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楔子

(老旦扮观音领小末扮善才上,诗云)宝座巍巍法力强,慈悲极乐住西方。慧眼才开能救苦,眉间放出白毫光。吾乃南海洛伽山观世音菩萨,这一个是童子善才。累劫修行,才离苦海。只为慈悲心重,遍游人间,广说因缘,普救苦难。阐明佛法,天花天乐常临,济度众生,凡恼几缘尽灭,以此莲花座上,号曰观音;只树林中,称为菩萨,这也不在话下。且说我那净瓶内杨柳,枝叶上偶污微尘,罚往人世,打一遭轮回,在杭州抱鉴营街积妓墙下,化作风尘匪妓,名为柳翠,直等三十年之后,填满宿债,那时着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直至人间点化柳翠,返本还元,同登佛会。(诗云)只为一点尘污惹祸灾,降临凡世罪应该。直待月明点化归清净,恁时同共见如来。(下)(搽旦、卜儿同旦儿扮柳翠上)(诗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俺是这抱鉴营街积妓墙下住坐,老身姓张,夫主姓柳,亡化过了十年也。我有这个女孩儿,叫做柳翠,不要说他容颜窈窕,且只道他心性聪明:折白道字,顶针续麻,谈笑恢谐,吹弹歌舞,无不精通,尽皆妙解,现做上厅行首。在城有一个牛员外,与俺柳翠做伴。今年是老柳十周年,请十众僧做好事。柳翠,你门首觑者,牛员外这早晚敢待来也。(净扮牛员外上,诗云)举止虽然多俗态,说着风流偏酷爱。世人只识有钱牛,浑名叫做牛员外。小可杭州人氏,姓牛名璘,颇有些钱钞,人皆员外呼之。在城有一妓者柳翠,与俺两个作伴多年。明日是柳大姐父亲的十周年,要做好事,不免送些盘缠与大姐使用去,此间是他门首,不必报复,径自入去。(做见科)奶奶,喏,大姐,喏。我牛璘索钱去来,到的迟了,大姐休怪。(卜儿云)员外,我要些盘缠与老柳做十周年。(牛员外云)奶奶,牛磷无甚么孝顺,只有这一千贯钞与大姐权做经钱。(旦儿云)员外,这尽勾了也。(卜儿云)下次小的每,安排下斋食,我自去蒿亭山显孝寺请僧众走一遭去也。(下)(牛员外云)大姐,我有几主钱未曾清楚,我还要索去,待明日再来。(旦儿云)员外,你明日早些儿来,与我拜佛。(牛员外诗云)明朝是汝父周年,自当来烈纸焚钱。(旦儿云)莫待我差人相请,一条绳把鼻子来牵。(牛员外云)你又来取笑。(同下)(长老领净行者上,诗云)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放鹿愿长生。扫地恐伤蝼蚁命,为惜飞蛾纸罩灯。贫僧是这蒿亭山显孝寺住持长老。这山下有一施主人家是柳妈妈,因他夫主亡化,年年做斋,今年是十周年了。行者,山门首看去,那柳妈妈必然来请看经也。(行者云)师父,徒弟这两日正想豆腐面筋吃哩。(卜儿上,云)行者,你师父在么?(行者云)真个来了。师父在方丈中打坐,你自过去。(卜儿做见科,云)师父,今年是老柳十周年,请十众僧做好事,(长老云)贫僧已知,你先回去风。十众僧随后便来也。(卜儿云)师父,早些儿来,我先回去也。(下)(长老云)行者,俺这寺中那里取十众僧来?(行者去)师父,待我掐指头数一数:师父,你一个、我一个、首座、藏主、藏头、会朗、会明、法聪、法广,只得九个。(长老云)还少一众怎了?(行者云)哦,有了,有了。香积厨下烧火的那腌躧和尚也当一个。(长老云)则怕不中。(行者云)有甚么不中?又不要他看经,则把来凑数儿罢了。(长老云)你叫他来。(行者云)香积厨下兀那疯和尚,你来,你来。(正末扮月明和尚挑月儿上,云)来也,来也。(偈云)祖上非为和尚,法名本是月明。见我何曾识我,有声毕竟无声。(行者云)你看这和尚又醉了也。(正末笑科,偈云)好个醉和尚,人间非有相。参禅祖一宗,传教尊三藏。处世有机权,脱身改模样。心地甚分明,月在垂杨上。咄,临了两句怎生道?芦花两岸雪,烟水一江秋。(唱)

【仙吕】【赏花时】这月明曾碾破银河万里空,这和尚僻击响金陵半夜钟,端的个洗碧落露浓。(行者云)你这和尚,风张风势,说谎调皮,没些儿至诚的。(正末唱)也不是我脱空卖弄,(行者云)正是个风魔和尚,挑着这个,不知是甚么东西,恰似个烧饼的晃子。你家又不卖饼,要他怎的?不如打破了罢。(做打破科)(正末唱)呀、呀、呀,则一拳打破了广寒宫。

【幺篇】早不见摊子香飘八月风。(行者云)八月风腊月雪,冻的要不的。(正末云)你休笑我。(唱)这的是蟾影光磨百炼铜,这月曾照兴废古今同,你则看那北邙山的故冢。(行者云)你这个和尚,则要吃酒吃肉,真是滥僧。(正末云)谁是真僧。谁是滥僧?(行者云)我是真僧,你是滥僧。(正末云)谁是真僧,谁是滥僧?(行者云)你是真僧,我是滥僧,呸,可颠倒了。(正末云)你和我争甚么人我,那楚家的陵丘,汉家的墓冢,都在那里也呵,你试觑波。(唱)都一般潇洒月明中。(下)

(长老云)行者,收拾法器,下山看经去来。(诗云)本寺师徒十众僧,特来相请念金经。柳翠虔诚做好事,坠落天花朵朵生。(同下)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一三·袁枚
  第六出 香咏·李渔
  ●第二十九出 诘词·孟称舜
  ●第二十三出 妓饮·孟称舜
  李伯瞻·隋树森
  ●卷五·陈廷焯
  黄昏·闻一多
  卷一百十三·徐世昌
  巻四·孙绍远
  卷一百七十四·曹学佺
  潜斋集补钞·管庭芬
  樵云独唱巻四·叶颙
  竹斋集序·裘万顷
  卷五·宁调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百零三·彭定求

        卷903_1 【海阳泉】无名氏   人谁无耽爱,各亦有所偏。于吾喜尚中,不厌千万泉。   诚知湟水曲,远在南海壖。自从得海阳,便欲终老焉。   怪石状五岳,旋回枕深渊。激繁似涌云,静同冰镜悬。   吾欲以海阳,跨

  • 二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八古今体九十九首【庚午五】四月朔日进宫斋戒自昆明湖进舟至万夀寺川路晓烟未泮麦畴宿雾犹浓触景成欣援毫得句雨後明湖潋涨痕爱寻溪路远尘喧馨香饼饵酬殷望澄动川云供静存适为肃斋还内禁得

  • 卷218 ·佚名

    陆游 放翁自赞 遗物以贵吾身,弃智以全吾真。 剑外江南,飘然幅巾。 野鹤驾九天之风,涧松傲万木之春。 或以为跌宕湖海之士,或以为枯槁陇畝之民。 二者之论虽不同,而不我知则均也。 陆游 放翁自赞

  • 卷七百二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四唐求【一作球】唐求居蜀之味江山至性纯慤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放旷疎逸邦人谓之唐隐居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後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沈没得者方知吾苦心

  • 章泉稿巻五·赵蕃

    宋 赵蕃 撰记截畱纲运记铅之阜宝藏兴焉铅之泉宝货化焉兴者有时化者无穷方泉之蒙孰知其功布衣张甲体物索理献言以佐圜法宋绍圣间诏经理之隄泉为池疏池为沟布铁其中期以浃旬铁化为铜场兵千夫服劳力作糗粮惟邑之供冶台

  • 卷二·吴景奎

    ●钦定四库全书药房樵唱卷二(元)吴景奎 撰○七言律诗观文叔兄续修潘氏清谱有感吾父实为君仲父延陵家里继书声兰分蕙族元同气梅是樊兄最有情骨肉岂能忘至理子孙犹得记清名他年二姓披图谱知我渊源自默成文叔和韵桃坞移根

  • 虞世基传·李延寿

    虞世基字懋世,会稽余姚人。父亲虞荔,《南史》中有传。  虞世基自幼恬淡安静,喜怒都不在脸上表现出来。学识广博,才能超人,兼长草书、隶书。陈朝中书令孔奂见到虞世基,赞叹说:“南方杰出优秀人才中崇贵的人,就属于这个人了。

  •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有参士之食第二十六·晏婴

    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苔菜耳矣。公闻之,往燕焉,睹晏子之食也。公曰:“嘻!夫子之家如此其贫乎!而寡人不知,寡人之罪也。”晏子对曰:“以世之不足也,免粟之食饱,士之一乞也;炙三弋,士之二乞也;五卯,士之三乞也。婴无倍

  • 补遗·陈淳

      字义二卷,最初为永嘉赵氏刻本,又清漳家藏本,又弘治庚戌刻本,又四明丰庆刻本。诸本增减,互有异同。按性理大全所纂入者,末能悉收,则桐川施氏刻本为略备。及细为校阅,亦有大全所引而施本所无者,或非专论一字之义,当从他处录出

  • 卷五百七十四·佚名

    △第七曼殊室利分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刍众百千人俱皆阿罗汉。唯阿难陀犹居学地。舍利子等而为上首。复与菩萨摩诃萨众十千人俱。皆不退转功德甲胄而自庄严。慈氏菩萨。妙吉祥菩萨

  • 卷四十二·佚名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有问言:幻士能学般若波罗蜜多成办一切智智不。幻士能学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成办一切智智不。我得此问当云何答。世尊,若有问言:幻士能学四静虑成办一切智智不。

  • 下卷·大珠慧海

    师讳慧海。建州人。姓朱氏。依越州大云寺智和尚受业。初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

  •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释跋·太虚

    诸布施中,以法施之功德为最大。凡印送流通大乘经论者,尤足启发人之大悲菩提心,开豁人之实相般若眼,成无尽之慧命,证无上之法身,故为万福之所会、众善之所归也。钟仁益居士信佛有年,其长子普平居士,见义勇为,饶有父风。今以值三

  • 佛法之真精神·太虚

      今日得闻刘军长所说佛法上无我、大悲二特点,极为透澈!知诸公必已能依此无我大悲而深契力行。今日相聚一堂,实为生平快事!  佛法虽有诸乘差别,而真正佛法厥唯大乘。依大乘法以说明宇宙原理,一切万有之事事物物,都是众缘

  • 卷第二十三·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三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八 大般若经之余七 第三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与五亿苾刍等俱,余并同初二分,而九方文略。舍利子品第二。与初分

  • 卷第五十七·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五十七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二世双林誾禅师法嗣杭州径山月江宗净禅师兰溪倪氏子。十七。从正觉院文译受业。诵楞严。至如人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刘完素

    三卷,旧题金河间刘完素撰,实为金张元素撰。此书初罕传播,金末杨威得其本刊行,误题刘完素撰;明初宁王朱权重刻,又伪撰完素序文置于卷首,李时珍作《本草纲目》始正其谬误,辨明出于元素之手。其书上卷九篇,论述养生、诊

  •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祩宏

    简称《沙弥要略增注》、《律仪要略增注》。律学著述。明袾宏辑,清弘赞注。二卷。系《沙弥律仪要略》的注释书。弘赞在前言中称:“《要略》一书,乃云栖大师(袾宏)于《沙弥十戒经》等辑出,其义切要,而文简略,以便初机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