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胡藩传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他祖父胡随,官至散骑常侍。父亲胡仲任,官至治书侍御史。

胡藩很小便死了父母,在丧事期间非常悲痛,以此著名。太守韩伯看见他,对他的叔父尚书胡少广说:“你的这个侄儿一定会以义气成名。”本州本府征调他,他没有应任,等待两个弟弟结婚后,他才当郗恢的征虏军事。当时殷仲堪当荆州刺史,胡藩的舅兄罗企生当仲堪的参军,胡藩请假回家,经过江陵,探望企生。殷仲堪邀请胡藩相见,接待他很隆重。胡藩趁便劝说殷仲堪:“桓玄意气不凡,每每不满于他的职务,足下对他太好,恐怕不利于将来。”仲堪脸上顿时露出不愉快的神色。胡藩退回对罗企生说:“倒着战戈给人一定会招致大祸。如果不早点打算避开,后悔就来不及了。”桓玄从夏口袭击殷仲堪,胡藩当桓玄的参后军军事。殷仲堪失败,罗企生果然因为跟从殷仲堪而遇到灾难。胡藩则转任参太尉、大将军和相国军事。

刘裕的起义开始,桓玄被击败准备出逃,胡藩在南掖门拉住桓玄的马缰绳说:“今日羽林射箭能手还有八百人,他们都是桓家老部下,又是西楚人氏,一旦不利用他们,想回去哪有什么可能呢?”桓玄只用马鞭指着天说天命而已。于是胡藩和桓玄逃散分开。他到芜湖追赶上桓玄,桓玄看见胡藩,高兴地对张须无说:“你们州本来很多义士,今日又见到王叔治。”桑落州战役中,胡藩的船被烧,他穿着一身铠甲潜入水中行走三十余步,才得登岸。起义军逼近,胡藩不能向西,于是回家。高祖一向听说胡藩对殷仲堪讲真话,又为桓玄尽忠,召他为员外散骑侍郎、参镇军军事。

胡藩随同征讨南燕慕容越,敌人屯驻临朐,胡藩对高祖说:“敌人屯兵城外,留下的守兵必然很少,现在前往攻城,敌兵看见城池陷落,必定一下子逃散,这也是韩信击败赵兵的法子。”高祖于是派檀韶和胡藩暗中前进,宋军一到,便攻下临朐城,燕兵一时间逃跑,回保广固城几个月。广固将攻拔的夜晚,宋军将佐都在座,突然有一只像鹅一样的青黑色的大乌鸦,飞入高祖的军帐,众人都非常惊骇,以为是不祥之兆。胡藩上前祝贺道:“青黑的颜色,正是胡人的颜色,胡人投降我们,这正是大吉的征兆。”第二天早晨,宋军攻城,拔下了广固。胡藩又随同讨伐在左里的卢循,连续战斗都有军功,被封为吴平县五等子爵,任正员郎。不久转任宁远将军、鄱陽太守。

胡藩又随同讨伐刘毅。刘毅当初到荆州,上表请求走东面回到京口,辞别先人庐墓,离都城几十里,不到皇宫拜谒而过。高祖到倪塘会见刘毅。胡藩劝高祖在会见中杀了刘毅,高祖没同意。高祖到这时对胡藩说:“当年如果听从你在倪塘的计策,就不需要今日的行动了。”胡藩又随同征伐司马休之,再当参军,加号建武将军,在江津一带率领游军。徐逵之败亡,高祖非常愤怒,当天便在马头岸渡长江,但江岸险峭,耸立几丈高,司马休之在岸边布阵,官军无法上岸。高祖叫胡藩马上上岸,胡藩有些犹豫,高祖更加愤怒,叫左右的人把胡藩捆来,想将他斩首。胡藩不接受砍头的军令,回过头来说:“胡藩宁愿上前战死!”他用刀头凿岸壁,稍微能容脚掌,于是直接登上,随他上岸的人稍稍多起来。官军登岸之后,都拼死奋战,司马休之的部队挡不住,只好退却,官兵乘机追击,司马氏部队瞬间逃散。

高祖征讨后秦姚泓,暂任胡藩为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率一支独立的部队。到河东,大风把胡藩的船只吹到北岸,魏人牵住这些船只,拿取其中的器物。胡藩非常愤怒,带身边十二人,乘小船直驶河北。敌人骑兵五六百看见胡藩都笑他胆大。胡藩向来会射箭,登上河岸便射击敌人,敌人应声而倒的有十来人,其他的人便连忙奔逃,胡藩把失落的船只物品全部收回。刘裕又派胡藩和朱超石等人追击在半城的魏人,魏人骑兵几层包围宋兵,胡藩和朱超石带的都是刚分配的新兵,不满五百人,但他们率兵激战,大败敌军。又和朱超石等人进击在蒲坂的姚业,朱超石败而退回。胡藩收集朱超石丢下的器械物资,慢慢地退回,姚业不敢追击。

高祖回到彭城,胡藩当参相国军事。当时卢循余党和苏婬等亡命徒相互勾结,用苏婬为始兴相。高祖因平定打败司马休之和攻广固的功劳,封胡藩为陽山县男,食邑五百户。少帝景平元年(423),胡藩因为防守东府,擅自打开边门,被免去官职,不久又恢复他的职位。元嘉四年(427)胡藩迁任建武将军、江夏内史。七年(430)被征调为游击将军。到彦之北伐,南兖州刺史、长沙王刘义欣进据彭城,胡藩出外戍守广陵,代管州府事务。又转任太子左卫帅。十年(433),胡藩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被谥为壮侯。他的儿子胡隆世继承他的职位。隆世去世,儿子胡乾秀继承。胡藩非正妻生的儿子有六十人,多数不遵守法纪。

猜你喜欢
  文苑列传第七十·范晔
  列传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张廷玉
  卷十二 本纪十二·赵尔巽
  卷十七 简文帝·王夫之
  宋季三朝政要卷五·佚名
  皇王大纪卷五十九·胡宏
  第八卷 金融·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七十五·郑樵
  十国春秋卷九十七·吴任臣
  小云石海涯传·宋濂
  谢榛传·张廷玉
  二·钱穆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二·允禄
  沈燮臣·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放翁词·陆游

    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禁门钟晓,忆君来朝路,初翔鸾鹄。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蹙绣华鞯,仙葩宝带,看即飞腾速。人生难料,一尊此地相属。 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岁月惊心,功名看

  • 乾坤清气卷二·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二明 偶桓 编五言古诗和陶咏荆轲       郝经伯常燕国八百里最为逺秦嬴可作殷周基何乃事荆卿痴儿强复雠首揕咸京径刎于期首更图督亢行仓皇事不就狼藉断冠缨寒风死别歌睥睨一世英不若専

  • 卷十八·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十八礼部杨云翼【二十一首 补一首】云翼字之美乐平人明昌五年经义进士第一人词赋亦中乙科天资颖悟博通经传至于天文律厯医卜之学无不臻极事母孝与人交欵曲周密处事详雅而能以大节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乾隆

      汉  孺子婴  【丙寅】居摄元年春正月王莽祀南郊【刘友益书法自是以后皆斥书莽而削其姓】  三月立宣帝元孙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  婴广戚【汉县故城在今江南徐州府沛县】侯显之子也【楚孝王嚣之子封广戚侯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四月丙子朔时享 太庙先期礼部请遣亲王行礼不允仍命成国公朱希忠代○以久旱祷雨于内殿停刑禁屠六日○兵部尚书聂豹言大同需修边犒军银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两已得旨令户部处发而户部诿为本部职掌欲于马价内查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弘治十一年六月丙寅朔 丁卯命泰宁候陈璇五军营右哨坐营管操○戊辰虏数入宣府独石马营等处军士前后死者七人伤者二人男妇被虏者十人下巡按监察御史勘问以守备右监丞徐玉都指挥陈雄分守右监丞唐禄指挥穆荣并诸提调管理

  • ●宋人轶事汇编卷八·丁传靖

    庞籍 刘沆 曾公亮 赵概 张昇 外大父颍公初为黄州参军,谒夏英公。公善相人,谓颍公曰:“吾使相耳,君真相也。”视其手曰:“虽贵而贫,不如吾也。”出其手突如堆阜,曰:“此大富之相也。”后山谈丛

  • ●牧令须知卷四·刚毅

    长白刚毅子良氏手□海上葛士达子村编订 礼房 ◆礼房 一坛庙祭祀 一书院 一旌表节孝 一杂务 ○一坛庙祭祀 请领祭品详 请领祭品详 某府某州县为请领祭品银两事窃查某年春秋致祭 各坛庙、应领祭品银若干两、理合备具文

  • 卷第五·道宣

      辩惑篇第二俗之惑者大略有二。初惑佛为幻伪善诱人心。二惑因果沉冥保重身世。且佛名大觉照极机初。审性欲之多方。练病药之权道。故能俯现金姿。垂丈六之伟质。流光遍烛。通大千而阐化。致使受其道者获证尘砂。内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七·念常

      (癸亥) 仁宗禛(真宗第六子。遗旨即位。上得皇子已晚。始生日夜啼不止。有道人能止啼。召入则曰。莫叫莫叫何似当初莫笑。啼即止。盖真宗尝龥上帝祈嗣问群仙。谁当往者。皆不答。独赤脚大仙一笑。遂降为[司/子]。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澄观

    大文第五称扬佛德。既现既至任力称扬。自申罔极之情。显佛无涯之德。文分为二。初一眉间菩萨赞。后十十方菩萨赞。新众才集佛便现瑞。文不累书故编成次。以赞德相类结集。并之一处。乘现胜音之次。先举胜音之偈。后十

  • 释迦氏谱·道宣

      唐 道宣撰释迦氏谱序终南山释氏古德流言。祖佛为师。羞观佛之本系。绍释为姓。耻寻释氏之源。以今据量颇为实录。既云革俗义匪凭虚。昔南齐僧祐律师者。学通内外行总维持。撰释迦谱一帙十卷。援引事类繁缛神襟。

  • 政和五礼新仪·郑居中

    二百二十卷。宋郑居中等撰。郑居中,字达夫,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由中书舍人连擢至翰林学士。官拜太宰,加少师,封燕国公,卒谥文正。本书为其于议礼局官知枢密院时奉敕所撰。有宋徽宗御制序文,并题有“政和新元三月一日

  • 西溪丛语·姚宽

    学术笔记。南宋姚宽撰。姚宽,字令威,号西溪居士。嵊县(今属浙江)人(《书录解题》作剡川人)。父舜明,绍圣四年(1097)进士,南渡历官户部尚书,徽猷阁待制。宽以父任补官,仕至权户部尚书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金主亮大举入寇,宽决

  • 日讲四书解义·佚名

    二十六卷,清康熙编著。成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其书以为内圣外王之道备于孔子,孔子的心法又寓于六经。六经的精义又集中于《论语》。《论语》又得曾子、子思、孟子递相推衍,而有《大学》、《中庸》、《孟子》,四书都是千

  • 春秋属辞·赵汸

    十五卷,元赵汸著。至正丁酉(1357),赵汸《春秋集传》定稿,因《礼记·经解》之说,悟《春秋》之义在比事属辞,而著此书。赵汸《东山集·与朱枫林书》:“《春秋》随事笔削,决无凡例。前辈言此亦多,至丹阳洪氏之说出,则此

  • 宝行王正论·龙树

    梵名Ratna^vali^ (宝花环之意)。全一卷。龙树着,陈代真谛译(557~569)。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计分五品,即安乐解脱品、杂品、菩提资粮品、正教王品、出家正行品等。此系龙树居于大乘佛教之立场,对宝行王(梵S/a^tava^hana

  • 栴檀香身陀罗尼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诵者,得见观自在菩萨,亦治恶癞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