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

法語

示唐祈遠居士

欲出塵勞,斷生死而證無上菩提者,必須參扣話頭而期妙悟也。所言話頭者,即自己本地風光,歷歷孤明,不可絲毫間斷。古云暫時不在,如同死人。要念茲在茲,如此做去,或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打成一片。人法俱空,偷心淨盡,露裸裸,赤灑灑,如明鏡當臺,物來斯鑑,來無所粘,去無存跡,不執留,不計憶,任運騰騰,覓絲毫起滅之相,了不可得,此時方喚作大光明藏也。雖然如是,須知更有向上一竅在。且道如何是向上一竅?石女懶畫眉木人。呵呵笑。

示張我復居士

道本現成,仁者自昧,但向己求,莫從他覓。何也?蓋人人腳跟下一著子,本來現成,二六時中放光動地,輝騰古今,無有間然。良由眾生迷背自己光明,循諸聲色,念念攀緣,無有停息,曾不自知,故稱為迷也。公等既已知非,必須發勇猛心,立金剛智,二六時中但扣已而參密,密孜孜看,這見色聞聲,生心動念,妄相攀緣,屙屎放尿,拖著死屍行的畢竟是個何物?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還有第二人耶?還有第二念耶?若無第二人,第二念可見,秪是自己一段光明,何不如此著眼承當個事,免向外求,窮劫無有,得時轉求轉遠也。如此見得透,信得及,此但秪是今世門頭,古人喚作弄光影漢,須知更有空劫已前一著子聲色之所不到者,古人所謂無聲無臭,此也誠能離卻聲色,至於靜悄,悄虛寂寂露裸裸時,自然與他相應。不然,光陰易度,時不待人。努力!努力!

示笥石禪人

迥然獨露,不用尋思。湛海圓澄,森羅隨映。剎那忘炤,瞥爾情生,智境睧曚,白雲萬里。直須向隨緣應用處拄定,腳跟不昧絲毫,看是何物?忽然摸著自己鼻孔,打翻舊日家風,一段光明,始能常在。○會麼?朔風滿地霜花巧凍日和光澹蕩行。

示胡內生

家國無常,身勢幻夢,念念遷謝,不暫停留。學道之人,惟在決志,透徹祖師巴鼻洞見聖賢心肝,作一個頂天立地大丈夫漢也。若要作此一大丈夫漢,二六時中不被聲色轉,不被名譽縛,莫苦飢寒,勿受利養,秪究己事為懷,切參為念,雖與眾同處,不與眾同流。切切孜孜,綿綿密密,忽爾相逢,平生慶快,到此方知聖賢佛祖也,生死與涅槃也才智也,文學也是甚麼爛狗污始覺,本來無一事也。勉之,勉之!

示躍雲禪友

一躍而登青雲至也。雖至涅槃義天不可坐卻,直須轉身離位亦不可住。於這邊雖聞聲見色,亦不可分別青黃好反,應物現形,如水上胡蘆相似;圓陀陀,活潑潑轉轆轆底,無有絲毫住著,方能妙運無窮也。若如此行,去三二十年,自然煩惱不能縛,生死不能拘。捧足既無路,潛覷豈有門?閻羅老子雖有供養,亦無處施設。古云:那邊不坐空王殿,豈肯耘田向日輪?然雖如是,更須知有向上一著子始得。欲知向上一著麼?鑑湖明月映爐嶽。白雲封。

示隱頤禪人

皖城僧隱頤設齋,懷香入室,求開示,師打一竹篦云:會麼?頤曰:不會。師又打一竹篦,云:會麼?曰:不會。師云:不知痛癢漢頤悲淚,乞求微細開示。師云:求開示底是甚麼人?曰:不知。師云:即此求開示者,當下是汝自己本來面目,亙古亙今,先天地不生,後天地不滅。經中所謂不生不滅,二六時中了了常知心心無間色,經眼即知,青黃赤白聲歷耳即知;鐘鈴鑼鼓氣入鼻,即知香臭腥羶味入舌即知甜酸苦辣;觸入身,即知冷煖澀滑,意思法即知過未,善惡現現,成成絲毫不昧。為甚麼不自領略,返向他求也?頤曰:若如此者,莫認識心乎?師即喚云:隱頤頤!即應諾。師云:是識耶?是真耶?頤曰:弟子愚昧不知乞求和尚說破。師云:古人道:佛法不離穿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迎賓待客處生心動念,即不是了也。汝不生心,不動念,喚一聲,應一聲,且道不是汝本來面目,是個甚麼?此處不可喚作識也。頤曰:若然者,識與真何所分乎?乞垂指示。師云:見色聞聲,歷歷孤明,不生分別者,曰真曰智,生心動念思量分別者,曰妄曰識。所以云:生心動念即不是也。頤曰:蒙和尚慈悲開示,若恁麼,則大煞現成,云何又說參話頭做工夫?師曰: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只為你不信,所以教你參話頭做工夫,做來做去,做到結角羅紋處,偷心淨盡。忽爾觸著自己本來面目,方始信得及也。你若當下肯信,何用許多週遮與他三二十年做工夫,信的總是一般,三世諸佛出來,只要人信自心是佛。所以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又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豈不直指爾耶?又臨濟曰:道流即此歷歷孤明,聽者聞者,是汝自己佛,更莫外求。馬祖曰:即心是佛。又僧問歸宗:如何是佛?宗曰:即汝便是。僧曰:如何保任?宗曰:一翳在眼,空花亂墜,何其直捷?何其現成?豈非要人直下信去也?頤曰:蒙和尚委曲開示弟子信得及,怎柰無始已來妄想流注何?師云:汝喚甚麼作妄想?古人云:識得不為冤,曾非別人。羅山問巖頭:起滅不停時如何?頭云:是誰起滅?當知妄想全體是個自己。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何塵境之有哉?汝今於妄想既不能全體擔荷,當以智力治之。一觀妄想,當體全空,了不可得;一於妄想起時,莫生厭心;斷他心,亦莫隨順他去。古云:但有念起,即莫隨之,則久久工夫純熟,自然成一真法界矣。勉之頤作禮,再叩而退。

示鏡愚禪人

今時住靜者,或以偷安躲懶為事者,或哄幾個齋公,齋婆以過日者,或孜孜於茶筍,山花以營為者,皆非道人之所為也。汝當發大志,奮大勇猛,以本分事為念,飲食、衣服助道而已。若可消遣即休,不必苦勞身心,虛度歲月。學彼不唧溜者,但自知足,即是富貴。古所謂憂道不憂貧也,爾其勉之。

示存焉禪人

學道之人,將心地打點得乾乾淨,淨不留一絲毫雜念,則真心之所存焉。若有一毫之念而起者,則蓋覆自心為障為礙,昏沉暗昧真體,何繇而得明潔也?若真心存,則定水清,慧鑑朗,萬象莫能逃其形,生佛莫能隱其質。昭昭然物來無所粘,迥迥焉物過不留跡,寂靜孤圓,卓爾象表,豈三世十方之所間隔者哉?

示離愚禪人

天人執有,愚也;二乘墮空,愚也;菩薩住於中道愚也;等覺菩薩有微細所知,并極微細所知愚也。衲僧有禪道佛法見知,逮機鋒轉語,向上向下,全提半提,總皆愚也。佛雖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以法界海慧,炤了諸相,猶如虛空,若見量未脫,此亦愚也。且道作麼生得離愚去?咦!三腳香爐騰過海,無毛鷂子撲天飛。

示恒闃禪人

雪關云。鏡愈磨而光愈現。古人云。打破鏡來與汝相見。又作麼生。若向這裏會得。方好參禪。可吃崆峒手中痛棒。不然則踏破鐵鞋無覓處。徒勞磨煉費工夫。

示曹自悅居士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但恁麼看去,因甚道無不得作?有會不得作無會,但只提一聲,無又恁麼看。定行亦如是,坐亦如是,動靜閒忙亦如是。參來參去,忽爾㘞地一聲,看破無字,捉敗趙州,則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所瞞。曹公還識無字落處麼?遍地霜花美,朔風夜正寒。

法偈

示久默首座

直上峰頭腳步寬,全身拶入骨毛寒。一日關山開霽色,鵲躍蘆花心自安。

示嘯雲西堂

習靜從來稱小節,弘揚正法分當為。宗綱能續家風盛,始是超群佛祖兒。

示惠斯書記

如來根本慧,有無俱不立,會得個中意,鐵毬水上踢。

示朗然上座

混不得,類不齊,折角泥牛碧天飛。有時撞入乾城裏,帶水和泥指路迷。

示本珠監院

鑑湖一輪月,發揚佛壟春,百花齊放處,大地喜吟吟。

示破暗侍者

如來淨慧燈,能破眾生暗,大地悉光明,燄燄無窮盡。

示起元侍者

淨體本無生,緣生皆如幻,如幻非生滅,當處真元者。

示元潔侍者

元妙寂淨,潔徹無瑕,橫亙十方,瑩然應物。

示仁亭闍黎

三世圓明,十方不隔,一念萬年,是真實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陽焰水波,阿誰過咎?我即是渠,渠即是我,恁麼會得,山花朵朵。塵境莫隨,智炤勿立,空空蕩蕩,一輪杲日。

示陳道人

英雄丈夫,特發大志,看個話頭,決非容易,造進其心,莫中路退。晝夜六時,忿然精銳,見色聞聲,切莫縱意。切切孜孜!急著眼覷,努力真誠,忽然瞥地。大地山河,一光現瑞,裸裸現現,絲毫不昧。當此之時,再進一步。向上一機,諸佛亡示。頃爾翻身,山河粉碎。咦!半夜鷺鷥飛入海,天曉烏鴉上帝畿。

示吉先邢居士

英勇丈夫,特發大志,禪宗須參,儒宗須契,氣宇如王,頂天立地,切切孜孜,單明此事,二六時中,勿得虛棄。以悟為期,以了為畢,惡境當前,無得縱意,順境臨頭,亦莫隨去,順逆皆空,必如是覷。看破源底,即這個是。奮然一揮,三千俱備,石女觀花,木人遊戲。三教心宗,一言已蔽。

示復初堂主

既復其初,須超其後。初後俱超,一心可透。森森萬象,彼彼無咎。陝府鐵牛,撞倒古路,更問如何,三十竹就。

示素朴闍黎

自性清淨,純素無瑕,朴實行去,到法王家。有亦不立,無亦不拘。森羅萬象,亦任其舒,雲行雨至,水到渠成。棒喝交馳,機用皆能。

示侍者舒光

淨裸裸原無縫鏬,赤洒洒周遍大千,打破舊時精魂,石女解駕鐵船。

示啟元禪人

大丈夫須立志,圓頂方袍非容易。努力精勤莫暫停,時時參扣西來意。鳶飛魚躍顯真機,咳唾掉臂秪這是。莫放寬不可住,做到水窮山盡處,翻身直過故家鄉,三腳鯰魚爬上樹。

示懷止禪人

參禪人須猛烈,緊作工夫莫放缺,行住坐臥用心追,急急要拿這個賊。若聞聲,若見色,此是禪家好時節。一念相應捉敗渠,凡聖兩途一齊歇。

示審可禪人

汝來參我已多年,只為心頭未了然,克苦三冬明道德,辛勤九夏究禪源。水中捉月何曾有。鏡裏觀花未可拈。識破祖師言外意,方知石女唱囉嗹。

示如安知客

吾宗細密欲知初,莫效時流鹵莽居,保養深藏毛羽健,鵬程九萬任如如。

示張望百之東山坐禪

心本無東西,地卻有南北。君今此一行,須奮大猛烈,撐起兩莖眉,牙關咬作鐵,捏定金剛拳,要拿這個賊。莫向動中求,莫向靜中得,孜孜只麼尋,密密心莫歇。忽爾心境如,此是好時節。撒手再前進,上關打教徹。和贓捉敗渠,烏鴉頭戴雪。

示慧然禪人

汝求警策,工夫莫歇。放下身心,一塵不立。密密綿綿,看是何物?莫往有邦,休住無國。但恁麼去,風清月白。忽爾掀翻,證龜成鱉。更問如何,青山羅列。

示自愚慧知客

撇卻聰明智慧,佛道祖道齊傾,但秪飢來吃飯,管甚五位功勳。做個死人有氣,觸著即便翻身,風起自然樹動,何存劫外而今。若能如是行去,自愚著著知音。咦!葉落梧桐處,露珠墜地時。

示慧日禪人

自心智慧,猶如杲日,普炤萬方,無處不悉,光明煥赫,圓滿無欠,觸著磕著,法法周遍,不用管帶,亦勿動念,應物虛明,事事成現。若外追求,古佛難見。

示世調禪人禪淨不二

禪不自禪,因心而禪;土不自土,因心而土。偏執其禪,見之不圓;偏執其土,心之染漏。禪土齊修,九品優游,禪土齊蠲,彌陀現前。無量壽佛,不帶名言。

示顧鏡滄居士

寵辱鏡中花,恩情水上燄,爾今識破渠,惟道能堪羨。急早做工夫,從緣恁麼薦。孤明絕意想,個裏常時現。驀忽露真機,虛空解掣電。

示(魏淨玉閔淨道)二居士

自心本無瑕,貪嗔癡有染,揮除這三毒,急早尋方便。看個趙州無,工夫急如箭,閒忙動靜間,要打成一片。時中露裸裸,未嘗掛絲線。捉敗老趙州,方知

猜你喜欢
  圆通讷禅师·惠洪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之上)(论本第七十四至七十五)·遁伦
  宗镜录卷第十三·延寿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四·佚名
  法海观澜卷第五·智旭
  新华严经论 第十四卷·李通玄
  摄大乘论本卷中·无著
  卷第一百二十二·佚名
  罗湖野录上·晓莹
  今日之中国佛教序·太虚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七卷·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十·佚名
  四无畏品第二十·佚名
  卷第二十一·昙噩
  拘尸那与涅槃·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梦鹤轩梅澥诗钞卷四·缪公恩

    沈阳缪公恩立庄 除日得三弟公伟书知暂知瓯宁县事值有海盗蔡牵朱濆之警 春雪 夜坐怀旧 春夜漫吟 独坐感怀 村中 行路谣 送叶逸林南归写兰于扇赠之 柬金尚诸君 学课官生作 自遣 哭林翁四首 官学斋

  • 卷六·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六       休寜孙默编宋琬二乡亭词上莱阳宋荔裳先生以文章名海内久矣乃人称其登临讌集之暇好为小词甫脱藁辄为好事袖去尚书红杏郎中花影之句恒津津人

  • 卷十 茕斋歌诗二十九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十茕斋歌诗二十九首 赠 三 ○ 赠张相镐二首 神器难窃弄,天狼窥紫宸。六龙迁白日,四海暗胡尘。&hellip;&hellip; ○ 赠闾丘宿松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夫

  • 提要·马臻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霞外诗集       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按霞外诗集十卷元道士马臻撰臻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人仇远序是集称其隐约西湖之滨士大夫慕与之交不过习清虚谈淡泊无一言及势力声利龚开

  • ●卷中·皇甫谧

      ○汉阴丈人  汉阴丈人者,楚人也。子贡适楚,过汉阴,见丈人为囿,入井抱瓮而灌,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ldquo;有机於此,后重前轻,挈水若抽,其名为槔,用力寡而见功多。&rdquo;丈人作色而笑曰:&ldquo;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

  • 第三十二回 诛逆登基羊后专宠 乘衅独立石勒称王·蔡东藩

      却说刘粲为刘聪长子,少时却也聪隽,具文武才。自得为宰相后,威福自专,远忠贤,近奸佞,任情严刻,拒谏饰非;好兴宫室,罗列妾媵,相国府仿佛紫宫。及继承大位,毫无戚容。聪后靳月华,得尊为皇太后,樊氏号弘道皇后,宣氏号弘德皇后,王氏

  • 第三章荆公之时代(下)·梁启超

    荆公所处之时势,虽极艰钜,然以其不世出之才,遭遇大有为之主,其于拨乱世反诸正也,宜若反手然。顾其成就不能如其所期者,何也?则朋党累之也。宋之党祸,盛于荆公以后,而实远滥觞于荆公以前,是不可不追论之。政党之为物,产于政治进化

  • ●扬州城守纪略·韩菼

    桐城戴田有着宏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大兵破扬州,督师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史可法死之。史公字道邻,顺天大兴人。始为西安府推官有声,历迁安庐兵备副使,升巡抚;丁母忧。服阕,起总督漕运,巡抚淮扬。久之,拜南京兵部尚书。当是时,贼

  •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佚名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初六日,孙杜棱,达拉海德叻克依纳玛西奇,土谢图额驸兄之子拉巴希喜、孔果尔老人之子穆寨达赖楚呼尔、达赖楚呼尔兄之子达西、海萨台吉、吉穆布木布楚呼尔、古鲁、哈坦巴图鲁等诸蒙古贝勒,及我汗诸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三 我离开了家族·溥仪

    为什么把我和家族分开?我到很晚才明白过来,这在我的改造中,实在是个极其重要的步骤,可是在当时,我却把这看做是共产党跟我势不两立的举动。我认为这是要向我的家族调查我过去的行为,以便对我进行审判。 我被捕之后,在苏联

  • 附录一 台湾东部碑志·佚名

    新建埤南天后宫碑记新建埤南天后宫捐题碑记(甲)新建埤南天后宫捐题碑记(乙)埤南天后宫置产碑记.新建埤南天后宫碑记(光绪十七年)国朝敕封天上圣母,由来旧矣。神灵显应,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纬地,固无往不在,亘古为昭者也。俎豆馨

  • 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一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宴礼宴有大宴中宴常宴小宴洪武永乐间两定礼少异而乐半不同至嘉靖间有宫殿落成书成之宴今具列之而历朝各例附于後大宴仪【中宴

  • 遇不遇第二十四·佚名

    贤有常质,遇有常分。贤不贤,性也,遇不遇,命也。性见于人,故贤愚可定;命在于天,则否泰难期。命运应遇,危不必祸,愚不必穷;命运不遇,安不必福,贤不必达。故患齐而死生殊,德同而荣辱异者,遇不遇也。春日丽天,而隐者不照;秋霜被地,而蔽者不

  • 卷五·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五明 黄道周 撰闰月二日郡中试事尚未毕诸友恳至讲坛数辞不已因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义洪兆云琦黄介俶居祯张蔼士谨张非熊应熊张汉徴堪新下问而孟寳太文明师而逺峻人非昃与莲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一]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緣品第一   歸命一切智。   所有世俗勝義二諦本無所行.若無所行攝化有情事卽當捨離.菩薩爲開示故造   此中論.然此不同一切外道所說緣生.佛說緣

  • 唐月令注续补遗·茆泮林

    一卷。续考,一卷。茆泮林撰。茆泮林,字云水,江苏高邮人。茆泮林在刊行《唐月令注》之后,又取《内经》王冰注,校其异同,别纸录出,以补《唐月令注》之遗。凡经文及注中小有差异者,皆载录之,以备参考。续考,则为辨明字体,称其多出

  •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

    十四卷。近人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一生勤于着述,主要着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戊戌奏稿》《康南海先生诗集》等。此书大旨谓东汉以后所讲习之经,皆刘歆伪造。因刘歆作过王莽新朝大臣,故斥其

  • 大智度论·龙树

    佛教论书。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释论》,亦译《摩诃般若释论》。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传说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00卷。卷首所载僧叡之序称:“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