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休宾传

刘休宾,字处干,本来是平原人。祖父刘昶,随从慕容德渡过黄河,家居于北海的都昌县。父亲刘奉伯,刘裕时任北海太守。刘休宾年少时喜爱读书,颇有文才,兄弟六人,刘乘民、刘延和等在当时都颇有声誉。

刘休宾任刘..的虎贲中郎将,不久迁任幽州刺史,镇守梁邹。及至慕容白曜率领大军到达升城的时候,派人游说刘休宾,令其归降,刘休宾不肯答应。刘..的龙骧将军崔灵延、代理渤海郡守房灵建等数十家都来到梁邹,共同推举刘休宾为征虏将军、兖州刺史。刚好刘..派遣使者前来授予刘休宾为辅国将军、兖州刺史。刘休宾之妻,是崔邪利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字文晔。崔氏原先就已回到鲁郡省亲,崔邪利降魏以后,刘文晔母子就同他一道来到魏国。到这时,慕容白曜写信请崔氏与刘文晔前来,他们母子到来之后,慕容白曜就把这个消息告知刘休宾,又在北海扣押了刘延和的妻儿,把他们送到梁邹,在城下来回走动让刘休宾看见。刘休宾回答慕容白曜,许诺如果历城投降,他就立即归顺,又秘密派兼主簿尹文达去历城,观察魏军的形势。

尹文达去见慕容白曜,诈称听说王亲来境内,因而前来恭候。尹文达私下里对慕容白曜说:“刘休宾父子兄弟,领辖许多州郡,如果他现在识时务知时机,就会束手归附魏国,不知你这位贤明之王对他们如何叙位加赏?”慕容白曜说道:“刘休宾出任南朝,得到如此的官位与宠信,如今假若不劳兵动甲,望风而降的话,不但能升官富贵,还要送回他的妻儿。刘休宾纵令不怕我军围攻他的梁邹城,难道就不怜惜他的妻儿吗!他的妻儿现在就在升城,你可以亲自去见他们。”尹文达于是到了升城,见到了刘休宾的妻儿。刘文晔趴在尹文达身上,号啕痛哭,剪下自己的指甲和头发作为信物交给尹文达。尹文达返回时,又经过慕容白曜屯驻之地,同他订立誓约而去。慕容白曜对他说:“你是刘休宾的耳目心腹,亲自见到了他的妻子,又了解我军部队有多少,你回去后同他好好商议,自求多福。”尹文达返回后去见刘休宾,拿出他妻儿的指甲和头发,并告知慕容白曜所说的魏军形势,对刘休宾说:“升城已经失败,历城早晚也会被攻破,你要早早谋划归降的事。”刘休宾抚摸着妻儿的指甲头发流泪说:“妻儿阻隔在异地,谁能不怜惜悲悯呢?我蒙受南朝的厚恩,受托于边境重任,如果因顾惜妻子儿女而去投降,这难道是为臣者的节义吗!”然而他又秘密同他哥哥之子刘闻慰商议投降之计。刘闻慰说:“这事可能是尹文达有意诳骗欺诈。魏国多年来侵犯抄掠,难道还有这么多的军队吗?我们只能安抚强兵,严加防卫,小城地势险要可以固守,为什么要心生忧怯,在敌人面前表现虚弱呢。”

刘休宾又对尹文达说:“你不要害怕危险和劳苦,再为我往返一次,好好观察对方的形势。”于是派尹文达偷偷从小路出城,令他与慕容白曜约好日期,许诺届时前往归降。尹文达到来之后,慕容白曜大喜道:“不但刘休宾父子可以蒙受恩荣,梁邹城内的贤者豪士,也能够因人而授任官职。你就作为梁邹城的戍主。”慕容白曜以酒洒地,面对山河盟誓说:“我若有负于刘休宾,就叫我三军覆没!”起初,慕容白曜上表取要刘休宾妻儿的时候,显祖由于崔道固已经叛降,诏令授予刘休宾为持节、平南将军、冀州刺史、平原公。到了这时,慕容白曜就把皇帝的诏策交付给尹文达。尹文达回到梁邹,对刘休宾说:“慕容白曜信誓旦旦,你可以趁早作出决断,恐怕等到他攻下城池,后悔就来不及了。”刘休宾于是告诉他的兄子刘闻慰说:“事情的势态已经知道了,你快些写好降书。”刘闻慰沉默疑虑,固执而不肯写,于是就未具写文书条款。

慕容白曜不久就派著作佐郎许赤虎晚上去到梁邹城南门下,告诉城楼上的人说:“你去对刘休宾说,为什么派尹文达一再来造访慕容仆射,答应送交降书,归诚于我魏国,竟然言而无信,违期不来!”于是门上的人大声向城内传告,城中人全都知道了,就互相维系保持,想要投降也办不到,人们都说:“刘休宾父子两人,要把我们城内的人去交换荣显的地位。”不久梁邹城受到围逼,经过一冬一春。直到历城投降以后,慕容白曜派崔道固之子崔景业与刘文晔一起去到城下。刘休宾知道崔道固已经投降,便出城请命归降。慕容白曜遣送刘休宾和城中素有名望的十余人,全都到代都作为门客。直到朝廷设立平齐郡,就把梁邹之民置为怀宁县,以刘休宾为县令。刘休宾死于延兴二年(472)。

猜你喜欢
  卷四十 漢紀三十二·司马光
  卷三·陆以湉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卷之四·佚名
  卷三十四·叶盛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纪昀
  八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应禁各书并请再行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佚名
  三四七 军机大臣奏进呈江西陕西解来应毁书籍片·佚名
  陈与义传·脱脱
  第四节 玛志尼、加里波的之亡命·梁启超
  卷十九·黄训
  卷二百二十三下·雍正
  卷五十八·雍正
  卷06·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责媒退聘·佚名

    (丑)手捧槟榔入后厅,听见哑娘叹气声。闲言野语相怪及,那卜有情也无情。请哑娘食槟榔。(旦上介丑)哑娘,万福。(旦)无人通提椅乞你坐。阮昨暮日使益春来共你说,你即故意力礼聘送来,是乜道理?(丑)前日使益春来共婆仔说,婆

  • 卷四百十一 列传一百九十八·赵尔巽

      李鸿章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父文安,刑部郎中。其先本许姓。鸿章,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从曾国藩游,讲求经世之学。洪秀全据金陵,侍郎吕贤基为安徽团练大臣,奏鸿章自助。咸丰三年,庐州陷,鸿章建议先

  • 卷一百一·毕沅

      ◎宋纪一百一 ∷起著雍涒滩正月,尽五月,凡五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   春,正月,丙戌朔,帝在扬州。   丁亥,诏录两河流亡吏士。又于沿河给官田、牛、种,以居流

  • 卷四十一 至道三年(丁酉,997)·李焘

      起太宗至道三年正月盡是年八月   春正月丙子,以戶部侍郎溫仲舒、禮部侍郎王化基並參知政事,給事中李惟清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張洎罷為刑部侍郎。   化基寬中有度量,所在僚屬,或慢於禮者,不以介意。前知杭州,掌書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七月乙酉朔孟秋时享太庙遣官恭代分献○升大理寺左少卿牛应元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升通政司右通政王永光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南京兵部尚书孙矿以水灾自劾乞免得旨慰留○起原任都察院右副

  • 续只麈谭卷下·胡承谱

    拆道字乾隆庚戍万寿恩科进士一百零二名江南三十名安徽中十名会元朱文翰徽州歙县人大儿先声与中三十九名先是未揭晓时同人集翟公树编修寓斋公树出一道字问安徽进士可中几名先声大言曰定中十名且得会元而自身亦应与焉同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下·袁枢

    宋 袁枢 撰黄巾之乱汉灵帝光和六年 初钜鹿张角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呪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游四方转相诳诱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

  • 史记疑问卷上·邵泰衢

    钦天监左监副邵泰衢撰焚书以后古史无征幸迁之记得以传述史通谓其多杂旧闻时采异说或违经与理不符互见瑕瑜每竒豪富致使愚者讹雅人遗诮不可谓非白圭之玷也班氏曰甚多疏略或有抵牾先黄老退处士羞贫贱其是非颇谬于圣

  • 仆散端传·脱脱

    仆散端本名七斤,中都路火鲁虎必剌猛安人。事奉父母孝顺,被选拔充任护卫,授职太子仆正、滕王府长史、宿直将军、邳州刺史、尚厩局副使、右卫将军。章宗即位,转任左卫。章宗去隆庆宫接受群臣朝见,护卫花狗拦截车驾呈上自己的

  • 卷二百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五明 杨士奇等 撰听言宋徽宗即位初左正言曾肇乞旌赏直言疏曰臣伏见陛下发德音下明诏使人直言无有所讳此尧稽衆舜好问之盛德先王立谤木谏鼓诗人询于刍荛之谊也天下甚幸臣切以谓陛下恻

  • 大学翼真卷六·胡渭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天下之道二善与恶而已矣然揆厥所元而循其次第则善者天命所赋之本然恶者物欲所生之邪秽也是以人之常性莫不有善而无恶其本心莫不好善而恶恶然既有是形

  • 大智若愚的颜回·孔子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发:发挥 【译文】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贝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二·周祖谟

    □,(错眇反。)嫽,(洛夭反。)好也。青徐海岱之间曰□,或谓之嫽。(今通呼小姣洁喜好者为嫽□。)好,凡通语也。朦,(忙红反。)厖,(鸱□。)丰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大貌谓之朦,或谓之厖;丰,其通语也。赵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谓之丰人。燕记

  • 第四章 26·辜鸿铭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游)说:“在为国君效力的时候,如果不断地指出国君的错误,必然导致遭到羞辱;如果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朋友,这样必定会同朋友疏远。”

  • 谷风·佚名

    --堡垒最容易从外部攻破【原文】习习谷风(1),以阴以雨。黾勉同心(2),不宜有怒。采葑采菲(3),无以下体(4)。德音莫违(5),及尔同死。行道迟迟(6),中心有违(7)。不远伊迩(8),薄送我畿(9)。谁谓茶苦(10),其甘如荠(

  • 附授长儿仪礼跋·李光坡

    附授长儿仪礼跋仪礼十有七篇依古经录出其断节分注则本之信斋杨先生夫其辨寝庙之四方位名吉凶之尊卑节级拜兴之繁省体名肉物之贵贱馔设之隂阳呜呼小子来前若是其杂也抑小而非大也而深察之非节欲强力者不足以终其事非心

  • 中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七三)中阿含长寿王品天经第二(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枝提瘦。在水渚林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本未得觉无上正真道时。而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