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一百四

宋 裴骃 撰

史记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喜劎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嵗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狶反代【徐广曰七年韩王信反髙帝征之十年代相陈狶反】汉七年髙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髙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齧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髙等曰王长者不倍徳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徐广曰九年十二月捕贯髙等也】汉下诏捕赵王及羣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髙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髠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髙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矦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説尽拜为郡守诸矦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防髙后崩诸吕作乱大臣诛之立孝文帝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也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母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髙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髠钳随张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邉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后数嵗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故呉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钱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慙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仁以壮健为卫将军舍人【张晏曰卫青也】数从击匈奴卫将军进言仁仁为郎中数嵗为二千石丞相长史失官其后使刺举三河上东巡仁奏事有辞上説拜为京辅都尉月余上迁拜为司直数嵗坐太子事时左丞相自将兵【徐广曰刘屈牦时为丞相也】令司直田仁主闭守城门【汉书百官表曰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坐纵太子下吏诛死仁发兵长陵令车千秋上变仁仁族死陉城今在中山国【徐广曰陉城县名也】

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仁与余善余故并论之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曰田仁故与任安相善任安荥阳人也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因占著名数家于武功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刬道近山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髙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郭璞曰亭卒也】后为亭长邑中人民俱出猎任安常为人分麋鹿雉部署老小当壮剧易处众人皆喜曰无伤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畧明日复合防防者数百人任少卿曰某子甲何为不来乎诸人皆怪其见之疾也其后除为三老举为亲民出为三百石长治民坐上行出游共帐不办斥免乃为卫将军舍人与田仁防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齧马两人同牀卧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也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防席别坐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劎欲入奏之防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赵禹以次问之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赵禹曰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传曰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今有诏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绮绣耳将奈之何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卫将军见此两人贫意不平赵禹去谓两人曰各自具鞍马新绛衣两人对曰家贫无用具也将军怒曰今两君家自为贫何为出此言鞅鞅如有移徳于我者何也【徐广曰移犹施】将军不得巳上籍以闻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此二人前见诏问能略相推第也田仁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鬭仁不及任安任安对曰夫决嫌疑定是非辩治官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仁也武帝大笑曰善使任安防北军使田仁防邉田谷于河上此两人立名天下其后用任安为益州刺史以田仁为丞相长史田仁上书言天下郡太守多为奸利三河尤甚臣请先刺举三河三河太守皆内倚中贵人与三公有亲属无所畏惮宜先正三河以警天下奸吏是时河南河内太守皆御史大夫杜父兄子弟也【杜杜周也】河东太守石丞相子孙也是时石氏九人为二千石方盛贵田仁数上书言之杜大夫及石氏使人谢谓田少卿曰吾非敢有语言也愿少卿无相诬污也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诛死仁还奏事武帝説以仁为能不畏彊御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其后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将兵使司直主城门司直以为太子骨肉之亲父子之间不甚欲近去之诸陵过是时武帝在甘泉使御史大夫暴君【徐广曰暴胜之为御史大夫】下责丞相何为纵太子丞相对言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上书以闻请捕系司直司直下吏诛死是时任安为北军使者防军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任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武帝闻之以为任安为佯邪【徐广曰佯或作详也】不傅事何也任安笞辱北军钱官小吏小吏上书言之以为受太子节言幸与我其鲜好者书上闻武帝曰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诛宛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知进而不知退乆乘富贵祸积为崇故范蠡之去越辞不受官位名传后世万嵗不忘岂可及哉后进者慎戒之

猜你喜欢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范晔
  卷二百六十八·列传第二十七·脱脱
  臧榮緒晉書卷十七·汤球
  名山藏卷之六十三·何乔远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纪昀
  一二○六 质郡王永瑢等奏现办覆校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事宜折(附清单二)·佚名
  绎史卷一百三十三·马骕
  列传卷第十二 高丽史九十九·郑麟趾
  南唐书卷一·陆游
  ·东槎纪略姚莹(原署“阙名”)·埔里社纪略·丁曰健
  陆缮传·姚思廉
  胡叟传·魏收
  卷二十四·王溥
  附卷五·佚名
  张履鳌夫人·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贵翁·唐圭璋

      贵翁号桂所,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满庭芳   萍   宫鸟西飞,杨花北去,春风飘向伊谁。盈盈小小,轻薄不堪肥。天付风流到骨,消不尽、流落青池。谁知道,踏歌朝暮,痴绝待渠归。   愔愔,春似酒,日痕生绀,裙色明漪。笑东家

  • 卷四十七·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四十七明 高棅 编七言絶句二正宗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羣玉山头见防向瑶台月下逢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

  • 张乔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乔,池州人,咸通进士。后隐居九华山,存诗二卷。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 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 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 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 张乔诗鉴赏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

  •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欧阳修

    剑南道,盖古梁州之域,汉蜀郡、广汉、犍为、越巂、益州、牂柯、巴郡之地,总为鹑首分。为府一,都护府一,州三十八,县百八十九。其名山:岷、峨、青城、鹤鸣。其大川:江、涪、雒、西汉。厥赋:绢、绵、葛、纻。厥贡:金、布、丝、葛、

  • 卷四百四十二·列传第二百一·文苑四·脱脱

        ◎文苑四   ○穆修 石延年 萧贯 苏舜钦 尹源 黄亢 黄鉴 杨蟠 颜太初 郭忠恕   穆修,字伯长,郓州人。幼嗜学,不事章句。真宗东封,诏举齐、鲁经行之士,修预选,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负才,与众龃龉,通判

  •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三十七·李锴

    列传十五齐诸臣传陈完【敬仲】 夷孟思 闵孟克 陈湏无【文子】 陈无宇【桓子】  陈开【武子】 陈书陈完者陈厉公子敬仲也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坤下防上】之否【坤下干上】曰是

  • 跋1·冯玉祥

    这本书写了七十七章。我写的虽然是蒋介石的罪恶,但我的内心,却是为纪念七·七抗战以来死义的民众,为的是纪念杀敌致果的忠勇将士,以及死于蒋介石罪恶政治之下的中国人民。现在我想再抄一件蒋介石杀人的罪行,即一九四

  • 和尚传(附千奴传)·宋濂

    和尚,玉耳别里人,姓伯牙吾台氏。祖父哈剌察儿率所部归附太祖。父忽都思,太宗时随睿宗征金朝,有功,赐号“拔都鲁”。金亡,授管军百户。在伐宋中屡立战功,宪宗五年(1255)阵亡。和尚承袭父职,宪宗九年随世祖攻鄂州。中统三年(126

  • 六○、魏武侯元年乃周安王六年非十六年辨·钱穆

    《史记 魏世家 索隐》引《纪年》:“魏文侯五十年,魏武侯二十六年”,则武侯元年,应在周安王六年。《年表》误后十年,已详《考辨》第三十七。今按:《年表》记武侯年,显有可疑者。一,武侯之元,去楚悼王之死仅五年。吴起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四·高晋

    奏议乾隆二十三年九月十三日两江总督尹继善等奏言窃惟省耕省敛自昔着有隆规时迈时巡载籍垂为盛事我皇上抚临四海涵育羣生无逸勤民既勅防康于宵旰诚求保赤复殷补助于春秋是以稽古省方两次南巡江浙恩膏叠沛遍洽吴山越水

  • 二十七年(下)·佚名

    八月8月1日○朔丙午,上在貞陵洞行宮。王世子在洪州。○政院啓曰:「今者,劉摠兵軫念嶺南民阻飢,遠輸米豆以賑之。其意實非偶然,而備邊司欲使問安官,措辭致謝,似爲未安,令承文院,今日內作揭帖,明日發送何如?」上從之。○司諫院啓曰

  • 卷十三·孙奇逢

    子张第十九见危致命章四道题考倒多少士子士字提起看其可已矣犹云必如此始成其爲士学力俱在平时临事方不错乱执德不弘章不弘者见囿一隅而未窥全体不笃者意在疑似而难语实修任是自负无闗重轻 濓溪周子曰天地间至尊者道

  • 卷六十四·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四    宋 卫湜 撰旅币无方所以别土地之宜而节远迩之期也龟为前列先知也以锺次之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郑氏曰旅衆也迩近也锺金也献金为作器锺其大者以金参居庭

  • 第一部分·毛公

    国风 唐风《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笺】忧深思远,谓“宛其死矣”、“百岁之后”之类也。蟋

  • 卷十八·普济

      南岳下十三世下云居佑禅师法嗣罗汉系南禅师庐山罗汉院系南禅师,汀州张氏子。上堂:“禅不禅,道不道,三寸舌头胡乱扫。  昨夜日轮飘桂花,今朝月窟生芝草。阿呵呵,万两黄金无处讨。一句绝思量,诸法不相到。”师临示寂,升座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九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九卷安慧菩萨糅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四云何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由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等为体相故又所缘能缘平等平

  • 老子想尔注·张道陵

    《老子》的注释。注者不详。或说为东汉张道陵撰。现仅存敦煌莫高窟所出六朝写本残卷。它 把道教精神与儒家思想、灾异报应结合起来解说《老 子》,如主张长生成仙说,强调去邪守真道;宣扬天神、 忠、孝、仁义;相信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