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巻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唐音癸签卷十二

明 胡震亨 撰

乐通一

雅乐调

唐乐律吕主旋宫之法以五音加二变一宫二商三角四变徴五徴六羽七变宫各十二调为雅乐八十四调【唐书乐志云旋宫之法因五音生二变因变徴为正征因变宫为清宫七音起黄钟终南吕迭为纲纪黄钟之律管长九寸王于中宫土半之四寸五分与清宫合五音之首也加以二变循环无间其声繇浊至清为一均凡十二宫调皆正宫也正宫声之下无复浊音故五音以宫为尊十二商调调有下声一为宫也十二角调调有下声二宫商也十二徴调调有下声三宫商角也十二羽调调有下声四宫商角徴也十二变徴调居角音之后正徴之前十二变宫调在羽音之后清宫之前雅乐成调无出七声本宫递相用乐章则随律定均合以笙磬节以钟鼓云】

俗乐调

唐俗乐其源亦本于雅乐宫调七曰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商调七曰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角调七曰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羽调七曰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是为俗乐二十八调【乐志云俗乐调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则益浊上则益清慢者过节急者流荡其宫调应夹钟之律】

十二和

雅乐之曲曰十二和和云者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也十二法天成数也一曰豫和以降天神【冬至祀圜丘上辛祈谷孟夏雩季秋享明堂朝日夕月巡狩告于圜丘燔柴告至封祀泰山类于上帝皆以圜钟为宫三奏黄钟为角太蔟为徴姑洗为羽各一奏五郊迎气黄帝以黄钟为宫赤帝以函钟为徴白帝以太蔟为商黒帝以南吕为羽青帝以姑洗为角】二曰顺和以降地祗【夏至祭方丘孟冬祭神州地祗春秋廵狩告社宜于社禅社首皆以函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徴南吕为羽各三奏望于山川以蕤宾为宫三奏】三曰永和以降人【时享禘祫有事而告谒于庙皆以黄钟为宫三奏大吕为角太蔟为徴应钟为羽各二奏祀先农皇太子释奠皆以姑洗为宫送神各以其曲蜡兼天地人以黄钟奏豫和防賔姑洗太蔟奏顺和无射夷则奏永和以降神而送神以豫和】四曰肃和登歌以奠玉帛【天神以大吕为宫地祗以应钟为宫宗庙以圜钟为宫祀先农释奠以南吕为宫望于山川以函钟为宫】五曰雍和凡祭祀以入俎【天神之俎以黄钟为宫地祗之俎以太蔟为宫人之俎以无射为宫又以彻俎凡祭祀俎入之后接神之曲亦如之】六曰寿和以酌献饮福【以黄钟为宫】七曰太和以为行节【凡祭祀天子入门而即位与其升降至于还次行则作止则止其在朝廷天子将自内出撞黄钟之钟右五钟应乃奏之礼毕兴而入撞蕤賔之钟左五钟应乃奏之皆以黄钟为宫又皇帝驾出太极门奏采茨至嘉德门止还亦然】八曰舒和以出入二舞及朝贺皇太子王公之出入【以太蔟之商】九曰昭和皇帝皇太子以举酒十曰休和皇帝以饭以肃拜三老皇太子亦以饭【皆以其月之律为宫】十一曰正和皇后以受册受朝十二曰承和皇太子在其宫有防则奏之凡四十八曲【开元中又造裓和三公升殿防讫下阶屦行奏丰和享先农宣和祀孔宣父齐太公庙奏煌煌冲和元太清官奏大厯中以豫和同国讳改曰元和】

二舞

二舞一曰治康文舞也一曰凯安武舞也【舞八佾六十四人凯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墟二变象克定关中三变象东夏賔服四变象江淮平五变象猃狁伏六变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后以治康犯高宗讳改化康】以用之郊庙防飨各有曲【郊庙初献作文舞亚献终献作武舞太庙降神以文舞每室酌献各用其庙之舞详后凡元正冬至大朝防设飨二舞并陈于庭以次作】

庙舞

献祖庙舞曰光大懿祖曰长发太祖曰大基【后改大政】世祖曰大成高祖曰大明太宗曰崇德高宗曰钧天中宗曰太和睿宗曰景云宗曰广运肃宗曰惟新代宗曰保大德宗曰文明顺宗曰大顺宪宗曰象德穆宗曰和宁敬宗曰大钧文宗曰文成武宗曰大定昭宗曰咸宁各有曲懿僖二庙阙不着【元太清宫舞混成紫极曲】

十部伎

十部伎燕飨设之所以备华夷也一曰防乐伎二曰清乐伎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疎勒伎九曰高昌伎十曰康国伎各有曲【初唐仍隋旧燕飨设九部伎贞观中伐高昌得其乐增为十部 燕乐隋旧乐也清乐即清商曲南朝旧乐也乐志云清商曲武后时犹存六十三曲后存有辞者三十七曲 白雪 公莫 巴渝 明君凤将雏 明之君 铎舞 白鸠 白纻 子夜吴声四时歌 前溪 阿子及欢闻 团扇 懊憹 长】

【史 督防 读曲 乌夜啼 石城 莫愁 襄阳栖乌夜飞 估客 杨伴 雅歌骁壶 常林欢 三州 采桑 春江花月夜 玉树后庭花 堂堂 泛龙舟 明之君雅歌 四时歌四 有声无辞七曲上林 凤雏 平调 清调 瑟调 平折 命啸共四十四曲 西凉伎以下详夷乐内 郭茂倩云天宝已后防乐西凉兹部着録者二百余曲而清乐天竺诸部不在焉】

鼔吹曲

鼓吹军乐也唐用以备卤簿之仪一鼔吹部二羽葆部三铙吹部四大横吹部五小横吹部凡八十五曲【今书云七十五曲或字之误】

鼓吹部三十六曲 防鼓十曲 一惊雷震 二猛兽骇 三鸷鸟击 四龙媒蹀 五灵夔吼 六雕鹗争七壮士奋怒 八熊罴哮吼 九石坠崖 十波荡

壑【开元礼义罗曰防鼓小鼓也先作之以引大鼓犹雅乐之有朄六典防鼔夹金钲 律书乐圗云曲辞今无传】 大鼓十五曲 一元驎合逻 二元驎他固夜三元驎跋至虑【三曲严用晨曰严】 一元咳大至游 二阿列干 三破逵析利纥 四贺羽真 五鸣都路跋 六他勃鸣路跋 七相雷析追 八元咳赤赖 九赤咳赤赖 十吐咳乞物真 十一贪大讦 十二贺粟胡真【十二曲警用夜曰警 通考曰大鼓即古鼖鼓六典曰晨严三通夜警众一曲转次而振晨严之曲 按诸曲名似奚契语考隋志大鼔亦十五曲其词本之鲜卑意唐仍其旧尔】 小鼓九曲 一渔阳 二鸡子 三警鼓 四三鸣 五合节 六覆参 七步鼓 八南阳防星 九单揺【陈氏乐书唐乐图小鼓一大鼓上负一小鼓卧之律书小鼓九曲一曲马上用八曲严用】 长鸣一曲 中鸣一曲【长鸣中鸣角也乐书唐卤簿角或以竹朩或以皮非有定制 长鸣一曲三声 一龙吟声 二彪吼声 三阿声 中鸣一曲三声 一荡声 二牙声 三送声郭茂倩云唐大角曲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其声犹有存者】

羽葆部十八曲 一太和 二休和 三七德 四驺虞 五基王化 六纂唐风 七厌炎精 八肇皇运九跃龙飞 十殄马邑 十一兴晋阳 十二济渭

险 十三应圣期 十四御宸极 十五宁兆庻 十六服遐荒 十七龙池 十八破阵乐【乐书羽葆鼓五防重盖架垂流苏植羽六典羽葆鼔夹歌箫笳 按柳子厚尝以魏晋后代有铙歌鼔吹曲纪受命功德唐独无有补撰曲十二表上之今诸曲自基王业至服遐荒高祖太宗功德具在何言无也龙池宗潜邸瑞应破阵乐在龙池后意亦宗小破阵乐曲观二曲缀末则知此十八曲者开元帝所定无疑矣其先之太和休和者唐雅十二和其七用以祀其二后及太子用之惟昭和及此二和用之天子或因而袭其名为曲未可知驺虞者古训驺御虞人礼天子敎于田猎命七驺咸驾射则歌以为节宜用为卤簿曲名而七德一曲即神功破阵乐武舞之名太宗所用得天下歌之尤以昭功德也诸曲伦次之目或未必如魏晋以来所传者之整比然遵用久矣一代典制故自无阙也子厚之曲虽表上未闻施用盖所谓虽善不尊不尊不信者而至谓有司本无其曲为之补撰非夫偶疎于考据则亦其急于自衒而姑为之说尔安得以言出柳州遂信之乎】

铙吹部七曲 一破阵乐 二上车 三行车 四向城 五平安 六欢乐 七太平【律书乐图铙军乐六典曰铙鼓夹歌箫笳乐书又曰七曲各有乱】

大横吹部二十四曲 一悲风 二游弦 三间弦明君 四吴明君 五古明君 六长乐声 七五调声八乌夜啼 九望乡 十跨鞍 十一间君 十二

瑟调 十三止息 十四天女怨 十五楚客 十六楚妃叹 十七霜鸿引 十八楚歌 十九胡箶声二十辞汉 二十一对月 二十二胡笳明君 二十三湘妃怨 二十四沈湘【六典曰大横吹有节鼓夹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 陈氏乐书引唐乐图所载二十四曲名与此不同附记 乐圗云大横吹二十四曲内三曲马上警严用之一曰懽乐树二曰空口莲三曰贺六浑其余二十一曲备拟所用一曰灵泉雀二曰达和若轮空三曰白净王子四曰他贤逸勤五曰鸣和罗纯羽六曰叹度热七曰吐久利饨比伦八曰比敦九曰植普离十曰胡笛尔笛十一曰鸣罗特罚十二曰比久汰大汗十三曰于理真斤十四曰素和斛律十五曰鸣缆真十六曰乌铁甘十七曰特介汗十八曰度賔哀十九曰阿若干楼达二十曰大贤真二十一曰破阵乐】

小横吹部曲与大横吹同【六典曰小横吹夹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无节鼓仪卫志云有角其曲失传郭茂倩疑以为与大横吹同故不见】

大射乐章

大射皇帝射驺虞二奏王公射貍首一奏迎送皇帝入阁奏太和凡四曲

乡饮酒乐章

乡饮酒鹿鸣三奏南陔一奏嘉鱼四奏崇丘一奏关雎五奏鹊巢三奏凡十七曲【二礼曲唐用古诗名别制非即用古诗】

侲子之唱

大傩有侲子之唱【开元礼所载辞与刘昭志汉辞同盖沿其旧也】

凯歌

大征伐有功奏凯入其歌曰破阵乐曰应圣期曰贺圣欢曰君臣同庆乐凡四曲【乐志云前二曲太常旧有其辞后二曲太和中补造今检刘禹锡集四曲实并其所撰志难尽据】

论唐初乐曲散佚

初太宗命祖孝孙等定雅乐寻诏褚亮等分制乐章高宗上元中复令太常少卿韦万石与太史令姚元辩増损当时郊庙燕防乐曲迨则天称制改易典章歌辞多是内出开元中诏中书张说复行厘正上自定声度说为之辞中间杂用贞观旧辞为多太常卿韦縚尝铨叙为五卷付大乐鼓吹两署习之此一代乐章刋定始末也奈旧史不能考遵前代史例于乐志中祗録郊庙而无朝防防射等曲新志则并郊庙不録其辞因日就亾佚旧史书序云防乐歌辞太常先有宫商角徴羽五调调各一卷是贞观中侍中杨仁恭妾赵方等辑近代词人杂诗为之者韦縚亦尝令太乐令孙成整比为七卷以辞多不经不録今考防要殿庭元日冬至朝防乐章七元日迎送皇帝奏太和开元中源乾曜作羣官行奏舒和上公上寿奏休和皇帝受酒登歌奏昭和显庆中李义府作中宫朝防乐章四东宫朝防乐章五亦义府作此固雅乐曲也何以亦不録乎辞之近郑卫者既尽为之删其稍近雅者又复不亟存一二唐乐章之挂漏独甚史家固不能辞其责也

 

唐音癸籖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八十九·彭定求
  晁端礼·唐圭璋
  续诗话 全文·司马光
  巻二十一·胡震亨
  卷五十四·陆游
  卷232 ·佚名
  唐诗镜卷四十三·陆时雍
  卷三百六十·陈思
  卷二·沈德潜
  卷七十八·高棅
  卷六百二十四·佚名
  王之涣诗鉴赏·佚名
  唐英歌诗巻中·吴融
  西村诗集巻上·朱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幕·老舍

    时间 二十九年秋。地点 重庆郊外,迁建区内某机关。人物 佟秘书于科长秦医官欧阳雪 周明远 方心正 单鸣琴 赵 勤〔开幕。佟秘书血压高而有时通夜打牌,朋友的面子不可却也,昨夜打了十六圈,今天午时才勉强起床,午后三

  • 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宋濂

        ◎百官八   元之官制,其大要具见于前,自元统、至元以来,颇有沿革增损之异。至正兵兴,四郊多垒,中书、枢密,俱有分省、分院;而行中书省、行枢密院增置之外,亦有分省、分院。自省院以及郡县,又各有添设之员。而

  • 卷二百十九·毕沅

      ◎元纪三十七 ∷起柔兆敦牂正月,尽强圉协洽六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二十六年丙午,一三六六年   春,正月,癸未朔,张士诚以舟师驻君山,又出兵自马驮沙溯流窥江阴。吴守将以闻,吴王亲往救之。比至镇江,敌已营

  • 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九·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十九宋 黄震 撰宋朝神宗 司马光为御史【元年】赵抃入諌院【二年】冨弼继韩琦为相【三年】久旱罢上夀【六年】 不受尊号【温公请】 试士以防广亲亲以睦九族尊经术以作人才防力役以便民通货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纪昀

    六书略 【四】通论辽金元书略○通论许慎曰仓颉之初作书葢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徐锴曰凡六书之义起于象形则日月之属是也形声者以形配声班固谓之象声郑玄注

  • 史记集解卷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三三代世表第一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葢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畧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録故疑则传疑葢其慎也余读谍记黄帝以

  • ●卷七·钱谦益

    ○周张士诚至正十八年戊戌(天五年)正月庚戌,大明佥院廖永安、俞通海攻石碑,张士诚元帅栾瑞降。先是,十七年六月,俞通海率水军攻石碑。八月,克望亭、新安。十四日,尽获朱州判海船。十七日,攻马驮沙。及十八年四月,通海攻石碑巫

  • 张文谦传·宋濂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自幼聪敏,记忆力强,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即位前为藩王时,封邢州为分地,秉忠向世祖荐举文谦。定宗二年(1247),世祖召见文谦,命他掌管王府书记,渐渐为世祖所信任。邢州地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以供勋臣衣

  • 陈怀传·张廷玉

    陈怀,合肥人。承袭父职为真定副千户。永乐初年,他积功升到都指挥佥事。后随从平定安南,进升为都指挥使,管山西都司事务。他再次随从张辅擒拿安南贼简定,又随从都督费王献征讨凉州叛人虎保,都有功。仁宗即位后,他升为都督同知

  • 卷十·张虙

    钦定四库全书月令解卷十       宋 张虙 撰孟冬之月孟冬者斗建亥之辰也汉志云该阂於亥则亥该也夏正为十月日在尾十月之中三统历云日在箕七度元嘉历云日在尾十二度日与斗建常相合亥与寅合故十月斗建亥则日在尾

  • 原序·王昭禹

    周礼详解原序道判为万物之成理理之成具不説之大法礼者法之大分道实寓焉圣人循道之序以制礼制而用之则存乎法推而行之则存乎人其人足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然后礼之事举矣故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至周增而为三百六十非

  • 卷三十·王志长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三十明 王志长 撰匠人建国水地以县注立王国若邦国者于四角立植而县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疏欲置国城先当以水平地于四角立四柱于四柱畔县绳以正柱以水望其高下即知地之高下然

  • 卷三十六·佚名

    △耶输陀宿缘品第三十九尔时天竺波罗奈城。有四居士大富长者,最为殊胜。善男子辈。何等为四。所谓第一名毗摩罗(隋言无垢)。其第二者名修婆睺(隋言善臂),第三名为富兰那迦(隋言满足),第四名为伽婆跋帝(隋言牛主)。彼等从他闻耶输

  • 在仰光接见礼拜人士谈话·太虚

    ──十二月十四日──师:各位来这里,应多礼拜舍利!舍利是众生福田,礼拜了增福无量。以后送到大金塔,永远为缅人作福田。  缅妇:大师到仰光来,我们得见大师及礼拜舍利,是很荣幸的!师:各位恭敬三宝,不分中缅的界限,对中国的僧人也

  • 十后悔·佚名

    有一学僧问云居禅师道:“弟子每做一事,事后总不胜懊悔,请问老师,为什么我有那么多的懊悔呢?”云居禅师道:“你且先听我的十后悔:一、逢师不学去后悔;二、遇贤不交别后悔;三、事亲不孝丧后悔;四、对

  • 台风杂记·佐仓孙三

    台风杂记是日本人佐仓孙三撰的。他在台澎割让後入台,供职於台湾总督府民政局的警务部门有三年之久。他曾到各处去巡视过,和台湾社会接触较多,因此把所见所闻的事情记载下来成为这部书。书中记事共计一百一十四条,举凡衣食

  • 狄青复夺衣袄车·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衣袄车》或《复夺衣袄车》。撰者姓名未详。剧演宋时无章阁学士范仲淹令狄青押500辆衣袄车前往西延边赏军。将军王环,年事已高,将盔甲兵器在街市出售,因见狄青英雄,便赊予狄青。途中狄青贪杯,衣袄车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