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 录

李鸿章禀批

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批:

该道所著《日本国志》四十卷,本大臣详加披览,叙述具有条理,如《职官》、《食货》、《兵》、《刑》、《学术》、《工艺》诸志,博稽深考,于彼国改法从西,原委订证,尤为赅备,意在于酌古之中为匡时之具,故自抒心得,议论恢奇,深协觇国采风之旨。虽日本摹仿泰西仅得形似,未必志一国而能赅五部洲之形势,然于东瀛政教图经言之凿凿,如在目中,亦有志之士矣。

应如所请,即由本大臣备咨,并原书两函,驿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备览。

明隆庆问黄少詹洪宪奉使朝鲜,睹其先世实纪,归作《朝鲜国记》。今此书详赡过之,洵足与前贤颉颃也。缴。

附录 张之洞咨文

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兵部尚书两广总督部堂张为咨送事:现据二品衔分省补用道前出使日本参赞官黄遵宪禀称:窃遵宪自奉使随槎,在外九载,到日本后周咨博访,维新以后如官职、国计、军制、刑罚诸大政,皆摹仿泰西。但能详志一国之事,即中西五部洲近况皆如指掌。窃不自揆,创为《日本国志》一书,凡为类十二,为卷四十,都五十余万言。其中若《职官》、《食货》、《兵》、《刑》各志,胪举新政,借端伸论,又六万余言。黾勉经营,凡历八载,杀青已竟,复自展阅,不远千里,挟书自呈,欲得一言以为定论。可否俯赐大咨,径送总理衙门,统候卓裁等情。到本部堂。

据此。查该道籍隶广东嘉应州,随使日本最久,于该国情形向称熟悉,又能留心时事,搜访纂辑,遂有成书。详阅所呈《日本国志》,条例精详,纲目备举,寄意深远,致功甚勤。且于外洋各国风俗政事,俱能会通参考,具见究心时务。

查光绪甲中年贵衙门所刊姚文栋《日本地理兵要》,所载兵籍于陆军但存兵数,海军存舰名而已。视黄《志》通叙兵制,详略相去奚啻什伯。惟卫镇各军额数彼此不同,按黄《志》称以明治十四年为断,《地理兵要》刻于甲申,为时较后,当是日本新定之额,宜以姚书为正。维新以后废藩国为府县,然其国舆地纪载习知旧制,山川形胜仍用道国为主,黄、姚所述大略相同。黄《志》别为《府县沿革表》以著日本近制,为姚书所缺。但姚例谓日本形势在海,故于该国滨海湾岛搜列甚详,亦为地学之一体。二书皆有用之作,惟详备精核则姚不如黄。实为出使日本者必不可少之书,白应代为咨呈,以备查核。

又据该员禀称,此书别无副本,道远邮寄或致遗失,请即给咨声明,其书由该员自行赍呈等情。除饬该员将书自行呈递外,为此咨呈贵衙门,谨请察照核办施行。须至咨呈者。

凡例

一,自儒者以笔削说《春秋》,谓降杞为子,贬荆为人,所以示书法,是谬悠之谭也。自史臣以内辞尊本国,谓北称索虏,南号岛夷,所以崇国体,是狭陋之见也。夫史家纪述,务从实录,无端取前古之人、他国之君而易其名号,求之人情,奚当于理?矧会典所载,本非朝贡之班,国书往来,待以邻交之礼者-y-。此编所书,采摭诸史,曰皇曰帝,概从旧称。

一,《周礼》职方掌天下之图,以知其要。而太史公日: "吾见周谱,旁行斜上,故因而作表。"盖物非图则不明,事非表则不详。然三国以后,六代以前,表竟缺如。若图绘之学,有为六经图者。有为三才图会者,书皆单行,不入于史。今所撰《地理志》,以图附志后,《职官》诸志,以表入志中。体创自今,义因于古,以便阅者解带,触目了然耳。

一,班固《艺文》之志,陈寿《辅臣》之赞,皆有小注。其后萧大圜《淮海乱离志》、羊衙之《洛阳伽蓝志》、宋孝王《关东风俗传》,扩充其体,子注愈繁。盖除烦则意有所吝,毕载则言有所妨,为斯变体,不得不然者也。今仿其体,附以分注,其有事同时异,而连类并及,或繁辞碎义,而考证必需者,悉为小注附于行间。至纪载之外间论得失,则仿裴松之之《三国志》、刘昭之《续汉志》云尔。

一,此书官名、地名、事名、物名,皆以日本为主,不假别称。如官有老中、目付之名,吏有与力、足轻之类,即文不雅驯者亦仍其称,别以小注释之。《谷梁传》所谓名从主人也。然至于叙述称谓,则以作志者为主,不为内辞。如称君长不日上,对别国不曰我之类。其与中国交涉者,事以彼为主,称以我为主。苏洵所谓谱吾作也,不敢如叶隆礼之《契丹国志》,忽内辽而外宋,忽外辽而内宋。亦不敢如史迁之晋、楚诸《世家》,一一称我也。

一,此书编年纪月,不得不用日本年号。惟日本史中国颇少传本,近世如李申耆之《纪元篇》、林乐知之《四裔年表》,虽较详赡,尚多谬误。今别作《中东年表》,著之卷首,以便观者。

一,日本纪里之法,以六尺为一,六十间为一町,三十六町为一里,每一里有一万二千九百六十尺,当中国八里有奇。计亩之法,以六尺为一步,三十步为一亩,十亩为一段,十段为一町,每一亩为一百八十尺,当中国三十六弓。日本计钱之法如墨西哥,银一圆为一圆,以一圆析十分之一为十钱,析百分之一为一钱,以一钱析十分之一为一厘,每一钱五六当中国银一分,每十钱五六当中国银一钱。日本丈尺之法,积十寸为一尺,积十尺为一丈,每一尺一寸七分三当中国一尺,每一丈一尺七寸三当中国一丈。日本权衡之法,积十钱为一两,积十六两为一斤,积一百两为一贯,每百六十二钱四三强当中国一斤,每十六贯二四三强当中国一百斤。日本概量之法,以十撮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大概同于中国。篇中所书,皆日本通行之法,特识于此,以发其凡。

一,志中所载纪数诸表,例以三字为一位,例以末位为单数,谓一至九。即以最卑之位为起算之始。如末位为单数,其上为十,其上为百,其上为千,其上为万,累积至九位则为亿。十千万为亿。例如计户口,其最卑之位注明口字,表中作三三三即为三百三十三人。又如计银钱,其最卑之位注明圆字,表中作三三三三三三即为三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圆也。又如表中作三0三O三O,即为三十万零三千零三十。表中作三三三000,即为三十三万三千。所有圆围盖以定位,其他依此可以类推。间有变例,或以末位为十、百、千、万之数,或以末位为毫、厘、丝、忽之数,均于行间注明,以便计算。或又变二字为一位,四字为一位,亦旁缀小点以示区别。

一,日本自维新以来,举凡政令之沿革,制度之损益,朝令夕改,月异而岁不同。至明治十一二年,百度修明,规模较定,而以时更张者仍复不少。今此编悉以明治十三四年为断,其十五年以后改易新政,当付之补编,俟诸异日。

一,日本古无志书,近世源光国作《大日本史》,仅成《兵》、《刑》二志,蒲生秀实欲作《氏族》、《食货》诸志,有志而未就。仅有《职官》一志已刊行。新井君美集中有田制、货币考诸叙,亦有目而无书。此皆汉文之史而残阙不完,则考古难。维新以来,礼仪典章颇彬彬矣,然各官省之职制、章程、条教、号令,虽颇足征引,而概用和文,即日本文,以汉字及日本字联缀而成者也,日本每自称为和国。不可胜译,则征今亦难。此采辑之难也。以他国之人,寓居日浅,语言不达,应对为烦,则询访难。以外国之地,襄助乏人,浏览所及,缮录为劳,则抄撮亦难。此编纂之难也。既非耳目经见之书,又多名称僻异之处,而其中事物之名,有以和文译汉文者,有以英文译和文再译汉文者,或同字而异文,或有音而无义,则校雠亦颇为难。兼是三难,又乏才学,力小任重,每自兢兢,搁笔仰屋,时欲中辍。徒以积历年岁,黾勉朝夕,经营拮据,幸以成书。其中芜杂之讥,疏漏之诮,诚知不免。瞻仰前修,引盼来哲,庶有达者,理而董之。所为每一展卷,辄愧悚交集,旁皇竟日者矣。

一,检昨日之历,以用之今日则妄,执古方以药今病则谬,故杰俊贵识时,不出户庭而论天下事则浮,坐云雾而观人之国则暗,故兵家贵知彼。日本变法以来,革故鼎新,旧日政令百不存一。今所撰录皆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若夫大八洲之事,三千年之统,欲博其事,详其人,则有日本诸史在。

猜你喜欢
  卷三百十八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卷二十三·黄以周
  卷之九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五·佚名
  ◎捉奸案之艳判·李定夷
  第四五八谕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九日一二二三二--四·佚名
  八六九 谕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佚名
  一二五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议添派覆校官及功过处分条例折(附条例)·佚名
  卷之二十二·祁韵士
  卷九·吕中
  刘休宾传·魏收
  王安石传·脱脱
  一三一、楚顷襄王又称庄王考·钱穆
  卷三十四·佚名
  123.王猛扪虱谈天下·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532_1 【江上燕别(一作赵嘏诗,题作汾上宴别)】许浑   云物如故乡,山川异岐路。年来未归客,马上春欲暮。   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   卷532_2 【卜居招书侣】许浑   忆昨未知道

  • 第四折·范康

    (列御寇引张子房、葛仙翁执愚鼓酋板上,诗云)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灯火洛阳尘。百年一枕沧浪梦,笑杀昆仑顶上人。贫道列御寇的便是。因为纯阳子要度陈季卿,火贫道和张子房、葛仙翁三人劝他入道,只他尘心太重,一时不得回头。那

  • 清苑斋诗集·赵师秀

    (宋)赵师秀 撰 哀山民 忆君初病时仓皇造君榻知为寒所中胫痹连左胛蒋子丹有神三日能屈伸五日扶杖立十日行逡巡于时数相见谈娱靡曾倦啜茶犹满瓯改诗忽盈卷君亦疑勿药春和可为乐仙家桃最红同践天台约多愁积如山令君心不闲

  • 梦观集卷五·大圭

    (元)释大圭 撰○五言絶句必上人所居竹白日炎氛逺清阴敷广庭岁寒抱髙节霜雪独青青桐下井晓风吹银床萧萧古相树时有新汲人缾携落花去龟峰絶顶危石青入云上有千岁木我来卧其间天风响岩谷石上久坐大石上青天行白云野意道不

  • 1942──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壬午·郭廷以

      1﹐1(一一,一五)  甲、中美英俄荷等二十六國聯合宣言,保證全力對軸心國家作戰,決不單獨與敵人媾和(在華盛頓簽字)。   乙、蔣委員長為緬甸英當局強提中國由美運/抵仰光之器材物資,向英抗議,並命在華盛頓之外交部長宋子文

  • 戴重事录·佚名

    章学诚戴重,字敬夫,和州人;父淳。重儿时,即嬉戏为兵械,习行阵。年十五,为弟子员。丧父,哀毁;事祖母与母,以孝闻。师江浦郑朝聘,讲良知之学,慨然志于古人。穷经余暇,抵掌谈兵。朝聘疾,趋侍汤药;及卒,为位哭制。心丧筑室,为木主,祀朝聘;与

  • 十国春秋卷一百四·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北汉一【五代史作东汉十国纪年及通鉴作北汉今从之】世祖本纪世祖姓刘名旻髙祖之母弟也同为章懿皇后所出【薛史云崇髙祖从弟晋阳见闻要录云仲弟今据欧阳史曰母弟】初名崇为人美须髯目重朣子少无赖嗜酒好博

  • 周汉卿传·张廷玉

    周汉卿,浙江松阳人,医生,内外科均治,其针疗尤为神奇。同乡蒋仲良左目为马所踢,眼珠突出如桃,其他医生都说眼神经已损坏,不可治。汉卿给他用神膏封贴,三日恢复如故。华州陈明远失明十年,汉卿诊视,认为可以针疗,把眼皮翻过来,刮去眼

  • 卷二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一世职表十四正蓝旗满洲世职下骑【都尉 云骑尉 恩骑尉】骑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一><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一><史部,政书

  • 附录三 邵力子、章士钊1948年在香港致李宗仁的劝降书·李宗仁

  • 第六十九章 自我毁灭的西南保卫战·李宗仁

    一5月8日我自桂林飞抵广州,随即发表书面谈话,声明中共破坏和谈,一意孤行,政府只有作战到底。可是广州此时情况较南京尤为艰难,蒋先生所开的空头支票,一张也不兑现。通货膨胀尤无法阻遏。行政院曾派副院长朱家骅两度

  • 第四十二章 编遣会议的纠纷·李宗仁

    一在北平方面的事务已粗告结束,蒋总司令便于7月25日启节南旋。冯玉祥与吴敬恒旋亦联袂离平。吴先生是冯玉祥约他到其军中小住的。冯氏素以刻苦耐劳、粗衣淡食出名,吴氏此次特地随冯前去,尝试其“苦生活”。 7月

  • 二十四年·佚名

    (戊辰)二十四年清乾隆十三年 春正月1月1日○朔丙戌,上手書勸農傳敎,下諭于八道道臣、兩都留守。1月3日○戊子,敎曰:「明日爲始,王世子所講之學,依例爲之。」○左副承旨嚴瑀上疏,略曰:有一臺隷,持赫蹄而來,傳以爲任持平之書,臣之外

  • 卷三十一·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三十一   宋 程公説 撰书十三疆理书第七列国地总説晋地理志云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国迄获麟之末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见于经传者百有

  •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佚名

    【原文】&ldquo;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①,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rdquo;【注释】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法語示唐祈遠居士欲出塵勞,斷生死而證無上菩提者,必須參扣話頭而期妙悟也。所言話頭者,即自己本地風光,歷歷孤明,不可絲毫間斷。古云暫時不在,如同死人。要念茲在茲,如此做去,或三年、五年、十年

  • 荒原追踪·卡尔·麦

    阿帕奇酋长温内图为报杀父之仇,追踪着凶手桑特,途中巧遇西部英雄老铁手。老铁手横跨美洲大陆,是为了擒获拐走银行家之子的大骗子吉布森,却屡屡落空。二者相遇,一路西行中,他们还遭遇美洲大陆激进组织3K党,险遭毒手。脱逃后,温

  • 方珍珠·老舍

    五幕话剧。老舍编剧。北京晨光出版公司1950年11月出版。剧本采用新旧社会的对比手法来描写北京一群说唱艺人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抗战胜利以后,鼓书艺人破风筝与养女方珍珠从内地回到北平。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