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石道人歌曲卷一

番阳姜夔尧章撰

皇朝铙歌鼓吹曲十四首

琴曲

○皇朝铙歌鼓吹曲十四首

庆元五年青龙在己亥【○按庆元五年太岁在己未】番阳民姜夔顿首上尚书臣闻铙歌者汉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其曲有朱鹭等二十二篇由汉逮隋承用不替虽名数不同而乐纪罔坠各以咏歌祖宗功业唐亡铙部有柳宗元作十二篇亦弃弗录神宋受命帝绩皇烈光耀震动而逸典未举乃政和七年臣工以请上诏制用中更否扰声文罔传中兴文儒荐有拟述不丽于乐厥谊不昭臣今制曲辞十四首昧死以献臣若稽前代铙歌咸叙威武衄人之军屠人之国以得土疆乃矜厥能惟我太祖太宗真仁高宗或取或守罔匪仁术讨者弗戮执者弗刘仁融义安历数弥永故臣斯文特倡盛德其辞舒和与前作异臣又惟宋因唐度古曲坠逸鼓吹所录惟存三篇谱文乖讹因事制辞曰导引曲十二时六州歌头皆用羽调音节悲促而登封岱宗郊祀天地见庙耕耤帝后册宝发引升祔五礼殊情乐不异曲义理未究乞诏有司取臣之诗协其清浊被之箫管俾声畅辞达感藏人心永念宋德无有纪极海内称幸臣夔顿首上尚书

上帝命太祖受命也五季乱极人心戴宋太祖无心而得天下也

河之表破泽州也李筠不知天命自凭其勇不能降心以至于叛而死也

淮海浊定维扬也李重进自谓周大臣不屈于太祖作铁券以安之犹据镇叛

沅之上取湖南也湖南有难乞援于我至则拒焉我师取之

皇威畅得荆州也我师救湖南道荆州高继冲惧归其土

蜀山邃取蜀也孟昶恃其国险且结河东以拒命兵加国除

时雨霈取广南也刘鋹淫虐我师吊其民俘鋹以归

望钟山下江南也李煜乍臣乍叛势穷乃降而我师朱尝戮一人也

大哉仁吴越钱俶献其国也

讴歌归陈洪进以漳泉来献也

伐功继克河东也始太祖之伐河东誓不杀一人又哀刘氏之不祀故缓取之至太宗始得其地

帝临墉亲征契丹于澶渊也

维四叶美致治也

炎精复歌中兴也

上帝命太祖受命也五季乱极人心戴宋太祖无心而得天下也

上帝命惟皇皇俶作宋祚五王不纲陈桥之夕帝服自黄惟帝念民惟民念靖八纮一春不曰予圣璇题玉除龙路孔盖得之非心逊亦云易有弟圣贤我祚万年十世之后乃复其天

河之表破泽州也李筠不知天命自凭其勇不能降心以至于叛而死也

河之表曰上党彼耽耽踞奥壤交韔百斤不如一仁拨汗千里莫能脱身帝整其旅畴曰汝武心飞太行胆落战鼓

淮海浊定维扬也李重进自谓周大臣不屈于太祖作铁券以安之犹据镇叛

淮海浊老将戾帝心尧舜信在券外汝胡弗思与越豨辈皇威压之燕垒自碎维宋佐命维周硕臣汝独狐疑用歼厥身

沅之上取湖南也湖南有难乞援于我至则拒焉我师取之

沅之上故王都今焉在空云芜势危则嘑势谧则叛背予德心繄尔作难东届巴邱西尽九疑蛮师委伏愿还耕犂岧岧镇山火德之纪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皇威畅得荆州也我师救湖南道荆州高继冲惧归其土

皇威畅附庸詟渚宫三月春草发汉家旌旗绕城堞小臣不敢烦天威再拜敢以荆州归帝得荆州不为喜百万愁鳞濯春水

蜀山邃取蜀也孟昶恃其国险且结河东以拒命兵加国除

蜀山邃蜀主肆谓当万年不亮天意帝曰全斌汝征自秦关门不守吏啼白云帝曰光谊汝征自峡瞿唐反波助我肆伐蜀人号呼乞生于师蜀囚素衣天子怜之

时雨霈取广南也刘鋹淫虐我师吊其民俘鋹以归

时雨霈旱火绝圣人出虐政灭五岭之君盲风怪云毒蛇臻臻相其不仁南兵象陈自谓孔武有献在庙伪臣伪主降者荣之叛者生之将不若是彼死争之十伪之夷一用此道天佑烈祖仁以易暴

望钟山下江南也李煜乍臣乍叛势穷乃降而我师朱尝戮一人也

望钟山睇扬子波汤汤云靡靡主歌臣谣乐未己诏书屡呼不为起钓丝夜纬匪鲂鲤长虹西徕波可履呜呼凭陵果何恃辩士疾驰拜前陛曰臣有罪当万死帝曰盍归予宥尔我师入其都矢不践蝼蚁至今钟山云犹带仁义气

大哉仁吴越钱俶献其国也

大哉仁万世辅后皇明明监于下俶若曰亶为民封殖一姓吁不仁瞻彼日月爝火敢出震震皇皇帝命是式吏其税租府其版图尔岂固负俾民作俘维宋之仁中天建国吴山越涛卫我帝宅维俶之仁世世丽泽子孙来朝车马玉帛

讴歌归陈洪进以漳泉来献也

讴歌归兮四海一强国溃兮弱国入彼无诸兮计将安出天不震兮民不荼象齿贡兮沈水输保室家兮长娭娱

伐功继克河东也始太祖之伐河东誓不杀一人又哀刘氏之不祀故缓取之至太宗始得其地

伐功继吁以时烈祖有造太宗济之河东虽微方命再世河东虽强卒夺其帅惟汉之叶保于此都烈祖念汝乃贷未鉏一夫残生帝也不取雨露既洽河东自举河东既平九有以宁呜呼太宗继伐有声

帝临墉亲征契丹于澶渊也

帝临墉六师厉胡如云暗九地帝曰吁胡儆予准曰帝毋庸虞晋之谢胡宅夏骄弗惩薄兹野我谋臧我武扬帝在兹胡且亡椎虞机激流矢一酋仆万胡靡胜不战惟唐虞魄斯褫焚穹庐帝曰吁弃【○祠堂本作□】汝过粤明年使来贺

维四叶美致治也

维四叶圣承烈羣生熙德施浃吁嗟仁兮帝垂衣澹无为日月出照玉墀吁嗟仁兮帝乘辂六龙□神示下绎钟鼓吁嗟仁兮周八区耆以醇稼如海桑如云吁嗟仁兮

炎精复歌中兴也

炎精复天马度人汉思狄为惧洛水深深漠云阴阴维帝伤心帝心□□□□□血天地动色惟哀□□□使之□包将之矛皇基再峙有统有纪施于孙子天□帝仁□符梦灵通臻太平

○琴曲

侧商调

调弦法

古怨

泛声

侧商调

琴七弦散声具宫商角征羽者为正弄慢角清商宫调慢宫黄锺调是也加变宫变征为散声者曰侧弄侧楚侧蜀侧商是也侧商之调久亡唐人诗云侧商调里唱伊州予以此语寻之伊州大食调黄锺律法之商乃以慢角转弦取变宫变征散声此调甚流美也盖慢角乃黄锺之正侧商乃黄锺之侧它言侧者同此然非三代之声乃汉燕乐尔予既得此调因制品弦法并古怨【○祠堂本有云字】

调弦法

慢角调【慢四一晖取二弦十一晖应慢六一晖取四弦十晖应】

大弦黄锺宫二弦黄锺商

三弦黄锺角四弦黄锺变征侧

五弦黄锺羽六弦黄锺变宫侧

七弦黄锺清商

古怨

□□□□□□□□五□□七□【世巳】□□□【弓上七】□【一下分】□□□【九中】□□□日暮西山兮烟雾暗前浦将维舟兮无所追我前兮不逮怀后来兮□□□□何处屡回顾

泛声

□□□□□□□□五□□七□□□□七【一七】六五□□□□二三□正□□二□□□□二□□□□□二□□【上十】□□□□□四□四□【六九】□世事兮何据手翻覆兮云雨过金谷兮花谢委尘土悲佳人兮薄命□□□□□五六□【下七】□□六【□七】□□□□□谁为主岂不犹有春兮妾自伤兮迟暮发将素【上七】□【下八】□□□□□□【六□】□□□六七□□□□□□□□□□□欢有穷兮恨无数弦欲绝兮声苦满目江山兮泪沾屦君不见年年□□□□□□□□□汾水上兮惟秋雁飞去

白石道人歌曲卷一

猜你喜欢
  刘天迪·唐圭璋
  叶路钤·唐圭璋
  诗人主客图全文·张为
  ◆陈处士深(宁极斋稿)·顾嗣立
  永遇乐·徐志摩
  后序·郭则沄
  卷499 ·佚名
  卷8 ·佚名
  古乐府巻六·左克明
  九华诗集·陈岩
  巻四·邵浩
  卷六十五·陈焯
  卷五十二·陈焯
  御选元诗卷五十八·康熙
  杜序·顾贞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分飞·许自昌

    【一翦梅】〔生急上〕一时杀气贯长虹。纔离孤鸿。又逐飞鸿。〔作到家介〕娘子在那裏。〔旦上〕飞扬跋扈为谁雄。适骇匆匆。试问匆匆。相公。你为甚么慌慌张张的走将回来。〔生〕我新娶的那阎婆息。今早留住了

  • 卷七 五十首·赵崇祚

    顾敻 三十七首浣溪沙八首 酒泉子七首 杨柳枝一首 遐方怨一首 献衷心一首 应天长一首 诉衷情二首 荷叶杯九首 渔歌子一首 临江仙三首 醉公子二首 更漏子一首孙少监光宪 十三首浣溪沙九首 河传四首浣溪沙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六·焦竑

      南道御史   ◆南道御史   監察御史張先生金陵墓表(倪謙)   南京貴州道監察御史麗水金公忠墓志銘(李東陽)   監察御史蔣公誼傳(陳鎬)   前御史蔣欽(實錄)   南京浙江道監察御史澗松龔公大有墓志銘(王以旂)   

  • 卷之二百四·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 卷三十五·杨士奇

    永乐二年冬十月己巳朔享 太庙 徙河南祥符递运所于苏材堽避水患也○庚午 敕镇守大同江阴侯吴高曰鞑靼率多来归者虑有诈谋古云受降如受敌其悉调山西都司行都司并太原三护卫骑士赴大同操备 制信符及金字红牌颁给云南

  •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春正月。己丑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寿皇殿行礼。  ○诣储秀

  • 卷之二百三·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二月。辛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己亥皆如之。内注  ○以神灵显应。颁河南淇县关帝庙扁额。曰神功广运。城隍庙扁额。曰应德效灵。武安县城隍庙扁额。曰神厘普洽。随

  • 二百七十九 内务府奏御用褂面落色请将曹(兆页)等罚俸一年摺·佚名

    雍正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遵旨查覆事。 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九日,奏事员外郎张文彬等传旨:朕穿的石青褂落色,此缎系何处织造?是何官员、太监挑选?库内许多缎疋,如何挑选落色缎疋做褂,现在库内所有缎疋,若皆落色,即

  • 王玉汝传·宋濂

    王玉汝,字君璋,郓城人。金末,郓城百姓被强迫迁往黄河以南,玉汝同母亲从小道还乡。行台严实占据郓城,任玉汝为其属吏,后补为行台令史。中书令耶律楚材路过东平,看出玉汝有才能,授他为东平路奏差官。后来玉汝有事至京师,拜谒耶律

  • 卷十二下·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二下 朱批布兰泰奏摺 雍正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湖南巡抚【臣】布兰泰谨 奏为分别催科以清积欠事【臣】前蒙 圣恩简任山东布政检查钱粮旧欠有积八九年未清者今任湖南巡抚通查所属钱粮其按年全完

  • 卷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七兵制志六军令天命三年太祖高皇帝兴师伐明谕诸贝勒大臣俘获之人勿去其衣服勿淫其妇妾勿离异其匹耦拒战而死者听之若归顺者慎勿轻加诛戮天聪三年太宗文皇帝谕朕仰承天命兴师伐明拒战者

  • 易经·说卦传·第七章·佚名

    乾,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 大道上译文·尹文

    大道没有具体的形状,有形状的事物都有相应的名称。名称是判定客观事物的依据。正因为判定客观事物的依据取决于名称.那么名称是不能有差错的。所以孔子说:“一定要纠正不恰当的名分。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rd

  • 忠信笃敬走遍天下·孔子

    【原文】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②之邦,行矣。官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③,行乎哉?立则见其参④于前也,在实则见其倚于衡⑤也,夫然后行。”子张书于绅(6)。 【注释】 ①行;这里是“行得通”、“通达”的意思。②

  • 目录·佚名

    序二开堂疏二卷一上堂小参晚参一卷二上堂小参晚参二卷三上堂小参晚参三卷四上堂小参晚参四卷五上堂小参晚参五卷六上堂小参晚参六卷七上堂小参晚参七卷八上堂小参晚参八卷九上堂小参晚参九卷十普说一卷十一普说二行实

  • 纳兰词·纳兰性德

    词别集。清纳兰性德著。五卷。另补遗一卷。作者原有《饮水词》、《侧帽词》、《通志堂词》等词集,康熙间顾贞观等为之编订刊行。道光十二年(1832)汪仲安据顾本等汇抄二百七十余阕,按体编次,并附词评、词话,分为五卷,光绪间

  • 刘道荟晋起居注·黄奭

    一卷。清黄奭辑。刘道荟,又作道会,南朝宋北徐州主簿。《隋书·经籍志》载《晋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唐书·经籍志》著有三百二十卷。其书自武帝(司马炎)始至安帝(司马德宗)终,记两晋一百余年间诸帝言动行止之事。书

  •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又称寂照三摩地经、寂照神变经。本经相当于西藏译本三部中之初部。系佛陀在灵山时,贤护菩萨就菩萨之依处、大慧智、方便化度等法请问佛陀。佛陀遂答有一‘三摩地’,称为寂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