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鉴卷八

睿宗

景云元年十二月帝以二女西城隆昌公主为女冠以资天皇天后之福

臣祖禹曰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语为政云】未闻以女子为女冠而可以资福于其亲者也天子之女天下之所取则也不从先王之礼而从方士之言袭非法之服奉不享之祠以是为孝非所以率天下也夫古之人岂不欲舍其子而厚其亲若其可为则先王为之矣不待后世而始能行也至于明皇亦以女追福于睿宗皆废人伦蔑典礼不可为后世法也

二年正月追立妃刘氏曰肃明皇后陵曰恵陵徳妃窦氏曰昭皇后陵曰靖陵皆招魂于东都城南立庙京师号仪坤庙

臣祖禹曰人之死也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所以藏体魄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茍无体魄则立庙以祀之而已魂气不可得而也夫棺椁所以掩形也墓所以藏棺椁也其形气既无有矣而必为之陵墓不亦虚乎

右睿宗在位四年传位于宗开元四年崩年五十五

宗上

开元元年七月以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初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黄衣廪食守门传命而已天后虽女主宦官不用事中宗时嬖幸猥多宦官七品以上至千余人然衣绯者尚寡帝在藩邸力士倾心奉之及为太子奏为内给事至是以诛萧岑功赏之是后宦官稍増至三千余人除三品将军者寖多衣绯紫者千余人宦官之盛自此始

臣祖禹曰自古国家之败未有不由子孙更变祖宗之旧也【更音羹下同】创业之君其得之也难故其防患也深其虑之也逺故其立法也宻后世虽有聦明才智之君高出群臣之表然未若祖宗更事之多也夫中人不可以假威权盖近而易以为奸也明皇不戒履霜之渐【易坤卦初六履霜坚氷至象曰履霜坚氷隂始凝也】而轻变太宗之制崇宠宦官増多其贠自是以来寖干国政其原一啓末流不可复塞唐室之祸基于开元书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书説命傅説告高宗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为人后嗣可不念之哉

十月姚崇为相尝奏请序进郎吏帝仰视殿屋崇再三言之终不应崇惧趋出高力士諌曰陛下新緫万机宰相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帝曰朕任崇以庻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一一以烦朕邪防力士宣事至省中为崇道帝语崇乃喜闻者皆服帝识人君之体

臣祖禹曰人君劳于求贤逸于任人【后王崇传古人劳于求贤逸于任人】古者畴咨佥谐【书尧典帝典畴咨若时登庸孔安国云畴谁也前武纪赞畴咨海内举其俊茂】然后用之【孟梁恵王见贤焉然后用之】苟得其人则任而无疑【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乃可以责成功明皇既相姚崇而委任之如此其能致开元之治不亦宜乎

二年正月并州长史薛讷奏请击契丹帝亦以冷陉之役欲讨之羣臣姚崇等多谏甲申以讷同紫微黄门三品将兵击契丹群臣乃不敢言

臣祖禹曰姚崇等以其君讨契丹为是邪【契音挈】当成之为非邪当争之不可微谏而止也【争去声】明皇既不听谏又益甚之遂相薛讷而使之将兵【相将并去声】崇等乃不敢言则是人君可以威胁群臣而遂其非也然则君有大过【孟子君有大过则谏】将何以止之夫人臣谏而不听则当去位茍不能强諌而视其君之过举【强去声】至于天下咸怨其臣则曰非我不谏君不能用我也始则择利以处其身终则引谤以归其君此不忠之大者也使君骄其臣而轻于用武天下不胜其弊【胜平声】崇之罪也

帝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为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听朝罢多从诸王游在禁中拜跪如家人礼饮食起居相与同之于殿中设五幄与诸王更处其中【更平声】谓之五王帐宋王成器尤恭慎未尝议及时政与人交结帝愈信重之故防间之言【间去声】无自而入

臣祖禹曰文王孝于王季【王季文王父】故友于兄弟【思齐诗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睦于太姒【太姒文王妃】故慈于子孙以及其家邦至于鸟兽草木无不被其泽者推其心而已矣先王未有孝而不友友而不慈者也至于后世帝王或能于此则不能于彼何哉非其才不足以为圣贤不能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梁恵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明皇以藩王有功成器居嫡长而能辞位以授之【唐让皇帝宪传本名成器睿宗为皇帝故宪立为皇太子睿宗将建东宫以宪嫡长又尝为太子而楚王有大功故久不定宪辞曰储嗣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使付授非宜海内失望因涕泣固辞时大臣亦言楚王有定社稷功且圣庻抗嫡不宜更议帝嘉宪让遂许之立楚王为皇太子宗始封楚王】故明皇之心笃于兄弟盖成器之行有以养其友爱之心也是以能全其天性而防间之言无自入焉呜呼茍能充是心则仁不可胜用也【孟尽心下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至于为人父则以防杀其子为人夫则以嬖黜其妻为人君则以非罪殄戮其臣下是皆不能充其类也【孟滕文公是尚能充其类也】茍不充其类则其为善岂不出于利心哉

三年十二月或上言按察使徒烦扰公私请精选刺史县令停按察使帝命召尚书省官议之姚崇以为今止择十使犹患未尽得人况天下三百余州县多数倍安得刺史县令皆称其职乎乃止

臣祖禹曰姚崇之辩虽能折议者之言然亦未为得也夫天子者择一相而任之【荀王伯人主有职论一相而兼率之】一相者择十使而使之【使上去声下如字使者十使置同】十使者择刺史县令而置之贤者举之不肖者去之则君不劳而天下治矣故有一相则有十使有十使则有刺史县令矣何患乎不得其人哉任相者天子之事也选使者相之职也察吏者使之责也郡县之广守令之众焉得人人而择之【焉于防切】茍相得其人则委之择大吏而已矣吏非其人则是相之不才也退之而已矣崇不论此乃以为刺史县令不可徧择岂宰相之体乎

四年姚崇荐广州都督宋璟自代十二月帝将幸东都以璟为刑部尚书西京留守遣内侍将军杨思朂迎之璟在涂竟不与思朂交言思朂素贵幸归诉于帝帝嗟叹良久益重璟

臣祖禹曰昔申枨以欲不得为刚【语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焉于防切】宋璟所以能刚其唯无欲乎明皇以此重之可谓能知贤矣

宋璟为相突厥黙啜自则天世为中国患朝廷旰食倾天下之力不能克郝灵荃得其首自谓不世之功璟以天子好武功恐好事者竞生心徼幸【好呼报切】痛抑其赏逾年始授郎将灵荃恸哭而死

臣祖禹曰宋璟可谓贤相矣见其始而知其终沮其胜而忧其败惩人主之好武为天下患之深也其后明皇卒以黩武至于大乱何其智之明欤其可谓贤相矣

姚宋相继为相二人每进见帝輙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及李林甫为相虽宠任过于姚宋然礼遇殊卑薄矣臣祖禹曰三公坐而论道【礼冬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天子所与共天位治天职者也【孟万章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故其礼不可不尊其任不可不重自尧舜至于三代尊礼辅相【相悉亮切】诗书着矣汉承秦敝崇君卑臣然犹宰相进见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前翟方进传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在舆为下】所以体貌大臣而风厉其节也【前贾谊传所以体貌大臣厉其节也】开元之初明皇励精政治优礼故老姚宋是师天寳以后宴安骄侈倦求贤俊委政群下【唐张九龄传赞开元间励精求治元老旧勲动所尊惮故姚崇宋璟言听计行力不推而功已成及太平乆志满意骄而张九龄争益切言益不听】彼小人者惟利是就不顾国体巧言令色【书臯陶谟何忧乎巧言令色孔壬语一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足防】以求亲昵人主之薄于礼而厚于情是以林甫得容其奸故人君不体貌大臣则贤者日退而小人日进矣

十年四月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张説兼朔方军节度使

臣祖禹曰宰相之职无不总统【前百官公卿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而兼节制一道此开元之乱制也孔子曰必也正名乎【语十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夫宰相百官之首也【荀王伯相者论列百官之长】名且不正则何以正百官矣自古官制之紊未有如开元者然则后世何所法乎

六月制増太庙为九室

臣祖禹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徳【书咸有一徳云】荀卿曰有天下者事七世天子七庙【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自古以来未之有改也其祖宗有功徳而其庙不毁则无世数【前韦元成传诏王者祖有功宗有徳元成奏祖宗之庙世世不毁】商之三宗【商三宗中宗高宗太甲】周之文武是也然则三昭三穆之外犹足以祖有功而宗有徳矣明皇始为九庙过其制矣夫礼不可多也不可寡也三代之礼所以为后世之法者尽矣唐制何所取乎

初诸卫府兵自成丁从军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杂徭浸以贫弱逃亡畧尽百姓苦之张説建议请募壮士充宿卫不问色役优为之制逋迯者必争出应募帝从之旬日得精兵十三万分诸卫更番上下兵农之分自此始矣

臣祖禹曰唐制诸卫府有为兵之利而无养兵之害田不井而兵犹藏于民【秦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后世最为近古有便于国者也开元之时其法寖隳非其法不善盖人失之张説不究其所以而轻变之【説音悦下同】兵农既分其后卒不能复古则説之为也夫三代之法出于圣人及其末流亦未尝无救之者举其偏以补其而已【前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而已矣】若并其法废之而以私意为一切苟简之制则先王之法其存者几何天下之务常患于议臣之好改旧章此所以多乱也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二·表第四·脱脱
  ◎职官十二·徐天麟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唐英雌之趣谈·吴虞公
  第七册 崇德元年四月·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岳珂
  德宗本纪·刘昫
  种世衡传·脱脱
  孔公恂传·张廷玉
  秦中岁时记·李绰
  卷十四·黄佐
  卷二十七·雍正
  第十九章 两广统一与湖南之内讧·李宗仁
  李豋辉·周诒春
  二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宥·唐圭璋

      宥字基重(绝妙好词作仲),号宏葊。钱塘(今杭州)人。   水龙吟   雁风吹裂云痕,小楼一线斜阳影。残蝉抱柳,寒蛩入户,凄音忍听。愁不禁秋,梦还惊客,青灯孤枕。未更深,早是梧桐泫露,那更度、兰宵永。   空叹银屏金井。醉乡

  • 卷八·阮阅

      ●卷八·博识门  尝观临川“解我葱珩脱孟劳”,冒不晓孟劳何等物。及观《谷梁传》注:孟劳,鲁之宝刀。〔黄常明《溪诗话》卷九〕  子美“於菟侵客恨”,乃楚人谓虎於菟。“土锉冷

  • ◆陈□□阳复·顾嗣立

    阳复,字子初,天锡第三子。 灵泉寺 ○灵泉寺 上方野马隔嚣纷,山接灵源一派分。夜静锡闲孤塔月,日高禅定半窗云。翠纱笼壁诗难续,玉斝流香酒易醺。爇柏煮茶清不寐,松风吹籁隔溪闻。

  • 卷二十一·辨证二·冯金伯

    苏词与柳词苏东坡“大江东去”,有铜将军铁绰板之讥。柳七“晓风残月”,谓可令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檀板歌之。此袁语也。后人遂奉为美谈。然仆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柳纤艳处,亦丽以淫耳

  • 卷二·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二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二【讽谕古调诗五言凡五十八首】 续古诗十首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伶俜独居妾迢逓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拆所

  •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五十五·赵尔巽

      米思翰子李荣保 顾八代 玛尔汉 田六善 杜臻 萨穆哈   米思翰,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先世居沙济。曾祖旺吉努,当太祖时,率族来归,授牛录额真。父哈什屯,事太宗,以侍卫袭管牛录。擢礼部参政,改副理事官。讨瓦尔喀,招明总兵

  • 宋史全文卷十七上·佚名

    宋高宗三己酉建炎三年春正月庚辰朔,上在扬州。资政殿学士路允迪签书枢密院事。丁亥,金人陷青州,又陷潍州。辛卯,陕西都统制邵兴及金人战于潼关,败之。乙未,京城留守杜充袭其统制官张用于城南,不克,将官李宝为所执。丙申,张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壬午朔先是倭奴分据三路联络固守我兵四路齐下水陆并进西路行酋已在围中东路亦破其三寨中路如晋州望晋山永春昆阳三四城寨相继而取而贼之老营如泗川左臂如东阳仓亦一时并焚止有临海新寨一坚巢耳不意

  • 敬乡录卷十·吴师道

    元 吴师道 撰何恪字茂恭义乌人绍兴庚辰进士调官主吉之永新簿迁徽州录事参军未赴纂恢复二十防欲以进于朝与诸公议不合而归未几卒龙川陈先生谓邑士之称雄者四人喻叔竒何茂恭陈徳先喻季直是也龙川未显时茂恭竒其才以其

  • 朋友有益还是有害?·孔子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注释】 (1)谅:信。“谅”有时特指小信,如《卫灵公)篇说:“君子贞而不谅。”“谅”与“贞”相对,指小信。但这里却泛指守信,

  • 卷三十六(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金毗罗天受记品第二尔时世尊,於彼中道不移其处。令诸长者建立圣果。以如来威势入王舍城。四众围绕容仪庠序。时有护王舍城诸天药叉大善神王。名金毗罗。作如是念。今者如来形相殊异。於世间中最胜

  • 洪武时代的僧律·太虚

    明太祖对兵燹之后的中国僧寺,颇多整理,其情状有符现实可举而施之者,录之以备有心人之注意。洪武二十四年令:‘今天下之僧多与俗混淆,尤不如俗者甚多,是入其教而败其行,理当清其事而成其宗。令出后,禅者禅,讲者讲,瑜珈者瑜珈,各承

  • 兜率龟镜集卷上·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释弘赞在犙辑○初集 应化垂迹一切大地菩萨。住首楞严定。於十方世界。以种种色像。普门示现。诱化群生。同归觉岸。故首楞严三昧经云。尔时名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此弥勒菩萨。一生补处。次於世

  • 历象考成后编·戴进贤

    十卷。清戴进贤主编。康熙朝《历象考成》所述主要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宇宙体系和天文学数据。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望远镜的使用,第谷旧法所测经纬度与实测已出现了差距。乾隆初期不得不采用法国卡西尼的计算方法,引入

  • 易原就正·包仪

    清包仪撰。十二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解《易》,颇取陈抟、邵雍先天之学。然亦多能发明《易》理。《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观其《自序》,称早年闻有《皇极经世》而无由求得其书。自顺治辛卯至康熙己酉,七经下第,贫不自存

  • 春秋长历·陈厚耀

    十卷。陈厚耀撰。杜预作《春秋长历》,陈氏认为杜书疏失过多,固作此书以补杜氏《长历》。此书共有四部分。一是《集证》,备引《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唐书》、《宋史》、《元史》之《律历志》以及《

  •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入宝积三昧,自三昧起,与文殊问答法身不生不灭之深义,后舍利弗与文殊应答。与《入法界体性经》同本。

  • 释门章服仪·道宣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记述法服之材质、裁缝及补浣等法。分为制意释名、立体拔俗、胜德经远、法色光俗、裁制应法、方量幢相、单复有据、缝制裁成、补浣诚教、加法行护等十篇。本书论法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