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唐书卷十

宋 马令 撰

列传第五

呜呼论其时则南唐号为文献之地绳以法则可嘉之士无几幸而获全始终者菰芦之才信有之矣

李建勲字致尧南平王德诚之子初德诚守润州秉烛夜出者以闻而徐温疑其有变徙镇江州德诚犹不自安乃遣建勲入谒温温见之叹曰有子如是非恶人也即以女妻建勲起家为金陵巡官徐温卒知询代镇而建勲仍佐幕府及知询被徴寮属皆受谴独建勲自全烈祖出镇金陵以为副使预禅代之计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元宗即位东宫官属稍稍侵权罢建勲为抚州节度使召拜司空乃营亭榭于钟山适意泉石累表乞骸骨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先是宋齐丘退居青阳号九华先生未几一徴而起时论薄之建勲年齿未衰时望方重或谓曰公未及老无大疾苦遽有是命欲复为九华先生耶建勲曰平生常笑宋公轻出处吾岂敢违素心自知非寿考者欲求数年闲适尔因为诗以见志曰桃花流水须相信不学刘郎去又来建勲博览经史民情政体无不详练惜乎怯而无断未尝忤旨故虽有蕴借而卒不得行其为诗少时犹浮靡晚年颇清淡平易见称于时保大十年卒临卒顾谓门人曰吾死敛以布素旷野深瘗任民耕避不须封树暨甲戌之役公卿茔域越人发握殆尽而独建勲以不知葬所获免常梦锡字孟圗少警悟通书记事岐王李茂贞为秦陇判官茂贞卒従俨袭位补寳鸡令従俨左右有恶之者梦锡渡淮诣广陵烈祖辟致门下荐为大理司直从至金陵为观察推官烈祖受禅拜殿中侍御史礼部贠外郎每従容奏事烈祖以为有识量命直中书省防掌诏命梦锡重厚词气方直多知故事除给事中时以枢宻院门下机务多委焉梦锡数言时政繁碎宜修复旧典为后代法又言宋齐丘陈觉奸邪冯延已魏岑并小人不宜左右春宫元宗即位许以翰林学士待之而以齐丘故黜为池州节度判官及齐丘罢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时特置宣政院于内庭命梦锡专掌逾年罢宣政院为学士如初既而奸党愈炽梦锡终不能胜遂称病纵酒希复朝谒防钟谟李德明分掌吏兵二部以梦锡人望求为长吏以自重乃除户部尚书知省事固辞不获署纸尾而已梦锡无子以其婿王继沂掌家务或言继沂乱内梦锡尽出妻妾室为之一空奏黜继沂于防州时冯延己为相劾梦锡贬饶州团练副使病留广陵东都留守周宗常敦喻之眀年牵复寻改吏部侍郎转礼部尚书割地之后公卿在座有言及大朝者梦锡笑曰羣公常欲致君为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耶座皆失色毎公集往往喑呜大咤以故不为士大夫景慕然其循公忘私固亦古之遗直也显德五年卒年六十一逾月宋齐丘败元宗叹曰梦锡生平欲杀齐丘恨不使见之赠左仆射

严续字兴宗父可求善筹画为吴相续以父廕补千牛备身迁秘书郎烈祖以女妻之少长贵势性恭恪恂恂如也烈祖受禅为兵部侍郎尚书左丞元宗即位改礼部尚书中书侍郎方宋齐丘用事续常守正不为党附常梦锡屡言齐丘奸党元宗谓梦锡曰吾观大臣中唯严续能中立虽然无与援者卿可助之梦锡因喻旨于续续亦善遇之不尽用其言也及梦锡罢宣政院续亦出为池州刺史顷之复为中书侍郎兼三司使出守江西久而不召数歳入为中书侍郎知尚书省寻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割地之后罢为少傅元宗南迁拜左仆射使辅太子居守后主即位改司空平章事其后机务归枢宻院续亦与羣辈不协遂出镇浙西逾年称疾罢归卒于私第晩歳尤屈身下士旌别善恶寿春人刘奂有学识性方言直动多忤物续荐之为监察御史起居舍人时论善之续自以少贵倦学命羣従子弟皆砺以儒业诸子及孙举进士者十余人续疾病不乱与宾客谈论如平常后主使内夫人问之续遗托国事言不及私又极陈羣臣所宜用舍者辞气忼慨翌日卒

潘承祐晋安人仕吴为光州司法防军郡有大狱羣吏不直承祐固争之不得因弃官归闽岭及王氏据闽仕至大理少卿王延政镇建州辟为度支判官延政与福州搆隙承祐极諌不纳防晋安使至延政大阅以夸示之辞气益悖承祐长跪固谏其言甚切延政大怒谓军士曰汝可为我食判官肉承祐曰与其不义而生孰若抱义而死事势如此蚤死为幸久之乃解及延政僭号以为吏部尚书而用其幸臣杨思恭为仆射承祐复争遂逐承祐归私第查文徽下建州以礼致之元宗以为衞尉少卿迁鸿胪卿委以南方之事升降人物制置郡县多用其言荐陈诲林仁肇皆着功効老病乞骸骨以礼部尚书致仕卒于洪州西山其子慎修官至贠外郎呜嘑续荐刘奂以其直承祐荐陈诲林仁肇以其忠忠直之効独立于乱世难矣哉然非忠直之难而知其忠直者为尤难予于续承祐有取焉

游简言字敏中其先建安人父恭登进士第有名于时仕吴为驾部贠外郎知制诰简言少孤力学起家为秘书省正字烈祖镇金陵辟为户曹防军掌元帅府文翰迁观察巡官及禅代歴虞部贠外郎知制诰中书舍人保大中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守职恭恪国家之务非其任者未尝肯言贞介独立不为阿附元宗重之俄判中书省兼兵部选事及淮上兵起越人背盟冦毘陵乃除简言中书侍郎奉使让越先见其子愻为千牛备身而后行至境召还元宗南迁以简言辅太子居守辞以不能事少贵乃令従行后主即位初未之知后颇重之自吏部尚书迁左仆射委以南省之事简言躬亲簿领督责稽缓励以威严寮吏畏之于是六职办集以执方不为羣辈所附人有请托者必固违戾不复顾其理道数年以疾辞不许及拜相而疾亟卒年五十七

张延翰字德华宋州砀山人少游长安后避乱江淮事吴为盐城令有治绩迁楚州行军司马烈祖辅政以浔阳为封邑乃以延翰为工部郎中判江州入为知杂侍御史张宣以功臣为左街使率意骄暴延翰劾之由是豪猾屏迹迁礼部侍郎时贡院未备士有献书可采者随即考试公平详审士论美之兼知选事吏不容奸畏之如神明进擢孤寒不附贵势元宗辅政大臣中唯重延翰谓左右曰张君凡所议论必尽公正咸有条理至于簿领无不明白吾得倾心信之由是六司总领殆遍及禅代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延翰有时望当其作相人以为晩既而多病机务废阙烈祖素以国器推重不许免相医药劳问不絶于道卒年五十七士大夫叹惜之赠太傅

徐玠字蕴珪彭城人也敏干有辞辩事郡帅崔洪为军吏与洪同归于吴吴武王署玠为粮料使拜吉州刺史贪猥不治罢之徐义祖出镇润升辟玠行军司马性诡佞善揣人意防烈祖辅政人望颇归玠讽义祖曰居中辅政之重不可假于异姓宜以嫡子代之温即遣其子知询入广陵将代烈祖辅政防温暴卒知询还金陵拜升州节度使如温之制所为多不法玠知其必败反自结于烈祖烈祖出镇金陵仍以玠为行军司马与周宗李建勲孙晟首赞禅代遂拜右丞相出镇宣州玠妻杨吴武王女也先适宣州节度使李遇之子义祖攻宣州族诛遇杨以王女免更适玠至是玠得宣州杨感愤卒玠连镇宣洪二郡皆以贪浊为理营求百端人多鄙之罢镇复相位拜司徒兼侍中特以旧人崇其虚名实不与政好修养服饵常以贱价市丹砂之最下者其鄙啬如此保大元年卒

李夷邺不知何许人也升元中为翰林学士烈祖殂大臣欲以宋后监国命中书侍郎孙晟草遗诏夷邺曰此非先旨必奸人诈为大行尝云妇人预政乱之本也安自作祸阶且嗣君明德闻于天下汝曹何遽为亡国之事乎若遂宣行吾对百寮裂之必矣于是监国之议遂寝元宗即位语夷邺曰疾风劲草于卿见之夷邺性率易好饮酒不拘小节常遗亲友书曰今宵好月能相过乎赴召者甚众夷邺已醉指酒壶曰本用相待酒兴辄来自倒之矣其疎豁多此

呜呼士之可贵者信义而已履信抱义而不夺于势利则终始一节尚何渝哉徐玠始甚搆先主既而附之以防知询与夫崔湜反覆于彦范三思之间者何异初徐温忌李遇功使玠伺隙旋覆遇宗杨氏遂以讐人为所天及观旧治乃感愤卒向也不能即死以全其节既又贰于新人而怀其旧与夫从一而终者异矣

 

南唐书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二 历一·刘昫
  列传二十五·薛居正
  第九十七回 御苑赏花巧演古剧 隋堤种柳快意南游·蔡东藩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三·佚名
  第二十七卷 待访目·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纪昀
  一一八○ 山东巡抚明兴奏本年查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武定土司传·张廷玉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佚名
  弇山堂别集卷十四·王世贞
  七·钱穆
  方域一·徐松
  58.白登被围·林汉达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郑光祖

    (正末秉圭上,开)自今上践祚无为而治,一十五年,王弗幸有疾弗瘳。今筑高台三层,斋戒七日,秉圭祝册,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愿以臣之身,以代主上之命。未知天只要若何?暗想周家帝喾,顺时积德,至今恰正统,皆顺天意人心,却不曾延其寿算!(唱)

  • 卷四百三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五鹊类四言古魏德讴         【魏】曹 植鹊之疆疆诗人取喻今存圣世呈质见素饥食苕华渇饮清露异于畴昔众鸟是慕五言古咏鹊          【梁】萧 纪欲避新

  • ●昆仑奴·沈泰

    (宛陵禹金梅鼎祚撰钱江叔荐张鹗举评西湖孟图杨世珍、彦雯汪€阅) 正名汾阳王重贤轻色,红绡妓手语情传。 崔千牛侯门作婿,昆仑奴剑侠成仙。 △第一折 (〔外扮郭令公,金幞头红袍。众引旗戟女侍执剑拂,一女衣红上〕建节东行是

  • 后主传第三·陈寿

    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号,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使使持节

  • 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一·赵尔巽

      沈棣辉 邓仁堃 余炳焘 栗翟 朱孙贻 史致谔 刘郇膏 朱善张子之榛 黄辅辰子彭年   沈棣辉,字奏篪,浙江归安人。少游淮上,为河督麟庆司章奏。道光中,纳赀为广东通判,补广州永宁通判。擢黄冈同知,以功晋知府,补韶州。咸

  • 卷之二十七·佚名

    成化二年三月壬寅朔 上御奉天殿策试举人章懋等三百五十人制曰朕惟古昔帝王之为治也其道亦多端矣然而有纲焉有目焉必大纲正而万目举可也若唐虞之治大纲固无不正矣不知万目亦尽举欤三代之隆其法寖备宜乎大纲正而万目举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天启六年三月甲辰朔 孝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武清伯赵祖芳祭 裕陵○命右军都督府佥书南和伯方一元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督察工程崔呈秀锍釒言宁远解围而觉华屠焚其时赵率教守前屯镇遏西虏满桂左辅等疮痍委顿

  • 卷之六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二十七 曹寅奏陈龙眼菩提子发芽事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三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正月二十二日奉旨,分颁龙眼、菩提子二十粒到臣。传旨:俟种出之日奏闻。钦此钦遵。 臣随将十粒赍送江宁织造衙门,分派各处栽种;留十粒于扬州,分种金山、

  • 卷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 唐 张守节 撰 殷本纪第三        史记三 殷契【括地志云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冢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云盘庚字也北冢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是旧都城西南三十里有洹

  • 韩世家第十五·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韩国是战国时期力量最弱的国家。它东邻魏国,西邻秦国,两个邻国都比它强大得多。韩国两面受敌,常被侵伐,一篇《韩世家》,最常见的字句是“秦拔我××”、“秦伐我”、“魏败我”、“魏

  • 七 从章先生学·许寿裳

    章太炎先生是革命元勋,同时是国学大师。他的学术之大,可谓前无古人。拙著《章炳麟传》(胜利出版社印行)的序言中说:……试看满清一代的学术,惟有语言文字之学,就是所谓小学,的确超轶前贤,光芒万丈,其余多是不振的。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

    【原文】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4)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

  • 卷四·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四吴江朱鹤龄撰三十四年秦师轻而无礼疏服?云无礼谓过天子门不櫜甲束兵而但免胄吕氏春秋说此事云师行过周王孙满曰过天子之城宜櫜甲束兵左右皆下必古有此礼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弦高以犒师诳秦使

  • 内典字义译注·周梦颜

      卷一  三途:即三恶道。  优填王:梵语邬陀衍那,此言出爱。亦云优陀延。即优填王也。(凡言梵语者,皆天竺国之语也,劫初皆梵天遗种,故称梵。)  婆罗门:此云净行,是西天四姓之一,详《长阿含四姓经》。  八关斋:即八戒也。

  • 质疑录·张景岳

    医论。明张介宾撰。一卷。介宾有《类经》已著录。本书为张氏晚年之作。认为医以寄生死,故不得不阐发其精微,探其义蕴。故取先圣之经,正前贤之误,对其谬误,必加质疑,而予以辨论,故名。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约二万字

  • 敕修百丈清规·德辉

    凡八卷。略称敕修清规、百丈清规。元朝东阳德辉编,全悟大訢及学业沙门等共校正。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元朝至元二年(1336),蒙顺宗之敕,德辉乃重编百丈古清规,于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对照参考古清规、校定清规、备用清规和幻

  • 太子刷护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太子和休经皆大宝积经阿阇世王子会第三十七之异译。刷护和休皆太子之名,宝积经译为师子。太子见佛而问答,佛与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