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章 论美国

我之成为一个超然独立的批评家,是从我给英文刊物《中国评论》的“小评论”专栏(Little Critic)写稿开始,我既不是个国民党党员,那时我又不拥护蒋先生,有时写的批评文字苛酷无情。小心谨慎的批评家为讨人人高兴而所不敢言者,我却敢写。同时,我创出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的秘诀就是把读者引为知己,向他说真心话,就犹如对老朋友畅所欲言毫不避讳什么一样。所有我写的书都有这个特点,自有其魔力。这种风格能使读者跟自己接近。

如果时机需要,我有直言无隐的习惯。民国十九年,丹麦王储将到南京访问。有一带穷人住的破房子,这位贵宾必须从那儿经过。南京的刘市长慌忙之下,要把那些破烂房子拆除,否则围起来,却不在别处为那些穷苦农人提供栖身之处,这样,贵宾就好像神仙一样驾一阵清风一直到达南京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了。这件事,没有人在乎,也没有人注意。我在《中国评论》上呼吁大家要想到穷人在寒风苦雨中的苦难。这篇文字触怒了当时给予这本杂志津贴的机关,怪我居然敢揭露其不仁民爱物之德政。此本刊物的经理人(K. P. Chu)立刻坐夜车赶往道歉,答应此后绝对身为良民,以国家利益为前提。

这若比起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北洋政府的屠杀学生,则又微不足道了。北洋的段祺瑞执政府,在准许游行示威的学生进入北京铁狮子胡同的执政府的大门之后,由当时教育总长章士钊下命令,执政府的卫士挥动七节钢鞭把学生打倒在地。

我当时在场。各学校伤亡的学生都用洋车运走,头和身上血迹斑斑,一连串的洋车在东直门大街排成了一大行,我以女子师范大学的教务长身份到现场时,我看见两口棺材,里头装的是我们学校的两个学生。北洋政府真的考虑周到,居然还没忘记给他们打死的学生预先准备棺材。这种残忍的行动,在美国任何城市,都足以引起暴动的。第二天,在九个大学学院校长的会议席上,五个校长赞成支持北洋政府当局,四个打算表示以温和的态度向政府抗议。

那九个大专院校,因为是向北洋政府领经费,所以不宜于提出抗议,有人这样推断,不知算不算理由。遇到这种情形,我在《语丝》上肆无忌惮的说了话。

《中国评论》这份英文杂志得到赛珍珠的注意。在她和理查德·华尔舍(Richard J. Walsh)环游世界时,她催我赶快把我的第一部书《吾国与吾民》写出来,这本书一出版,立刻成了美国的畅销书,也建立了我在美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这本书在美国的畅销书目上成了第一本,其地位可谓空前的显要。Clifton Fadiman主编的《纽约人》(New Yorker),因为对本书评论稍迟,赶紧向读者道歉。在后来的版本中,我把认真痛论中国问题取消,改为评论中日战争的爆发,这是极为读者所需要的。

……那时在反共战斗中,我是唯一为蒋中正先生效力的。当时我把喉咙都喊哑了。那是“戴维斯和塞维斯”(Davis and Sorvice)和史迪威时期。那时史迪威来到中国,犹如到印度去对一个印度酋长作战一样。史迪威这个人粗暴而傲慢。他要求在湖南控制人力而自己充任超级统帅时,实在超出了他的权限。蒋委员长要求美国政府撤换他。

因为有美国力量为后盾,史迪威就像个独裁暴君一样,他不是来帮助中国,他是来破坏中美的团结。他把枪炮和弹药全留给共产党用。倘若他很有效的克尽其职责,就像罗斯福总统派油轮到开罗去援助蒙哥马利一样,结果会大不相同吧?当然他有他的理由——根据他对民主的意见。不论怎么说,一国的使者企图干涉另一国的内政,我对这个深为气愤。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不赞成韩国的李承晚总统,于是根据美国所谓的“民主”,便将他推翻。美国中央情报局不赞成越南的吴廷炎,又根据所谓美国式的“民主”而把他推翻。美国中央情报局推翻了越南的吴廷炎政府,还企图枪杀吴廷炎和他的政党。结果如何,是有目共睹的。史迪威之帮助中国共产党,根据他所称的美国式的“民主”,也正是他的职责。……无论如何,美国派到中国来的应当是个外交家,不要派个粗野的庄稼汉,要派一个中国人认为具有绅士风度的人来。

民国三十三年,我问军政部长何应钦在过去几年史迪威给了中国什么,他的回答是,只有够装备一个师的枪弹而已。在民国三十三年,我看见中国的驴由中国西北甘肃玉泉的油田,驮着宝贵的石油到西南的昆明,我真要为中国哭起来。何应钦胸怀愤怒,我也颇有同感。

史迪威的外交政策,只是赞同把“戴维斯和塞维斯”的报告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极力称赞。参议员Judd告诉我,他曾经到过中国,他带回五份报告,都是对中国共产党有利的,而没有对蒋先生有利的,他把这些文件给美国大使馆看。大使馆的人只对共产党的友人才伸出友善的手。在这种情形之下,蒋先生一年之内完成了滇缅公路,那是美国政府估计要三年才能完成的。布鲁克·阿金森(Brooks Atkinson)同史迪威返回美国时,竟宣称蒋先生对抗日没有兴趣,只是对打共产党有兴趣。

这是第一个错误。第二个最严重的错误是,苏俄在原子弹轰炸广岛三天之后参战,中国共产党企图进入东北接受日本在东北留下的战利品。中央军把进入东北的门户张家口封闭了。当时,在中央政府军与共产党军队之间有一个暂停火的协定。马歇尔命令中央政府军自张家口撤退。此后,共产党军队进入东北的路因而畅通。这一步之差,对以后的影响实在太大。共军部队去时带的是大口径的短枪,后来却有了全新的大炮做攻击之用。马歇尔只是使共产党军队乘机集中起来。马歇尔将军被国共双方的战事弄得心烦意乱,铩羽而归,希望中国出现一个崭新的第三势力领导中国。他真是和童稚一样天真,竟认为那是可能的事。他原先希望把国共双方的军队混而为一,却不知道中央政府已然把共军编入政府军有年共同抗战了,所以才有新编“第十八路军”的番号。

有一个对我中伤的谣言,在同情共产党的一派人之间流传。我写的书一直本本都成功而畅销,但是到民国三十三年我的《枕戈待旦》(The Vigil of a Nation)出版,情形有了改变。自由主义者对我突然冷落。传言何应钦付给了我两万美金。这谣言是我听见赛珍珠,J. J. Singh,史沫特莱三个人说的。在纽约市政厅的集会上,史沫特莱在大众之前提到这件事,我立刻质问她,要求她当众再公开说明。福尔曼(Foreman)到云南游历了三个月,于是自命是中国通。他问我:“林先生,你到过云南吗?”我说:“没有。可是共产党这些年一直在中国,我这些年一直和他们打交道。我记得他们在长沙的所做所为。”在会场上,史沫特莱有意不再提这件事。我敢说,我在蒋委员长侍从室那些年,只是挂了个名儿,我并没向中央政府拿过一文钱;只是为拿护照方便一点儿而已。

我在自由中国漫游一番,回到美国,当时的情形,我自然明白。我一回去,在广播电台上我说:“现在在重庆的那批人,正是以前在南京的那批人,他们正在掳胳膊,挽袖子,为现代的中国而奋斗。”第二天,我接到我的出版商理查德·华尔舍(Richard J. Walsh)一个严厉的警告,告诉我不可以,也不应当再说那样的话。我当时不利的环境是可想而知的。我只是把那件事看做是一场失利的战役,我只是战场上的一名伤兵,对这事并不很放在心上。

我们这个时代的几个杰出的作家是:

托玛斯·曼(Thomas Mann)。他由日内瓦回来之后,我在纽约的国际笔会上遇见过他。他说英文,他的英文是复杂的德文结构,没法儿听,也没法儿懂。当时还有Eve Curie和另外几个人,大家一同在讲演人的台子上。我讲的是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他在世之时各县就给他立生祠。在与赛珍珠同坐的台子上,有一个客人问我:“太监是什么?”

我和Carl Van Doren也见过多次,他对我很和善。他的妻子Irita,后来与Wendell Wilkie相交往,还有他哥哥Mark Van Doren(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都是我很好的朋友。我最喜爱活泼愉快斯文典雅的学者Irwin Ed-man,他是美国的哲学家,他的英文极为简练。他搜集了些很长的留声机片子,那是他业余的嗜好。

罗素,虽然年事已高,还机敏灵活,目光闪亮。我记得是在朋友的公寓住宅里遇见他的。不幸的是,他娶了一个美国菲列得尔菲亚城的小姐(大概是他第三个,也许是第四个妻子),这位妻子太以她的“爵士罗素”为荣而时时炫耀。每逢说话,她就一个人包办。很多朋友愿向罗素提问题,这位太太便插嘴代答。大家感到兴趣的是听罗素说话,没人喜欢听她的。所以朋友们见面也是人人感到失望。

在Knopf Sartre夫人的公寓住宅里和萨特(J. P. Sartre)相见,也是件新鲜事。萨特坐在一把椅子里,我们大家都坐在地板上。我们大家都很轻松。他的英文说得很好。他的措词用字极其精确,犀利而动人,但是有时他会前言不搭后语。我能想象到他在Raspail大道,一边喝咖啡,一边和许多崇拜他的“自觉存在论派”的小姐们闲话的神情。这些自觉存在论者创始了不擦口红不抹粉的时尚。这种时尚后来被观光的嬉皮游客所采取,就成了美国现代文化的特色。他们认为万事不如在佛罗伦斯(Horence)或是在罗马仰身而卧,或是伏卧在地,阻碍通往大教堂的道路,使人无法通过。

萨特否认人生有何意义,但却力言我们为何而生活,以何为目的,全由我们自己决定。他的主张也不完全是否定一切。

由于赛珍珠和她丈夫理查德·华尔舍,我才写成并且出版了我的《吾国与吾民》(My try and My People),这本书之推广销售也是仰赖他们夫妇。我们常到他们宾夕法尼亚州的家去探望。我太太翠凤往往用国语和赛珍珠交谈,告诉她中国过去的事情。赛珍珠把《水浒传》翻成英文时,并不是看着原书英译,而是听别人读给她,而边听边译的,这种译法我很佩服。就像林琴南不通英文,译司哥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传》和《天方夜谭》时的情形一样。赛珍珠对收养美国父亲韩国母亲生的孩子,很感兴趣,后来又收养印度婴儿。她有一个农场养牛。收养婴儿与扣减所得税有关系。

赛珍珠懂中国话,说得也流利,她父亲曾在中国做传教士,她是随同她父亲Knickerbocker在中国生活,先是在安徽,后来到南京,她算是在中国长大的。后来她嫁给Lossing Buck教授,所以她对中国老百姓和中国的风俗,还有相当的了解。但是我发明中文打字机,用了我十万多美金,我穷到分文不名。我必须要借钱度日,那时我看见了人情的改变,世态的炎凉。人对我不那么殷勤有礼了。在那种情形下,我看穿了一个美国人。后来,我要到南洋大学去做校长,给赛珍珠的丈夫打了一个电报,告诉他我将离美去就新职。他连麻烦一下回个电报也不肯。我二人的交情可以说情断义尽了。我决定就此绝交。那是在我出版了抗战游记《枕戈待旦》(The Vgil of a Nation)之后。在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向我接洽,说我写什么他们都愿出版之时,赛珍珠这位丈夫正在出版我的《朱门》(Vermilion Gate)。我断了二十年的交情,写出了小说《奇岛》(The Ued Island),这出乎每个人的意料。在外国我出书,John Day出版公司一般都是保持百分之五十,但经朋友Hank Holzer夫妇帮助,我把一切权利都收了回来。有一次赛珍珠去看我,其实主要是看我何以度日,我们的友情没再恢复。

赛珍珠急于和共产党搭线,好和别人共同“前进”,她从未到台湾来过,我想台湾也不欢迎她。在一九七二年,她想办护照前往中国大陆去看看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但是共产党政权知道她若与中国农民交谈,会对中国大陆了解得太多,拒绝她前往。此后不久她就去世了。赛珍珠毕竟还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她并不是共产党员。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列传第三十一·脱脱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王称
  北狩行录 全文·蔡鞗
  唐鉴卷八·范祖禹
  第二十二回 黎园别部·德龄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八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零七·佚名
  一○三六 军机大臣为历代帝王祀典议准后增入《大清会典》等书事致武英殿方略馆交片·佚名
  五一一 军机大臣奏贵州解到应毁书籍并再将原单呈览片·佚名
  一六三 户部为纂修日下旧闻处查明各衙门情况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卷七十六·司马迁
  祖冲之传·李延寿
  一二四、尹文考·钱穆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五·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五·魏庆之

      口 诀   三不可   危稹逢吉曰:诗不可强作,不可徒作,不可苟作。强作则无意,徒作则无益,苟作则无功。骊塘文集   八句法   方回言,学诗于前辈,得八句法: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

  • ●白石道人歌曲卷一·姜夔

    番阳姜夔尧章撰皇朝铙歌鼓吹曲十四首琴曲○皇朝铙歌鼓吹曲十四首庆元五年青龙在己亥【○按庆元五年太岁在己未】番阳民姜夔顿首上尚书臣闻铙歌者汉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其曲有朱鹭等二十二篇由汉逮隋承用不替

  • 卷二十八 【割据】·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十八 【 割据】候官陈衍辑张宪陈秀民陈基卞元亨方行刘仁本谢理王霖诸絅徐昭文郑彝张溥吴彻◆张宪宪字思廉,山阴人,别号玉笥生。张氏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有玉笥集。列朝诗集:吴亡,走杭州,寄食报国寺。旦暮手

  •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

  • ●卷三·李绛

      ○上令宣示邪人事   元和四年,王士真卒,其子承宗辄令军府事。中人承璀劝上兴师讨伐。时事人情,不愿动众,盖缘镇州四面皆叛涣之地,事同势合,必难成功。又以承璀统左右神策军,专政令诸道取节度,中外极谏,言其不可,前后二十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万历十六年正月乙酉朔 上御皇极殿受朝贺○赐三辅臣上尊珍馔○丁亥兵部覆议辽东镇武堡等处功罪总兵官李成梁参政栗在廷等优赉守堡官王承勋等提问诏从之 南京狭西道御史陈奇谋条上留都营政切要四事一明教法以储才谓武

  • 卷之七十七·佚名

      顺治十年。癸巳。秋七月。甲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乙未叙恢复广东功加巡抚广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栖凤兵部右侍郎巡抚南赣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刘武元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考授兵部主事孔自洙、

  • 卷二十二·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卷 春秋臣传卷二十二   宋 王当 撰 襄公六 卫太叔仪 太叔仪卫卿太叔文子也亦曰世叔仪十四年卫献出奔求复於甯喜许之太叔文子曰甯叔视君不如奕棋奕者举棊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

  • 列传卷第三十九 高丽史一百二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奸臣二。李仁任。○李仁任星山君兆年之孙荫补典客寺丞累迁典法摠郞。 恭愍七年拜左副承宣。 八年红贼陷义州王命仁任为西京存抚使以备之贼平

  • 提要·吴缜

    新唐书纠谬 宋 吴缜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一新唐书纠谬正史类提要(臣)等谨案新唐书纠谬二十卷宋吴缜撰镇字廷珍成都人尝以朝散郎知蜀州後历典数郡皆有惠政其着此书专以驳正新唐书之讹误凡二十门四百余事初名纠谬後改为辩证而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太常续考卷七一太常寺寺建於後府之南通政司之北坐西向东中为寅清堂堂左为博士厅右为典簿厅後为川堂川堂左右为少卿官舍後为後堂後堂左北为卿官舍後为香帛库前公亭三间北为柴库左为巡库房浇烛房右为祭器祭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三章·佚名

    是故,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着也。

  • 景公欲为晏子筑室于宫内晏子称是以远之而辞第二十三·晏婴

    景公谓晏子曰:“寡人欲朝夕见,为夫子筑室于闺内,可乎?”晏子对曰:“臣闻之,隐而显,近而结,维至贤耳。如臣者,饰其容止,以待承令,犹恐罪戾也。今君近之,是远之也,请辞。”

  • 卷三·段昌武

    <经部,诗类,段氏毛诗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三宋 段昌武 撰邶【鄘卫説附】朱曰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以及兖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纣都焉 郑曰武王克商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乃三分其地

  • 似顺论第五 处方·吕不韦

    处方原文:五曰:凡为治必先定分:君臣父子夫妇。君臣父子夫妇六者当位,则下不逾节而上不苟为矣,少不悍辟而长不简慢矣。金木异任,水火殊事,陰陽不同,其为民利一也。故异所以安同也,同所以危异也。同异之分,贵贱之别,长少之义,此先王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记·印光

    范古农居士&ldquo;舍利&rdquo;梵语,正云&ldquo;设利罗&rdquo;,华言&ldquo;灵骨&rdquo;,乃戒定慧忍行功德之所熏成者。昔释迦世尊之涅槃也,自火荼毗,碎身为五色舍利,光莹不坏,且现神变,此为佛舍利。嗣后凡有德高僧,荼毗皆有舍利

  • 白云端和尚语录卷二·守端

    舒州兴化禅院语录参学小师 处凝 编师开堂日。祝 圣白槌罢。乃云。便恁么散去。祖焰高辉了也。若也未然。不免平高就下。所以道。吾大圣人之道。不在有言。不在无言。不关有言。不关无言。只者个。赫然独耀。逈出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