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五一红禀光绪十四年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三—八

新竹城绅士林汝梅等五人,禀请新竹县转详,宽免站兵吴瑞启就地正法

具佥禀绅士林汝梅、郑如兰、李联萼、高廷琛、陈浚芝,为罪实应得,情有可矜,佥乞据情转详,以超蚁命事。缘有北右兵丁吴瑞启,因此本月初一日,轮值递送公文跑上,中途闻报老亲暴病危急,专人赶回,该兵念亲情切,不得已,转请王传代递。罔料王传一介村愚,未识递送公文有关紧〔要〕,跑至中港,因敲门乞火,口角滋闹,致将公文遗失,旋经该兵知觉,需钱追回,转递前站,回营销差。不意,营主任一字识,擅行动禀,致蒙钦宪批饬,拟将该兵就地正法,以儆将来。伏念递误公文,乃法所应究,梅等诚未便干预。第以该兵承祀两祧,亲年老耄,子属冲幼。兼之,因孝致杀,似觉情有可矜。乡里、亲友知该兵平日安分,倍为悯恻。故敢同声,吁乞网开一面。且经此帅威一振,各营震惧,已可垂戒将来,则不杀之恩,足以肃邮程,而严于鈇钺矣。梅等忝属梓里,目睹该兵,情实堪怜,且为一家性命所关。合亟沥情,联名佥乞公祖大老爷,俯念生死攸关,恩期破格,据情转求,以超生命,则再造之恩,同于覆载。沾叩。

光绪十四年四月日佥禀高廷琛(画押)郑如兰(画押)林汝梅(画押)李联萼(画押)陈浚芝(画押)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三十五·赵尔巽
  卷十八 太平興國二年(丁丑,977)·李焘
  ●卷第二十四·胡三省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七·陈厚耀
  卷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北平李丽与曰本军官之热恋·佚名
  平夷赋·赵辅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纪昀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卷三·章冲
  桃花--韶华胜极·胡兰成
  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吴任臣
  关中奏议巻十七·杨一清
  潘司空奏疏巻五·潘季驯
  卷一百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郭□□·唐圭璋

      菩萨蛮   卖饧天气箫声软。午院水沉烟未断。睡起补残眉。红绵入镜迟。   霎时开笑靥。花上看双蝶。新月上帘钩。相思不断头。

  • 卷十四·何汶

      杂编四  古意  陈羽  《诗史》云:“陈羽有诗百余首,《古意》一篇,集中所无。”  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人言此是嫁时服,含笑不刺双鸳鸯。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闻郎名。车马骈阗贺门馆,自

  • 卷一百八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八十三笺类五言古为傅建康咏红笺     【梁】江 洪杂彩何足奇唯红偏作可灼烁类蕖开轻明似霞破缕质卷芳脂裁花承百和且传别离心复是相思裹不值情牵人岂识风流座七言律酬崔驸

  •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

  • ●鲁纪年(行朝录之四)·黄宗羲

    余姚黄宗羲太冲撰·卷上·监国鲁王,讳以海;高皇帝十世孙。父闽王寿镛;崇祯十五年壬午,北兵陷兖州,自缢死。崇祯十七年甲申二月甲戌,王嗣位。北变后,南下。宏光元年四月,命移江广,暂住台州。五月十日宏光避位,首辅马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三)·陈寅恪

    又初学集陸“游黄山记”序云: 辛已春余与孟阳订黄山之游,约以梅花时相寻于武林之西溪,逾月不至。余遂有事于白岳,黄山之兴少阑矣。徐维翰书来劝驾,读之两腋欲举,遂挟吴去尘以行。吴长孺为戒車马,庀糗脯,子含去非群

  •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大事记解题卷十·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汉孝文皇帝元年冬十月庚戌徙立故琅邪王泽为燕王解题曰泽少帝时为齐王所诈失国自归长安故史记本纪书故琅邪王汉书削故字辛亥皇帝即阼谒高庙解题曰曲礼曰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践履也阼东阶

  • 孔子闲居·戴圣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子夏曰:“民之父母,旣得而闻之

  • 第四章 22·辜鸿铭

    子曰:“古者 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辜讲孔子说:“老年人之所以保持沉默是因为害怕言行不相符。”

  • 卷二十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说卷二十一  宋 时烂 撰酒诰第十二      周书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酒小事尔周公乃爲之作一篇之书何也葢酒之爲病在后世视之则甚轻当时视之则甚重大抵有一身之病有一世之病或病于彊或病

  • 卷二十一·道世

    △福田灾第十(此有三部)▲述意部第一自大觉泥洹,福归众圣。开士应真,弘扬末教。并飞化众刹,随缘摄诱。感殊则同室天隔,应合则异境对颜。是以随敬一僧,则五眼开净;随施一毫,则六度无尽也。▲优劣部第二如《优婆塞戒经》云:“佛言

  • 王论品第五之二·佚名

    王言:大师。於何时中。诸小王等。行王论法。答言:大王。於末世时。转轮圣王隐没不现。正法不行邪法竞兴。众生心恶起三种过。一者乐於非法贪心。二者起於颠倒贪心。三者邪法罗网缠心。彼诸小王。自无智慧退失明解。是故

  • 佛说圣法印经·佚名

    佛说圣法印经(天竺名阿遮昙摩文图)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听诸比丘。唯诺受教佛言。当为汝说圣法印。所应威仪。现清净行。谛听善思念之。佛言。比丘。假使有人

  • 卷之十九·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九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七世 虎丘隆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童应庵昙华禅师 蕲州江氏子。生而奇杰。年十七。於东禅去发。首依水南遂。染指法味。因遍历诸老门墙。至云居。礼

  • 通鉴答问·王应麟

    五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厚斋、一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庆元县) 人,淳祐时进士。中博学鸿词科。曾奏言:“因危言而紊乱纪纲,以偏见而咈公议,势不当留。”并先后忤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等权臣。

  • 菩萨地持经·佚名

    梵名Bodhisattva -bhu^mi 。凡十卷(或八卷)。又称菩萨地经、地持经、菩萨戒经、菩萨地持论、地持论。北凉昙无谶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地持经虽称‘经’,但本应属‘论’,传说系无著记录弥勒之说法而成;然汉译瑜伽师地论

  •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观自在菩萨之念诵法也,观自在为莲华部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