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五

鹊类

四言古

魏德讴         【魏】曹 植

鹊之疆疆诗人取喻今存圣世呈质见素饥食苕华渇饮清露异于畴昔众鸟是慕

五言古

咏鹊          【梁】萧 纪

欲避新枝滑还向故巢飞今朝听声喜家信必应归

看栁上鹊       【北齐】魏 收

背歳心能识登春巢自成立枯随雨霁依枝须月眀疑是雕笼出当由抵玉惊间关拂条软囘复振毛轻何独离娄意傍人但未听

园树有巢鹊戏以咏之   【隋】魏 澹

畏玉心常骇填河力已穷夜飞还绕树朝鸣且向风知

来宁自伐识歳不论功早晩时应至轻举一排空

山行见鹊巢       【唐】蒋 冽

鹊巢性本高更在西山木朝下清泉戏夜近眀月宿非直避网罗兼能免倾覆岂忧五陵子挟弹来相逐

异鹊          【宋】苏 轼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拏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羣呀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但恨不能言相对空喳喳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夸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

七言古【附长短句】

祝鹊          【唐】王 建

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囘多利赂我今庭中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

即事          【宋】程 俱

乌啼未必恶麾去恨不早鹊噪两耳聋主人亦言好安知一喙鸣喜戚自颠倒朝来羣鹊噪不已童稚无知助吾喜羣鹊自与乌争巢慎勿喜欢真误尔

鹊有媒         【元】吴景奎

长林萧萧两干鹊牖户绸缪欣有托雄飞望望杳不归饮啄应怜堕矰缴孀雌哺?成孤栖月眀不复从南飞迢迢织女隔银浦风多巢冷将畴依花间双鹊能占喜来往殷勤道芳意雄鸠佻巧鸩不媒愿得灵修防同类斯须众鹊邀提壶入林绕树声相呼羣飞尽弃遗一鹊同室定偶携诸孤疆疆和鸣如有道求牡深惭雉鸣鷕逾墙钻穴相窥从重叹人而不如鸟

五言律

咏鹊          【唐】李 峤

不分荆山抵甘从石印飞危巢畏风急绕树觉星稀喜逐行人至愁随织女归倘游眀镜里朝夕动光辉

五言排律

花枝独鹊        【眀】陈于陛

天上成桥罢人间化印迟一从栖上苑那复向南枝拂羽琼花落穿林宝树垂夜飞绕眀月朝语噪晴曦表瑞巢堪咏懐仁鷇可窥皇家时有喜先报九重知

七言律

鄜州进白野鹊      【唐】薛 能

轻毛疉雪翅开霜红觜能深练尾长名应玉符朝北阙色柔金性瑞西方不忧云路填河逺为对天顔送喜茫从此定知栖息处月宫琼树是仙乡

鹊           【唐】韩 偓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眀众所知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莫怪天涯栖不穏托身须是万年枝

鹊           【唐】徐 夤

神化难原瑞即开雕陵毛羽出尘埃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囬眀月解随乌绕树青铜宁愧雀为台琼枝翠叶庭前植从待翩翩去又来

鹊          【南唐】韩 溉

才见离巢羽翼开尽能轻飏出尘埃人开树好纷纷占天上桥成草草囬防度送风临玉户一时传喜到妆台若教顔色如霜雪应与清平作瑞来

五言絶句

咏礼部尚书防后鹊    【唐】苏 颋

懐印喜将归窥巢恋且依自知栖不定还欲向南飞

夜飞鹊         【唐】蒋 冽

北林夜方久南月影频移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

黄筌鹊雏        【宋】文 同

短羽已防褷弱胫方屴岌母也向何处开口犹仰食

王若水梨花山鹊     【元】张 雨

山鹊语查查惊飞白雪花清眀人载酒寒食客思家

七言絶句

闺情          【唐】李 端

月落星稀天欲眀孤镫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喜鹊声

山鹊          【唐】司空图

多惊本为好毛衣只赖人怜始却归众鸟自知顔色减妬他偏向眼前飞

喜山鹊初归        司空图

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穏处飞只为从来偏防惜前今贺主人归

其二

阻他罗网到柴扉不奈偷仓雀转肥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阁下昼眠        【宋】蔡 襄

急雨初收宫殿眀红薇花落暑风清忽传午漏惊残梦寂寂西轩喜鹊声

寓壶源僧舍       【宋】吴儆

归来闭户还高枕隙微通月影斜风急忽惊乌鹊起空堦蔌蔌堕松花

山家          【元】刘 因

马蹄踏水乱眀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谿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五

猜你喜欢
  韩彦古·唐圭璋
  第二十二出 书空·李渔
  ◆弋阳山樵李瓒(戈阳山樵稿)·顾嗣立
  窥园词·许南英
  第五十一回 说怀胎遂成话柄·陈端生
  第三幕 第一场·老舍
  卷三·董解元
  卷七·陈肇兴
  卷116 ·佚名
  卷34 ·佚名
  巻八·刘履
  卷二十八·方回
  卷八百九十八·佚名
  御选元诗卷三十六·康熙
  卷二·黎民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葛立方

    《霓裳羽衣舞》,始于开元,盛于天宝,今寂不传矣。白乐天作歌荅(《历代诗话》本作“和”)元微之云:“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锺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

  • 卷三十二·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二姑汾漫士王琢【六首】琢字器之平阳人与毛牧达同时相友善天性孝友为乡里所称酷嗜读书往往手自钞写家素贫乏而能以刚介自持未尝有所丐贷时命不偶年四十五以病卒士论惜之有姑汾

  • 唐臣传第十四·欧阳修

    ○符习符习,赵州昭庆人也。少事赵王王镕为军校,自晋救赵,破梁军柏乡,赵常遣习将兵从晋。晋军德胜,张文礼弑赵王王镕,上书庄宗,求习归赵。庄宗遣之,习号泣曰:“臣世家赵,受赵王恩,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

  • 卷五 本纪五·赵尔巽

      ◎世祖本纪二   八年春正月己酉朔,蒿齐忒部台吉噶尔马撒望、储护尔率所部来归。辛亥,以布丹为议政大臣。甲寅,和硕英亲王阿济格谋乱,幽之。其党郡王劳亲降贝子,席特库等论死。乙卯,以苏克萨哈、詹岱为议政大臣。丙辰,

  • 提要·王懋竑

    【臣】等谨案朱子年谱四巻考异四卷论学切要语二卷国朝王懋竑撰懋竑字予中寳应人康熈戊戌进士授安庆府教授雍正癸卯特召入直内廷改翰林院编修初李方子作朱子年谱三卷其本不传明洪武甲戌朱子裔孙境别刋一本汪仲鲁为之序

  • 第十七卷 海州 沭阳 赣榆 通州 如皋 泰兴 海门·缪荃孙

    海 州经 部仪礼新仪图四十卷 梁·鲍 泉六经通数十卷 鲍 泉流演穷寂图二卷 唐·成玄英周易意蕴凡例总论一卷 宋·徐 庸周易卦变解二卷 徐 庸易说 邱

  • 王纪传·张廷玉

    王纪,字惟理,芮城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任命为池州推官,进入朝廷担任祠祭主事、仪制郎中。持礼公正无私,为一时众望所归。二十九年,皇帝要册立太子,变动了几回老是决定不下来。王纪上疏极力辩论。这年冬天,完成礼节仪式,提

  • 7.商汤和伊尹·林汉达

    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xiè)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

  • 御制读淮南子·高诱

    御制读淮南子智过万人谓之英智过千人谓之俊设於林林蠢蠢流纵过亿万非哲濬使遇其智相敌者一人已难无过分英俊惟名智亦殊刻舟求劒失銛刃譬之披图阅超光不求之马终无骏

  • 存学编卷四·颜元

    性理评程子曰:“古人虽胎教与保傅之教,犹胜今日庠序、乡党之教。古人自幼学,耳目游处所见皆善,至长而不见异物,故易以成就。今日自少所见皆不善,才能言便习秽恶,日日铄销,更有甚天理!  既知少时缺习善之功,长时又习于秽

  • 序论·王植

    序论程子答张子书曰所论大概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寛裕温柔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明所照者如目所睹纎微尽识之矣考索至者如揣料於物见彷佛耳能无差乎更望充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自当条畅○

  • 仲子書卷二·冯云鹓

    上篇仲氏其先姬姓帝譽高辛氏之後也高辛氏才子八人其仲曰堪子孫遂以王父字為氏傳至夏禹有奚仲居薛為車正商有仲虺為湯左相至太戊以前有仲衍者仲虺之後凡數世皆有佐商之功逮至周有仲山甫宣王時為樊侯補衮西京詩人美之其

  •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太虚

    我中国有眼耳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也没有一个不曾念过几声阿弥陀佛的;那二万万的妇女们,至少也有一万万的人常念著阿弥陀佛,更不消说得的了。照这样看起来,这一句阿弥陀佛,岂不是我们中国的人连著眼耳口鼻

  • 一起活埋·佚名

    临济义玄禅师有一次与大众出普坡(劳动)时,看到黄檗禅师远远地走过来,就拄着锄头不动地站在那里。黄檗禅师看到后就问:“你是不是太累了?”临济禅师:“我还没有开始工作,怎么就说累了呢?”黄

  • 卷第七·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七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法语上 示徽禅人 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妨直截省要。正眼看来已是七错八错了也。事不获已且作死马医。祇者直指底心。便是黄面老子四十九年横说竖说不着处。

  • 三〇 三十二相经·佚名

    第一 诵品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外]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诸比丘以此奉曰:“世尊”,世尊如次言:“诸比丘!于大人有三十二大人相;具足此之大人趣处,决定有二而无其

  • 张氏可书·张知甫

    笔记。宋张知甫著。一卷。书 中所记以北宋末年朝廷故实为多,如君臣享乐 之风,士大夫轶事等,“不无沧桑之感”、“往往 意存鉴戒”(《四库全书总目》)。书中又录有当 时君臣的诗词创作(如徽宗悼明节皇后词等), 此外,则记南

  • 四分僧戒本·佚名

    一卷。从法护尊者四分律列举戒相,前后附以偈文,使于说戒之日诵之。或称为戒经,或称为戒本。后秦佛陀耶舍译。唐南山道宣加注,称为四分含注戒本。后又有道宣新删定四分僧戒本一卷,怀素四分比丘戒本一卷,元照四分删定比丘尼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