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面述说中国史上社会演变一个大体的轮廓,这是完全依据历史客观事实,经过分析综合而来的。但最近期的中国社会,在此一百年来,又开始变动,而且愈变愈剧,还未见有转向停止安定的迹象。这不得不特地再加以叙述。

首先是中西双方两种不同型社会之骤相接触。中国社会一向栽根在农业经济上,骤然接触到近代商业经济性的西洋社会,而手足无措了。自从五口通商,历年的贸易入超,已经迫得中国农村经济逐步干涸。而商业资本,则始终宛转在次殖民地的买办利润下求生存。这是经济上一个大转变。

说到政治,远从洪、杨直到辛亥,地方封疆势力抬头,满清中央政权由低落而崩溃,造成军阀割据。更重要的是,晚清末年取消自唐以来绵历一千年的科举制度,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地方选举,急切间未能学得,于是政治失却重心,实际上握有军权即握有了政权。学校教育又只在小学中学国民教育方面稍有基础,大学教育不仅发展较缓,而且始终未能达到学术独立之水准。全国最高教育托命在留学制度上,因此只在科学技术方面粗有绩效,至于传统文化与立国精神,在本国最高学府中,从未正式注意到。作为全国中层阶级指导社会的知识分子,长期在搞党与革命两条路上转侧徘徊,非此则没有他们转上政治的其他门路。党的支撑,则不在民众而在军队。因此党争即就是革命。社会并没有力量去影响政治。政治脱离了社会,没有安定的重心。社会脱离了政治,没有集中的领导。政治动摇,社会没有力量控制。内部是军阀,外面则仰赖帝国主义之发踪指示。帝国主义的力量,又远超在本国军阀力量之上,于是不论学术、政治、军事,也全形成一种次殖民地的买办姿态,举国重心,都不由自主地外倾了。这是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在转型期中,一最显著的特征。我们若勉强要替它安立一名称,不如称之为一个殖民地化的社会。

我们综观这一段最近时期的中国社会演变,除却满清政府狭义的部族政权是例外,其他实在没有一个能阻碍社会前进的特殊势力该打倒,而是要有一个能领导社会前进的中心势力该建立。不幸这一个中心势力迟迟未能出现,于是社会无一重心,一切不成势力的势力乘隙作祟,全国上下,终于酝酿到两个口号下不断兴奋。对内是"打倒封建势力",对外是"打倒帝国主义"。对内没有安定,没有健全,对外打倒帝国主义终成为一句有气无力的口号。于是实际活动,不期然而然地集合在对内打倒封建势力的旗帜下。

若我们把所谓封建势力的实际内容,归纳到指摘政治上一种脱离中央违背统一的地方性割据,在经济上一种阶级性的不平等,凭着政治黑暗,脱离劳苦大众,而走向私家经济的特殊权益,则我们不能不说这两种势力,确在最近期的中国社会里,不断地兴风作浪,造成了目前一切的灾祸。但这不仅最近期的中国社会是如此,远从有史以来,只要政治不上轨道,没有一个中心的指导力量来控制社会,社会自然趋势,永远会向这两条路迈进。人类永远有想攫取权力财富,来在社会上形成一特出地位的一套私意。西洋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正亦由此形成。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之兴起,也在封建主义下转进。只要那一个领导社会的中心力量不出现,那种分裂而不平等的封建势力仍将此仆彼起,无法消弥的。不幸而近代中国的革新工作,偏偏多在社会方面来打倒与推翻,却不在政治方面来建立与革新,循至社会元气逐步斲丧,更不易生长出一个中心力量来,而政治遂一无凭借。如是,则革命只是破坏,破坏愈彻底,建设愈困难,终将造成中国前途一大悲剧。

因此我们虽则承认,近代中国社会确有不少变相的封建势力在盲动,却不能说中国二千年来的社会传统,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更不能本此推说,中国二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本质上也是一封建。"封建"二字,应有一明确的界线,若连家人父子的一片恩情也算是封建,人民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的一片崇敬爱护之心也算是封建,如此漫无标准,则打倒封建,无异打倒一切。政治建基在社会上,社会建基在文化上。现在要凭一时的政权,恣意所在,连根来铲除社会传统,扑灭文化传统,一切人性人道,只为我所不快的,全求打倒,这不是社会向政府革命,而是政府向社会革命。试问这一个政权,凭借何种力量来完成此大业。如上分析,在内则仍只有凭军队,在外则仍只有凭外力。那些是否可资凭借,兹且不论,但你攀登树巅来自伐树根,伐木者只有随木俱倒。幸而这老树根深柢固,然而旦旦而伐,终有根断株绝的一天。

在西洋的史学家,固已委悉指陈了他们近代的民主代议制以及工商企业组织,远在中古封建时代,已经早有根苗。社会上一切新生机,不会从天外凭空飞来,否则历史将不成为一种学问,要人去研究。即就马克思理论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

至于苏维埃共产革命,一面是推翻了沙皇专制,一面却由共产党的极权来承袭沙皇,而再由此机构来替代西洋先进国家的资本势力,加紧制造无产阶级,而施以强力的训练。我们也可说,近代苏维埃共产极权政治,正由沙皇政治所培植。所以苏维埃共产革命,还是随顺帝俄历史有其本身之渊源,而非随顺马克思预言凭空跃起。马克思预言,根据于一套历史哲学。而苏维埃革命,则根据帝俄历史。

至于当前的中共革命,几乎是针对了中国历史之全部传统。中国社会是封建的,该打倒,但凭何种力量来完成此打倒?他们说,根据马克思预言,以及苏维埃革命的历史教训。假使那样的一种革命而获得成功,则只是远站在中国以外的一种帝国主义之成功。这一种革命意识,依然摆脱不掉殖民地化的意识。

目前的中国问题,还是要在中国社会本身内部,找寻一个担当得起中心指导的力量。若就上文所分析,贵族封建势力,早已崩溃。工商私人资本之企业组织,也并未成熟。广大的穷苦民众,说不上是无产阶级,在知识技能上,在组织秩序上,绝未经有严格的训练,与马克思预言中之无产阶级不类似。而传统的政治意识与政治习惯,又距离帝俄沙皇的黑暗专制太远了。因此,在精神及训练上,亦绝不能如影随形般。

中国社会的自身渊源,是唐代以来的科举社会,它的病痛在平铺散漫,无组织,无力量。而所由得以维系不辍团结不散者,则只赖它自有的那一套独特而长久的文化传统,与由此所形成的强固民族意识。若并消灭此二者,则中国社会将剩四亿五千万个生活穷苦的个人生命,外此一无所有。

因此要谋中国社会之起死回生,只有先着眼在它所仅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意识上,而这一个文化传统与民族意识之鲜明透露,则仍不得不期望在社会之知识分子,此乃自唐以来中国科举社会之中坚。但一则因科举制度取消,他们在政治上无合法的出路。一则农村崩溃,他们在生活上无安定的保障。一则教育制度更新,他们在精神上无亲切的安顿。这一个自唐以来一向成为中国社会中心的知识分子,也已开始动摇,开始崩溃。最近期中国社会之一切乱象,知识分子该负最大的责任。非这一辈知识分子先得救,中国社会仍将不得救。

今天则问题更严重,已非知识分子得救与否的问题,而将转落到并无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存在的问题。这已走近了唐末五代时情况。如何来再教育再培植一辈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来挽救中国的厄运,当前的中国,已和北宋初年相仿,这将成为中国得救与否之惟一该先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陆逊传第十三·陈寿
  卷第二百五十六 唐紀七十二·司马光
  东都事略卷九十三下·王称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雍正
  卷第一百四十七·胡三省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三·阿桂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十六·佚名
  五三九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详查徐食田陶易有无捏改呈首月日情节·佚名
   七、由北平到汉口·林语堂
  肃宗本纪·刘昫
  五五、宁越考·钱穆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夏敬观·龙榆生

    夏敬观字剑丞,号盥人,又号吷庵,江西新建人。光绪元年(一八七五)王月初十日生於长沙。甲午(一八九四)举人,历任三江师范学堂、复旦、中国公学监督,江苏巡抚参议,署提学使。民国初,任浙江教育厅长。旋退隐沪西,叶室

  • 读礼通考卷三十八·徐乾学

    丧仪节一干学案君子之于礼终身焉而已古者妇人姙身则有胎教之礼将生子及月辰则有举子之礼子生三月则有命名之礼所以正人道之始也疾病外内皆埽疾者养者皆斋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所以正人道之终也若夫知

  • 王继勋传·脱脱

    王继勋,陕州平陆人。隶属河中府任中下级军官,李守贞反叛,命王继勋据守潼关,但被郭从义所击败,逃回河中。不久白文珂、刘词领军兵临城下,李守贞又派王继勋与其心腹将领聂知遇在晚上出兵攻打河西砦,再次被汉兵所击败,受挫而逃。

  • 第十章义渡租·佚名

    (一)尝思劳民期在利民,利民必先劳民;劳民者未必尽利于民,利民者无不先劳其民也。特民情惮劳而趋利,未利之而先劳之,民必滋怨,故子产孰杀之歌先于谁嗣,此固从政之不遑恤者。余尝三至台瀛,从事于师徒戎马间,周历南北,见夫曲溪陂泽不

  • 卷五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一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馆职张说等监修国史勅宋璟苏頲修国史勅萧嵩集贤院学士修国史勅裴光庭弘文馆大学士制陈希烈监秘书省图书制齐抗修国史制李藩弘文馆大学士制牛僧孺集贤院大学士监

  • 兵五·徐松

    屯戍真宗咸平六年七月内,帝曰:「自来边鄙戍兵受代往还,朝廷须遣使部押。本营既知各办行计,洎别商议改更,或即且留,虚成烦费,各有怨咨。今后替移,并密封宣头,令遣使直至军前施行。」 十一月十一月:《长编》卷五五载于七月。,帝曰:

  • 卷三十六币制·冯煦

    银币皖省铸造银圆局,在东门城内火药库旧址。光绪二十三年,巡抚邓华熙奏:"皖省制钱缺少,筹议铸造银圆以便民用而维圜法。"原折援引户部议复陈其璋《奏请鼓铸银圆折》:"沿海、沿江各省可自行设局仿办。"奉朱批:"该衙门知道。

  • 春秋管窥卷二·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春秋于首月必书王惟桓不书王者以桓弑簒王法所必诛而天子诸侯不之讨国人不能正其罪是无王法矣无王法故不书王所以见天下之无王也元年称王者以桓虽无诛而法不可以或亡有王则有法故书

  • 说林上·韩非

    汤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为贪也,因乃让天下于务光。而恐务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务光因自投于河。秦武王令甘茂择所欲为于仆与行事,孟卯曰:"公不如为仆。公所长者使也。公虽为仆,王

  • 原道上·章太炎

    孔父受业于征藏史,韩非传其书,儒家道家法家异也,有其同。庄周述儒、墨、名、法之变,已与老聃分流,尽道家也,有其异。是樊然者,我乃知之矣。老聃据人事嬗变,议不逾方。庄周者,旁罗死生之变、神明之运,是以巨细有校。儒法者流,削小

  • 卷第三·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三中华五祖并旁出尊宿共二十五人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道育禅师(菩提达磨旁出三人)道副禅师尼总持(已上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僧那禅师(慧可大师旁出七世共一十七人)

  • 保护龙华古刹·太虚

    沪上龙华寺,创建于吴赤乌年间。今之一塔巍然矗立云表者,即康僧会令吴主权供舍利处也。江南佛迹,首推斯刹,规模宏远,建筑巨丽!今则僧林岑寂,佛殿荒凉,每一游览,辄令人有不胜今昔之感!光复之后,几经军队出入蹂躏,遂益复不堪。地方人

  • 美术与佛学·太虚

    ──十八年十一月在长沙华中美术专校讲── 一 我之美术观   二 佛学与美术   三 佛教美术在美术界之位置   四 在今日中国提倡美术之功效一 我之美术观甲、美术之来源:美术由工艺、文学二要素所构成;

  •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嗣法门人机轮等编康熙甲辰腊月望日众檀护请升座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径僻游郎绝林深月影迟进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芟除闲草木脚下迥无私进云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云不存车马迹岂立主宾仪进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云

  • 冬天的故事·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剧本,首次出版于1623年。《冬天的故事》是威廉·莎士比亚后期的喜剧作品,这部剧情复杂的作品主要叙述嫉妒成性的专制君主里昂提斯怀疑他的女儿是私生女,将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弃之户外,他的妻子

  • 正德武功县志·康海

    陕西地方志。 明康海(1475—1540)纂修。三卷。海字德涵,号对山,陕西武功人。弘治进士,授修撰。为明中叶文学家、诗人。是志成于正德十四年(1519),约二万字。记事止正德十三年。正文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

  • 水浒后传·陈忱

    陈忱作。共8卷40回,作品叙述宋梁山起义军征方腊之后,宋江等人死去,一部分梁山好汉流落江湖,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民族压迫下,他们又重新举起了义旗,阮小七怒而杀死蔡太师的张干办,李俊奋起反抗恶霸巴山蛇,各地民众

  • 甲申核真略·杨士聪

    史籍。明末清初杨士聪撰。一卷。杨士聪,字朝彻,号凫岫,济宁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历官右谕德。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入北京,杨士聪仰药不死,为义军所执;后义军败出北京,他弃家南奔,最后卒于常州。鉴于方以智、陈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