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臧榮緒晉書卷十七

  外戚傳  羊琇

  羊稚舒冬月釀。令人抱甕。須臾復易人。酒速成而味好。御覽四百九十三。

  虞豫子胤。

  虞胤轉右將軍。與南頓王宗俱為明帝所昵。並典禁兵。及帝不豫。宗以陰謀發覺。事連胤。帝隱忍不問。徙胤為宗正卿。書鈔引晉書。

  褚裒

  褚裒字季野。書鈔。

  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裏陽秋。謝安亦雅重之。恆云。裒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初辟西陽王掾。吳王文學。書鈔引晉書。

  王濛

  王濛字仲祖。初學記十九。

  美姿容。嘗覽鏡自照。稱其父字曰。王文開生如此兒邪。嘗帽破。入市買之。群嫗悅之。爭遺之帽。初學記十九雖引晉書。與新少異。

  隱逸傳  孫登

  孫登字公和。事類賦注四。汲郡人。無家屬。同上十一。時人于汲北山土窟中得之。夏則編草為裳。同上四。嘗披髮端坐巖下。逍遙鼓琴。同上十一引晉書。

  登嘗經宜陽山。作炭人見之。與語。登不應。作炭者覺其精神非常。咸共傳說。太祖聞之。使阮籍往觀。與語亦不應。籍因大嘯。登笑曰。復作。向聲又為嘯。求與俱出。登不肯。籍因別去。登上峰行。且嘯。如簫韶笙簧之音。聲振山谷。籍怪而問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聲。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問久之。乃知姓名。水經注十五引臧書。

  嵇康見孫登。彈一絃琴。初學記十六引晉書。

  董京

  董京字威輦。至洛陽。止宿白社中。得殘絮敗繒。輒結以為衣。號曰百結衣。事類賦注十二引晉書。

  朱沖

  朱沖字巨容。御覽八百三十九引臧書。

  躬植禾蓺蔬。鄰牛侵犯。持蒭送牛。而無恨色。御覽八百三十九引臧書。

  范喬字伯孫。御覽三十三。

  喬邑人臘夕盜斫其樹。有告者。喬佯不聞。邑人愧而還喬。喬曰。節取柴。故與父母相歡耳。何以愧乎。遂取之。御覽三十三引晉書。

  任旭

  任旭臨海人。書鈔。

  旭兒童時。勤于學。及長。立操清修。不染流俗。鄉曲推而愛之。郡將蔣秀嘉其名。請為功曹。秀居官貪穢。旭正色苦諫。秀既不納。旭謝去。閉門講習。養志而已。久之。秀坐事被收。狼狽營送。秀歎曰。任功曹真賢人也。吾違其讜言。以至于此。書鈔。功曹。又任賢。引晉書。

  郭翻

  郭翻與翟湯俱為庾翼所薦。公車博士徵。不就。咸康末。乘小船暫歸武昌。四字提綱作還鄉。省墳墓。安西將軍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翻。欲強起之。翻曰。人性各有所短。焉可強逼。翼又以其船小狹。欲引就大船。翻曰。使君不以鄙賤而辱臨之。此固野人之舟也。翼俯屈入其船中。終日而去。書鈔。舟。引晉書。

  劉驎之

  劉驎之字子驥。書鈔。

  驎之好遊山澤。嘗採藥至衡山。深入忘返。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開一閉。水深廣不得過。欲還失道。遇伐弓人問徑。僅得還家。或說囷中皆仙方靈藥。驎之欲更尋之。不復知其處。初學記五引臧書略。御覽三十九詳引晉書。車騎將軍桓沖聞其名。請為長史。驎之固辭不受。沖嘗到其家。驎之于樹條桑。使者致命。驎之曰。使君既枉駕光臨。宜先詣家君。沖聞大愧。于是乃造其父。父命驎之。然後方還。拂短褐與沖言話。父命驎之于內自持濁酒蔬菜供賓。沖敕人代驎之斟酌。父辭曰。若使從者。非野人之意也。沖慨然。至昏乃退。書鈔。長史。引晉書。

  戴逵

  戴逵少有文藝。善鼓琴。事類賦注十一。

  武陵王晞聞其能琴。使人召焉。逵對使者前破琴。曰。戴安道不為王門伶人。晞怒。乃引其兄述。述亦能樂。聞命欣然。操琴而往。事類賦注十一。

  陶潛

  陶潛為彭澤令。在縣。公田悉令種秫穀。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書鈔。縣令。引晉書。

  潛解印後。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舉籃輿。詣王弘。既至欣然。與之飲酒。書鈔。輿。引晉書。

  蓺術傳  戴洋

  戴洋年十二。遇病死。五日而蘇。說死時。天使其為酒藏吏。授符籙。給吏從。執旛麾。將上蓬萊、崑崙、積石、太室、恆廬、衡、等諸山。既而遣歸。書鈔。麾。引晉書。

  後行至瀨鄉。經老子祠。皆是洋昔死時所見。書鈔。麾。引晉書。

  陳眕問方士戴洋曰。江南有貴人。顧彥先、周宣珮、是否。洋曰。顧不及臘。周不及明年八月。其年十二月十九日顧卒。明日臘。宣珮以明年七月晦亡。御覽三十三引晉書。

  韓友

  韓友廬江舒人。書鈔。

  舒縣廷掾王睦病卒。死已復魄。友為筮之。令以丹畫版作日月置床頭。又以豹皮馬鄣泥臥上。立愈。書鈔。鄣泥。引晉書。

  淳于智

  上黨鮑瑗家多凶喪。使淳于智卜之。曰君安宅不利。可徑至市門。當有一人持荊馬鞭來。便就買還。懸于舍東北大桑樹。三年當暴得財。瑗承言詣市。得馬鞭懸之三年。浚井得錢數十萬。銅鐵器復二十餘萬。于是家業贍足。病者亦愈。事類賦注八。

  佛圖澄

  石虎時。自正月至六月不雨。澄詣西滏口。稽首暴露。即有白龍二頭降祠下。於是雨溢數千里。類聚。請雨。引晉書。

  張苗

  張苗雅好醫術。善消息診處。陳廩丘得病。連服藥發汗。汗不出。眾醫皆云。發汗不出者死。自思可蒸之。如中風法。令溫氣於外迎之。必得汗也。復以問苗。云。曾有人疲極汗出。臥簟中。令得病苦增寒。諸醫與散。四日凡八過發汗。汗不出。苗乃燒地。布桃葉於上。蒸之。即得大汗。便於被下傅粉。身極燥。乃起。即愈。廩丘如其言果差。御覽七百二十二。

  趙泉

  趙泉性好醫方。拯救無倦。善療眾疾。於瘧尤工。甚為當時所歎服焉。御覽七百二十二。

  劉德

  劉德彭城人也。少以醫方自達。眾疾於虛勞尤為精妙。療之隨手而愈。猶是向風。千里而至者多矣。官至太醫校尉。御覽七百二十二。

  史胱

  史胱性器沈毅。志行敦簡。善診候。明消息。多辯論。以醫術精博。拜太醫校尉。治黃疸病最為高手。御覽七百二十二。

  宮泰

  宮泰幼好墳典。雅尚方術。有一蓺長於己者。必千里尋之。以此精心。善拯諸疾。於氣尤精。制三物散方。治喘嗽上氣甚有異效。世所貴焉。御覽七百二十二。

  靳邵

  靳邵性明敏。有才術。本草經方。誦覽通究。裁方治療。意出眾表。創制五石散方。晉朝士大夫。無不服餌。皆獲異效。御覽七百二十二。

  程據

  程據為太醫令。武帝初受魏禪。改元為太始。而據貢雉頭裘。帝以奇伎異服。典禮所禁。焚之於殿前。據以醫術承恩。出入禁闥。因為賈后合巴豆杏子丸。害懷愍太子。遂就戮焉。御覽七百二十二。

  范汪

  范汪字元平。性仁愛。善醫術。常以拯恤為事。凡有疾病。不限貴賤。皆為治之。十能愈其八九。撰方五百餘卷。又一百七卷。後人詳用。多獲其效。御覽七百二十二。 案張苗以下凡八條。御覽藝術醫引晉書。今唐修晉書無。故錄附此。

  孟嘉

  孟嘉為桓溫參軍。既和而正。溫甚重之。九月九日。溫遊龍山。僚屬畢集。風吹嘉帽落。不覺。如廁。孫盛時在坐。溫授紙筆命嘲之。著嘉坐處。嘉歸見之。笑而請紙。即答。了不容思。御覽三十二引晉書。

  桓玄

  桓玄造大輦。容三十人坐。以二百人舁之。書鈔引晉書。

  殷仲文

  大司馬府有老槐樹。殷仲文原作堪。對而歎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類聚引晉書。

  孫恩

  妖賊孫恩。北出海鹽。劉裕為將。築城於海鹽。賊日來攻。城內兵力甚弱。裕深獨慮之。一夜。偃旗匿眾。若已遁者。明旦開門。使羸疾數人登城。賊遙問裕所在。曰夜已走矣。信之。乃率眾大上。裕乘其懈怠。奮擊。大破之。御覽二百八十六。

  盧循

  廣州刺史盧循。遣使遺劉裕益智糉。裕答以續命縷。書鈔引晉書。

  劉曜

  劉曜追石虎至高堆。書鈔引晉書。

  石勒

  石勒少時。常傭耕。每聞鞞鐸之音。歸以告其母。母曰。作勞耳鳴。非不祥也。書鈔。鐸。引晉書。

  石勒每耕作于野。常聞鼓角之聲。勒以告諸奴。諸奴亦聞之。因曰。吾幼來在家。恆聞如是。書鈔。角。引晉書。

  勒擊劉曜。使人著鐵屐。施釘、登城。書鈔。屐。引晉書。

  張賓

  張賓字孟孫。趙郡中山人。御覽四百四十九。

  石勒初為劉元海授輔漢將軍。賓為當作謂。所親曰。吾歷觀諸人多矣。獨胡將軍可以共成大事。乃提劍軍門。大呼請見勒。勒初未可當作奇。也。漸見進重。引為謀主。機不虛發。算無遺策。成勒之事。皆賓之計。御覽四百四十九引晉書。

  勒常歎曰。吾每臨大事。吾意未了。右侯已了。及卒。勒親臨哭之。慟。顧謂左右曰。天不欲吾成事。何奪右侯之早也。御覽四百四十九引晉書。

  苻堅

  苻堅之竊號也。雖疆宇狹于石虎。至于人物則過之。史通謂晉史。

  初將為赦。苻堅與王猛、苻融、密議于露臺。有大蒼蠅入自牖。聲甚厲。集筆上。良久而去。至市化為黑衣小兒。呼曰。官今大赦。事類賦注十五。

  苻堅北定九州。將大舉南伐。苻融等咸諫止之。不聽。曰。吾百萬之眾。投鞭可以濟江。既至肥水。大為謝玄等所敗。事類賦注江。

  呂光伐龜茲。其城南營外。夜有一黑物。如斷岸。搖動有頭角。目光如電。及明。有鱗甲之跡隱地。光曰。黑龍也。杜進曰。龍者。大人利見之象。將軍勉之。光有喜色。事類賦注二十八。

  慕容垂

  慕容垂欲興師討慕容永長子。議曰。頃年士卒疲于行陳。居人不暇耕織。瘡痍滿身。哭泣盈路。且宜撫士安人。以待時。長子不足憂也。慕容德曰。不然。昔光武馳蘇茂之難。不顧百官之疲。夫豈不仁。機急故也。兵法有不得已而用之。方今海內版蕩。人百其心。急之則得其用。緩之則各懷所思。可因其勞而成其逸。何得緩之。垂笑曰。卿言當矣。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行其謀而滅永。御覽四百四十九。

  慕容超

  慕容超字祖明。德之兄。北海王納之子也。苻堅破鄴。以納為廣武太守。數歲去官。家于張掖。德之南征。留金刀而去。及垂起兵山東、苻昌收德諸子皆誅之。納母公孫氏以耆獲免。納妻段氏方娠。未決。囚之于郡。獄掾呼延評。德故吏也。嘗有死罪。德免之。至是將公孫及段氏逃于羌中。而生超焉。年十歲而公孫卒。臨終。授超以金刀。曰。若天下太平。汝得東歸。可以此刀還汝叔也。御覽五百十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刘昫
  卷二百七·列传第九十四·逆臣·宋濂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八·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三·佚名
  卷一·陈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纪昀
  二五九 署理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五十·傅恒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司马迁
  李弥逊传·脱脱
  卷之三十六  世宗實錄(穆宗實錄)二(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秦昭王谓左右·佚名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12 ·佚名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 长者长法身,短者短法身。 虚空已是色,大地却非尘。 觑得破阿那律祖,放得稳舜若多神。 飘飘闲戏白鸥水,栩栩梦游蝴蝶春。 拶头拶面推来也,眼里无筋一世贫。 释正觉 偈颂二

  • 后叙·纪容舒

    后叙右玉防新咏集十卷幼时至外家李氏于废书中得之旧亰本也宋失一叶【宋字未详疑当作本】间复多错谬板亦时有刓者欲求他本是正多不获嘉定乙亥在防稽始从人借得豫章刻本财五卷葢至刻者中徙故弗毕也又闻有得石氏所藏録本

  • 志第四 礼仪四·刘昫

    武德、贞观之制,神祇大享之外,每岁立春之日,祀青帝于东郊,帝宓羲配 ,勾芒、岁星、三辰、七宿从祀。立夏,祀赤帝于南郊,帝神农氏配,祝融、荧惑、三辰、七宿从祀。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帝轩辕配,后土、镇星从祀。立秋,祀白帝于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五·汪楫

      崇禎四年四月   ○崇禎四年四月   四年辛未四月甲辰朔孟夏帝親享太廟   刑科給事中吳執御上言臣前疏請嚴邊防擇守令二事皇上以為不待天戒申飭固已然臣目擊耳聞實見邊防未嚴守令未擇即如遵永至今兵踞而民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二·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六月丁未朔○己酉周王在铤言奉国将军安河有孝行其子睦欲自建祠庙乞赐额名令有司岁时崇祀上允之令睦主祠事○庚戌改封庆成王知火□廉嫡子故封长孙新土□提为长子其孙奉国将军慎钟为长孙从王请也○命锦衣卫

  • 卷之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纪昀

    列传唐 【三】○唐三刘文静裴寂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奇】 唐俭【宪】长孙顺德 柴绍 【赵 文恪李思行李高迁姜宝谊许世绪刘师立刘义节钱九陇樊兴 公孙武达 庞卿恽张长逊张平高 李安远马三宝李孟尝元仲文秦行

  • 一一六 蔡孑民二·周作人

    讲到蔡孑民的事,非把林蔡斗争来叙说一番不可,而这事又是与复辟很有关系的。复辟这出把戏,前后不到两个星期便收场了,但是它却留下很大的影响,在以后的政治和文化的方面,都是关系极大。在政治上是段祺瑞以推倒复辟的功劳,再做

  • 龟兹传·欧阳修

    龟兹,又称丘兹,也称屈兹,在京师之西七千多里。从焉耆向西南走二百里,翻过一座小山,又渡过两条大河,再行七百里才到。幅员东西一千里,南北六百里。土壤适宜种麻、麦、粳稻、葡萄,出产黄金。人民善歌舞,有横写的文字,崇尚佛法。生

  • 第四十一章 善后会议与东北易帜·李宗仁

    一在我国历史上,凡是大兵之后,善后问题总是难处理的。北伐完成,自然也不能例外。 平津克复时,由于中央任命文武官员实际上均为蒋先生一人所操纵,有欠公允,导致心怀怨恚,而表示沉默反抗的,便是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

  • 提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御纂春秋直解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御纂春秋直解十五卷乾隆二十三年奉勅撰以十二公为十二卷荘公僖公襄公篇页稍繁各析一子卷实十五卷大防在明尼山本义而铲除种种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六·念常

      唐。  ⊙(庚戌) 睿宗旦改景云(高宗第八子。初封豫王。武后废中宗而立为帝者。七年而废封相王。寿五十五。立隆基为太子。任宋璟姚崇为政。帝妹太平公主恃功专横。在位三年)  (壬子) 初改太极又改廷和又改先

  •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佚名

    (一名阿阇世王品)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正士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三万二千。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圣达靡所不明。开士大士神通已畅。已得总持辩才无碍。得无所著不起

  • 五阴虽破一二尚或著魔发狂·印光

    《楞严》一经,不知净土者读之,则为破净土之元勋。知净土者读之,则为宏净土之善导。何以言之?以自力悟道之难,净土往生之易。十法界因果一一分明,若不仗佛力,虽阴(即色、受、想、行、识五阴)破一二,尚或著魔发狂,为地狱种子。而且

  •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佚名

      夫欲修习一字顶轮王法者。先须入大曼荼罗海会。从师亲受灌顶。既蒙印可方得咨。学微妙轨则真言教门。建立道场。一依本部仪式。画本尊像。如法安置。若欲疾成悉地。先须沐浴。著新净衣。若出家者。精持律仪。不得

  • 卷第四十二(居士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二(居士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琝茶财食自长闻法悟解一·郁伽见佛其醉自醒受戒以妻施人二·鱼身得富缘三·阇梨兄弟以法获财终不散失四  ·居士子大意以求明珠五琝茶财食自

  • 地之子·台静农

    短篇小说集,台静农作,收入《地之子》 中的小说有14篇,正如鲁迅所说:“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作者从民间取材,以朴实而略带

  • 顾曲杂言·沈德符

    曲论。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一卷。德符字虎臣,一字景伯,又字景倩,浙江秀水人。万历举人。著有《清权堂集》及《野获编》。此《杂言》系从《野获编》中辑录有关南曲、北曲、乐器、歌舞、小说的条目成编,仅二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