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承天传

何承天,东海郯县人。五岁死了父亲。母亲是徐广的姐姐,聪明博学,所以何承天自幼受到教育和熏陶。宋武帝刚开始起义的时候,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任命他为行参军。刘毅曾经出行,而鄢陵县吏陈满射鸟,箭误中了值勤的军帅,虽然没有伤着人,但是依照法律要处以死刑。何承天提议说:“案件贵于依照情况判断,游移不定的则要从轻。从前有惊了汉武帝所乘车马的人,张释之以扰乱皇上行路论处,判罪仅止于罚款。为什么呢?因为明白他无心于惊马。所以并不因为御驾重要,加以特殊的惩罚。现在陈满原意在射鸟,并非有心射中人。按照刑律因为过失误伤别人判三年徒刑,何况又没伤人呢?轻微地惩罚就可以了。”

宋台建立,他担任尚书祠部郎,与傅亮共同制定仪礼。谢晦镇守江陵,他申请担任南蛮长史。谢晦晋升官号为卫将军,他转为咨议参军,兼任记室。

元嘉三年(426),谢晦将被讨伐,向何承天询问计策,他说:“力量大小既不相同,道义逆顺也不一样,在境外求得保全,这是上计。让心腹将领据守义陽,将军率兵在夏口进行一次大战。如果失败,就奔向义陽,然后开往北方,这是其次的办法。”谢晦沉默了好久说:“荆楚是用武的好地方。姑且进行决战,然后再退走也不晚。”等谢晦军队开向下游,何承天留在府中没有跟从。到彦之来到马头,何承天自己前去请罪,受到宽恕。后来兼任尚书左丞。

吴兴余杭县人薄道举是个抢劫犯,规定要让他同姓中如果死了人应服丧一年的亲属补充兵役。薄道举的堂弟薄代公、薄道生等人都是如果死人应服丧九个月的亲属,不应该在受罚充军的范围。法律上说因为薄代公等人的母亲还活着,为死了人应服丧一年的亲属,则儿子应当随母亲的身份充军。何承天议论说:“查寻对于抢劫犯的规定,同姓中应服丧一年的亲属充军,应服丧九个月的亲属则不在此例。妇女三从,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现在薄道举为抢劫犯,如果他的叔父还活着,按照规定应该充军,妻子儿子住在营中,本是应该的。但是他为抢劫犯的时候,叔父已经死了,薄代公、薄道生都是堂弟,应服丧九个月的亲属不应该受罚充军。现在如果因为婶母是应服丧一年的亲属,让薄代公随着母亲充军,既不符合应服丧九个月的亲属不罚充军的规则,又失去了妇女三从之道。其中的原因是由于主管人只守着关于应守一年丧的人的条文,而不辨别是男是女。我认为薄代公等人母子都应该被宽恕。”

何承之为人倔强固执,不能屈从朝中的权贵,常常以自己的所长欺侮同僚,不能为仆射殷景仁所平静对待。被调出京城担任衡陽内史。过去在西方和士人关系有很多不和谐,在郡中又不公正清廉,为州中的官员所检举,被逮捕入狱,后来遇到赦免。

元嘉十六年(439),被任命为著作佐郎,撰写国史。何承天年纪已经老了,而各个辅佐郎官都是名家少年。颍川的苟伯子嘲笑他,常常把他叫作乳母。何承天说:“您应当说是凤凰率九子,乳母有什么可讲的?”不久转任太子率更令,著作郎依旧。

当时丹陽溧陽县的丁况等人遇到丧事很久而没有入棺埋葬,何承天议论说:“《礼》中说‘迅速埋葬’,应当是指一时荒年歉收,所以允许他们根据财产情况办理而不求完备。丁况三家在几年中要埋葬却没有棺材,实在只是由于浅情薄恩,如同禽兽。我个人认为丁宝等人和他们在一起多年,没有用道义对他们进行劝导、用法律对他们进行约束。十六年冬天,既没有新的法令,又没有申明旧的规定,有什么急切情况,就突然互相纠缠。有的是由于邻居纷争,引起这些话来。好像听说在东部几个地区,这种情况很多,江西、淮北,尤其不少。如果只处罚这三个人,几乎不能加以整肃,而开了先例,则会互相恐惧震动。我认为丁况等三家,暂且可以不管,由此顺便制定一个政策:如果众人埋葬不按礼法,同事就应该进行检举。三年期满除去丧服以后,不得再追溯控告。”

元嘉十九年,设立了国子学,他以本官兼任国子博士。皇太子讲《孝经》,何承天与中庶子颜延之一同手拿经书跟随授业。不久,调任御史中丞。

当时魏军向南征伐,文帝向群臣征询防御策略。何承天献上了《安边论》,共论述了四项事情:其一,移远就近,以充实内地;其二,疏浚修复城濠,以增强防御力量;其三,聚集车和牛,以装备军事器械;其四,按人丁缴纳武器,不能缺少。文字对此大多没有记载。

何承天平时喜欢下棋,因此很影响工作。又善于弹琴。文帝赐给他棋子和镶银的筝。何承天上表道谢,皇上答复说:“赐予棋子,何必要非议张武的赠金呢?”

何承天博见古今,被当时的人们所重视。张永曾经开凿玄武湖遇到了一座古坟,从坟上得到了一个铜斗,有柄。文帝拿它来询问朝士。何承天说:“这是已经灭亡的新朝的威斗。王莽的三公死亡,都用这来赏赐。一个在坟外,一个在坟内。当时的三台住在江东的,只有甄邯做大司徒,这里必定是甄邯的墓。”很快张永又打开了坟内,也得到了一只斗,又有一块石铭,写着“大司马甄邯之墓”。当时文帝每次有了疑问,必定首先访问他,携带信件的使者往来不断。何承天器量狭隘,曾经对主管人严厉地说:“天有什么言语?四时在运行,万物在生长。”文帝对他很了解,要派人前去见他的时候,就首先告诫说:“要好好看着何某的脸色,如果他不高兴,就无须多说。”

元嘉二十四年(447),何承天调任廷尉,没有上任,皇上想让他做吏部郎,他已经接受了秘密意旨,何承天泄露了出去,因此被免官。死在家里,年龄七十八岁。

在这以前,《礼论》有八百卷,何承天删减合并,分类编排,共为三百卷,和《前传》、《杂语》、他所撰写的《纂文》以及他的文集,一起流传在世上。他又改定了《元嘉历》,改变漏刻用二十五箭,都被采纳了。他的曾孙叫何逊。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九·焦竑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七·李心传
  卷三十八·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五四五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四二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纂办满洲源流情形折·佚名
  二○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奉旨查办屈大均葬衣冠等情形折·佚名
  志第二十 郡国二(原文)·范晔
  王洛儿传·李延寿
  房琯传·刘昫
  许王李从益传·薛居正
  卷九 太宗嗣立·李有棠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六马戴边城独望聊凭【一作平】危堞望倍【一作暗】起异乡情霜落蒹葭白【一作寒迥关防絶】山昏雾露生河滩胡鴈下戎垒汉鼙惊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江亭赠别长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衰柳风难

  • ●卷第一·胡三省

    【周纪一】〔起着雍摄提格(戊寅),尽玄黓困敦(壬子),凡三十五年。〕〔尔雅: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着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是为岁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三·乾隆

      后汉  肃宗孝章皇帝  【甲申】元和元年夏六月诏议贡举法  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疎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大鸿胪韦彪【字孟达平陵人贤之元孙】上议【畧曰□□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

  • 中国赴圣路易赛品·佚名

    圣路易赛会,中国政府馆之卑陋,既如前所述。而最足以章吾国耻者,则赴赛物品是焉。兹录其尤甚者如左:烟枪十余枝,烟灯数枚,满面烟容之官员一。杀人刀数柄,杀人小照数方,雏形知县署一。各种酷刑俱备,枷一。上海北京广东宁波装小足

  •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洪武十七年夏四月戊辰朔○己巳享太庙○升虎贲左卫指挥佥事王宝为府军左卫指挥同知府军卫正千户张刚单德府军右卫正千户李祥皆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豹韬卫副千户张荣龙骧卫副千户陆福府军右卫正千户蔡昇皆为鹰扬卫指挥佥

  • 卷之一千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二卷明洪武(三)(附建文)·缪荃孙

    二十年正月癸酉,命工部主事杨德礼往高邮,督有司修筑并湖堤岸。因扬州府同知任祥之言堤岸圮坏,故有是命。二月戊子,直隶苏州等府县进鱼鳞图册。己丑,以孝廉李德为应天府尹。是月,置金山卫于松江之小官场;筑青村及南汇觜城千户

  • 卷五·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五宋 林虙 编西汉五景帝【十五】文帝庙乐舞【元年十月】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直救切】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

  • 89.迁都许城·林汉达

    董卓之乱以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对各地州郡失去了控制。各地官僚、豪强趁机会争夺地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势力比较大的有冀州的袁绍、南阳的袁术、荆州(约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的刘

  • 卷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六十二礼部二十一冠礼皇太孙冠礼永乐九年定前期二日各执事官於本部习仪次日赴华盖殿习仪前期锦衣卫设幕次於华盖殿之东序鸿胪寺设掌赞宣勅戒等官位於殿内道之东北向西上设应行礼官属位於内道东西

  • 论语集解义疏叙·皇侃

    魏何晏撰梁皇侃疏叙曰汉中垒校尉刘向言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疏【刘向者辟彊之孙德之子前汉时为中垒校尉之官若今皇城使也其人博学经史孔子没后而弟子共论而记之初为鲁人所学故谓鲁论也】太子太傅夏侯胜前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作者作業品第八   或有人言.前品所說破一切法諸有所作有爲不成故何得有無爲.若作此說何故   與彼阿含相違。如佛世尊於契經中有說頌言.應修善法行勿修惡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九·念常

      (甲戌) 改绍圣。  ⊙(乙亥) 辽改寿昌(主洪基加号圣文神武全功大略聪仁孝惠天祐皇帝)  智海真如慕哲禅师。出于临川闻氏。闻族寒哲又幼孤。去依建昌永安圆觉律师为童子。试所习得度具戒。为人刚简有高识。以

  • 胡仲子集·胡翰

    十卷。明胡翰(1307—1381)撰。胡翰,字仲子,一字仲申,浙江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今浙江衢县)教授,后召修《元史》,史成,赐金帛归,其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 (今浙江浦江) 王懋温所编。

  • 莲峰集·史尧弼

    诗文别集。一作《莲峰家集》、《莲峰先生家集》。十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尧弼撰。其集卷首冠以省斋、任清全二序。省斋序作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丙戌(1166)谓编尧弼“平日所著文,凡三十卷,刊出与众共之”。然据任序,尧弼

  • 万历福州府志·谢肇淛

    万历年间共修3部《福州府志》,分别为万历己卯志,潘颐龙、林镰修纂36卷,万历七年(1579年)刊本。袁表修纂24卷,万历三十年(1602年)抄本。万历癸丑志,喻政主修,林烃、谢肇制纂,76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刊本。本书即万历《福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佚名

    道德真经广圣义节略。原题《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按此书卷首《外传》及正文内容,系据唐人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加以节略改编而成。改编者不知为谁,今暂据内容报定经名。其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