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史卷二十一
后纪十二
疏仡纪
有虞氏
帝舜,有虞氏,姚姓,瞽子,五帝之中独不出于黄帝。自敬康而下,其祖也。
敬康生于穷系,系出虞幕,后之幕姓宗焉。是生乔牛,乔牛生瞽叟,瞽叟天 。幕能平听,协风以成,乐而生物,有虞氏报焉。
舜长九尺,太上员首,龙颜日 ,方庭甚口, 顄亡髦,怀珠握褒。形卷娄色,黳露重曜,故曰舜,而原曰重华。
哲文明,温恭通智,敏敦好学,而止至善。寅畏天命,而尤长于天文。
初家于冀,夙丧其母,蒙茨缊棘,哀绵五至,犹未 (疑为“歉”字)者,丧期之有数,盖有是显。
瞽叟御而生象,象得亲,乃咸恶舜,御以不道。舜于是往于田,泣旻天、号父母,负罪隐匿(原文“ ”字),大杖避,小杖受,事亲拊弟,日以笃。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惟恐不获于象,以贻父母戚。道而不径,舟而不游,凡所以动心忍性,皆以增其所不能。夫然,故死生不入于心,而能动人。与木石俱,而光曜显都,丽然汗着。
年二十而以孝友闻四海,故天下大说(疑通“悦”)而将归焉。方是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执玄德而化驰若神。历阳之耕侵畔,乃往耕焉,田父推畔,争以督亢授。濩泽之渔争坻,乃往渔焉, 人巽长,争以深潭与。东夷之陶若窳,陶于河滨,期年,而器以利。牧羊潢阳,而获玉(原文为“ ”字);历于河巌,所至向合。当其田也,旱则为耕者凿??,俭则为畋者表虎,与四海俱利。是故光如日月,而天下归之。
父母之不我爱,弟妹之不我亲,故虽躬稼、陶、渔,恶悴劳苦,烛息火食,口腹不获于美厚,而谐和正救,烝烝乂亡,入而不自适。灰于常羊,什器于寿丘,就时负夏,未尝暂息。顿丘买贵,于是贩于顿丘。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以均救之。故孔子曰:“耕、渔、陶、贩,非舜事也,而往为之,以救败也。”舜其仁也乎?编蒲结罟,躬耕处苦,而民从之。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至邓之虚,而百千万家。小大说之,秀士以从,雄陶、方 (莫非“回”字?)、续牙、伯阳,东不 、秦不宇、灵甫不辟,而至周旋历濩之间,为之七友。迨既禅,七人者始逃之。
初,尧在位七十载矣,见丹朱之不肖,不足以嗣天下,乃求贤以巽于位。至梦,长人见而论治。舜之潜德,尧实知之。于是畴咨于众、询四岳,明明扬仄陋,得诸服泽之阳。问以天下,曰:“我欲致天下,为之奈何?”对曰:“执一无失,行 亡怠,中信亡倦,而天下自来。”问以奚事,对曰:“事天。”问之奚任,对曰:“任地。”又问奚务,对曰:“务人。”曰:“人之情奈何?”对曰:“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人之情乎?人情大不美,又奚问?若夫从道,则吉;反道,则凶。犹影响也,南 而与之言。”
席龙垤而荫翳,桑荫不移而尧志得,始尚见帝,帝馆之于贰室,亦享帝,迭为宾主。语礼乐,详而不孛;语政治,简而易行;论道,广大而亡穷;论天下事,贯昵条达,咸叶于帝,而咸可底绩。于是锡之絺衣、雅琴,命之姚姓。妃以盲、娅以罃,以观其内。九子事之,以观其外。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之于 之中。
舜乃饬正二女,胜其胸中之情,以应天墬之理,澹焉。二女嫔妫,纯笃尽道;九子尊虞,服勤靡懈。妻有桑田,身有南 。瞽顺象从,而不至于奸。于是帝将胥天下而迁之,乃历诸难。使宅百揆,靡不时叙,属之 典,亡或不从。宾于四门,诸侯穆穆。烈风雷雨,纳于大麓,而弗能迷也。
帝即致以昭华之玉 ,而尚之三载程功亡 畴策民安其为。帝覆其圣,谓“以天下授舜,则天下幸而朱福;授朱,则天下病而朱利。”曰:“予终不以天下之病利一人。”乃放朱于丹,而卒禅舜。舜让于德弗嗣,弗可,遂致天下。于大麓之野,属诸侯焉。
崇 非之,曰:“不祥哉!谁以天下予人哉?”帝乃殛之羽山;共工又讪,乃流之幽州。必以禅舜,而天下莫有非者。故仲尼曰:“尧知舜贤非难也。”
正月上日,受终于天府。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 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遂觐四岳、暨群后,班还其瑞,以四仲巡四守。
至于方岳,燔望告,至秩山川。觐四方群后,问百年而见之,定八伯之乐:元祀代泰山,贡阳伯、仪伯之乐;中祀大交霍山,贡夏伯、羲伯之乐;秋祀柳谷华山,贡秋伯、和伯之乐;幽都弘山祀,贡冬伯、和伯之乐。并论八音四会,贡正声以听天下之治,而民无有不惠而从。
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稽民之好恶。命典礼恊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礼乐、制度、衣服正之。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质之器,卒则复。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叛,叛者,君讨。归,次外三日,遂假于祢祖,用特。卒敛币玉,藏诸两阶之间,然后命徧告入听朝。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赋奏以言,明试以功。言奏功试,则舆服以庸之。设三公、四辅、师、保、凝、丞,官不必备,惟人也。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谋牧立岳,以广聪而烛隐。于是沈菑未复、民亡安止,爰命伯禹,继平水土,主名山川,俾益掌火,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乃商九州岛,以正五服,以定任赋。表提类考,疆域作,十有三载而后同。既厘下土,方别居,方别生,分类锡土姓,而下亡违者。坛(原文“ ”)四奥、沉四海,而函夏正。
水始平,奸宄众,于是象以典刑。刑出不复,流以宥之;官慢事, 以讯之;教或不率,朴以威之;罪疑犯误,金以赎之;凶荒灾 (疑为“胜”字),赦以肆之。惟怙终贼,在所刑者。钦哉!钦哉!惟刑之谧哉!
举八凯使主后土,以揆百事,百事时叙,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五教克从,内平外成。十六相得,而天墬治。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二十有八载,尧崩。三年,谡避帝子朱于南河之南。天下之觐者不之朱而之舜,欧歌者不之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朱而之舜。夫然后之中国。
月正元日,假于文祖,践天子之位,都于蒲。及安邑,以土承火,色尚赤,改正易服,明庭玉阶,立七庙。祠中溜社,用土封祭,先首而尚气,血腥爓祭。冕 绂絑,缁衣纁裳,深衣缊袍,以视朝。两敦、玉斚、泰尊、梡俎、义尊、匦豆、大路、越席、水陆、修絜,以致敬于鬼神。日南至禘圜丘,配以黄帝,以夏正祭帝南郊;配高辛以北至,祀神州于北郊;五天佐五人神于明堂,高阳、唐尧配焉。春礿夏禘、秋尝冬蒸,所以报本反始也。
乃驾五龙,日三朝于瞽所。夔夔齐栗,惟尽子道,顺其性而得其情,故瞽底豫。瞽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
乃建百官,主五等,亲亲任贤,建弟象于有??,封黄帝之孙、子十有九人为侯、伯。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乃咨四岳,有能奋庸光尧之绪,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司空伯禹。帝曰禹:“汝平水土,嗣考之勋,四海会同,祗我德先,时乃功惟叙。”禹曰:“俞小子敢悉考绩,以统天意?”
天降秠秬,乃命稷筑墙茨屋、辟地莳谷,万民乃足。
命偰司徒,别三族,亲百姓,敬政率,经毋亟,五作十道孝。
皋陶为士,以五服、三次、五宅、三居之法政五刑,以消寇贼、奸宄,密勿淑问,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惟明克允。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明。五刑以辅五教,刑于亡刑,民恊于中,是乃功以刑教中。陶乃祗陈九德之序,以刑俌僇。是故画衣异服,而奸不犯其醇。
垂为宗工,辨材楉,利器用。于是百用作,削鐻修之迹,流髹其上,输之宫寝,而当时之谏进者,十有三。
乃崇纳谏之官,益为公虞,若于上下,草木鸟兽佑之,朱虎熊罴而物蕃衍。
夷作秩宗,降典三礼,惟寅惟清,以接幽玄,以节天下,哲民惟刑,而上下让。
后夔典乐,以乐德教,冑子乐语兴,道其风颂,语言直宽刚简,惟克有济,以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在治忽,以出纳五言,而赏诸侯。乐歌钥舞,以和钟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晏龙。纳言主宾客,夙夜出纳。射侯书 ,以待庶顽。谗说殄行格,则承之、庸之,不者威之,而远人至。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工。三载一考绩,三考绌,陟幽明。”于是俊乂在官,群后德巽,巡州观风,习其情性。因论十有二俗,定以六律、五声、八音、七始,着其素,以为韶,退其利,欲返其仁义,九奏具成,而鸟兽之声犹悉闗。于律惟五祀,定钟石、论人声,鸟兽咸变。乃更着四时,推律吕均,十有二变,而道弘广。于是勃然兴韶,于大麓之野执事,还归。二年 然,乃作大唐之歌,以声帝 。声成而絑凤至,故其乐曰舟张辟雝。鸧鸧相从,八风 ,凤皇喈喈,言其和也。
因农而扰兵,因猕而搜练,寓之牧伯,故干戈不试,而人皆体之兵卫少,而诛求寡,故国不匮。尚广能贤以自辅,愽学以成能。师纪后,拜蒲衣,亲单卷。学于务成轺,问于务成轺。曰:“天下未治,何以使我?”对曰:“避天下之逆,从天下之顺,天下不足治也;避天下之顺,从天下之逆,天下不足失也。”于是依乎中庸,明庶物、察人伦,执两端而用中。于民作五葆扇、立诽谤木,善旌谏鼓,以广直言之路,访不逮于总章。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宪其行止,盖贵德而尚齿。
深衣燕礼,脱屦升堂,袒割牲馈 ,进爵公,摄凡卿,纳舃、祝鲠、祝 ,以养其气,体善则记之,以为惇史。尝审于众曰:“吾尽吾敬,以事吾上,而见者谓忠焉;吾尽吾敬,以接吾敌,而见者谓信焉;吾尽吾敬,以致吾下,而见者谓仁焉。吾是以见爱亲于天下之民,而归乐于天下之士,又贵信于天下之君,则取之以敬也。所以明道而谕教,惟以忠敬。而时乡之是,以未施敬于民而敬。”
藏金巉岩之山,捐珠五湖之渊,而下服度。崛地财、取水利,股肱不居,故祠于田,曰“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志利民也。
乃作米廪以教于国,以臧帝耤;立两学以教国士。秋养耆老,春食孤子。于是得策乘马之数,乃割高 、倮太衍、 羣害,以作策马,货当金,货一金、二金、二四金、二五金,策垂马币。
又率百亩之夫而与之策,率二十七日,以为子之春事,以资子之币,分国谷之重,而足国用。春秋子谷大登,国谷之重去分,谓农夫,曰:“币之在子者,以谓谷而禀之。”州里、国谷之分,在土,国谷之重再十倍,谓远近之县,里邑、百官皆当奉器械备,曰:“国亡币,以谷准币。”国谷之扩一切,什九还谷,而应谷。国器皆资而亡藉于民,不穷其力而巧于使之,故民死而不怨。
饭糗茹 、 盆亡膻,而下不以余获罪; 匦土型,而工不以巧获罪;麑衣 领,而女不以侈获罪;法下易繇、事寡易功,而民不以政获罪。道大多容,大德众下,寡为而用,物常壮,故天下之贤皆跃而归之,丈夫、女子振振殷殷,亡不载说,乃为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言贤之不时也。
爰省中河,登南山,观河渚,录皇图, 沈稷下,莹光休至,于是禹、益进戒。遂申锡羣后,封弃百里之骀,赐姓妘氏。封契七十里之商,赐姓子氏。迁伯禹夏,赐姓姒氏。皆益命以为公。皋陶能刑,于封之皋。而益涤鸿、奏庶、鲜食,于封之梁。伯夷次禹,能礼于神,爰封之吕。
于是绎承云、备咸池,以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咏叶治忽,以出纳五言,而赏诸侯。命质作昭华之管,尺有二寸之箾。夔修大招、六列、五英(《吕氏春秋》为六英),以明帝德,以降上神。通八风而齐上下,拮隔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絑干玉戚,冕而大舞,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庸以间。堂上之乐,祖考来格,虞宾来助,羣后德巽;堂下之乐,鸟兽玱玱,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韶箾九变而帝道成凤皇仪,五帝之乐莫盛于此。故仲尼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又曰:“韶者,舜之遗音也。温润矣和,如南风之至。其为音,如寒暑、风雨之动物。”物之动人,仁义之动君子,财色之动小人。是以圣人务其本,乃封夔于归。
自即位以来,顺尧考德,钦翼皇象,天德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积正合仁,由仁义行。是故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在位犹北极,题期立象,临下以简,御众以宽,损益尽由尧道。宥过亡大刑,故亡小。任于人而不任于法,故不赏不罚而民可用。尊德义,贵缊年,损己以安百姓,是故寡怨于人。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光天之下惟好问,而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诸人,以为善,言行一,善从之若决。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亡非取于人者,体仁孝之德,尽事亲之道,五十而婴儿。慕承安,引佚立,义治律,而万物以皆作;分均天财,而万物以熙熙。游于岩廊之上,左禹右皋,不事诏而万物成。被袗衣,鼓五弦,咏南风之诗,不降席而天下治。
功格亡 ,恩被动植,山川、鬼神莫不咸若,故曰“受命于天”,惟舜也。独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有恻怛之爱,无忠利之教。亲而尊,安而敬,威而爱,富而有礼,思而能教,是以宗庙享之,子孙保之,故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天下之明德,皆自帝始,故仲尼曰“亡为而治”。虽有作者,虞帝不可及也。夫何为哉?恭己正南 (回?)而已矣。
是以教通四海之外,北发肃慎,南抚交趾,东长隯夷史作岛夷,云“长夷、岛夷”也。,西渠赐支,出入日月,罔不率俾。大人、反踵俱被其泽,万邦黎献,共为帝臣,而粒食之民,昭然明视。屈轶产观,景星耀房,古黄委辔,山车垂绥。蟠龙贲信于其臧,鱼鳖孚游于其穴。长胡献白狼之霜,西母进益疆之版。十有二牧贡亡,不时君子人来,效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曰“豢龙”,封于 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少昊氏有裔子曰孟亏,能驯鸟兽而致凤凰,爰封之萧。故孔子曰:“舜其大智也,与起布衣,积德 和,而终以帝。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畅与异类,凤翔麟感,鸟兽被德。亡他,好生而已。”
宅立三十有三载,咨禹而巽位焉。乃更着四时,张乐成于大麓,钟石渝、笙管变,未及终,天大雷电烈风,大木尽拔,大屋尽发,宫羽尽革,二工伏柷,以操雅。帝乃雝而歌者,重篇乐正,重赞舞人,复缀。乃更容贰节,备十有二变,奏肆夏,而纳以孝成。四岳、三公暨百执事咸赞于帝曰:“尚稽泰室,唐为虞宾。”始而狂然,汔兹羡于四极,諴禹之命,敷于四海,韶为宾,而雝为主人,莫能迁矣。于是命禹行天子事,巽于皋陶,弗可。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帅百官,如帝之初。于是八风循通,卿云丛丛俊乂,百工胥和,而歌曰:“庆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兮。”八伯拜手,而进曰:“明明上天,烂然星 。日月光华,宏于一人。”帝乃拥旋持衡,沉首而笑曰:“时乎!日月有恒,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物允成。 乎鼓之,轩乎舞之。英华欲遂,褰裳去之。”百工又歌而终焉。
维时洪祀,六沴用咎于下,乃令大禹步于上帝而共御之。帝用不差,神则不怒,五福乃降。用章于下,禹乃共辟厥德,用帝休令,爰用五事、建五极而共御之。
三载,厘苗弗恭,命禹征之。三旬,苗犹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亡远弗届。”帝之往于田也,号天引,匿瞽,亦信顺至诚,感神矧兹苗乎。言有证乎其人者,虽详,必録此之类也。苗窜三危而分北,不在舜立之前。此三苗窜后,复有为三苗君者。于是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庙阶。七旬而有苗格,分北其民,亡世在下。故孔子曰:“通乎德之情,则孟门太行不为险矣。德之流行速于邮,传命用之明堂。金在其后,先德而后武也。”舜其由此乎?
初,有苗负固,弗用灵。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断制五虐之刑,以乱亡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并制。罔差有、辞练抑,惟刑,靡察于狱之丽;罔择吉人,惟时,庶威夺货。以是为法,而民有恶德,冺冺棼棼,罔中于信,及是亡辞于罚,遂分北于既。巽禹于洞庭,张乐成于洞庭之野,乃作大唐之乐,以皈帝美;作大化、大训、六府、九原之章,以扬禹功,而君臣之美尽矣。
十有七载,天见妖孽,黄星靡锋,帝乃死,以瓦棺葬于纪,是为鸣条。年百十有一。
三妃。娥肓亡子。女罃生义钧及季厘。季厘封缗,为桀所克(克?);义钧封于商,是为商均,是喜歌舞。禹封均子于虞,虞思妻少康。厥后虞君惟专于乐,臣争于权,民尽于利而亡。次妃癸比氏生二女,曰宵明,曰烛光。烛光处河大泽.灵照百里,是为湘之神。庶子七人,皆厘降于齐人。圭、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传、邹、息,有、何、母、辕、余姚、上虞、濮阳、余虞、西虞,亡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
夏之世有箕伯、直柄、伯戏,中衰,成汤寘之于遂,遂世守之,后为齐所灭。箕伯之后箕子事纣,仍谏,不入,阳狂,为奴。纣败,囚释,为武王陈洪范,去之朝鲜,以道义化其民,蔚为君子之国。后有箕氏、鲜氏、鲜于氏。直伯之后有直氏。
圭、卫、蒲、传,则商灭之;胡、潘则周灭之;息、负、庐、邹则春秋时入于疆矣,后各以国命氏,有虞氏、幕氏、司徒氏、申屠氏、信都氏、胜屠氏、胜氏、胜徒氏、舀氏、咸氏、遂氏、须遂氏、合愽氏、李氏。
胡有何,皆归姓。胡公世不淫,至虞阏父为周陶正武王妃其子胡公满以太姬锡之妫姓,与肃慎之珤复于陈,以备三客。二十有五世而楚灭之,后有陈氏、遏氏、辕氏、榬氏、袁氏、爰氏、庆氏、衡氏、柳氏、针氏、逄氏、 氏、弱氏、杵氏、臼氏、五父氏、驷氏、恩氏、甄氏、番氏、鬬门氏、壶丘氏、偃师氏、司甄氏、仪氏。
初,齐桓公十四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而敬仲奔齐致陈乐,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敬仲有礼,桓公说之,以为工正,为田氏。七世,成子弒简公,分齐国。孔子沐浴而朝,请讨之。哀公不悟,故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又三世,而田和移齐;又六世,而齐灭之。有敬氏、皮氏、车氏、恪氏、穰氏、汲氏、稑氏、 氏、辱氏、薛氏、法氏、王氏、文氏、苟氏、光氏、纥于氏、尉迟氏、司马氏;其复氏则有少西、子穆、子与、子献、子鞅、子梧、子坊、子芒、子寤、子尚、丘子石、子夏、子宋、子禽、犨子、子仲、颛孙、亡宇、五王、安平、广武、即墨、于陵之氏。霸先亡梁,以为陈者,五世而隋灭之。
齐宣王封母之弟于母乡,为胡母氏、胡非氏、威氏、慈母氏、慈氏。汉初,徙诸田关中,而遂有第三至第八氏,沙鹿留,占亶生元后,是育孝成,四世称制。汉求帝后,得妫昌,为始睦侯,以奉其祀焉。
始,禹分帝之少子于西戎,秦厉公世有无弋爰劔,曾孙舞生子十七,为十七种,忍九子研号、研种。十三世烧当代雄洮罕之间,四世孙瑱良益贫,良卑湳侵,甚为所败。虞滇、岸滇,虞生东吴迷吾,后益困,依发羌吾。曾孙麻奴 怨羌,复振溟零大捷,汉迁那内。附中元间,寇西郡,马武有弋仲襄苌,是为后秦云。有无弋氏、研氏、滇氏、东氏、迷氏、铫氏。
赞曰:
若昔善化,臧用于民,民由不知,孰识其仁?其仁北面,朝尧君臣,道盛斋栗。见瞽父子,以定二女。嫔降夫妇,以贞庳贡。源源兄弟,以成形端。表正万邦,作孚能事。毕矣夫何为乎?
予言其略,经载其详;予言其详,经载其略。虞策夏前,不着予经,予则详之,而略之于典谟,故曰:“予言其略,经载其详。”四凶之去,有尧去之者;八元八凯之用,有尧用之者而传壹之于舜。自有能庸命至,乃命一位略,是数十年事而书不过数语,可谓略矣。以天下予人异矣,以为不可而谏者多矣,岂直崇 之与共工哉?经亡见焉,故曰:“予言其详,经载其略。”
黄帝曰“合宫”,有虞氏曰“总章”,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曰“明堂”。
大戴礼云:“明堂凡九室,一室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茅取洁义。”
猜你喜欢 本纪第十四 顺宗 宪宗上·刘昫 卷七十·志第二十三·律历三·脱脱 卷五 杂事第五·刘向 卷四十一·黄以周 卷上·佚名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陈厚耀 卷五十二·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十七·佚名 第六节运送·佚名 卷五十八 蜀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陈寿 卷十一·曾巩 卷十四·郭良翰 王宠佑·周诒春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