试,从此潜心圣贤之学。读《大学或问》,见朱子反复强调主敬,乃知“敬”为《大学》的起点和基础。又得程子‘主一

  • 秦王朱木爽传·张廷玉

    秦愍王朱木爽,太祖第二子。洪武三年(1370)受封。十一年前往藩地西安。这年五月,太祖赐其玺书说:“关内百姓,自元朝失政以来,不胜疲惫。今日我平定天下,又有运粮纳税之劳,百姓仍未休养生息。你到藩地之后,如果宫殿已完工,就暂且

  • 卷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旗分志三八旗佐领三【镶黄旗满洲佐领】镶黄旗满洲佐领下【四参领至五参领】第四参领第一佐领国初将哈达地方来归人丁编立初以额尔克图管理额尔克图

  • 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二十五兵部二十杂行俸给诸司职掌凡本部官吏人等并合属五城兵马司典牧所大胜关会同馆等衙门官吏俸给每月初明白立案将实支官吏姓名并该支米数劄付该部填给勘合委官下仓放攴如有事故临仓扣除还

  • 四十一年·佚名

    (戊申)四十一年大明萬曆三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丑,上疾少瘳,禮曹請陳賀。累啓而竟不從。○前工曹參判鄭仁弘上疏曰:臣竊聞之道路,去十月十三日,自上,下傳攝之敎,領議政柳永慶心忌原任大臣,揮斥盡去,使不得參看,累上防啓,獨與時

  • 榕村语录卷二十八·李光地

    治道二问韶至何时始失传曰其晋之东乎汉髙庙中尚有之五代乱至二三百年秦炬所不尽者至此始灭絶无遗问古乐似皆以诗为主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乐之始终条理备矣诗所以言志而诗之言必抑扬髙

  • 卷七十三·佚名

    释阿毗跋致品第五十五【经】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以何等行、何等类、何等相貌,知是阿鞞跋致菩萨摩诃萨?&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若菩萨摩诃萨,能知凡夫地、声闻地、辟支佛地、佛地;是诸地,如相中无二无别,亦不念,

  • 亚马逊漂流记·凡尔纳

    《亚马逊漂流记》讲述了正直的乔恩一家如何战胜邪恶的故事。该书至今被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书中所展现的神奇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丽童年、少年直至成年。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和科学读本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赵佶

    宋徽宗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徽宗推崇老子,引 《庄》、《列》、《语》、《孟》、《诗》、《书》注《老子》。

  • 新修南唐书·陆游

    纪传体国别史。十八卷,外加音释一卷。南宋陆游撰。关于此书的成书年代,诸书均无记载,经据陆游生平考证,约作于淳熙八年至十二年间(1181—1184年)。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生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卒于南宋嘉定二年(12

  •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