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芝字少隐,宣城人。生于元丰五年(1082)。从李之仪、吕本中游。绍兴十七年(1147),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同年十二月,为枢密院编修官。绍兴二十一年(1151),知兴国军。自号竹坡居士。有太仓稊米集及竹坡诗话。   水龙吟    
- 文以纪传,曲以吊古,使往者复生,来者力学。《鬼簿》之作,非无用之事也。大梁锺君,名嗣成,字继先,号丑斋,善之邓祭酒、克明曹尚书之高弟。累试于有司,命不克遇;从吏则有司不能辟,亦不屑就。故其胸中耿耿者,借此为喻,实为己而发也。乐 
- 列传九张名振字侯服,山西人,南京锦衣卫籍。崇祯末,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封富平将军(据小腆纪年,鲁王监国始加是衔)。乙酉,杭州失守,潞王降。钱肃乐等举义,名振以兵来赴。鲁王监国,封富平伯。丙戌六月,江上师溃,名振弃石浦,遣中军方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六中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三中上	文艺	汉	荀悦 仲长统 陈寿	谨案荀悦仲长统二传文阙止存议	议曰仲豫公理立言论政深知治体不当文景明章之盛而奔走於曹袁 
- 第七十六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副将巴都虎,受领汗牌,我所辖之一翼兵不离总兵官。若离总兵官,则将我巴都虎杀之。若不离,则由总兵官以未离而告上汗。以汗之法秉公管辖之,不因好恶而徇情,不因亲戚而袒护,不因雠敌而欺压,善即为善 
- 一七○ 寄谕四库全书处总裁各省进到遗书及翰林院贮书不许私携出外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大学士于<敏中>、领侍卫内大臣 和硕额驸 衔书 公福<隆安>字寄四库全书处总裁,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奉上谕:据英廉奏,所有黄寿 
- 大夫曰:“鄙语曰:‘贤者容不辱。’以世俗言之,乡曲有桀,人尚辟之。今明天子在上,匈奴公为寇,侵扰边境,是仁义犯而藜藿采。昔狄人侵太王,匡人畏孔子,故不仁者,仁之贼也。是以县官厉武以讨不义,设机械以备不仁。”贤良曰:“匈奴处沙 
- 尽 心心宰万事,人之成人,全恃此心。为此一事,即当尽心。于此一事所谓尽者,就此一事筹其始,以虑其终而已。人非圣贤,乌能念念皆善?全在发念时将是非分界辩得清楚,把握得定,求其可以见天、可以见人,自然去不善以归于善。不特名教 
- 【臣】等谨按经典稽疑二卷明陈耀文撰耀文字晦伯确山人万厯庚戌进士官至按察使副使此书取汉唐以来説经之异于宋儒者分条辑载上卷为四书下卷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先儒专门之学各有师承非同臆说耀文欲存诸经古训但当采郑 
-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二十八【宋板】谨按古本足利本卷内有他篇者篇题之文当以曲礼下推识也文王之为至然后亦复初【文王世子】考异古本经文王之 
- 顺治十三年八月壬寅上仰承皇太后慈训制为内则衍义成书并为序文恭呈圣览序曰【臣】闻致治之道有大经大法以仪型乎邦国必有内治内教以模楷乎宫闱故闗雎为王化之端乾坤居大易之首圣人垂训未有不以门内为兢兢者也三代以前 
- △初分严净佛土品第七十二之二复次善现,有菩萨摩诃萨。以通愿力盛满三千大千世界上妙七宝施佛法僧。施已欢喜发弘誓愿。我持如是所种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所求严净佛土。当令我土七宝庄严。一切有情随意受用种种 
- 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慎尔心念无爱六欲。漱情去垢无求为首。内以清净外当尽孝。以四等心奉养所生。晨入尊庙稽首悔过。朝禀暮诵思经妙义。以佛重戒治心秽病。 
- 本书是松本清张的四个中短篇推理,〈魂断山崖〉〈金池塘〉〈焰火挽歌〉〈凝视〉。卷款潜逃的年轻记者青塚以及来自温泉旅馆的女服务生阿菊携手到东京闯天下……他们的幸运很快降临了,尽管青塚主持的“新流”杂志连续赤字 
- 楚辞研究专著。宋代谢翱著。1卷。此书即因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分类方式,将《楚辞》中芳草,按其特征、品格谱分为23品,每品列为一条。其考释极为简质,大抵以其时通名以考订之,偶引故说,但极少,至《楚辞》本文,亦少见 
- 四卷,唐义净译。特明受戒之事。 
-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唯识三十论》的论释。先明所缘(首残)、所宗、所归、所立,然后转入正文。在正文中,作者对《唯识三十颂》及《成唯识论》作了简要的评述。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