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敕修百丈清规

凡八卷。略称敕修清规、百丈清规。元朝东阳德辉编,全悟大訢及学业沙门等共校正。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元朝至元二年(1336),蒙顺宗之敕,德辉乃重编百丈古清规,于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对照参考古清规、校定清规、备用清规和幻住清规等合而编辑。内容分九章:(一)祝厘章,列举对朝廷之六项祝赞法式。(二)报恩章,颂赞国恩之遗勋及佛恩之广大。(三)报本章,举佛诞生、佛成道、佛涅槃之目次,并高唱报恩之精神。(四)尊祖章,举达磨忌、百丈忌、开山忌、嗣法师忌等四忌以报祖师之恩德。(五)住持章,揭出上堂、小参、入院、迁化等十七目,以示住持人之日用行持。(六)两序章,示两序之进退、侍者之去就、汤茶煎点之法式,及列职杂务等,共二十一项。(七)大众章,示沙弥之得度,新戒之参堂等,乃至游方参请、赴斋粥、普请、病僧念诵等日用之规范。(八)节腊章,关于结制、戒腊、念诵等诸事。(九)法器章,详举钟、版、木鱼、磬、鼓等一切法器,并教示鸣打之法。网罗禅林清规之大纲。卷首有至元二年之上谕、正统七年四月礼部尚书胡濴等重刊序。卷末有百丈祖师塔铭、黄溍之百丈山天下师表阁记、杨亿之古清规序、崇宁清规序、咸淳清规序、至大清规序及至元二年三月翰林直学士欧阳玄之序、同四年三月德辉之自序等。自序曰(大四八·一一五九上):‘百丈清规行于世尚矣!繇唐迄今,历代沿革不同,礼因时而损益,有不免焉。往往诸本杂出,罔知适从,学者惑之。’以知本书编纂之由来。

《敕修百丈清规》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上
(3)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一
(4)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二
(5)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三
(6)敕修百丈清规卷第四
(7)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五
(8)敕修百丈清规卷第六
(9)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七
(10)敕修百丈清规卷第八
(11)加祖号跋

猜你喜欢
  菩提道灯论·阿底峡
  普曜经·佚名
  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佚名
  大乘造像功德经·佚名
  大轮金刚修行悉地成就及供养法·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澄观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佚名
  华严游意·吉藏
  金刚三昧经论·元晓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李通玄
  入楞伽心玄义·法藏
  菩萨戒本疏·义寂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佚名
  宝镜三昧本义·行策截流
  决罪福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二十六 朱德润 次方叔渊先生自赵屯归城中韵 晨发赵屯路郊务曷胜纪扁舟转重滩棹急浪还汜村深鸟竞鸣时见出农耜枫林宿霭收茅屋

  • 卷一百三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七阵图类五言古八阵图         【晋】桓 温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徃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五言律观八阵图        【唐】刘禹锡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

  • 卷六十七·杨士奇

    五月甲寅朔敕甘肃总兵官西宁侯宋晟曰近闻回回多买中国人妻妾子女出境律买卖者皆处死宜严加禁约之世因循也○乙卯升东胜右卫指挥使陈景先为大宁都指挥佥事 丙辰遣使赐谷王橞纱布各八十疋 命户部徒山山西之平阳驲潞山

  • 卷之五十五·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八月。癸未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记注○谕内阁、巡视西城给事中克什布等奏、官绅捐建资善堂栖息贫民。恳恩赏拨

  • ◎创议复辟之健将·李定夷

    劳乃宣自青岛战事发生后,原拟前游曲阜,谒圣庙,拜孔林,再往泰山读书高隐。嗣以山居虽佳终嫌荒凉,漱石枕流之风言之似易,行之实难。况又身历宦途,饱尝繁华之滋味者乎!故不得已暂居济南,缘劳之快婿孔幼云氏,亦圣裔也,方由曲阜移家历

  • 卷七十三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范晔

    (刘虞、公孙瓒、陶谦)◆刘虞传,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祖父刘嘉,为光禄勋。刘虞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升任幽州刺史,百姓与蛮夷被他的仁德所感动,鲜卑、乌桓、夫余、秽貊等部族都按时朝贡,不敢騷扰边境,受到百姓歌颂。因公事被免官。

  • 玄宗本纪·欧阳修

    玄宗,名隆基,睿宗李旦之第三子。母亲是昭成皇后窦氏。气质英俊威武,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天文星象之术。最初被封为楚王,后为临淄郡王。官职升至卫尉少卿、潞州别驾。景龙四年(710),玄宗到京都朝见君主,便被留在京城不让

  • 第六十三卦 既济 水火既济 坎上离下·佚名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 初吉,柔得中也。 终止则乱,其道穷也。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象曰:曳其轮, 义无咎也。六二:妇丧其髴,勿逐,七日得。

  • 卷三十·汪克宽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錄纂疏卷三十元 汪克寛 撰哀公下【甲敬王三寅十三年】八年【晉定二十五齊悼二衛出六蔡成四鄭聲十四曹陽十五國亡陳閔十五杞僖十九卒宋景三十泰悼五楚惠二吳夫差九】春王正月宋公【景】入曹以

  • 卷三十五·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五   元 王天与 撰立政第二十一       周书周公作立政【汉孔氏曰周公既致政成王故以立政为戒吕氏曰无逸立政二篇相为经纬以无逸之心明立政之体君道备矣○唐孔氏云云説见咸有一

  • 卷四十一·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一乐律管只吹得中声为定【季通尝截小竹吹之可验】若谓用周尺或羊头山黍虽应准则不得中声终不是大抵声太高则焦杀低则盎缓【牛鸣盎中谓此】又云此不可容易杜

  • 第七十四則 金牛菩薩子喫飯來·胡兰成

    第七十四則金牛菩薩子喫飯來舉:馬祖的法嗣金牛和尚每至齋時,自將飯桶於僧堂前作舞,呵呵大笑,云:菩薩子喫飯來。(雪竇禪師云:雖然如此,金牛不是好心。)僧問長慶禪師:古人道菩薩子喫飯來,意旨如何?長慶云:大似因齋慶讚。古來於食,未有

  • 般若灯论释 第八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八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苦品第十二复次苦无自性。所对治空。遮定执故。有此品起。外人言。第一义中有是诸阴。何以故。由苦故。此若无者。则无彼苦。如

  • 卷第二十七·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七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净土立教志第十二之二往生高僧传晋嘉祥慧虔法师 宋江陵昙鉴法师 宋江陵道海法师 宋淮南昙泓法师 宋东辕道广法师 宋弘农道光法师 宋交趾昙和法师 齐高座慧进法师 

  • 卷第十三·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戒学 弘法科(三) 隋昙延 出蒲州桑泉王氏也。其先仕齐周。世皆致贵显而延尤嗜学。年十六。偶听妙法师讲涅盘。遂出家。逮弱冠。即就开演。义理融贯。词辨优赡。识者敬慕

  • 维摩诘经三观玄义卷下·智顗

    隋天台山修禅寺沙门 智顗 撰第四会乘义者。三观即是三智。三智有二种。一别相三智。二一心三智。一别相三智即开三乘。二一心三智但是一佛乘也。第一正明别相三观开三乘者。即为二意。一正约三观开三乘。二明十法成

  • 社学要略·吕坤

    明吕坤撰。详细规定了社学的教育目标、道德规范、教学内容、为学次序、教材教法等。认为社学教育要以进德修身为目标,不可只为“取科甲求富贵”。“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

  • 痧胀玉衡·郭志邃

    痧胀专著。三卷。清·郭志邃撰于1675年。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痧胀的医学文献和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编成此书,系统全面地论述痧胀。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