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后妃传

○辽

太祖淳钦皇后舒噜氏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世宗怀节皇后萧氏

甄妃穆宗皇后萧氏

景宗睿知皇后萧氏圣宗仁德皇

后萧氏

钦哀皇后萧氏兴宗仁懿皇后萧氏

萧贵妃道宗宣懿皇后萧氏

萧惠妃天祚皇后萧氏

萧德妃萧文妃

  萧元妃

△太祖淳钦皇后舒噜氏

太祖淳钦皇后舒噜氏讳平小字鄂尔多其先回鹘人父巴噶穆尔名渊仕约尼氏为额珍尼果齐喀后简重果断有雄略太祖即位羣臣

上尊号曰地皇后神册元年大册加号应天大明地皇后行兵御众后尝与谋太祖尝渡碛击党项黄头锡伯二室韦乘虚袭之后勒兵以待奋

击大破之名震诸夷时晋王孝存勖欲结援以叔母事后幽州刘守光遣韩延徽求援后请用之太祖召与语大悦以为谋主吴主李升献猛火

油以水沃之愈炽太祖选三万骑攻幽州后曰岂有试油而攻人国者指帐前树曰无皮可以生乎太祖曰不可后曰幽州之有土有民亦犹是

耳吾以三千骑掠其四野不过数年困而归我矣何必为此万一不胜为中国笑吾部落不亦解体乎东平渤海后与有谋太祖崩后称制摄军

国事及葬欲以身殉亲戚百官力谏因断右腕纳于柩 【按五代史契丹纪载辽太祖崩后杀从行大将百余人左右有过者多送之墓所杀

之大将赵思温当往不肯行后曰尔先帝亲信安得不往见之对曰亲莫如后后何不行后曰可断吾臂以送之乃断其一婉而释思温与本传

所云抑扬互异】 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会同初上尊号曰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太后尝属意少子鲁呼太宗崩世宗即位于镇阳

太后怒遣鲁呼以兵逆击鲁呼败太后亲帅师遇于潢河之横渡赖耶律乌哲谏罢兵迁太后于祖州应厯三年崩年七十五祔祖陵谥曰贞烈

重熙二十一年更今谥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小字温淳钦皇后弟实鲁之女帝为大元帅纳为妃生穆宗及即位立为皇后性聪慧洁素尤被宠顾虽军旅田猎必

与天显十年崩谥彰德葬奉陵重熙一二十一年更今谥 【按辽史太祖后传前载肃祖懿祖玄祖德祖四后今依郑例从删】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小字萨哈勒齐淳钦皇后弟阿固齐之女帝为永康王纳之生景宗天禄末立为皇后明年秋生萌古公主在蓐察克

作乱弒太后及帝后乘步辇直诣察克请毕收殓明日遇害谥曰孝烈皇后重熙二十一年更今谥

△甄妃

妃甄氏后唐宫人有姿色帝从太祖南征得之宠遇甚厚生寍王札穆及即位立为皇后 【按世宗纪天禄四年册皇后萧氏皇子表但

称妃甄氏而不言后此云立为皇后纪载互异】 严明端重风神闲雅内治有法莫干以私世宗承强盛之资奄奄岁时后与参帷幄密赞大谋

不果用察克乱遇害景宗立葬二后于医巫闾山建庙陵寝侧

△穆宗皇后萧氏

穆宗皇后萧氏父知璠内供奉翰林承旨后幼有仪则帝居藩纳为妃及正位中宫性柔婉不能规正无子

△景宗睿知皇后萧氏

景宗睿知皇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宰相思温女帝即位选为贵妃寻册为皇后生圣宗景宗崩尊为皇太后摄国政以耶律色珍韩

德让参决大政委裕悦休格以南边事统和元年上尊号曰承天皇太后二十四年加上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二十七年崩

谥曰圣神宣献皇后重熙二十一年更今谥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羣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

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圣宗仁德皇后萧氏

圣宗仁德皇后萧氏小字菩萨格睿知皇后弟乌延之女 【东都事略作平州节度使萧猥思之女】 年十二美而才选入掖庭统和十

九年册为齐天皇后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令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

白金为浮图各有巧思生皇子二皆早卒开泰五年宫人讷木锦生兴宗后养为子帝大渐讷木锦詈后曰老物宠亦有既耶左右扶后出帝崩

讷木锦自立为皇太后是为钦哀皇后护卫冯家努吉逊等希旨诬告北府宰相萧珠卜国舅萧必塔谋逆诏合鞠治连及后兴宗闻之曰皇后

侍先帝四十年抚育藐躬当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钦哀曰此人若在恐为后患帝曰皇后无子而老虽在无能为也钦哀不从迁后于上

京车驾春搜钦哀虑帝怀鞠育思驰遣人加害使至后曰我实无辜天下共知卿待我浴而后就死可乎使者退后崩重熙二十一年 【据兴

宗纪增辑】 追尊仁德皇后与钦哀并祔庆陵

△钦哀皇后萧氏

钦哀皇后萧氏小字讷木锦淳钦皇后弟阿固齐五世孙黝面狠视入宫生兴宗仁德皇后无子取而养之如已出后以兴宗侍仁德皇后

谨不悦圣宗崩迁仁德皇后于上京害之自立为皇太后摄政以生辰为应圣节重熙元年尊为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 【按重熙元年

二十三年两加尊号传误合为一今据兴宗纪增辑】 二十三年加上尊号曰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静贞纯懿和宽厚崇觉仪天皇太后兴宗

初年后阴召诸弟议欲立少子重元重元以所谋曰帝帝收太后符玺迁于庆州七括宫八月 【传误六年据本传改】 秋帝悔之亲驭奉迎

侍养益孝谨后常不怿帝崩殊无戚容清寍初尊为太皇太后崩谥曰钦哀皇后葬庆陵 【据道宗纪增辑】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小字塔喇钦哀皇后弟孝穆之长女性宽容姿貌端丽帝即位入宫生道宗重熙四年立为皇后二十三年号贞懿慈

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道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清寍二年上尊号曰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广爱宗天皇太后九年秋敦睦宫使耶律良以重

元与其子尼噜古反状密告太后乃言于帝帝疑之太后曰此社稷大事宜早为计帝始戒严及战太后亲督卫士破逆党太康二年崩谥仁懿

皇后仁慈淑谨中外感戴凡正旦生辰诸国贡币悉赐贫瘠

△萧贵妃

兴宗贵妃萧氏小字伞察驸马都尉必鲁之女选入东宫帝即位立为皇后重熙初以罪降贵妃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小字观音钦哀皇后弟枢密使惠之女咨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重熙中帝王燕赵纳为妃清寍初

立为皇妃二年羣臣上尊号曰懿德 【按王鼎焚椒录云清寍元年册为皇后二年羣臣上帝尊号曰天佑皇帝后曰懿德皇后原传云立为

懿德皇后盖并两事为一事也今改正】 皇太叔重元妻以艳冶自矜后见之戒曰为贵家妇何必如此后生太子浚有专房宠好音乐伶官赵

惟一得侍左右太康初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诬后与惟一私枢密使耶律伊苏以闻诏伊苏与张孝杰劾状因而实之族诛惟一赐后自尽归

其尸于家干统初追谥宣懿皇后合葬庆陵

△萧惠妃

道宗惠妃萧氏小字塔斯驸马都尉锡默之妹太康二年伊苏誉之选入掖庭立为皇后居数岁未见皇嗣后妹额特埒先嫁伊苏子苏雅

后以宜子言于帝离婚纳宫中八年皇孙延禧封梁王降为惠妃徙干陵额特埒还其家顷之其母燕国夫人厌魅梁王伏诛贬妃为庶人幽于

宜州诸弟没入兴圣宫天庆六年召还封太皇太妃后二年奔黑顶山卒葬太子山

△天祚皇后萧氏

天祚皇后萧氏小字多啰伦宰相继先五世孙大安三年入宫明年封燕国王妃干统初册为皇后性闲淑有仪则兄弟奉先保先等缘后

宠柄任金兵至从天祚西狩以疾崩

△萧德妃

萧德妃小字实古北府宰相常格之女寿隆二年入宫封燕国妃生子塔鲁干统三年改德妃以柴册礼封塔鲁为燕国王加妃号赞翼王

薨以哀戚卒

△萧文妃

萧文妃小字色克哩国舅大父房之女干统初帝幸耶律特尔格第见而悦之匿宫中数月皇太叔和啰噶劝帝以礼选纳三年冬立为文

妃生蜀国公主晋王额噜温尤被宠幸以柴册加号承翼善歌诗金兵日见侵迫帝畋游不恤忠臣多被疏斥妃作歌讽谏天祚衔之元妃兄萧

奉先诬南军都统伊都谋立晋王以妃与闻赐死

△萧元妃

萧元妃小字贵格燕国妃之妹年十七册为元妃性沈静尝昼寝近侍盗貂裀妃觉而不言宫掖称其宽厚生梁王雅尔 【据皇子表增

辑】 从天祚西狩以疾薨 【按大金国志云兀室诛伊都并及宗翰次室萧氏因请罪于宗翰曰萧氏本契丹天祚元妃也张汇金节要亦云

宗翰之妻乃天祚元妃而契丹国志并以宗翰次室为天祚皇后辽史则并云以疾亡未详孰是】

△公主附 【按辽史无公主传今据公主表增辑】

太祖一女

质古幼为奥姑契丹故俗凡婚燕之礼推女子之可尊敬者坐于奥谓之奥姑下嫁淳钦皇后弟萧实噜未封而卒

太宗二女

燕国公主鲁尔古下嫁北府宰相萧实衮应厯闲封汧

国长公主保寍中进封燕国大长公主兆威下嫁北府宰相萧哈里未封而卒

世宗三女

秦国公主和克坦下嫁侍中萧卓琳保寍间封秦国长公主

晋国公主观音下嫁萧实喇保寍闲封晋国长公主

萨喇下嫁萧斡里未封而卒

景宗四女

魏国公主观音女下嫁北府宰相萧继先进封齐国景福中封燕国大长公主重熙初薨

吴国公主长寿女下嫁宰相萧巴雅尔统和初进封卫国改封魏国长公主开泰六年薨

越国公主延寿女下嫁萧恒德性沈厚睿智皇后尤爱之蚤薨追封赵国

硕格渤海妃所生下嫁卢俊改适萧神努无封号

圣宗十四女

随国公主燕格下嫁萧丕拉进封秦国兴宗时封宋国长公主

魏国公主伊木沁开泰七年封下嫁萧绰班改适萧哈里又适萧呼图克又适韩国王萧惠进封秦国长公主改封秦晋国清寍初加大长

公主

越国公主硕格进封晋国姿质秀丽礼法自将下嫁萧孝忠景福初封晋蜀国长公主清寍初加大长公主

南阳公主楚巴下嫁萧奉先初封郡主太平末东京大延琳反遇害

长寍公主陶格初封郡主下嫁萧扬陆

荆国公主达年初封平原郡主下嫁萧双宽

浔阳公主玖格初封郡主下嫁萧琏

临海公主长寿初封郡主下嫁达喇齐达喇齐坐大延

琳事伏诛改适萧缫古

同昌公主巴格初封县主下嫁刘三嘏

三河公主实格初封郡主下嫁奚王萧果济

仁寿公主丕绅初封县主下嫁刘四端

泰格下嫁萧呼哩

金乡公主赛格初封郡主统和中下嫁萧托云以杀奴

婢得罪薨于贬所

兴格下嫁萧旺禄

兴宗二女

魏国公主巴沁下嫁萧萨巴重熙末徙封晋国清寍初加长公主改适萧呼苏以妇道不修徙中京嫁萧沃聂

郑国公主斡尔达下嫁萧额哩页清寍闲加长公主寿隆末加大长公主

道宗三女

郑国公主索克济端丽有智下嫁萧茂咸雍中徙封魏国太康初薨

齐国公主吉里下嫁萧托卜嘉进封赵国托卜嘉坐昭怀太子事被害其弟额图浑欲逼尚公主公主以其党伊逊也恶之未几额浑图以

事伏诛时天祚尚幼伊逊用事公主每以匡救为心竟诛伊逊大安五年薨

越国公主特哩下嫁萧绰鄂太康八年绰鄂得罪离之太安初改适萧特默干统初封秦晋国大长公主徙封梁宋国特默与金人战败于

石辇铎被擒公主从天祚出奔后攻应州留公主守辎重金人围之公主奔行在为金人所获

天祚六女

蜀国公主伊林文妃生为金人所获 【按金史宗望传太祖嘉宗望功以辽蜀国公主伊林赐之本传不载附录于此】

元妃生三女宫人生二女俱为金人所获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陈寿
  列传第九十七 于王二杜范·欧阳修
  卷一百0九 晉紀三十一·司马光
  第二十六回 卫州廨贼臣缢故主 长春宫逆子弑昏君·蔡东藩
  第三十四回 争濮议聚讼盈廷 传颍王长男主器·蔡东藩
  附录·赵慎畛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下·陶谷
  一百七十一 苏州织造李煦奏进佩文韵府样书并请示刷钉部数摺·佚名
  七八八 谕皇八子永璇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抵销·佚名
  三二一 谕内阁着董诰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接办《荟要》事务·佚名
  六八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卷六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芾·唐圭璋

      芾字明可,自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人。生崇宁三年(1104)。绍兴二年(1132)进士。为秘书省正字,以下附秦桧劾罢。后官礼部侍郎,历守数郡,以龙图阁学士致仕。淳熙十年(1183)卒,年八十。谥康肃。   水调歌头   寿徐大参九月二十

  • 卷一·阮阅

      ●卷一·御制门  王师围金陵,唐使徐铉来朝。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围,谓太祖不文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使诵其诗,曰:《秋月》之篇,天下诵传之。其句云云。太祖大笑曰:“寒士语耳,吾不道也。”铉内

  • 卷十八·陈耀文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八 明 陈耀文 辑 长调 天香【冬景】           王通叟 霜瓦鸳鸯风帘翡翠今年较是寒早矮钉明?侧开朱户断莫乱教人到重隂未解云共雪商量未了青帐垂氊要密红炉围炭宜小 呵梅弄

  • 卷五十二·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五十二    宋 陈起 编俞桂渔溪诗藁 雨吟 轻轻烟雾失楼台雨暗吴山鎻不开试与渔翁闲访问落花几许泛溪来 过湖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和叶广文韵 入

  • 卷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五张说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武后策贤良方正说所对第一授左补阙擢凤阁舍人忤旨配流钦州中宗召还累迁工部兵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睿宗拜为中书侍郎知政事开元初进中书令封燕国公寻出刺相州

  •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宋濂

        ◎良吏一   自古国家上有宽厚之君,然后为政者得以尽其爱民之术,而良吏兴焉。班固有曰:“汉兴,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先,故文、景以后,循吏辈出。”其言盖识当时之治体矣。   元初风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纪昀

    列传宋 【十二】○宋十二张宏赵昌言 陈恕 【魏羽 刘式】 刘昌言 张洎李惟清张宏赵昌言陈恕刘昌言张洎李惟清△张宏张宏字巨卿青州益都人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宣州改太子中允直史馆迁著作郎预修太平御

  • 卷十·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十五月丙戌朔定喀尔喀坐位次第理藩院奏言奉防酌定喀尔喀坐位次序如照给赏之例班列每行人数多寡不同应令折尊丹巴库图克

  • 钦定金史语解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八【按金以满洲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满洲语其中地名姓氏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改字面订之】人名阿库纳 【周匝也卷一作阿古乃】博和哩 【豌豆也卷一作保活里】呼实

  • 袁翻传·李延寿

    袁翻,字景翔,陈郡项地人。父亲袁宣任宋青州刺史沈文秀的府主簿,跟随沈文秀归顺北魏。而大将军刘昶自称是袁宣外祖父刘淑的近亲,让袁宣与他的府咨议参军袁济认作本家。袁宣当时孤单寒微,于是依附袁济。后来,袁翻兄弟们官位显

  • 九、孔子五十学易辨·钱穆

    《论语》&ldquo;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rdquo;此条解者,从来不一。《易乾凿度》云:&ldquo;孔子占《易》,得《旅》,息志停读,五十,究作《十翼》。&rdquo;田艺蘅《留青日札》云:&ldquo;此言五十,即《乾凿度

  • 通制条格卷第二·拜住

     户令  户例至元七年八月,尚书省户部,据各路见取勘不当差户计协济见当差人户,于内析居户计,若户长与户下户俱愿析居,别无定夺,中间却有户长愿户下不肯从顺,户下愿户长却不从顺,议得:见钦奉圣旨条画:壬子年合并抄上户计,自愿析

  • 卷二·朱熹

    朱公掞问学拾遗「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理可使无怨,于事亦难,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伯淳)。子贡问为仁,孔子告以为仁之资,非极力言仁也(正叔)。「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无得也。有始有卒,先后之序也。凡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正叔)。

  • 春秋大全诸国兴废説·胡广

    周周黄帝之苖裔姬姓后稷之后也后稷封于邰及夏之衰后稷之子不窋失其官窜于西戎至太王为狄所逼去邠居岐文王受命武王克商而王有天下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迁都王城今河南县是也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敬王又迁成周今洛

  • 四十一  备梯·墨子

    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子墨子其哀之(2),乃管酒块脯(3),寄于大山,昧葇坐之(4),以樵禽子。禽子再拜而叹。子墨子曰:“亦何欲乎?”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守道?”子墨子曰:“姑亡,姑亡

  • 宗镜录卷第四十二·延寿

    夫大乘圆顿识智俱亡。云何却述缘生反论因果答。经云。深信大乘不谤因果。又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

  • 庄列十论·佚名

    庄列十论,原题「太学教授李元卓著」。李元卓即宋人李士表。《宋史•艺文志》着录作「李士表《庄子十论》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全书包括十篇短论,即〈庄周梦蝴蝶论〉、〈庖丁解牛论〉、〈藏舟山与壑泽论

  • 野祭·蒋光慈

    现代中篇小说。蒋光慈著。上海创造出版社1927年11月20日初版。这是一部以“革命与恋爱”为题材的小说。作家陈季侠搬家后结识了新房东女儿、小学教员淑君。淑君对陈季侠逐渐从敬慕产生了爱,但陈季侠只是尊重淑君。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