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 县考的杂碎续
说到考场中的吃食,这一天的食粮原应由本人自备,有的只带些干粮就满足了,如松子糕枣子糕红绫饼等,也有半湿的茯苓糕,还有咸的茶叶鸡子,也有带些年糕薄片,到那里用开水一泡,就可以吃了,水果则甘蔗桔子也可以多少带得。不过开水在考场就很是名贵,这其实也是难怪的,因为考场算是禁地,在里边做生意,当然要费用,自然“水涨船高”了。平常泡一壶茶,用水不过一二文,现在差不多要四十文,至少加了二十倍,所以如泡一碗年糕也要花不少的钱,此外茶摊上也有东西可吃,这便是粉丝煮汤,可以当面,但看去既不好吃,价钱也贵,始终没有请教过它。此外也有阔人去洗脸的,那自然要比沏茶更贵,一般的人也是不敢去领教的。
冬天日短,快近冬至了,下午的太阳特别跑的快,一会儿看看就要下山去了,这时候就特别显得紧张,咿唔之声也格外凄楚,在暮色苍然之中,点点灯火逐渐增加,望过去真如许多鬼火,连成一片,在这半明不灭的火光里,透出呻吟似的声音来,的确要疑非人境。但是过了这个时候,情形便又一变,忽然的现出活气,仿佛“考先生”的精神便又复活了。这是有些人文章已经做了,要求赶快出去的时候。这些人大抵多是少年,气盛好闹,把卷子交了,随来到甬道上高呼道,“放班来!”或者溜到大堂上去,把那里放着的铜鼓冬冬的敲上两三声,这时文章还没有做完的人便大声嚷道:“打!打!”这样的闹着,等到真正放班了,才算了结,自放头班以至溜四班,场内的人遂悉出去了。
在县府考的时节,也有一种乐趣,便是买书和文房具,这仿佛与北京的厂甸有点相像,今略举数例于后。戊戌十二月初七日记项下云:
“至试前看案尚未出,购《思痛记》二卷,江宁李圭小池撰,木刻本,洋一角。”己亥九月廿七日记项下云:
“至试前文奎堂购《搜神记》二本,晋干宝撰,凡二十卷,石印本,洋二角。”廿八日又记云:
“往试前,购竹简一方,洋伍分,上面刻诗一绝曰,红粉溪边石,年年漾落花,五湖烟水阔,何处浣春纱,下刻八大山人四字。小信纸一束四十张,洋二分,上印鸦柳,五色信纸廿张,洋一分六,上绘佛手柿二物,松鹤纸四张,四文,洋烛四支,洋一角一分。”十一日记项下云:
“在试前购信纸廿张,一种上印帘外牡丹一株,题曰一帘花影诗中画,十张,一种上印一人背后有泉作听状,题曰听泉,五张,一种上印竹一枝,题曰竹报平安,五张,共洋一分。”十三日记项下云:
“至试前文奎堂购《七剑十三侠》一部,凡六本。阅一过,颇新奇可喜,闻是俞荫甫所作,丁酉年石印,凡六十回,有绘图数页,亦七侠五义之流亚也。”这里爱读《七剑十三侠》的事也是颇有意思的,自从《剑侠传》以后,这类的书一向受人的欢迎,我也自然不是例外,回想当时的情形觉得深可记念。辛丑三月十九日记项下尚记有至试前看案,购《后七剑十三侠》一部,计洋一角八分,可见还是热心于此书,以后凡有续集刊行,必去购求得来,所以我当初所得是首尾完具的。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 赵郡王琛(子睿) 清河王岳(子劢)·李百药 卷五百十九 列传三百六·赵尔巽 投瓮随笔·姜南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佚名 卷之三百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八十一 曹寅奏僧一念缉获日期摺·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下·佚名 卫康叔世家第七·司马迁 杨宽传·令狐德棻 陈济传·张廷玉 卷一 太祖肇兴·李有棠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礼二八·徐松 第三节 炀帝夺宗·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