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三十二

 

  卷532_1 【江上燕别(一作赵嘏诗,题作汾上宴别)】许浑

  云物如故乡,山川异岐路。年来未归客,马上春欲暮。

  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

  卷532_2 【卜居招书侣】许浑

  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世途行处见,人事病来疏。

  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

  卷532_3 【西山草堂】许浑

  何处少人事,西山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

  浚岭有朝雨,北窗生夜凉。从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卷532_4 【赠隐者】许浑

  回报隐居士,莫愁山兴阑。求人颜色尽,知道性情宽。

  信谱弹琴误,缘崖劚药难。东皋亦自给,殊愧远相安。

  卷532_5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许浑

  谿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卷532_6 【寄小弟】许浑

  江城红叶尽,旅思复凄伤。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南望空垂泪,天边雁一行。

  卷532_7 【秋日】许浑

  有计自安业,秋风罢苦吟。买山兼种竹,对客更弹琴。

  烟起药园晚,杵声松院深。闲眠得真性,惆怅旧时心。

  卷532_8 【石池】许浑

  通竹引泉脉,泓澄潋石盆。惊鱼翻藻叶,浴鸟上松根。

  残月留山影,高风耗水痕。谁家秋洗药,来往自开门。

  卷532_9 【留题李侍御书斋】许浑

  昔话平生志,高斋曾见留。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

  独立千峰晓,频来一叶秋。鸡鸣应有处,不觉泪空流。

  卷532_10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御】许浑

  夜程何处宿,山叠树层层。孤馆闭秋雨,空堂停曙灯。

  歌惭渔浦客,诗学雁门僧。此意无人识,明朝见李膺。

  卷532_11 【紫藤】许浑

  绿萝萦数匝,本在草堂间。秋色寄高树,昼阴笼远山。

  移花疏处种,劚药困时攀。日暮微风起,难寻旧径还。

  卷532_12 【暝投灵智寺渡谿不得,却取沿江路往】许浑

  双岩泻一川,回马断桥前。古庙阴风地,寒钟暮雨天。

  沙虚留虎迹,水滑带龙涎。却下临江路,潮深无渡船。

  卷532_13 【下第归蒲城墅居】许浑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卷532_30 【怀政禅师院】许浑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

  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莫讶频来此,修身欲到僧。

  卷532_31 【秋夕有怀】许浑

  念远坐西阁,华池涵月凉。书回秋欲尽,酒醒夜初长。

  露白莲衣浅,风清蕙带香。前年此佳景,兰棹醉横塘。

  卷532_32 【秋霁寄远】许浑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卷532_33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许浑

  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卷532_34 【惜春】许浑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可能留少年。

  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卷532_35 【题愁】许浑

  聚散竟无形,回肠百结成。古今销不得,离别觉潜生。

  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卷532_36 【鸳鸯】许浑

  两两戏沙汀,长疑画不成。锦机争织样,歌曲爱呼名。

  好□顾栖息,堪怜泛浅清。凫鸥皆尔类,唯羡独含情。

  卷532_37 【闻雁】许浑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犹赊。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卷532_38 【不寝】许浑

  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

  世事应难尽,营生卒未休。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卷532_39 【宿东横山(一作东横小濑)】许浑

  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

  猕猴垂弱蔓,鹳鹤睡横槎。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

  卷532_40 【早行】许浑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闻鸡凭早晏,占斗认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卷532_41 【陪郑史君泛舟晚归】许浑

  南郭望归处,郡楼高卷帘。平桥低皂盖,曲岸转彤襜。

  江晚笙歌促,山晴鼓角严。羊公莫先醉,清晓月纤纤。

  卷532_42 【酬殷尧藩】许浑

  相如愧许询,寥落向溪滨。竹马儿犹小,荆钗妇惯贫。

  独愁忧过日,多病不如人。莫怪青袍选,长安隐旧春。

  卷532_43 【赠迁客】许浑

  无机还得罪,直道不伤情。微雨昏山色,疏笼闭鹤声。

  闲居多野客,高枕见江城。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卷532_44 【征西旧卒】许浑

  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力尽边城难,功加上将恩。

  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自说轻生处,金疮有旧痕。

  卷532_45 【南陵留别段氏兄弟】许浑

  不知身老大,犹似旧时狂。为酒游山县,留诗遍草堂。

  归期秋未尽,离恨日偏长。更羡君兄弟,参差雁一行。

  卷532_46 【旅中别侄暐】许浑

  相见又南北,中宵泪满襟。旅游知世薄,贫别觉情深。

  歌管一尊酒,山川万里心。此身多在路,休诵异乡吟。

  卷532_47 【松江渡送人(一作松江怀古)】许浑

  故国今何在,扁舟竟不归。云移山漠漠,江阔树依依。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此时兼送客,凭槛欲沾衣。

  卷532_48 【过鲍溶宅有感】许浑

  寥落故人宅,重来身已亡。古苔残墨沼,深竹旧书堂。

  秋色馆池静,雨声云木凉。无因展交道,日暮倍心伤。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九·彭定求
  黄右曹·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八·曾国藩
  唐诗三百首卷十七言绝句·蘅塘退士
  第二十九出·李开先
  楔子·佚名
  明纪弹词注卷之下·杨慎
  莲子居词话卷之四·吴衡照
  《词综》(卷三)·朱彝尊
  四集卷四十七·乾隆
  二集卷七十一·乾隆
  卷十二·佚名
  卷140 ·佚名
  卷29 ·佚名
  御选明诗卷二十七·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1 ·佚名

    陈允平 城西杨梅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陈允平 酬同志 风光易销歇,尊□足闲

  • 卷二百四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十二食物总类五言古防食          【宋】孔平仲学宫不置酒相聚惟一饭公家事何多客至日巳晚乗饥骋大嚼美恶寜复拣仆夫无所余顾我色不满泼茶旋煎汤就火自烘盏从容共谈

  • 附录·虞堪

    虞堪字克用一字胜伯宋丞相允文诸孙也后家长洲隠居行义不乐仕进家藏书甚富多手自编缉其为诗清顺则丽间写山水亦有思致雅重先世手泽闻有雍公遗文虽千里外必购得之乃巳其从祖伯生遗稿亦堪所编今刻吴中(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

  • 卷二百八十九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起神宗元豐元年二月盡是年三月   夏四月乙巳,詔翰林醫官院選醫學二人,馳驛給券,往修閉決河所。以上批「塞河役眾,闕醫治疾」故也。   知諫院蔡確既被旨同御史臺按潘開獄,遂收大理寺詳斷官竇苹、周孝恭等,枷縛暴於日

  • ◎食货五·徐天麟

    ○大司农钱(都内钱附)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腐败而不可食。(食货志,按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都内令丞。)(查前汉书食货志“武帝之初”应改作“汉阉至武帝之初”再版者)山海

  •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九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叶宗人传·张廷玉

    叶宗人,字宗行,松江府华亭人。永乐年间,尚书夏原吉在东南地区治水,宗人上书请疏浚范家港,引浦水入海,禁止沿海居民筑坝阻遏其流。成祖命他到原吉那里效力。竣工后,由于夏原吉的荐举而授钱塘知县。钱塘县为浙江省会所在地,徭役

  • 卷二百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五人物志九十五忠义传七【满洲八旗七康熙十五年至十六年共一百五十一人】爱图爱图满洲镶黄旗人姓勒第氏世居黑龙江康熙十三年以前锋校随定远平

  • 卷一 理气上·黎靖德

      ◎太极天地上   问:"太极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个浑成之物,是天地万物之理总名否?"曰:"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

  • 明本释卷中·刘荀

    (宋)刘荀撰正名分者为政之本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范太史曰政者治天下之法度也胡衡麓曰夫政者凡纪纲法度举错因革维持社稷康保人民者是也有司所掌笾豆出纳簿书期会文为之末者耳夫政与事相须以成者也周礼

  • 卷三百一·佚名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於布施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於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 改善人心的大乘渐教·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嘉定佛学社讲──一、昔今教化之异宜  佛法之教有大小,行有顿渐,为逗众生之机宜而说;契机方能流行,契理方不乖旨,所以应机随宜而说,方足以显佛法之圆妙。佛法之诸法实相,虽周遍常住,而契机之说,确有时代性的

  • 彰所知论序·佚名

        元正奉大夫同知行宣政院事廉复撰  夫出三界者惟佛。佛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悯化群生。此亘古不磨之善也。大元帝师。洞彻三乘。性行如春。仁而穆穆不可量。裕皇潜邸。久知师之正传。敬诣请师敷教于躬。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八·净挺

    弟子智淙智橒编侍者智淙辈请说行脚师云余年四十六始出俗其先溷尘埃中遭乱去为贾年三十举明经求死不得绝意仕进以白衣从愚庵老人游四十受大法迟迟剃染父母在未尝以身离左右也余钱塘人姓徐氏初号逸亭居士字世臣有逸亭十

  • 洛阳名园记·李格非

    宫苑志。北宋李廌撰。一卷。廌字格非,号文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中年绝意进取,著有《济南集》。此篇于元祐后卜居洛阳时成书,四千余字,记事止于元祐中。选择富郑公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环溪、刘氏园、丛春园、天王院

  • 过庭录·范公偁

    宋代笔记。宋范公偁撰。有《稗海》本、 《说郛》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以后者为常见。 《四库全书总目》说: “其书多述祖德,皆绍兴丁卯、戊辰间闻之其父,故命曰‘过庭’。”书中对其祖先

  • 诸法无行经·佚名

    梵名Sarva -dhar=ma^pravr!tti-nirdes/a 。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阐说诸法之实相,原无善恶等分别。同本之异译,有隋代阇那崛多译之诸法本无经三卷、宋代绍德等译之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皆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