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行水金鉴

清傅泽洪主编,郑元庆编辑。共175卷,卷首附图1卷。收录自《禹贡》以下、清康熙末年(1722)以前有关黄河、长江、淮河、运河、永定河等水系的源流、变迁和治水的文献资料。主编傅泽洪字稚君,镶红旗汉军,曾任淮扬道河官,“尝寒暑风雨于泥淖畚锸间二十余年”,富有治水经验。该书侧重于河道兴废及河堤闸坝疏筑塞防的经验教训,兼论官司、夫役、河道钱粮、漕规漕运等事,目的是要供治水者借鉴,故曰《行水金鉴》。体例上按照水系进行分类,每类中再按照朝代先后编排。所收编的资料十分丰富。凡《禹贡》、《河渠书》、《沟洫志》、《水经注》,两汉魏晋南北朝帝纪列传及各种地志悉行辑录,庶求完备。新旧《唐书》无河渠志,则凡纪传所有,无不登载。宋金元三史除《河渠志》外,如纪传、五行、百官诸志,捃拾靡遗。明代则据《明实录》、《明会典》、《明史稿》及各省通志、府州县志,旁及碑版、稗史、小说。对历代治河名臣著作,如潘季驯《河防一览》、万恭《治水筌蹄》、靳辅《治河书》、张伯行《居济一得》等摘录尤多。几乎囊括了当时所能见的文献图籍。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谈水道者,观此一篇,宏纲巨目,亦见其大凡矣。”杨寿楣评价说:“凡讲求水政者、莫不奉为圭臬”。书成于雍正三年(1725)。该书的体例多为后来所沿用。道光十一年(1831),黎世序、张井、潘锡恩编有《续行水金鉴》,所收资料从雍正初年至嘉庆末年(1820)。共156卷,附卷首1卷。1936年武同举等应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水利处邀请编有《再续行水金鉴》,昕收资料从道光初年至宣统末年(1911),共200卷。二书体裁、范围均与《行水金鉴》大体相同,取材主要为《清实录》、《东华录》、《会典》、《谕折汇存》、以及各种档案、章奏、专著、方志等。三书首尾衔接,系统地汇总了中国古代各主要河流的文献资料。1955年南京水利实验处编辑出版有《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分类索引》,除编制索引外,并作有校勘,便于查找,可参考。

《行水金鉴》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延祐四明志·袁桷
  石城山志·陈诒绂
  吴兴志·谈钥
  西湖志纂·沈德潜
  香山县乡土志·佚名
  雍正广东通志·郝玉麟
  南康记·邓德明
  淡水厅筑城案卷·佚名
  夏小正戴氏传·傅崧卿
  侯官县乡土志·郑祖庚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张爵
  都城纪胜·耐得翁
  荆州记·盛弘之
  北河纪·谢肇淛
  蠡测汇钞·邓传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九 茕斋颂铭记五篇·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九茕斋颂铭记五篇 赵公西侯新亭颂 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南方凋枯。伊四月孟夏,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陵,祗明命也。惟公代秉天宪,作保南台,洪柯大本,聿生懿德。宜乎哉!横风

  • 雅颂正音巻一·刘仔肩

    明 刘仔肩 编陶安主敬【姑孰人】石假山诗世上好山如好人偃傲不肻来相亲是何峯峦落几案数寸气象排苍旻我闻好山芙蓉三十六从有鸿蒙露岩谷一宵神运霹雳斧但见二十四峯青立玉翩然飞去十二峯来向君家伴幽独忽遇云间骑鹤

  • 卷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相和歌辞前苦寒行二首【杜甫 以後竝清调曲其器有笙笛下声弄高弄游弄箎节琴瑟筝琵琶八种歌弦四弦】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蝟楚江巫峡冰入怀虎豹哀号又堪记

  • 卷三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四刘长卿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末登进士第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呉仲孺奏贬潘州南巴尉防有为之辨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长卿以诗

  • 樵云独唱巻六·叶颙

    (元)叶颙 撰○律诗重九后菊【壬辰年小篱黄菊节后始华异香芳容不类余者惜其开不应时如絶笔之麟又似吾性倔强好与世欲背驰岂其以予无酒酬酢故迟之抑将耻伍凡下不欲与之同出俟其衰谢然后独步西风否则赋性谦退不欲争先羣品

  •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四·孝友一·宋濂

        ◎孝友一   世言先王没,民无善俗。元有天下,其教化未必古若也,而民以孝义闻者,盖不乏焉。岂非天理民彝之存于人心者,终不可泯欤!上之人苟能因其所不泯者,复加劝奖而兴起之,则三代之治,亦可以渐复矣。   今

  • 卷一百四十七·毕沅

      ◎宋纪一百四十七 ∷起屠维大渊献五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淳熙六年金大定十九年   五月,甲子,提领封桩库阎苍舒言封桩库钱贯断烂之数,乞对阅支遣,帝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冬十月庚寅朔上谓大臣曰向缘亢旱诏求直言自是上书者甚多虽经亲览犹恐未能详究利病可令后省官子细看详有可采者中书条上取旨行之庶诏令不为虚文 诏依旧间一日开讲筵用右正言李谊奏也初权礼部侍郎

  • ●史通会要上·陆深

    ○建置第一 史者国家之典法也自君王善恶功过与其百事之废置可以垂劝戒示后世者皆得直书而不隠故自前世有国者莫不以史职为重 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黄帝之世仓颉沮诵实居其职夏则终古商则髙势孔甲尹逸皆其选也周官大备则

  • 王正言传·薛居正

    王正言,郓州人。父亲王志,任济阴令。王正言早年丧父贫穷,跟从和尚学佛,擅长写诗,密州刺史贺德伦令他还俗,担任郡职。贺德伦镇守青州,推举他为推官,贺德伦移镇魏州后,王正言改任观察判官。庄宗平定魏博后,王正言仍任旧职,小心谨慎

  • 卷二十五·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二十五明 黄训 编礼部【仪制上】总论礼乐之道【丘濬】臣按宋儒朱熹上疏于其君谓遭秦灭学礼乐先坏汉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

  • 卷七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七十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虞主【主制不一今從何休之說】吉主【練主用栗刻而諡

  • 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金刚顶经。瑜伽有十万偈十八会。初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刚界。二名降三世。三名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三十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三十卷 (入藏录下)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小乘入藏录下(小乘经律论等三百三十部一千八百九卷一百七十帙贤圣集传附此卷末此直列经名及标纸数余如广录)小乘经二百四十部六百一十八卷 四十八帙

  • 第五章 圣者提地迦时代·多罗那他

    圣者优婆崛多付法于圣者提迦,此人的事迹如下:邬阇衍那地方有一个婆罗门富人,他的儿子提地迦聪明正直,熟习四吠陀和十八明处后,父亲很高兴,为他建立家室迎娶新妇时,他说:&ldquo;我没有家室的欲望,请允许我出家。&rdquo;父亲说:&l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一·净挺

    侍者智淙编小参新丰一曲和应多湖畔澜翻镜水波冷澹目前千古意空疑白雪是巴歌玛瑙坡前布种桃源径里开花击石鼓而皋亭作响直透威音驾巨舰而耶溪倒流掀开洞水针针相续步步要归夜明帘外未许朝君宝镜堂中且来就父还知他处士

  • 闲居录·吾丘衍

    一卷。元吾丘衍(1268—1311)撰。吾丘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详见《周秦刻石释音》。吾丘衍学问淹通。艺尤精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每有心得,随笔札记。此书即其札记手稿,生前未刊。后陆友仁得于吾

  •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佚名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假托元始天王命太上大道君笔录,言诵九天诸真名讳及佩符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述九天真王和五老上帝名讳及符,劝人佩符,称若妄示人,将遭风刀之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